当前位置 首页 初恋学长住隔壁 第5章 ?呵,哥哥个锤锤

《初恋学长住隔壁》第5章 ?呵,哥哥个锤锤

作者:清粥同学 字数:917 书籍:初恋学长住隔壁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郭玉没有在小镜湖久待,与段正淳短暂交流后就直接离开,然后不知不觉就来到大宋都城开封。

  开封是华夏六大古都之一,早在战国时期,魏国就把它立为王都。

  到了唐末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大宋先后五个王朝在此建都。

  “不愧是此时的天下第一大城,比张择端大师笔下所描绘的还要更胜几分。”

  郭玉手拿一把折扇,穿着儒冠士袍,仿若一个浊世佳公子,在开封的市井之中闲逛。

  大宋不像往前数朝,非常注重商业活动,使之成为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所以拆除了开封城里所有的里坊,打通场内各处的联系,让人沿着道路和河流几乎可以走遍全城。

  郭玉来了个兴致,买了文房四宝,靠在街沿,就这么直接画起大宋的盛世之景。

  “兄台,笔法不错呀,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后。”

  不一会儿,待郭玉收笔完成大作,一个二十出头身着简易士袍的青年站在他身边大声赞道。

  “兄台见笑,在下从小跟在外祖身边学过些许涂鸦技巧,算不得什么名家之作。”郭玉报之以笑脸。

  “诶,此言差矣。”青年拿起还没有完全干掉的画摇头称赞,“兄台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大半个开封,让人顿感繁华气息扑面而来,着实是难得的佳作呀。”

  “谬赞,谬赞,在下受之有愧。”郭玉笑着看向青年,“在下郭玉,敢问兄台如何称呼?”

  郭玉早在作画时,就感觉到一个陌生人来到自己身边,默默观察。

  青年面貌英俊,气度不凡,让人一看就生出好感。

  “小生黄裳,见过郭兄。”青年躬身行礼。

  “黄裳……”郭玉一阵失神,继而语气急速地问道:“可是在翰林院任职?”

  “郭兄如何得知?”黄裳表情疑惑,“在下也是今年取得进士,刚刚入职翰林院。”

  “果然。”郭玉心下了然,“以前听我一位朋友提过黄兄,说你是天下少有的才德之士。”

  “兄台过奖,在下哪算什么名士……”

  顿时,两人仿佛知己相逢,相谈甚欢。

  同时,郭玉找机会试探了下,发现此时的黄裳身上没有一点内力,显然不懂任何武功。

  这也就说明,黄裳初出茅庐时的确没有丝毫武功,一切都是他在编撰大名鼎鼎的万寿道藏时获得的。

  “郭兄,你我一见如故,不如到在下府中把酒言欢如何?”黄裳见郭玉与他在官场所见到的人截然不同,不由高兴地发出邀请。

  “好啊,黄兄盛情相邀,兄弟岂能不给面子?”郭玉当然不会拒绝。

  黄裳的家距离很近,郭玉没走几步,就在黄裳的陪同下,一同踏入一座不大的宅院之中。

  黄裳年纪虽轻,却很是健谈,小小年纪已经有几分不凡的阅历。

  而郭玉两世为人,拥有古人难以想象的知识储备,更是深深吸引黄裳。

  黄裳非常喜欢听郭玉讲的一些江湖上的奇闻异事,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他在官场从来遇不到的。

  特别是关于武林高手侠客之事,更是问东问西,在郭玉解说的时候,两眼都放着光芒。

  “黄兄,看你的表情,似乎对武林之事颇感兴趣。”见黄裳如此模样,郭玉不由出言询问。

  “郭兄目光如炬。”黄裳尴尬一笑,紧接着叹道:“小弟虽出身士林,其实并不喜欢官场。”

  “我从小就向往能像那些侠客仙人一般,仗剑遨游于天地间,尽抚心中不平事。”

  “可惜为家世所累,只能报考科举,为官出仕,至今引为憾事。”

  “原来黄兄还有如此志向。”

  郭玉本以为,黄裳之所以编撰整理万寿道藏,只是受皇帝所命,机缘巧合而悟出九阴真经。

  如今听到此言方才明白,原来黄裳心中早有练气修武之意,只是还没有付与行动而已。

  “其实不瞒黄兄,在下正是出自武林世家。”郭玉自报家门,郑重地望着黄裳,“若黄兄不嫌弃,兄弟这里有一本家传修行之法,正好赠予黄兄。”

  “这是郭兄家传之物,在下岂能收入囊中。”黄裳是个君子,连连摆手拒绝。

  “黄兄不用客气,我家没有这么多规矩,不讲俗礼。”

  郭玉轻笑,“你我二人虽是初次见面,却甚是谈得来,足以称得上知己二字。”

  “况且这本经书在我手中已然无用,送给兄弟有何不可?”

  “好,既然如此。”见郭玉说得情真意切,黄裳不再拒绝,“那小弟就厚颜收下了。”

  然后,郭玉在黄裳的带领下,来到书房,当场默写下九阴真经,交给黄裳。

  郭玉见黄裳拿到经书忍不住兴高采烈翻阅的样子,不由得微微一笑。

  九阴真经原本就是眼前之人所著,现在自己提前把书交给他,真是特别奇妙的感觉。

  黄裳如今更早得到秘籍,相信他的修为必会远超过前世,达到更加超凡脱俗的地步。

  黄裳不愧是将来的一代宗师,心性极为不凡,在简单翻看数页之后。

  就郑重地合上收藏起来,然后陪着郭玉继续两人的聊天之旅。

  “不知,黄兄在翰林院从事什么工作?”郭玉见双方闲扯得有点远,把话题引到黄裳身上。

  “说来让郭兄见笑,小弟刚刚进入翰林院,只是做一些书籍的校对典藏。”黄裳不好意思地说的。

  “那其中是不是有大量的道家典籍?”郭玉再问。

  “是啊,皇家的藏书中有不少是关于道门,只不过平日里很少有人对此感兴趣而已。”

  黄裳并没有因为郭玉是个江湖人,就有所隐瞒。

  “其实以前也没有那么多。”黄裳继续说道:“就是端王对此甚是喜欢,派人收录了不少。”

  “端王?”郭玉若有所思,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个端王应该就是未来的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

  “郭兄对道门经书也感兴趣?”黄裳察觉到郭玉的意思。

  “是。”郭玉轻轻点头,坦然地说道:“在下一生所学,皆是缘自道门武学理论,平日里也就喜欢看些道家典籍。”

  “这件事小弟倒是可以帮得上忙。”

  黄裳喜上眉梢,能为郭玉带来帮助感到非常高兴,“小弟现在就是专门负责编撰整理官家各类珍藏典籍,若郭兄想要观看,随小弟一起前去便是。”

  “郭某非朝廷官身,也能观看官家藏书?”郭玉大喜。

  “兄弟放心,你尽管随小弟前去,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黄裳脸上带满笑意,简单地解释,“小弟现在是翰林院编修,带几个人进去帮忙完全可以,不会发生任何误会。”

  “而且这些道门书籍平日里少有人翻阅,很难引起旁人注意。”

  大宋朝廷对读书人确实待遇极高,历朝历代都无法相比。

  就算只是寻常百姓,只要通过科举考上进士,就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从此一步登天,地位天差地别。

  就算是皇帝也没有他们看起来逍遥自在。

  “好,我对这些确实极感兴趣,如能若黄兄所言,那是再好不过。”

  郭玉本来就有这个打算,想去看看珍贵的皇家藏书,丰富自己的智慧阅历。

  原本还想找个机会易容潜进去,现在看来有了黄裳的帮助,可以省掉很多麻烦,轻易达到目的。

  “好,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黄裳喜笑颜开,“今晚就好好休息,明日清早,我带郭兄一起前去。”

  黄裳理解读书人见到自己心头所好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当然不想有丝毫延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