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你是我的欲罢不能 第四百八十九章 撕破脸皮

《你是我的欲罢不能》第四百八十九章 撕破脸皮

作者:芸姝 字数:2713 书籍:你是我的欲罢不能

  江陵的萧铣和林世弘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可现在他俩闹崩了,不但分道扬镳,还要兵戎相见。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随着杜伏威等人的覆灭,联军守住长江一线的计划基本告破。李唐不顾友军生死,直接拔腿开溜,把有生力量全部缩回了巴蜀方向,在永安和汉川郡严密布防。只是他们这一走就害苦了萧铣和林世弘。

  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萧铣一心一意想要恢复西梁,他曾今对亲信说“我先君侍奉隋朝,职贡毫无缺失,而隋人竟贪我土地,灭我宗社,我因此痛心疾首,想洗雪这个耻辱。如今上天诱导各位,降心从事,将重续梁朝统治,以求福佑于先帝,我怎敢不纠集勉励士众以随公之后呢”,隋末群雄并起,萧铣乘势占领了荆襄一带地区。

  林世弘的出生很平凡,就是一介布衣,他因为吃不饱饭而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屡立战功。后来操师乞战死,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成为了一方割据势力。

  面对华夏军的步步紧逼,而李唐军队又跑了,出生平民的林世弘第一个念头就是投降,在其看来,做个富家翁其实也不错,你看那之前投降的王薄、徐圆朗在长安城里的小日子就过得很滋润嘛( ̄︶ ̄)

  贵族出生的萧铣不愿意投降,用他的话说:“北方人不善水战,不习惯南方气候,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北返。再者说,我堂堂一个贵族,岂能向平民出生的谢天虎投降,这让天下人知道了,还不笑掉大牙。”

  林世弘见萧铣执意要打,心想:“这傻帽真是傻到家了,他一心求死那是他的事,咱可不奉陪了。”遂召集人马,准备撤出江陵城,向前来讨伐他们的宋金刚投降。

  萧铣一听林世弘要主动投降,立马翻脸了,因为他知道林世弘所部善于水战,这要是全部投靠华夏军,那江陵城附近水域就会被其控制住,到时候城池铁定守不住。于是乎,萧铣连忙带领亲信人马追赶,追上了刚要离开的林世弘部,拔出刀剑,要其立刻停下。

  林世弘也不是吃素的,见事已至此,摆开阵势,列阵以待。

  一个想走,一个死活不让走,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萧铣的亲信周法明劝他:“主公,我们来得匆忙,士卒人数不到林世弘的一半,还是先放他走吧,以免狗急跳墙。”

  可萧铣不听啊,还大言不惭的说:“怕什么,林世弘部下军纪散乱,多是由农人组成,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

  周法明简直无语了,他很想说:“咱们的军队,大多也是由农人组成的啊!”

  果不出周法明所料,林世弘被逼急了,直接让弓箭手放箭,射倒大片萧铣军士卒,两军随即爆发一场激战。

  林世弘兵多,很快就占据了优势,这厮心一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着抓住萧铣为礼物,献于华夏军,说不定还能捞个爵位。

  半个时辰,战斗就分出了胜负,八千萧铣军被两万五千林世弘部猛揍,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连萧铣本人也被生擒。

  林世弘趾高气昂对面无血色的萧铣骂道:“呸!就凭你这败家子,也敢痴心妄想和谢天虎一争高低,真是愚不可及。”

  随后林世弘乘机占领了江陵城,然后以萧铣和江陵城为投名状,向华夏军投降。

  天下群雄死的死,降的降,仅剩巴蜀的李渊和岭南的宋缺。

  …………

  数日后,宋缺又见到了初恋情人梵清惠。

  宋缺开口问道:“清惠,你不会又是来劝和我李唐结盟的吧,难道你到现在还看不清天下局势吗?”

  梵清惠淡定的拿出一封信递给了宋缺:“你自己看吧。”

  宋缺定睛一看,信封上面写着:“胡虏断无百年运,汉有豪杰世代昌。”

  拆开信封,拿出信纸:“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宋缺看完,一股刀气冲体而出,劈向半空:“好文采,意境甚是和吾刀意,不曾想华夏之主还有如此能耐!只是这文章好像意犹未尽……”

  梵清惠好奇的问:“你怎知这文章是华夏那位写的?”

  宋缺:“李渊优柔寡断之辈,怎能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文章,也只能是华夏之主。不过我倒是想问问,清惠不是一直讨厌他吗,现在怎会帮他来当说客?”

  “师妃暄已经成为他的贵妃,佛教也已经与他和解。”

  “原来如此!真是好手段。”

  “不知宋兄意下如何?”

  “我心中所想,他均已做到了!也罢,去长安见见这位雄主。”

  随着天刀宋缺的决定,宋阀全体投降,岭南之地也和平回归华夏。

  …………

  巴蜀李唐也收到了华夏之主的来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李渊看完这封信感触颇多,向特使同时也是老熟人的杜如晦问道:“虎太祖可还说了些什么?”

  杜如晦一脸严肃的回答:“吾皇亲口说,李氏一族,有功于黎民百姓,故而从优对待。

  李渊加从一品唐国公,礼部尚书,长安任职;

  长子建成,为人稳重,德才兼备,克己奉公,加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任巴蜀总管;

  次子世民,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加正三品冠军大将军,随父长安任职;

  三子元吉,扯鼓夺旗,勇冠三军,加正三品HH大将军,驻守汉川郡

  其余人等,另有封赏。”

  李渊对杜如晦说:“贵使一路辛苦,请先去偏殿稍作休息。”

  杜如晦知道李氏一门要关起门来商量,也不多说,行了一礼,跟着内侍去偏殿等候。

  李渊对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长孙顺德、裴寂、李靖等人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李建成作为长子,首先站出来发言:“父王明鉴,儿臣觉得,其它的暂且不论,单就谢天虎的人品而言,还是可信的。此人要么不许,一旦许诺就不会变,他连佛门都可以原谅,更何况我李氏族人,咱们和他最多只能算各为其主,又没有真正的血海深仇。”

  李世民听了,有些不高兴,因为他仅得了个虚职,而其父和两个兄弟,都是实打实得到的实职,于是出言说道:“那也未必,想那王世充一族,可是被谢天虎赶尽杀绝了的,连女人和小孩都没放过,请问王氏一族与谢天虎有何血海深仇?”

  李建成当即反驳:“二弟谬也,想那王世充三番两次的拒绝谢天虎招降,直到最后时刻还两面三刀。如此行径,安能不惹怒华夏之主。王氏一族被灭,可以说是王世充一手造成的。”

  李元吉和李建成是一党的,此番也落得实缺,连忙站出来附和:“大哥所言甚是,想那佛门与谢天虎死斗多年,尚能和解。我李氏若是能与之和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巴蜀之地的百姓不必再受刀兵之祸。”

  长孙顺德:“我亦赞成二位殿下的观点,冤家宜解不宜结。况且仅余巴蜀弹丸之地,焉能与整个天下抗衡,一旦交战,最多不过是延迟其一两年罢了,有何意义。”

  裴寂也站出来说:“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这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料那华夏之主也不会失言于天下,此事可行。”

  李世民见众人都同意投降,不免有些心慌,雄才大略的他可不愿意轻易屈尊人下,于是对着老战友李靖使了个眼色。

  李靖心里也在盘算,以一隅敌全国,到底能坚持多久,是否像长孙顺德说的那样,最多不过是延迟其一两年罢了,有何意义。

  李渊见众人都说了话,唯独李靖没发言,便开口询问:“药师,你如何看待此事?”

  李靖一边看见李世民在给他使眼色,一边盘算着能守多久,心里一阵煎熬,最后叹了口气,说:“唉!臣以为,隋失其鹿,英雄竞逐,天命归谢,已成定数。”

  众人听了点头认同,唯有李世民一副不甘心的模样。

  李渊听了众人发言,又自个琢磨一会,觉得谢天虎的这个招降条件算是比较优厚了,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李阀在巴蜀地面上的势力。其人品也还算靠谱,从起事到现在,还没听说他出尔反尔过。

  李渊打定主意,正色说道:“想当年吾等起义反隋,不外乎也是为了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天下纷乱多年,苍生渴望和平。今华夏之主有意再造神州,吾便成全与他。”

  此言一出,众人也都点头称是。

  “宣华夏特使进殿~~~~”

  杜如晦走了进来,问曰:“唐主可曾想好?”

  李渊郑重的回答:“李氏愿降。”

  杜如晦赞曰:“此乃天下苍生之幸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