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一之大言三十六 第三十三章 远存近亡

《道一之大言三十六》第三十三章 远存近亡

作者:酒微冷 字数:1983 书籍:道一之大言三十六

  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时刻保持着警惕就会不断的加强自身,但是贪图享乐而有一劳永逸的思想便会导致灭亡!

  但是千万年来我们华夏民族北外族攻破的时候是很少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内部开始瓦解,分散,然后致使外部势力趁虚而入导致国破家亡。这里面其实存在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既得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取舍,存于长远利益的远见卓识,亡于既得利益者的短浅不舍!

  往小了说,如果你早上不想起床工作,但是会浪费一天的工作薪酬,你会选择舍弃即得利益的休息,而选择长远利益的报酬。

  往大了说,历史有宋高宗赵构为了一时的皇位权利,采纳了千古奸臣秦桧的建议,称臣,割地,赔款纳贡,为了一己之私的既得利益,而毁灭了宋王朝壮大的历史好时机,并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所研究的哲学学术基本上都是属于人之道的范围之内,即是如何和平安稳的管理人群,所以不管是诸子百家,还是上古奇书,基本上都是向着这个方向而发展的,但是再好的书,再神奇的大道也无法改变人类贪婪的本性,只能顺势引导,人类的贪婪欲望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用理智去引导,下乘的机智和狡诈是无法办到这一点的,只能是寻求大智慧者,寻求眼界,格局还有境界都高深的智者去带领。

  想要成为智者其实很简单,反其道而观之,顺其势而为之便是智者!

  所谓反其道者,便是克服即得利益,眼光,境界,格局,布局都需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人的眼睛是往外看的,看不到自己的行为,所以要用心去观察,从外部来看待自己,眼睛的视线有限,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所以用心对待大势的来临需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势,用心去学习历史轮回的规则,借鉴古史来改正今时!

  我们看待历史喜欢从旁观者的身份,出局的眼光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从而看得模糊,看得片面。但是反其道而观之,以入局的眼光,设身处地的身份去融入历史每一个朝代,便会发现不曾发现的东西,便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和一些隐藏在其背后的因由,而不是像个旁观者一样走马观花的以为一些事情的发生是偶然,是可笑是愚昧的,从而看得清晰,看得透彻,看得全面!

  看待当今之势,大多数都是在入局的角度和眼光境界去处理事情,去观察形式,从而使自己如棋子一般迷惑,不解。当以出局的态度去观察,去看待,便很容易就发现当世的漏洞,当世的愚昧。从而改正,修正。

  历史上以法家而论天下者,虽然能短暂的提升国力,但无一不是来的快,去的快,铁血的法律只能适合流水的军旅,而不能适合长治的社稷,所以当世的治国理念依法而行是行不通的。

  所以当世之治必须德法兼容才能长久。

  以出局的眼光看待,历史之上每一次的金钱资源上流都会致使底层空虚,劳累,上层奢靡之风盛行,而如今时代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盛况,这便预示着糜烂,动荡和腐败,不可控因素的开始。

  但是以入局的身份而观,却只能看到贫富差距的拉开,底层人士看到有钱有权之后的享乐,并且以此为目标而奋斗,胸无家国情怀!

  上层人士唯恐失去眼前的一切美好利益和享乐,开始无底线的去做任何事情,为了个人即得利益而不顾国家长远利益最终酿成大祸。

  所有的失败,不管是个人,还是商业,还是政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存在即得利益的影子,尤其是政权方面。

  观察整个中国古史,每个朝代都是因为个人眼前的既得利益而放弃了长远的大局,大汉藩王将士为了一时的野心,而使天下分崩离析,隋朝之中的隋炀帝为了一时之快致使民怨四起,即使如唐玄宗李隆基这么英明的皇帝,创造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开元盛世,到了晚年也因为眼前的享乐而致使纷乱四起。

  宋朝的赵构依然如此!

  明朝的大臣仕子因仕途不顺而纷纷前往女真部落,致使女真强大攻破汉人天下,清末民初,各地军阀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各自为战最终也是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既得利益,是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无法逃脱的魔咒,一旦这种既得利益壮大,影响多人的时候,那么必定会损毁长久利益,当今时代贪污腐败,畏罪潜逃者都是既得利益思想的受控者,即使知道腐败,即使知道国之将亡,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得到的利益,即使这种放弃利益可以换来长久的稳定和保存也不会去做。

  就像一个人身上得了毒瘤,切除的话虽然会很疼,但是疼就那么一段时间,等伤好了,这个人还是健康的,但是不去忍痛割舍,这个人便会病入膏肓,舍不得既得利益,那么就无从谈起长久利益。

  仕子成群,不舍权势,结党营私!

  商人成团,不舍金钱富贵,奸诈无道!

  这一切的毁灭根源都是只在乎眼前的既得利益,而摒弃长久利益!

  也就是境界,眼光,格局下的远存近亡的道理。

  在大格局方面,华夏大地上先辈理念从几千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并且做到了,每一代人不管生活多么苦楚都会生下男婴,不管是懂得还是不懂得,都去照做,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直处在与食物抗争的年代里,温饱从来都未曾真正解决过,所以每一代的养育都是辛勤苦楚的,但是很少有人为了眼前的舒适,为了即得利益而放弃生育和传承,所以民族得以延续!

  做长远的计划,必定会付出短暂的辛苦,得到短暂的舒适必定会损失长久的存在!

  既得利益是欲望的产物,是未达智慧的行为,长远利益是智慧之下,理智之内的欲望行为。

  成年人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利弊,这种言论都是见识短浅的既得利益者,大境界,大智慧之人缔造了对错来使人们分辨利弊,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鼠目寸光自私自利者是破坏这种事情的始作俑者。

  所以要想提升境界,做到一个大智慧者,就要以反其道之境,而观其势以借鉴智慧,观其势而顺其道之行以履行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