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第一媳 第二百八十四章 婚事落定(上)

《大明第一媳》第二百八十四章 婚事落定(上)

作者:连小君 字数:3620 书籍:大明第一媳

  听了阿良说了这许多,姜知明总算是有些想通了。

  若是母亲到最后也不肯应下他的要求,去顾府商量自己和棠儿的婚事的话,他索性就豁出去,去求了祖母。让祖母她老人家为自己做主,即便是闹到最后,祖母和母亲闹僵了,他也是要娶棠儿回来的。

  他既已答应过棠儿,说要娶她回来,就一定娶她回来。

  若是他连这点都做不到,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仔细听着外头的动静,姜知明这才轻声道。“阿良,这回我便听你一次劝。明日我再去私宅给母亲请安,再与母亲说说我与棠儿的婚事,若是母亲执意不肯答应我,那我便去求了祖母。

  让祖母她老人家为我做主,跑一趟澄江,去顾家定下了我与棠儿的婚事。纵然最后母亲可能和祖母闹得不愉快,我也是要这样做的。”

  姜知明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使得母亲和祖母闹得不愉快的。他自己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陶氏心里瞧不上棠儿的商贾出身,几次以棠儿是商贾之女,配不上他,来堵了他的话。这回他请了祖母去澄江走这一遭,去顾家定下了这门婚事,便是陶氏日后不满,想要退婚,那个时候也为时晚矣。

  …………

  入夜之后,陶氏心中想着姜知明和顾玉棠的婚事,翻来覆去,久久都没有睡下。

  她知道,自己儿子心里头是真的装进那顾家姑娘了,若是自己再不应下这门婚事,到时候闹得母子离心,岂不是乘了某些人的意。

  只是她实在瞧不上那顾家姑娘的商贾出身,商贾出身的姑娘,哪里比得上世家大族出来的姑娘?便是规矩礼仪学得再好,不就是仗着自己有几个臭钱,跃居人上吗?

  知明哥儿日后是要承袭侯爷爵位,是要走仕途,平步青云的人,娶的夫人自然也是要世家大族,贤良淑德的女子。

  她亲自派人去朋普打听过了,那位顾家姑娘,贤良淑德可是与她毫不沾边,又没有才气,如何能配得上自己儿子?

  陶氏心中想着这些,越想越乱,越想越睡不下去,忙起身喊了外头守夜的丫鬟进来,把屋里的油灯点着了,随后又吩咐丫鬟把睡在隔壁耳房的向妈妈给喊了过来。

  向妈妈一听说是陶氏睡不着觉,喊她过来,还没来得及穿上外头的衣裳,披着件墨绿色里头缝了绒毛的披风走了进来。

  瞧着陶氏依靠在身后的金丝大迎枕上头,脸上写满了不悦,向妈妈赶忙揉了揉眼睛,打起了十八万分的精神起来,应对眼前的陶氏。

  如今陶氏心里头装着事情,她可不能撞枪口上了。

  接过了小丫鬟沏好的碧螺春,向妈妈亲自递到了陶氏身旁的小几上。

  “大半夜的,不知太太吩咐了丫鬟喊老奴过来做什么,难不成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吩咐老奴吗?”

  向妈妈脸上挂满了沉着冷静,可陶氏却压根没有瞧见,捧起了小几上头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又放在了小几上。

  “向妈妈,我喊了你过来,是想要问问哥儿出门的时候,是往着什么方向去了?是打道回了侯府,还是去了他外祖家?”陶氏用手杵着额头,望着眼前一副冷静模样的向妈妈,淡淡道。

  向妈妈在脑中转了转,知明哥儿离府的时候,门房当值的婆子就过来报她,说哥儿并没有回了侯府,看着马车前进的模样,像是往着丹阳街的陶府去了。

  向妈妈原以为是太太吩咐了哥儿去陶府看看老太爷的,没想到太太竟然不知此事。

  那么哥儿平白无故去陶府做什么,难不成是去求了陶老太爷,做主了哥儿和那顾家三姑娘的婚事?

  向妈妈心中这样想着,急忙想撇清自己的干系,就道。

  “太太,听门房伺候的婆子过来报,说哥儿离府的时候,看马车前进的模样,是去了陶府。老奴原以为是太太吩咐了哥儿去陶府看看老太爷的,没成想太太竟也不晓得。”

  向妈妈三句两句,就把陶氏之所以不知道此事的原因,推到了门房伺候的婆子身上。

  陶氏闻言,没有意外的反应,而是道。

  “从他离府的时候,我就猜出来,他离府后,十有八九会去了陶府,求求了他外祖父。他外祖父心疼他,他也和他外祖父说过中意那顾家姑娘,若是他外祖父做主了他的婚事,便是我想说什么,也是无济于事了。”

  “那太太想要怎么办?”向妈妈看着眼前摇摆不定的陶氏,忙问了一句。

  这些事情毕竟是主人家自己个的婚事,即便向妈妈是陶氏从婆家带过来的陪嫁,知明哥儿的婚事,她也是插不进半句嘴的。

  陶氏又捧起了摆在小几上头的那盏茶盏,一口饮尽,才道:“向妈妈,明日你亲自去陶府走一遭吧!去探探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口风,听听她们两万老人家是怎么看这件事的,知明哥儿到底和他们二人说了什么。”

  向妈妈应下吩咐,当即又喊了伺候的小丫鬟进了屋里,重新给陶氏梳洗过后,又伺候着陶氏睡下了。

  次日一早,天还没有亮,向妈妈带上了身边伺候的几个丫鬟,就往着陶府去了。

  到了晌午时分,陶氏在屋里用着午饭的时候,向妈妈就带着小丫鬟着急忙慌地回来了,还没来得及梳洗,向妈妈得了消息,马上就来到了陶氏屋里。

  陶氏坐在高椅上头用着小厨房送上来的午饭,是很简单的几道小菜,不见荤腥。

  厨房伺候的厨娘告假了,她做的红烧肉是陶氏的最爱,厨娘告假后,底下伺候的丫鬟们不敢动手做红烧肉,怕做出来的不符陶氏的口味,就吩咐厨子们做了几道清爽的小菜。

  向妈妈站在陶氏身边,用着只有陶氏能够听见的声音,说着昨日夜里姜知明过去陶府的诸多事宜。

  “太太,老太太这几日犯了梦魇,整日整夜地睡不着觉,昨日傍晚陶大老爷带着老太太和老太爷去了城外的城隍庙上香了。哥儿昨日去的时候,并没有见着老太爷,而是见着了陶大太太,是陶大太太接见了哥儿。”

  “那知明哥儿可与我那大嫂说过什么没有?”陶氏用着碗里的稀粥,旁边摆了几碟咸菜。

  “太太,哥儿和陶大太太没多少交际,哪里会同她说什么?昨日哥儿去的时候,陶大太太倒是向哥儿问起了来见老太爷做什么,可哥儿没说,那陶大太太也不好得继续问下去。”

  向妈妈说着,屋里知趣的丫鬟都退了出去,只留了个贴身伺候的在陶氏身边帮着布菜。

  “既然昨日哥儿没见着老太爷,想必今日还是会去的,你今日过去的时候,可有见过哥儿?”

  陶氏心里头终究放心不下自己这个儿子,自己这个儿子一惯是个说一不二的,哪里肯听自己的话?

  昨日傍晚没见着,想着今日还是回去走一遭的。

  向妈妈和陶氏心中想的一样,她也以为知明哥儿今日还会再去一趟的,可她从一大早等到了陶府用午饭,哥儿都没有过来。

  想必是不会过来了,哥儿求不了陶家老太爷,必是会去侯府求了老太太。

  求陶家老太爷做主和求府里老夫人做主,都是一样的。

  一旦老夫人去顾家说定了哥儿与那顾家三姑娘的婚事,便是太太不肯,因着老夫人是长辈,她也是不好得再多说旁的。

  向妈妈不敢欺瞒陶氏,实话实说道:“太太,今日哥儿并没有过去陶府。老奴原想着昨日哥儿没见着老太爷,今日定是还要去走一遭的,可我一直等到老太爷和老太太一行人回来,陶府用了午饭,哥儿都没有过来。

  老奴想着哥儿不会过来了,就没有继续等着哥儿,赶回来给太太报信了。”

  陶氏知道,向妈妈虽和知明哥要好,处处帮着他。但她毕竟是跟着自己陪嫁过来侯府的,这些事情,她不会瞒着自己的,所以今日知明哥儿必是没有去陶府,只是知明哥儿若没有去侯府,那么他到底会去了哪里?

  陶氏在心里头左想右想,最后只想出了一种可能,那就是知明哥回了侯府,去求老夫人了。

  知明哥儿是老夫人带大的,他的婚事,若是全权交给老夫人做主,传了出去,也是没有二话的。

  难不成知明哥儿真的是去求老夫人了?

  若知明哥儿真的去求了老夫人,那她安插在老夫人身边那些个丫鬟,必回过来禀报她,怎么如今还没有过来?难不成是自己想错了?

  陶氏在脑中思索的时候,就听见向妈妈轻声回禀了句,“太太,老夫人身边伺候的碧玉姑娘过来了,说是来给老夫人递消息的,人已经到了院外,不知太太见还是不见?”

  老夫人身边伺候的碧玉?那可是老夫人贴身伺候的丫鬟,可不是她安插的人?

  碧玉这个节骨眼过来,难不成是应了她心中所想,来传达了老夫人的意思?

  陶氏想了半晌,终究是没想出个什么所以然来。随后就吩咐向妈妈把碧玉请了进来。

  碧玉是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一等丫鬟,是冯老夫人儿心腹,一直在府里走动,替老夫人传达她的意思。

  只是甚少过来陶氏院里,所以陶氏对这位碧玉姑娘,算不得相熟。

  依着规矩给陶氏请安后,陶氏喊了丫鬟搬了个凳椅出来,让碧玉坐在上头答话。

  “太太,老夫人说临近年关了,您一个人住在在私宅里也够闷的。老夫人和老爷已经商量好了,说想要请您回去,一来是住持府里的琐事,二来老爷身边那些个冯姨娘病后,老爷身边没人伺候,需要太太回去伺候着。”

  陶氏听着碧玉这样说,当即就笑出声来。

  只怕让自己回侯府的不是老夫人,而是那姜海阳才是。

  早就听说冯水灵和书房里头那些个丫鬟争风吃醋,已经病倒了。冯水灵病倒后,府里就没了打理事务的太太,如今请了她回去,只怕是姜海阳想要借着打理琐事的机会,和自己重归于好吧?

  陶氏心中是这样想的,却没有显露半分出来,淡淡回了句,“碧玉姑娘,我晓得了,你回去禀了老夫人,说我不日就回府。这些日子,倒是让老夫人跟着老爷受苦了。”

  受苦?

  碧玉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可仔细回想了一下,却没有听错。太太为何要说跟着老爷一起受苦,难不成这里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碧玉没敢多想下去,这些事情毕竟是主子们的事,她一个给人传话的丫鬟,还是不要卷入这些纷争中才好。

  “消息既已传达到太太耳里,府里还有事情等着我去打理,奴婢就先走了,不打扰太太用饭了。”话音刚落,碧玉朝着陶氏又福了一礼,就退了出去。

  瞧着碧玉被院里伺候的小丫鬟带出去后,向妈妈又回到了陶氏身边,淡淡道:“太太何必多言那几个字呢,碧玉那丫头是个资历浅的,看她方才的模样,恐怕听不出太太话里头想要表达的意思。”

  “碧玉丫头不明白,老夫人总是明白的。她回去后,必会把我这些话带到老夫人身边的。老夫人一听,自然就明白了我的意思。”

  陶氏说着,低下头瞟了一眼桌上摆着的饭菜,她脑海中仍旧想着方才的事,哪里还吃的下去,随即既吩咐丫鬟把桌上的饭菜撤了下去。

  “老夫人,老奴从碧玉姑娘方才那番话里头猜出,哥儿应该还没有去求老夫人的。若是哥儿去求了老夫人,那方才碧玉姑娘过来,就不是说府里事情繁杂,要请太太回去了。

  而是应该说老夫人有要事想要和太太相商,特地来请您回去。”

  小丫鬟把桌上的饭菜都撤下去后,向妈妈吩咐丫鬟取来了一碟已经剥开的橘子。

  把橘子递到了陶氏面前的高几上,向妈妈往外看了一眼。

  “哥儿既然没有着急回侯府求老夫人,那么一定还是会再来太太这里的。太太只消耐心等待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