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第一媳 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来(三)

《大明第一媳》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来(三)

作者:连小君 字数:2936 书籍:大明第一媳

  杏黄所言,梁氏确有耳闻,前几日衙门递过来消息,说是虎狼山有大批山匪集结,恐有下山洗劫之势,朋普乡又是周遭县镇里头富商最多,只怕那些山匪,八成是要冲着朋普来了。

  朋普的豪门大户们都得了消息,这两天都慌里慌张地从外头请了工匠回来,加固自家的大门和院墙,又请了城里的武馆师傅,一来是教府里的家丁小厮些功夫,二来坐镇在府里,想着那些山匪也不敢轻易找上门来。

  昨个儿冯老安人把工匠安排进进府之后,先是命工匠用厚实的杉木加固了大门,又在院墙上铺上了防止人越墙的利器,在外院布置了一周之后,就让工匠来了内院布置。

  垒高内院的院墙,加固了大门,又吩咐了灶上几个身体壮硕的婆子,领着丫鬟小厮们巡夜。并让人在内院的院墙下摆上了几口大缸子,若是有人从墙外越了进来,也能听到些动静,有所防范。

  好在前些日子为了擒蔡氏身边伺候的碧鹃,把梁王府的黑衣卫从澄江调了下来,那些个黑衣卫都是跟着她从王府出来的,身手比起府里面那些粗生粗养的家丁小厮,不知好了多少。

  想到有他们随时在院里守着,梁氏先前还有些紧张的心,顿时就平静下来。

  不过林氏和棠姐儿也在府里,她不能不顾她们,黑衣卫人手有限,不能轻易调配,只能过些天想个法子,把林氏和棠姐儿都接过来秋月院小住几天,待风波平息之后,让人备了马车,一起回了澄江。

  梁氏想着,瞧了站在一旁的杏黄一眼,见她一副已经慌了神的模样,心里头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在她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又是从梁王府出来的,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这样慌里慌张的模样,若走了出去,遭旁人瞧见了,指不定别人又该想什么了?

  梁氏不看她,冷冷地来了一句,“杏黄,如今老夫人和棠姐儿还在府里,若我们去了城外,她们该怎么办?且那些山匪只是在虎狼山上集结,又没有杀下来?你现在慌个什么劲?”

  梁氏上一句刚说完,下一句就跟着来了。“就算到时候那些山匪杀进城了,咱们躲在府里,外头又有那么多家丁小厮守着,闯不进来了的!”

  秦妈妈闻言,瞧着杏黄如今这模样,着实不像样子,亏得她还是跟着太太从梁王府里头出来的?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和外头伺候小丫鬟一样,说风就是雨的。也跟着来了一句。

  “杏黄,到底你也伺候了太太这么多年,怎么就说风就是雨的?虎狼山上的山匪集结,自有官府和男人们去应对着,你一个小丫鬟,没必要跟着一起干着急。”

  看着屋里的两人都一个鼻子通气来说她,杏黄不得不收了自己脸上慌张的神色,换了一副笑脸出来,接过了小丫鬟端进来的茶盏,亲自送到了梁氏旁边的高几上。

  随后就跪了下来,一副负荆请罪的模样,缓缓道:“请太太责罚,是奴婢自个儿听了外头人传的那些风言风语,这才会劝太太出城暂住的,平白惹了太太的不快,请太太重重地责罚奴婢。”

  梁氏知道杏黄这丫头不聪明,是个憨傻的,不论外头的人说什么,她总能听进去,并且还不过脑子地重新复述出来,她也不好得再说杏黄什么,就让她带着屋里其他伺候的丫鬟,一起出去了。

  梁氏伏在书岸上,写着准备让人递上澄江给顾礼才的信,秦妈妈一边给书案上摆着的油灯里添了油,一边给梁氏讲着这些日子府里头发生的事。

  “太太,听后罩房那边的婆子递来消息,说冯老夫人和林老夫人已经商议,决定停了府门前的粥棚。府里的余粮不多,就各房各院小厨房里头还有些余粮,如今就等着府外城南粮庄送粮过来了。”

  梁氏听着,手里的笔却是一刻也没停下,嘴上却道:“停了府外那粥棚也好,这样咱们也能清静一点,不然一大早吵吵嚷嚷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这是菜市场呢。今年的粮食欠收,比不得往年,米商们把米价一下子就哄抬起来,才导致了那么多人流离失所。”

  梁氏把给顾礼才的信写好之后,轻轻吹了吹上头的墨迹,把信递给了秦妈妈问,又道。

  “朋普连月的暴雨,把地里的菜泡烂了,多少农家哭死在地里头,菜贩也把菜价抬了起来。如今城里已有多少人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了。后头还有山匪窥视着,这才是真正的多事之秋。”

  秦妈妈接过了信,把信晾在了一旁,又喃喃了几句。

  “太太,听说冯老安人已经差外院的管事去和左县令磋商开仓放粮之事了,只是左县令没了上头的旨意,以他那胆小怕事的性子,这粮仓只怕是开不了。且左县令这些天在府衙忙着应付虎狼山上山匪的事情,那管事去了三次,都没能见到左县令。”

  “能让那个抠门的县令开仓放粮,恐怕这比登天还难些!且这开仓放粮,也不是他能做主的,得上报了刘司仓,他才有权利让人开仓放粮,只是他未必肯把这件事递上去?”梁氏见墨迹干了,就把信折了折,塞到了旁边的信封里头,并用火漆封了起来。

  “官场上的是,自有男人们去处理。后院,才是咱们女人的天地,如今府里面忙着这些琐事,只怕也顾不上蔡氏,秦妈妈,你差人过去看看,问她几句话,一定要让她认下在我汤药里下毒这件事!”梁氏已经转过身子,对着秦妈妈吩咐道。

  秦妈妈走了之后,梁氏就由小丫鬟伺候着,去了林氏所在的堂屋。

  次日清晨,顾玉棠还没醒,姜知明就吩咐了石头送了好些东西过来,堆在了东厢的屋门口,垒得像座小山一样,看东西的数量,似乎比前几天姜知明让宋溢送来的还要多。

  大寒手里拿着扫帚,正在和石头说着话,阿华则是躲在了大寒的身后,偷偷瞧着对面的石头。

  “大寒姑娘,这些东西都是我家公子让人搜罗的一些小玩样,都是些做工精巧的,我家公子想着你家姑娘应该喜欢,就让我们送过来了!”石头说着话,眼神已经从大寒的身上移到了阿华的身上。

  他看了一眼阿华越发粗壮的腰肢,活像个水桶一样,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阿华姑娘,你这是在和李铁户家的李姑娘看齐吗?听说昨个儿李姑娘跌在了地上,半晌都没有爬起来,喊了五六个小厮过来,才勉强扶起了李姑娘。”

  阿华闻言,从大寒身后走了出来,恶狠狠地瞪了石头一眼,石头这个臭小子,怎么嘴巴还是那么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家伙!

  她长得壮又怎么了?吃得多又怎么了?若论力气,只怕是三个男子都比不上她,这样就算自家姑娘犯了险,自己也可以来一个英雄救美!

  石头看着阿华还死死地盯着她,就把李娇娇跌倒的后文说了出来,“阿华姑娘,李家姑娘昨天那一跤,索性只伤到了脚踝,差一点就是粉碎性骨折,再也起不来了。若是阿华姑娘再这样发展下去,只怕和李家姑娘还是半斤八两了。”

  阿华闻言,三步并作两步就到了石头身旁,依旧恶狠狠地瞪着他,若是眼神可以杀人,她早就把石头这个臭小子斩得一片一片的了,谁还给他继续胡说八道的?

  “石头小哥,你家公子东西已经送到了,你可以走了!慢走不送!”

  “谁要你送了?大寒姑娘不是在这里吗?有她送我过去就行了!”石头有意刺激刺激阿华,就把大寒搬了出来做枪使,摆出了一副既然你不送,自有别人送我的模样。

  大寒闻言,看了他们两个人一眼,心里面叹了一口气,夹在他们这对欢喜冤家面前,可真是难做人呀!忙抓紧了手里的扫帚,打算找机会开溜,道:“阿华姐姐,姑娘还没醒呢,我去屋里看看姑娘,你们先聊着。”

  还没等阿华反应过来,大寒已经拿着手里的扫帚溜了进去,阿华和石头依旧杵立在原地大眼瞪小眼的,一副非要让对方认输的模样。

  顾玉棠歪在了软榻上,掀开窗户瞧了一眼,见阿华和石头两个人依旧站在外头僵着,脸上笑了笑,就把窗户关了起来。阿华和石头,可真是对欢喜冤家了,等日后她再大些,能做主了阿华的婚事,就把他们两个的婚事给办了。

  顾玉棠从书柜上拿了一本三侠五义,让丫鬟沏了新茶,拿了茶点进来,她就靠在软榻上看着书,外头的日光透过了外头的西洋玻璃,折射到了屋里,撒在了顾玉棠前面的地上。

  顾玉棠还没看多久的话本,大寒捧着一盘茶点,踉踉跄跄地走了进来,还没来得及喘几口气,大寒就结结巴巴地道:“姑娘,范家的三公子来了,说是路过了朋普,知道姑娘这些日子都住在二房,想要进来看看姑娘,人如今正在前厅呢,冯老夫人和老夫人正陪着他说话呢。”

  大寒方才有些激动,导致说话有些结巴,顾玉棠一时没听清楚是哪个范家三公子,问了句,“是哪里来的范家三公子?他来看我做什么?”

  大寒接过一盏茶,咕噜咕噜喝了下去,才冷静下来,急切道:“姑娘,是金平范家的三公子,原先和您有娃娃亲那一位,听说生得极为好看,府里头的丫鬟们,都挤去前厅看了。姑娘也快些去看看。”

  半晌之后,顾玉棠‘哦’了一声,原来是金平范家的三公子,她前世就没见过他几面,没什么交际,怎么这一世,既然已经退婚,那还上门来叨扰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