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何处望神州 第八十一章:一命换一命?

《何处望神州》第八十一章:一命换一命?

作者:盖王 字数:4618 书籍:何处望神州

  萧岩被带下去在皇帝用过的大澡盆里洗了个澡,萧岩看着这简陋的木桶,有些不敢相信。

  “你们这些太监伺候皇帝也太不用心了吧,哪怕是一天一个,也不能用这种旧东西糊弄皇上啊!”

  “萧大人,这个桶皇上已经用了五年了,皇宫的物件要是一天一换的话,这内藏库早就空了!”

  萧岩有些不信,搞不好是皇帝故意摆出来迷惑他的,萧家的祖先说过,当初武帝用的澡盆那都是用古松木做的,为的就是闻一闻那松木被热水淋出来是香气。

  而武帝与世家斗富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皇宫大内哭穷,骗谁呢?

  “赵公公,皇上的意思我明白,要节俭,不过这也太过了,皇上的澡盆子会用五年?就是寻常的人家也不至于一个澡盆用五年!我估计一会儿皇上赐的常服也是穿了好几年的,说不定会有补丁!”

  赵阿贵有些惊奇“萧大人怎么知道,皇上的常服也是三年才换一次!一年也不过八套!”

  “皇上是中兴之主,自然要留下美名给世人,节俭仁爱,勤政爱民!有些事自然是要让我们看到才行!”

  “萧大人还是不信皇上这些年是这么过来的?”

  “萧某在大梁的官员中,已经是够节俭的了,可是都没有像皇上这样,衣服穿到打补丁,澡盆子用五年。皇上富有四海,就是一天一个澡盆一天一套常服也不为过。这节俭的太过度了,反而难以让人置信。”

  赵阿贵笑了“萧大人是名门望族,自然是不信的,可皇上吃素好几年这个您是能知道的!这吃素时间一长,这气味里就能闻到!”

  “这件事我倒是信,适才皇上接见我,我确实闻出来皇上是吃素至少五年以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做皇上做到这份上,也真的是太苦了!我们做臣子的惭愧,惭愧至极!”

  “萧大人,时候不早了,一会儿该早朝了,今天的朝会可能会很久,陛下吩咐专门给您熬了红枣粟米粥,您可得多吃点!”

  “皇上圣恩,臣感激不尽!”

  穿上皇帝的补丁常服,萧岩觉得怪怪地,穿着这一身去朝会,那些文武大臣见了肯定会吓一跳。

  虽说是常服,可也是绣着五爪金龙的,他一个被押解进京的罪臣穿这一身,其他人会作何感想。

  萧岩感觉皇帝这么做另有目的,决不只是为了让他看到皇帝是如何节俭。

  “黎明即起,万机待理!早朝,宣文武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入崇德殿!”

  跪在崇德殿外面的官员继续跪着,这些大多是四品五品的官员,三品及以上的官员是不会来干这种类似泼妇骂街的事的。

  依旧是萧显王复领着文武大臣从两边的通道各自有序进入崇德殿。

  所有人在进殿的时候都停了一下,因为这殿里有一个跪在殿中央身穿补丁龙袍的人。

  王复一个激灵,莫非是萧岩胆大包天谋反被抓了现行?随即一想这不太可能,看来今天的朝会有好戏看了。

  萧显看到萧岩这幅模样,本想上前问几句,可看到御座上的皇帝正盯着他,便只好作罢。

  文武官员都看着萧岩窃窃私语,皇帝索性闭上眼睛让他们先议论一会儿。

  萧岩跪在地上汗水一直从后背冒出来,此刻他才明白,皇帝的另外用意便是先转移众人的注意力,本来会向着萧岩说话的人现在不得不犯嘀咕了,万一萧岩真是谋反,帮他求情岂不是找死。

  而且皇帝故意沉默,就是让各位大臣自行去猜,猜的越复杂越对萧岩不利。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过后,皇帝对着赵谦招了招手,赵谦对着群臣喊道“朝会!跪!”

  在例行的跪拜山呼万岁声中,皇帝起身了“诸位,汴州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今日朝会,便是来议一议这汴州转运使衙门贪墨国库粮米的事!”

  皇帝直接定性转运使衙门贪墨国库粮米,大家都吃了一惊,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治漕河转运的事了。

  萧岩自然首当其冲大喊冤枉“臣冤枉!汴州转运使衙门冤枉!求陛下明查!”

  其他人欲言又止,因为不清楚这萧岩为何穿着龙袍。

  皇帝语气很缓“萧岩,你身为转运使,虽说自己没有贪墨,可是你纵容手下人贪墨粮米,以次充好,你的罪过在于失职渎职!对了,你还用粮库里的存粮施舍给百姓,用国家的粮食去讨好百姓,你博得菩萨老爷的美名,朝廷却实实在在吃了亏。而且有些烂账就被你们算到施舍救灾里面去了,真是好盘算好手段啊!”

  “陛下,施舍救灾是为了聚拢人心,为了不让流民闹事造反!为的是大梁天下!转运使小吏为了生计偶尔贪墨些许粮米的事情确实有,可大梁几百年的漕河转运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是常例,算不得贪墨!他们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皇帝转过头问赵谦“听说你也是读书人出身,今日朝会,朕破个例,让你来和他们论一论!”

  赵谦立即跪下“大梁祖制,宦官不得干政!奴才万

  死不敢从命!”

  “瞧你那样子!什么大梁祖制?要是朕不姓刘,这国号早就不叫大梁了!朕亲自打下来的江山,朕就是祖!什么祖制,该改一改了!从今日起,朕准许宦官读书识字,协助朕和朝中文武大臣处理政事!”

  文武大臣面面相觑,这皇帝直接连祖制都要废了,要重用宦官,这还得了。

  “皇上,您是大梁太祖子孙,您不能废祖制!大秦大汉都是宦官弄权亡了国,不能让宦官干政啊!”

  “臣等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臣等恳请陛下恪守祖制,敬天法祖!”

  皇帝拉起赵谦冷眼看向众人“你们要是想追随大梁太祖,朕可以成全你们,都去给太祖守陵去!赵谦,今日朕加封你为崇德殿执笔官,可在崇德殿论政,记住,是论政!你们这些文武大臣也记好了,赵谦是论政,不是干政!”

  大臣们依旧跪在地上重复着那几句话,看样子是一起要对皇帝施压。

  皇帝招了招手“来人,把不听规劝的先架出去!咱们接着议事!”

  赵阿贵带着十多个侍卫进来,把还跪在地上呼喊的人全部带了出去。

  皇帝再看向群臣,目光扫了一遍,接着对赵谦说到

  “赵谦,你就和萧岩先辩一辩这贪墨与养家糊口的事!理不辨不明!”

  赵谦有了皇帝的撑腰,便把背挺直了走下去站在萧岩的身边“萧大人,这养家糊口之事,怕是与贪墨粮米大为不同。我出身寒门,见过许许多多穷苦人,他们不屑于偷盗和抢掠,宁可受苦受累,也要堂堂正正的谋生。我见过雪天里光着身子下到池塘里挖莲藕的人,见过三伏天顶着烈日去烧石灰的人,有不怕死去抓毒蛇和猛兽的人,有背着数百斤炭走几百里路来京城贩卖的人。这些人才叫养家糊口,如果萧大人硬要把贪墨和养家糊口扯上关系,那便是对他们的侮辱!”

  萧岩看了看这个平日里谦和的宦官,心中有些恼怒“失敬失敬,原来赵公公为了养家糊口连男人都不做了,这也是何等的高风亮节啊!将来必然是一段佳话!”

  这一点是赵谦的痛处,当初是活不下去了只得入宫切了做太监,这萧岩也太毒了,直接戳赵谦的痛处。

  赵谦却给了萧岩一个笑脸“萧大人说的都是实话,当初我正是不屑于偷盗才自愿入宫,这都是实情!不知道萧大人所说的养家糊口是不是今天从粮库里搬一袋米,明天又从账房里偷几百个制钱!这样的养家糊口,大理寺和京兆府应该了解的更多,嗯,如果这也叫养家糊口,那恐怕大理寺的正卿和京兆府的府尹都判错案了!”

  皇帝看了看大理寺正卿邵红岩“邵红岩,你来说说看,赵谦说的对也不对!还有京兆尹刘庆,你也说说!”

  邵红岩很是尴尬,赵谦说的当然是对的,不然他就要把抓捕的人都给放了,但是如此力挺赵谦的话,势必会得罪萧家和不少大臣。

  京兆尹刘庆是远枝宗室,自然得向着皇帝说话,此刻也顾不得得不得罪其他人了。

  邵红岩双手一拱“回陛下,赵大人说的养家糊口自然是对的,而且赵大人也熟悉刑律,对作奸犯科之事也非常明白。萧大人恐怕是有什么地方疏忽了,或者说没有详查!我想萧大人的本意应该不是包庇偷盗贪墨之人!”

  “陛下,臣认为赵谦大人说得对,萧大人所说的常例我也有所耳闻,可能萧大人出身富贵,丢个百来斤米几百个钱无所谓,可是那就是偷盗和贪墨。要是京城也像这般纵容,怕是盗匪横行了!”

  刘庆的言语也很犀利,没有皇帝擢拔,他可能还在老家的山里放羊,这些世家一向也不大看得起他,今天正好有机会可以怼一怼这些人。

  而群臣此刻自然也不会放过刘庆

  “京兆尹,你可知水至清则无鱼!你可知漕河转运的差事有多辛苦,没日没夜的,岂能与一般的人相提并论!寻常人偷个百来斤米几百个钱,自然是偷盗,可是转运使衙门大有不同!你没有做过转运使,自然不知道其中的规矩!衙门里的人与粮商打交道,总不能太寒酸了吧,接待京城里去的官员,自然也是一大笔开销。这些钱全是衙门里的小吏们自己掏腰包解决,他们补贴补贴也是合情合理的!”第一个反驳刘庆的,是御史大夫温延儒

  刘庆倒也直白,立即反唇相讥“不知道温大人收了转运使衙门多少钱,这么卖力!对了,你对这事如此熟悉,我记得你没有去过转运使衙门,也从未到过汴州,你是怎么知道这里面的细节的?”

  “没杀过猪也是吃过猪肉的,这地方上的衙门不都是如此?你们非得一口一个贪墨,一口一个偷盗,要置人于死地!真是日想夜想想出一张杀人榜啊!”

  刘庆还想继续回应,赵谦拉了拉他的衣服站了过来“温大人,朝廷律法靠的是臣民遵从才能维系,如果连身为御史大夫的温大人都觉得恶小可以为之,那么这国家该怎么治理?转运使衙门把粮米搬回自己家,朝堂上衮衮诸公也把衙门里的东西带回家,那还成何体统?”

  陈余见温延儒占不到便宜就招呼温延儒停下“赵大人说的有道理,不过既然说到了治国之道,也不能只凭法度!法理情三样相辅相成,才能把这天下治好!如果只讲法度,严刑峻法之下就会重蹈秦朝的覆辙,有时候要讲理,有的时候还要注重一个情字。就拿先前议的这件事来说,转运使衙门的小吏从粮库里拿米回家,与法不合,与理也不合,但却合情!萧岩大人体恤下属,所以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地方上的事情繁多,办起来本来就很不容易,如果事事都要照着律法来办,便没有人愿意干活了!”

  “尚书令好见识!只是,如果是吏员们的薪酬低了,大可以上奏朝廷增加薪酬!为何要偷偷摸摸的去拿国家粮库里的粮米来送人情?难道一封奏疏上来,陛下和诸位大人不会批准?或者说这薪酬本来就不低,所以无法上奏?就算是讲情,那也得是圣上施恩,朝廷施恩,何时轮到转运使私自挪用粮库的粮米去施恩了?”

  赵谦这一番质问,陈余有些应接不暇“请注意你的态度!”

  皇帝一拍御座站了起来“今日议政,就事论事,你们在朕面前尚且这种态度,赵谦与你们同殿为臣,难道便不能向尔等问话了?”

  “赵谦说的在理,也合乎律法,尔等词穷便要狗急跳墙了?国家的钱财岂是能随意送人情的?即便是要送,那也是朕来送!几时轮到一个转运使自己能做主了?”

  萧显终于忍不住了,再不说话,其余人就要被皇帝的气势压下去了。

  “皇上,臣认为赵大人说的都对,只是萧岩一时糊涂,不过萧岩并非是贪赃枉法之人,他挪用粮米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辜负了圣恩!还请陛下饶了他的性命!”

  皇帝一指萧岩“朕的龙袍都当做人情赠予他了,萧丞相几时见过有穿着龙袍上刑场的人?”

  萧显一听脸色大变“臣惶恐,还请皇上收回龙袍!这龙袍不是臣子能穿的!萧岩你糊涂啊,赶紧脱下来!”

  “朕的话也不能算数了?朕亲自送出去的人情,你们不认可,难道非得由你们之手送出去的才行?”

  “臣等不敢!臣等惶恐,还请陛下收回龙袍!”

  萧显担心的是这件龙袍一旦被萧岩带回家,过几个月便会有人来搜出冠冕兵甲,到时候弄个谋反的罪名,连带着整个萧家都要被牵连。

  皇帝耍起流氓来,那可是真流氓,不会讲什么道义的。

  王复一直不说话,仿佛局外人,在他看来,这是皇帝在敲打萧家,与他王家无关。

  元修文的态度也很微妙,既不向着萧家,也没有出来帮赵谦说句话。

  大司农邓华此时看了看萧岩身上那件龙袍“陛下,今日议的乃是漕河转运之事,这龙袍赠予萧大人,是陛下的恩赐,臣认为萧岩不该推辞,但也不该穿,应该拿回家供着,时时刻刻想着皇上的恩典!”

  萧显和萧岩差一点就要哭出来了,这个邓华在关键时刻来解围了。

  不过邓华话锋一转“萧岩所犯下的错误,足够被处死了,皇上赠予龙袍,只是念其初心善良,以龙袍相赠,让其子孙不受牵连!如果萧岩不死,那么国法荡然无存,这赠龙袍便成了笑话了!”

  这才是致命一击,萧岩早就知道这龙袍穿上就是等死了,没想到不是诬告他谋反,而是以法理情来杀他,用他的子孙来威胁他。

  “臣谢主隆恩,臣之罪,臣认了!”

  萧岩这一声谢恩说的极为诚恳,萧显也不好再说什么,这个时候根本无法保住萧岩的性命了。

  不过萧岩要死,那顾西宁也不能活着。

  萧显也跪下代表萧家谢恩“臣代萧家宗族叩谢陛下恩典!有罪当诛,以正国法。臣得知在汴州杀害几百护军和吏员的凶手顾西宁现在还逍遥法外,若不杀他,恐怕地方上的各处衙门都会惶恐不安!他们有罪当以国法来处置,而不是被金良卫屠杀!”

  “臣等也奏请诛杀顾西宁,惩治杀人凶手!”

  “臣恳请陛下为了天下人心,为了社稷苍生,诛杀顾西宁!”

  “顾西宁假借陛下名义,带着人在汴州滥杀无辜,若是不惩治,臣等担心国法的威严从此荡然无存!”

  赵谦和赵阿贵看着皇帝,希望皇帝能顶住,不然今天杀了顾西宁,明天就该是他们了。

  “顾西宁?谁是顾西宁?朕从来没有任用过此人!你们是从何处得知?”

  皇帝公然耍起了无赖,萧显等人目瞪口呆,随即想起金良卫的名册朝廷根本没有,名字都是金良卫的人自己报的。

  顾西宁,是他自称顾西宁,而且见过的人不多,这朝堂之上也就萧岩和温谦曾经见过。

  “臣认得此人!此人饿了我三天,杀害我属下三百多人!陛下要是不杀此人,臣死不瞑目!”萧岩自知难逃一死,索性也不顾场面了。

  殿外一个声音高叫到“臣顾西宁求见!”

  所有人都看向殿外,这顾西宁居然敢来,这真的出乎意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