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绝唱 【第30章·长安上元夜狂欢】①

《盛唐绝唱》【第30章·长安上元夜狂欢】①

作者:蔚微蓝 字数:2687 书籍:盛唐绝唱

  李旦自然任凭李显做主。回到观风殿,武曌听了也没反对,更添了些精神,当场便点名李旦的五个儿子务必参加,再带上她的小萧郎,是谓“上阳宫队”。

  马球队一队为十人,见还少了四个,李成器便问武曌可还有其他人选。武曌想了想,道:“嗣雍王击鞠如何?”

  嗣雍王李守礼乃是废太子李贤的次子,也是李贤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如今论起来还算是李治的长孙。

  萧江沅闻言眸光不觉一凝,不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三月时听闻李显复蟒氏、枭氏为王氏、萧氏之时,武曌虽只是轻笑一声,可好歹还有点反应;到了屏风一事,她虽说不在意,可看到李隆基等献上的那架时,眸中却仍是泛有喜悦的泪光。李贤一直是她作为母亲,心头最深的一根刺,之前提起的时候尚有些咬牙切齿,如今提到李贤的儿子,她却全无任何波澜了。

  萧江沅有些肃穆的神情,配着发间娇艳的粉色牡丹,显得十分滑稽。武曌不等李成器回答,望着萧江沅便笑了起来:“让二郎也过来吧,好歹是你们祖父的长孙,余下三人,你们自己挑。”

  李显顺着武曌的目光看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戏谑道:“莫不是阿沅还小,不会击鞠?”

  武曌轻笑着摇头:“何止不会击鞠,连马都骑不利索。”

  “那阿娘还让他上场,也不怕上阳宫输了?”

  武曌看着萧江沅,唇边含笑,眸光却深沉:“他早晚都要学会,眼下我还能看得到,若是以后,可就看不到了。”

  “阿娘莫要胡说!”李旦忙道。

  李显也连忙劝了劝,待话题转开,才若有所思地打量了萧江沅一眼。阿娘待他若此,婉儿提到他只有赞赏,皇后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八郎和太平不予置否,裹儿则对他志在必得。他不禁回想起政变那夜,阿娘点拨之后,便说要把萧江沅留给他,还让他日后以国士之礼相待,说是有朝一日会对他有用……一个小宦官难不成还能出将入相?

  若真是这样,且依裹儿的又何妨?李显可再受不得女儿苦苦央求了,不如就直接遂了她的心愿,反正萧江沅也是做过面首的,顺道还能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能耐。若是他连裹儿都无法摆平,那便显然是阿娘太过疼爱面首,才会说得那般夸张,也就谈不上什么国士之礼了。

  李显的神情尽收在武曌眼里。武曌不禁暗叹了一声,看来她似乎弄巧成拙了,一旦她死了,阿沅可就有大麻烦了……

  这样也好。武曌仍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目光在五兄弟身上转了转,便指定李隆基来指导萧江沅击鞠之术。李隆基欣然接受。即便武曌不说,他也会这么做的。眼下倒好,不仅将其他四兄弟排开,他还有了一个不容拒绝的理由。

  这时,李隆业站出来道:“祖母,三哥的马球诚然打得最好,但是论起骑术,可是孙儿首屈一指。这击鞠,骑术才是根本,五郎请缨,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萧内侍教得比骑兵都好!”

  李隆业实在不愿意一个人待在芬芳殿里,便打好了长长的腹稿,只待李显一问,就一泻千里。结果他和李隆基回到西上阳宫的时候,李显等人已经到马球场了。他和李隆基便直接回了观风殿前院等待,后随李显等人一同入殿。从头至尾,李显根本没理过他,倒是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到了萧江沅身上。

  萧江沅有什么好看的,还看得那般不以为然?李隆业真的是佩服那些,明明看对方不过尔尔甚至不顺眼,还能对其言笑晏晏的人。

  李旦皱眉斥道:“好没规矩!”

  李显却笑着一拦:“五郎如此率真自信,正是我大唐男儿的风采。阿娘便答应他吧,我倒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能耐。”

  “那便听七郎的。”武曌颔首,“说起来,我这边队里已有七人,七郎队里可还尚无一人呢。”

  “何曾尚无一人?”李显道,“儿有三子,皆可上场,再加上长宁和安乐的两位驸马,便有五位了。太平尚有四子,剩下最后一个人选,在阿娘的娘家随便搜罗一下,不就有了?我看故魏王家的二郎就不错。”

  故魏王指的是武曌的侄儿武承嗣,早年乃是武家夺嫡马首是瞻之人,后因李显回归入主东宫,心知储位无望,抑郁而终。他家的二郎名为武延秀,曾送婚于突厥,因其非李唐皇族血脉,被突厥怒而退之。这武延秀别的便罢了,一副长相柔美得连女子都难及,一身做派更带有几分魏晋男子的风貌,马球打得却是不错,浑身上下不论哪里,都担得起一个“秀”字。

  气氛顿时有些微妙。长宁公主的驸马杨慎交也就罢了,弘农杨氏,名门望族,跟李唐皇族和武家都是世代联姻,算是中立,安乐公主的驸马武崇训却是武家人,更是武三思的次子。而太平公主的四个儿子,也有两个姓武。如此算来,不过十个名额,单是武家人就占了四个。

  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李武竟然还能成为一家,可见权之所趋,利之所至,盘根错节,无人可抗衡。萧江沅一脸淡然守礼地微笑,细细地品着,与对面的上官婉儿遥遥对望了一眼,忽然发现,自己有一点还是跟她很像的——他也喜欢权力这东西,也曾想要把它握紧在手里。

  不同的是,她是为了自己,他却是为了榻上那垂暮的老妪,而她已如日中天,他却仍无能为力,想来真有些可笑而无稽。

  傍晚,众人共在观风殿中用过晚膳,李旦便随李成器五兄弟去了芬芳殿,上官婉儿则与萧江沅一同在殿外守候,一如神龙政变那夜一般,只留下武曌与李显在观风殿中。大家心照不宣,缄默不言。

  李显只待了不到一刻,便走了出来,神色跃跃而欣然。

  萧江沅知道李显最近烦闷什么,武家和功臣势同水火,又同李唐皇族确有血仇在先,功臣所言有理,怎能让武家依然居此高位,与宗室朝臣共列朝堂?李显自然不会全然纳谏,只是民心所向仍须顾虑,至少也该做做姿态,降一降诸武的爵位,所以到陛下这里先来给个交代。依陛下的性格,应是不等李显开口,就自己给出了交代。

  李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便再不多留。临走之前,上官婉儿回头看了萧江沅一眼,见他毫无留恋快步离开,与自己背道而驰越来越远,眸光不觉微沉,似有几分不甘,却转瞬掩藏在温婉的笑意里。

  萧江沅全然不觉。他好不容易等到李显走了,只一门心思回到上阳宫中,拐到观风殿旁一处无人的地方,随手便将发间的牡丹一抓。他面无表情地将花瓣一片片扯下来,扔到地上,犹觉不够,待牡丹尽数零落成泥,他当即伸脚上去,毫不留情地将落红碾进了尘土里。

  忽听不远处“扑哧”一笑,萧江沅的脚顿时一僵。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地腰背挺直收脚站好,侧身看去。灯光幽微,幸有月华照亮了来人,他定定地看着,不言不语,终于让对方感到了几分尴尬,轻咳一声,笑谑道:“芬芳本是无罪,何必辣手摧花?”

  听着这清朗的声音,萧江沅只觉脸颊微烫,他这样的小脾气,除了武曌之外,就连上官婉儿都不曾见过,如今却被一个风流种逮了个正着。他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道:“临淄王此时怎不在芬芳殿中陪伴相王?”

  “阿耶自有他们陪着,向来用不着我。”李隆基浅浅一笑,语气分外轻松。他从七岁以来,就在李旦面前说不上什么话了。李旦总会忽略掉他,也不知是无意还是刻意。

  萧江沅却十分敏感地品出了几分深层的意味。他静静地看了李隆基一会儿,一如往常微笑起来:“父子骨肉,血浓于水,若以‘用’字来论,大王未免有些不敬不孝。”

  “那阿沅来说,一个父亲,时常会忘了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儿子,想起来的时候,必然是有事,该以何字来论?”

  “大王偏激了。子对父,只可敬畏孝顺,不可心存怨怼。”

  “我从来都没有怪过他,只怪我自己。”李隆基垂眸一笑,无奈地摇了摇头,“若非当年一时冲动,怎会落得这般田地?亏得还有你这样傻的人,竟然还会欣赏那时的我。你欣赏什么,一个傻子如何做傻事么?你倒与我惺惺相惜。”

  不知为何,见到李隆基这个样子,听到他轻快地说着这样的话,萧江沅竟觉得胸口有些闷,安慰的话却是一口也说不出,想了想便道:“大王心里明明得意得紧,毕竟日后还是李唐天下,这件事若被人提起,也只会是赞赏了。太宗血性,天家风骨,不外如是。”

  李隆基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半真半假,都表现得那般可怜了,萧江沅竟是这般答复。他语结了半晌,终是轻笑一叹,低声道:“你说……阿耶可是怪我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