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绝唱 【第20章·自毁长城遭罢相】(2)

《盛唐绝唱》【第20章·自毁长城遭罢相】(2)

作者:蔚微蓝 字数:2651 书籍:盛唐绝唱

  殿内并无他人,萧江沅便毫不客气地坐了过去。

  李隆基敛了戏谑的语气,正色道:“姚公做宰相已经三年了。这三年他立功无数,威望甚高,此次能有赵诲,若再继续下去,来日恐怕还会有张诲、李诲,等到那时,姚公羽翼已丰,朋党已成,我再想削弱相权,就不如眼下好办了。这权力啊,放出去容易,想收回来,就难了。再则,姚公善应变,我初登大宝、乱象丛生之时,他为宰相最合适不过,可如今大唐已趋于稳定,更需要宰相坚守制度,不朝令夕改,推动稳定之治,姚公过于随机应变,便不合适了。还有……”

  这第三点,萧江沅已经猜出来了:“还有,姚相公虽非无德,却甚权诈,也偶有小人行径,再加上教子无方,驭下不严,已经不能做百官之表率了,作为道德表率的卢公又已去世,与其再挑出一位品德高尚却能力较差之人,做新的‘伴食宰相’,不如干脆择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新宰相——可是,大家心中有新宰相的人选了么?”

  李隆基虽摇头,却并不着急:“这个好办。到时候看看姚公都推荐了何人,再议不迟。”

  先前卢怀慎因病请辞相位之时,曾上表推荐过下任宰相,此乃惯例。来日姚崇罢相,也会有所推荐。在李隆基看来,姚崇虽不再合适,但他推荐的人选必不会错。他大唐子民,在推荐别人的时候,往往一心为公不遗余力,比自荐还要真心实意,故而李隆基并无其他担心。

  开元四年十一月,李隆基大赦长安罪犯,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人,都可以一律免罪,放还归家。就在所有人——包括姚崇在内——都以为李隆基已向姚崇妥协,即将放了赵诲的时候,李隆基在敕书上添了一句:中书主书赵诲不在此列。

  虽本着此番大赦的宽恕之心,李隆基免了赵诲的死罪,却仍是将其杖责一百,流放岭南——基本上与死无异了。

  姚崇七窍玲珑,如何会不明白李隆基的意思?得知这一切之后,他并不意外,似早有所料一般,坦然潇洒地笑了笑,转头便写起了辞表。

  他确实赌了一把。若天子应承了他的请求,他会更加感激,也会从此收敛,以防晚节不保;倘若天子没有应承,一心维护皇权统治,他也无妨,天子本就该如此,不是么?

  眼下,他们君臣停留在如胶似漆的时候,没有形同陌路,也不曾两看相厌,真真最好不过了。

  开元四年闰十二月,在姚崇几番请辞之后,李隆基正式同意了姚崇的请求,将姚崇擢升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源乾曜则罢为京兆尹。

  到目前为止,姚崇已经做了三年又三个月的宰相。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时日里,他拨乱反正,让大唐尽快从乱象中回归正途;他整顿吏治,让国家迅速地正常运转起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朝局,他以机变应天下务;面对层出不迭的天灾,他以人力终胜天。十事要说,流传千古,开元盛世,奠基于此。所谓救时宰相,毫不夸张。

  至此,两位宰相全部更换,新宰相的时代,即将到来。

  夜已深,李隆基在榻上悠悠入睡,萧江沅坐在不远处,手上缝着静忠的新衣服,心里则思考着别的,久久不得其法——姚崇最后推荐了谁,朝中当真有德才兼备之人么?就算有,能力能赶得上姚崇么?她家阿郎此番却一直不肯告诉她,连拜相的制书都不让她看,神秘兮兮的。

  突然指尖一痛,萧江沅嘶了一声,手从衣服上弹开,心下暗道,还好没有出血,不然新衣服还没做成,反倒脏了。她刚要继续缝,衣服就忽然被什么抽走。她抬头一看,李隆基正睡眼惺忪地看着她。

  李隆基早就听说了,近几个月萧江沅一闲下来,就去找司制学习裁衣,吓坏了整个尚宫局。他也觉得十分奇怪,也好奇她是在给谁做。可萧江沅唯有值夜的时候,才会缝上几针,他平日里朝政又太忙,便一直没能看上几眼。

  今夜得见这布料虽差点,颜色却是他喜欢的,李隆基便心里有了底。萧江沅从未量过他的身体,想必是要给他个惊喜,即便如此,她却能直接裁衣,想必是对他已经非常了解了。这样一想,他不禁甚是欢喜。刚美滋滋地睡下,就听到她吃痛的一声,他便有些后悔任她做这个劳什子了。

  可当他拿起来才发现,这衣服……好像跟自己的尺寸不大合?

  见李隆基拿着自己刚做出雏形的衣服,在他身上比来比去,一脸的怀疑和不肯相信,萧江沅略歉意地道:“这确实不是给你做的。”

  “那你是给谁做的?”

  “静忠啊。”

  李隆基轻哼一声,拿着衣服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心情极度烦躁:“你为什么给他做,不给我做?”

  萧江沅眨了眨眼,甚疑惑地道:“大家的衣服有殿中监和尚宫局准备,用不着臣越俎代庖吧?”

  说完,萧江沅起身,伸手拉住衣服,想拿回来,却见李隆基往自己那边一揪:“他有自己的份例,不许你给他做。”

  “他长得太快,今年的份例都用光了。”

  “那也是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干系?”

  “……我是他师父啊。”

  “反正我不许。”

  萧江沅觉得李隆基今夜十分不可理喻,便不再劝,直接把衣服往回拉,李隆基更不肯松手了,也往自己那边扯,两人便这般僵持起来。几番来回,便听寂静的殿内响了分外刺耳的“呲啦”一声,衣服扯成了两半。

  萧江沅:“……”

  李隆基:“!!!”

  李隆基忙松开手,一脸无辜:“你……你看你针脚缝得这样不好,多不结实,真要让你徒弟穿了,不到一天就要破!”

  萧江沅低头仔细看了看,竟认同了李隆基的说法,不禁叹了一口气。

  李隆基见萧江沅没生气,缓缓靠近她,软声道:“你啊,就没有做衣服的天赋,有这个时间,不如多学些政事官场上的事。衣服,还是得交给司制房的人,你堂堂一个内侍省之首,三品将军,我身边的大红人,难不成让司制房的一个女史给你徒弟做件衣服都办不到?”

  萧江沅点点头:“也对。”

  翌日,萧江沅便将之前所买的布料都送去了司制房,还让静忠去司制房量体。

  静忠见师父忽然改变主意,不给自己做新衣服穿了,既失落又不解。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开口问问师父,就看到了那被扯成两半的残骸。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宫里谁敢这般跟师父过不去,只有皇帝一个人。

  他怎么这么讨厌啊!

  静忠表面没有流露出什么,心里却越想越生气,愈发坚定了自己要在内侍省站稳脚跟的决心,以待日后伺机而动,给臭皇帝个好看。

  萧江沅去往司制房的时候,杨思勖已到紫宸殿当值。他今日刚走进紫宸殿就觉得不大对劲,先是颇喜欢跟宦官聊天的李隆基莫名沉默了,还总动不动看自己,眼神似在打量,又仿佛在刺探,让杨思勖毛骨悚然。

  终于忍无可忍,杨思勖开口道:“大家,您有事直说,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隆基展颜道:“是件好事。”

  杨思勖不禁兴奋起来:“哪儿又打仗了吗?”

  在此之前,杨思勖因勇猛善战,随军出征过几次,乃是众人眼中的良将。见李隆基看着自己思量许久,还说对自己来说是件好事,杨思勖就自动又想到打仗了。刚一振奋,他就被李隆基泼了盆凉水:“你就不能盼着点大唐好?”

  杨思勖忙拱手:“臣有错。”

  李隆基自御案上拿起一卷黄绢,装入了一个竹筒里,交给了杨思勖:“这是一封制书,你替我亲手交给广州都督,然后请他随你一同回长安。”

  杨思勖恍然道:“这就是大家选定的新宰相?”

  李隆基不予置否:“听说过?”

  “鼎鼎大名,当然听说过,就是没接触过。”

  “正好这次接触看看,等你回来之后,把广州当地的情形和这一路上有关他的见闻,都与我说说。”

  李隆基这样一说,任务就显得重要多了,杨思勖当即打起精神:“大家想让臣何时出发?”

  “现在?”

  “臣还没收拾行李呢。”

  “……那你倒是快去啊。”

  “是!臣告退!”说完杨思勖就大步流星地退下了。

  李隆基忍不住有些担心:他到底行不行啊……

  可眼下除了萧江沅,没有比杨思勖更合适的了,李隆基怎么可能让萧江沅离开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呢?

  此番这位新宰相,不仅姚崇推荐了,也是卢怀慎推荐的四人中的首位,李隆基觉得十分合适,但也打心眼里发怵。这人跟姚公不同,是一个十足的正人君子,当年刚正不阿得连祖母都不怕,虽不至于不敬天子,但注定是个魏征第二。自己当年做太子时,还让人家受过委屈,虽说官场上起起落落替主受过也算常事,李隆基也十分过意不去而心里发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