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绝唱 【第13章·非嫡非长不当立】②

《盛唐绝唱》【第13章·非嫡非长不当立】②

作者:蔚微蓝 字数:2603 书籍:盛唐绝唱

  当年李重俊可是政变谋反,才在死后被废了太子之位,如今圣人竟然要追封他?

  追封他也就罢了,毕竟是中宗皇帝的儿子,人都死了,让中宗皇帝的面子好看些,倒没什么不可。只是,连同当年跟随他一并发兵的李多祚、李守礼等人,也要一并追封赐官,这就有点过分了。

  “谥号我已经想好了,年少而亡,又诛杀武三思等有功,便谥‘节愍’二字,诸位相公以为如何?”李旦问道。

  宰相们一时直直地看着天子,有点说不出话来。

  ……敢情李重俊起兵杀入大明宫,差点害死帝后父母,不忠不孝,事后更被中宗皇帝将头颅挂在朝堂之上以儆效尤,诸如此类等等,都是他们做了一场梦,从此便不复存在了?

  太府少卿韦凑上前奏道:“启圣人,一人之谥号,乃是对其一生功过之褒贬,应根据其生前的所作所为行赠予之事。原太子李重俊与李多祚、李守礼等人举兵入宫,将中宗皇帝逼退到了皇宫最北的玄武门,惊慌抵御到那般地步,太子却仍是神态自若地居于马上督军,直到李多祚等人为弃暗投明的将士们所杀,他才落荒而逃。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丝毫悔悟之心,若当时守卫玄武门的羽林军抵挡不住,李重俊所造成之祸难,必将不堪设想!圣人怎可为其及其臣僚追封呢?”

  李旦叹了一声:“他当时毕竟年轻,遭人鼓动,一时冲动也是有的,不像韦庶人那般罪大恶极,又是中宗皇帝的儿子,不追封了他,我身为亲叔,实在于心不忍。再者说,他不也诛杀了武三思等奸佞么,也是于社稷有功的……”

  姚元崇这时捋了捋胡子,道:“臣听友人提起过,当年李重俊事败之后次日,中宗皇帝见到众臣的时候,因劫后余生,眼泪都要流了下来,中宗皇帝还曾握着宰相的手,说他差一点便看不到诸位了。看来当时兵变时的情况,远比我等想像得更加危急呢。”

  意思就是,李重俊即便一时冲动,造成的结果摆在那里,他该有什么样的罪,就该负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只是圣人突然提起此事,必然不仅仅是为了宽赦李重俊,而圣人虽已做好了决定,语气却仍是商量的,那么他们宰相就跟他有商有量。

  宋璟不是傻子,听姚元崇这么说,便也先等了一等,看圣人怎么应答。此刻姚元崇已经是首席宰相中书令,其他的宰相自然以他马首是瞻。

  李旦又叹了口气:“难道诸位相公们忘了,昔年阿娘临朝,我被武三思等武家子弟那般压迫,直到中宗皇帝中兴大唐,也仍是没能逃过武三思的猜忌,太子重俊就算再如何不好,总算替国家除了祸害,也替我报了仇,于国于我都是有恩的。有恩不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天子?”

  “哦……”姚元崇点了点头,“那么臣敢问圣人,此事与镇国公主商议过了吗?”

  李旦开口便要说什么,听清了姚元崇所问的,不禁愣了愣:“商……”犹豫了一下,终究道,“商议过了。”

  宋璟干巴巴地道:“那圣人与太子殿下,也是商议过的了?”

  李旦脸色微沉:“……三郎才刚做太子,正是学习的时候,国家大事,哪能什么都与他商量?”

  姚元崇与宋璟相视一眼,颔首道:“圣人说的正是。”待李旦神色稍缓,才接着道,“原来圣人只是想报恩,这个好办,天子报恩有很多种方式,不用必须追封,改葬厚葬也是可以的,既全了法度,也可安圣人之心。”

  姚元崇的建议的确两全其美,诸位宰相及三省官员都点头表示同意。若是平日里的李旦,此刻该无话可说,要么同意姚元崇所言,要么暂且搁置,转到另一个话题了,可今日他却像是早就知道姚元崇会说什么,随即便道:“太子重俊虽死,可还有未亡人,若不追封,只改为厚葬,其未亡人未免太可怜了。更何况,重俊太子妃杨氏还是三郎杨良媛的阿姊……就算不为太子重俊考虑,也不能让三郎的妾室身份太不好看了。”

  这回轮到姚元崇无话可说了——圣人啊,你既然是这么想的,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杨氏已经是太子良媛了,你才想起来杨氏身份有污点?

  他明知道李旦说这些纯属强词夺理,却不想反驳什么。圣人显然早有准备,这种理由又分明是镇国公主的风格,他就不废力气,退一步好了,只是有些原则不能碰:“圣人为太子考虑得这般周到,真乃慈父之心。追封、厚葬,其实并无不可,只是老臣以为,‘节愍’二字不宜为其谥号,还请圣人更换。”

  宋璟道:“正是如此。忠贞孝义为节,可悲可怜为愍,臣不知李重俊凭什么可以得到此二字。”

  韦凑也跟着道:“圣人仁义,怜李重俊年轻早亡,赠予厚葬谥号,臣等十分理解。只是圣人莫非忘了,臣子以礼侍奉君王,若是经过太庙,则必须下马,经过君王御座,更要趋步而行,以示恭敬。昔年汉时,汉成帝为太子,虽被汉元帝急召相见,尚不敢横穿驰道,可李重俊竟然敢在皇宫之内兴兵造反,在中宗皇帝面前横刀立马,何止无礼不敬,简直无法无天!”

  见李旦没什么反应,仍是固执己见的模样,宋璟凉凉地道:“李重俊诛杀武三思等奸佞,圣人想要嘉奖他,没什么不行,只要他是为了尊崇中宗皇帝,别说兴兵宫阙,就是把长安毁了也无妨,可是……他是么?他是为了让自己做皇帝,才起兵的,他分明就是图谋不轨,与武三思又有何分别?”

  李旦的眉心微微地蹙了起来。

  姚元崇笑道:“圣人可不要告诉老臣,李重俊把中宗皇帝逼到了玄武门,乃是为了废掉罪大恶极的韦庶人啊。”

  李旦灵光一现,当即便要点头,心里正觉得姚元崇这个人还不错,便听姚元崇接着道:“那时候韦庶人尚未谋反,仍是**皇后,更是李重俊的嫡母,李重俊与韦庶人君臣母子大义尚未断绝,李重俊更是显然没有得到中宗皇帝的命令,而是擅自起兵,若说他是为了废弃韦庶人,那么他便是离间父母之情,如此不孝,泯灭人性,还不如不忠呢。”

  李旦:“……”

  韦凑又道:“汉时武帝临朝,戾太子受到江充诬陷,愤而起兵,虽也动用了兵马,却也只是杀死了江充,而并没有围困汉武帝。戾太子最终兵败自尽,直到他的孙子汉宣帝即位,他才得以改葬,但谥号仍为一个‘戾’字。戾太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李重俊?圣人若真的将他谥为‘节愍’,只怕后世的乱臣贼子会因李重俊这一先例,对忤逆谋反等国家重罪再无敬畏之心!”

  宋璟道:“国有法度,自当遵循,惩恶扬善,赏罚分明。还请圣人为李重俊改赐一个谥号,至于李多祚、李守礼等人,他们没有劝阻,反倒跟随李重俊起兵,不可谓无罪,圣人若是愿意宽宥他们,并无不可,只是追封和赐官,臣恳请圣人尽数免去,以彰显法度之清……”

  忽听一声重重地“啪”,李旦一拍御案,站起身来:“在你们眼中,我到底还是不是皇帝?”

  姚元崇刚一意外地扬眉,宋璟已经一脸淡定地应道:“天子亦要近贤臣,纳忠言,而不是一意孤行。”

  “宋璟!”

  姚元崇本还有些担心宋璟,这下改为担心李旦了。从刚刚“是不是皇帝”开始,李旦就走错路了。那是皇帝能说出口的话?他以为天子之怒一定都能奏效么?那当年太宗皇帝对上魏征,怎么就没赢过一次?

  当众唤人姓名是十分无礼的行为,太宗皇帝也不过在背后骂魏征一句“田舍翁”,尚且不敢点名道姓,当今天子这是怎么了?即便是镇国公主,就算能教他发怒,也不会教他这一声吧?

  天子性格向来温软,连发怒都显得十分心虚,那一声“宋璟”却是实实在在的,他或许是想通过这件事,确立自己身为皇帝的威信,但显然弄巧成拙了。祸从口出,覆水难收,得罪了宋璟,我看你怎么办。

  宋璟双眼微眯:“圣人唤臣什么?”

  李旦真的心虚了:“我……你放肆!”

  宋璟像看一个死人一般地看着李旦,上前两步,缓缓跪下。他将头上的翼善冠摘下,端正置于身前,又将笏板和鱼符自腰间取下,放到翼善冠两边,然后俯首道:“臣请辞同中书门下三品一职,从此不入政事堂。这便退下,不让圣人为难。”

  这可是你自己请辞的!李旦势在必行,听宋璟请辞,顿觉肩上轻松了一点。见姚元崇等人并没求情和挽留,他当即同意,还请身边最亲近的宦官相送。

  盛唐绝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