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清天尊 第537章 提炼

《上清天尊》第537章 提炼

作者:寒禅子 字数:3203 书籍:上清天尊

  可能在外人看来, 花滑比赛最精彩最修罗场的部分是短节目和自由滑,这话不能说全对,因为对大部分一线运动员来说, 规定图形是他们唯一能赶超张素商的地方。

  就算是21世纪的滑行高手, 时代造成的规则差异也让张素商对于规定图形没那么熟稔, 起码比不过那些拿规定图形当饭吃的老鸟, 这是他相对薄弱的项目。

  所以别说是吉利斯和博克了,就连米沙、卢卡斯这两小孩也把规定图形视为练习重点。

  大家都是运动员, 总不甘心在张素商面前跪一辈子, 但凡有一点超越张素商的希望, 他们都会紧紧抓住。

  而这, 就导致了规定图形的比赛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起来。

  张素商活这么大,头一次享受在赛场上被一群顶级选手狙击的待遇, 他对此十分感动。

  这么内卷的规定图形大战估计在国际滑联成立后都是头一回, 一群裁判看得不停抹汗,只觉自己看花了眼,其他运动员也大多压力山大, 在吉利斯下场的时候,就有运动员出现了起滑失误的情况。

  根据规则,规定图形的起滑足必须是左脚, 起滑前不得有多余动作,全副冰刃要完全贴合冰面的站立,用刀尖站立也是不允许的,一旦哪里不对就算起滑失误, 失误三次就要吃零蛋。

  能被送到世锦赛的运动员自然不会三次起滑失误, 但失误一次也够毁心理状态的了, 这几个失误的运动员在之后的比赛中果不其然的垫了底。

  而对于最顶尖的这批运动员来说, 他们之间的差距都不大,排名前后就要看裁判了。

  评判长在打分时满头大汗,干脆眼一闭,和其他裁判按照规则打分。

  在大家都很强悍的情况下,刀刃画出的图形是否标准、画出的圆大小如何,图形是否对称优美,乃至于运动员本身滑行时上身姿态是否优美都属于打分要素。

  而在6.0打分制中,1分代表技术动作未完成,2分代表勉勉强强可以算完成,3分代表与规则稍有出入,4分是没什么大毛病,5分是有轻微缺陷,6分则是完美。

  原本一场比赛中,选手能拿个5.5都算裁判心情好,但在天才大战的情况下,拿到了6分的运动员居然有4个。

  吉利斯又一次拿出了新的规定图形,且姿态最好,因此得到了3个6分,而博克同样拿出了新图形,只是姿态稍逊,拿了1个6分,张素商没有新的规定图形,却将动作做到完美,同样是1个6分,由于没有创新动作而排在第三。

  这样的评分大致公正,张素商没什么意见,只暗暗决定要在短节目和自由滑把排名掰回来。

  而勇敢的、刻苦的米沙,这次却排在了第五,奥地利新秀卡尔.夏菲压他一筹,拿了第四。

  比起男单这边,女单那边就热闹一些,索尼娅实力最强,但新秀安菲萨状态正佳,娜斯佳也不甘示弱,三个女孩是正儿八经的棋逢对手,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张素商比完自己的比赛,就穿着外套跑到女单这边观赛,规定图形有五种基础图形——8字形、3字形、S形、结环形、括弧形,这五种图形还可以互相组合,编出更加复杂的图形。

  索尼娅的基础是肉眼可见的扎实,她的五种图形都使得很好,挑战进阶图形也轻松自如,看得出吉利斯对这位弟子可谓倾囊传授,而娜斯佳弱一点,她的结环形有点缺陷,而安菲萨则大赛经验太少。

  女单比到最后,结果就是索尼娅轻松拿到第一,娜斯佳艰难的拿到第二,下场时满脸不甘,而安菲萨则排到第三,不过这成绩对她来说算是爆种了。

  吉利斯同样站在教练席上,此时就调侃张素商:“规定图形是我们围攻你们,等到了明天,就成你们俄系选手挑战我了。”

  张素商挠头:“我已经被看成俄系一员了吗?”

  吉利斯:“何止,你还不知道吧?现在外面将你称为俄系单人滑的教父。”

  张素商:“……随便你们怎么叫,但我还没入俄籍呢,以后也不会。”

  他现在不培养国内的选手,也实在是手头没有人才了,国内练得起花滑的家庭更愿意送孩子去学理工科,这玩意比花样滑冰更能对国家做贡献,而等那些练不起的家庭奋斗到可以练得起的阶层了,他们也不会想把资源花在滑冰上,连张素商自己都是兼职滑冰,主业学习,可见国内现在就没有培养花滑选手的土壤。

  张素商本人对此没有丝毫怨言,因为他知道,等到和平降临,国家可以安心发展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总能涌现出一批出色的选手,这事用不着他操心。

  而他对本人的定位也是“我滑冰拿奖可以给国人打鸡血,这是好事。”

  总之就是很想得开。

  但在被认作是俄系选手的这一刻,张素商还是无比怀念百多年后,获得过A级赛事奖牌的中国花滑运动员一字排开能绕场馆一圈的壮观景象。

  那时候他只是国家队里的小字辈,上头有教练、师兄师姐顶着,要不是有个冠军爹,很多人甚至不会在一群天才里看到显得有些平凡的他,可在那个时候,没人会觉得中国人不行。

  说起来,等到了36年,中国就有能力派出69人的运动员团队参加奥运了,虽然是夏奥团队,但里面也有不少人才,比如拿着借来的破竹竿差点跳进撑杆跳决赛的某位大神,再比如拳击比赛的四大拳王,里头有两个都差点进了决赛,可惜被裁判吹了黑哨……这些人才但凡能生在和平年代,都是冲击奥运金牌的天赋党。

  为了抚慰自己的心情,张素商晚餐做了京酱肉丝面,在此,他要郑重感谢彭大使,他老人家是北京人,家里早年住北京郊区,爷爷在烤鸭坊干过,甜面酱就是人家提供的。

  彭大使还传给张素商一个秘诀:“要先把甜面酱蒸半小时,吃起来口感更好。”

  张素商:“谢谢彭大使!这是我自己做的俄罗斯风味酸菜,请您不要嫌弃!”

  两个中国人在遥远的挪威交换了手头的特色美食,他们还聊京酱肉丝到底算鲁菜还是川菜。

  张素商说:“我听说这是湖广填四川时期发现的一道菜。”

  彭大使听了就不高兴:“屁,这明明就是地地道道的鲁菜,从烤鸭那边演化过来的!倒是那边的开水白菜,他们吊高汤的手法还是从鲁菜学过去的呢!”

  聊着聊着,京酱肉丝好了,面也煮熟了,几个俄国徒弟和彼得先生、马克西姆都蹲旁边吸溜口水,就在此时,卢卡斯噔噔的跑进来说:“教练,那个瓦斯奇卡又来啦!”

  张素商一出去,就看到瓦斯奇卡站在门口发呆,他身边还跟着一特可爱的小姑娘,瞅着十二三岁,腼腆的和他们说:“我爸爸想来你们这吃饭,我、我们会给钱的。”

  众人闻言皆无语,只有张素商很淡定:“行啊,你们来吃吧,正好这次面粉买多了,我还怕回俄罗斯前吃不完呢。”

  张素商是真怕浪费食材,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个担忧可能有点多余,那个瓦斯奇卡的女儿个子小小,胃口竟完全不比成年人差,比她爹还多吃了三碗。

  不过在大家都忙着吃的时候,米沙看着瓦斯奇卡,眉头微微皱起,总觉得这人在灯光下的脸有点眼熟,但又想不起来自己在哪里见过。

  等离开时,安菲萨蹲着询问这对父女是否要人送的时候,小姑娘咧嘴一笑:“吉拉和爸爸妈妈已经搬到附近的旅馆住了,放心吧。”

  米沙的瞳孔骤然一缩,直到他们走出这家旅馆,卢卡斯在他眼前挥了挥:“米洛奇卡,你还好吗?”

  米沙手里的水杯咣当一下掉在地上,吓了大家一跳,正拿着馒头蘸肉酱吃的张素商连忙回头:“发生什么事了?”

  只见他家大徒弟僵硬的回头:“教练,你还记得在吉赛尔的舞蹈教室里,贴了很多照片吗?”

  张素商含含糊糊的回道:“记得啊,都是佳吉列夫舞蹈团的照片,怎么了?”

  米沙:“是他。”

  众人懵逼:“谁啊?”

  米沙:“瓦斯列夫.尼金斯基!”

  第二日,短节目大战正式开启,此时观众席上哗啦一下就多出了不少人,看来大家都觉得规定图形没啥看头,今天才正式入场。

  尼金斯基手被罗慕拉扶着坐下,尼金斯卡紧紧拉着吉拉的手,生怕她在拥挤的人群中走散,谁知没一会儿,一个胖乎乎的熊一样的中年男人就蹭过来。

  他有一张很“犹太”的脸,眼里带着精明,对几人嘿嘿笑着:“尼金斯基先生,罗慕拉夫人,吉拉小姐,我们在前排有座位,你们要不要去那里观赛?”

  罗慕拉丝毫不意外丈夫被认出来,舞神当年最辉煌的时候,每做一次表演,都有许多贵族争相去撕扯他的表演服,她看了看丈夫,尼金斯基眼珠子一动,她立刻点头:“好的,我们都很愿意去。”

  马克西姆抬手:“请。”

  几人就此转移到选手的座位区,这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关注,包括许多记者,俄系军团是本届世锦赛的一大亮点,他们普遍具备冲击单人滑赛事领奖台的强大实力,而他们的教练更是当今花滑赛场上唯一的亚洲面孔,这让他们身上具备了极大的关注度。

  有一位挪威本土记者疑惑道:“他们是谁?”

  他身边的摄影师摇头:“不知道。”

  就在此时,一个英国记者指着那边惊呼一声:“是尼金斯卡!那是尼金斯卡,尼金斯基的妹妹,很有名的舞蹈家!”

  由于这好歹也是国际赛事的场地,现场懂英语的人并不少,随着这位记者的喊声,许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那里,大家的眼中满是好奇。

  那位传说中才和嫂子打了一场嘴仗,硬是要将哥哥带到异国的尼金斯卡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她身边的人是谁?难道……

  渐渐地,有人开始交头接耳。

  “是他吗?他不是早就疯了吗?怎么会来这里?”

  “天呐,我不敢相信我看到了什么。”

  “那就是罗慕拉吗?传说中插在佳吉列夫和尼金斯基之间的那位夫人?听说要不是她,尼金斯基也不会离开佳吉列夫,真可惜,他本可以再多做几年舞蹈之神,不就是和佳吉列夫睡吗,又不是没睡过。”

  “他都和多少男人睡过了,虽然佳吉列夫是丑了点。”

  人群的纷扰丝毫影响不到罗慕拉,因为她早就习惯了各种风言风语,她看着丈夫的侧脸,发现他的眼神竟出现了一抹可以称之为专注的清明的光。

  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她看到了在陆地上跳跃的中国青年。

  那位被伙伴们唤作“秋卡”的年轻人很高大,但他的跳跃有力而轻盈,仿佛在某一瞬间挣脱了地心引力,罗慕拉毫不怀疑,他站上冰面后也会继续保持这份跳跃能力。

  在他的身边,有两个女孩踩着旋转板练习着跳跃,她们的动作柔韧、旋转优美,如同芭蕾舞者一般。

  不知为何,罗慕拉眼前模糊了起来,她抹了抹眼睛,搂住女儿的肩膀指着那里:“吉拉,看,她们的旋转有很明显的芭蕾的影子,妈妈以前也跳舞,我看得出来。”

  罗慕拉并不知道,在上个赛季,花样滑冰还没有如此美丽,但在今天,包括吉利斯、索尼娅这些选手在内,以俄系选手为主,很多运动员都将芭蕾元素引入了自己的表演之中,这才有了她看到的这一幕。

  从此刻开始,花样滑冰的别称,便是“冰上芭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