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朽之争 2藏钱祭

《不朽之争》2藏钱祭

作者:女禾山鬼 字数:3565 书籍:不朽之争

  粗布烂衣少年李灯一路沿街飞奔,手心紧紧攥着老掌柜给的那枚古旧压胜钱。

  在黑潮影动的小街上,少年身影飞快,宛如一抹刀光,一闪而逝。

  李灯手中的压胜钱,不似在街头“请钱铺子”购置的普通品类的压胜钱,这枚压胜钱并不是出自那个铺子,而是老人多年前亲自铸造的。

  这枚看似古旧斑驳的压胜钱,品相虽然不怎么好看,可作用比起那间“请钱铺子”售卖的压胜钱要高出许多,每年的七月十四,这位来历隐秘的老掌柜都会用这种钱币前往红烛镇门口那片荒凉的“衣冠冢”祭祀。

  李灯能够安然无恙的在小街上飞奔,吓退那一片如潮黑影,功劳都是归功于手心的这枚古旧压胜钱。

  红烛镇西面的街道尽头,有一家名为“请钱铺子”的商铺,专门售卖各种压胜钱币以及祭祀或下殓用的冥纸币。

  这间处在街头西面的铺子与李灯所在的铺子一样,一年到头来生意冷清惨淡,无人问津,也就在七月十四这一天,生意才会格外的好,两间铺子做的是属于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的买卖。

  “请钱铺子”同样是一个老人开的,那个老人是个闷葫芦,不喜与人言语,平日里喜好搬出一张刻痕驳杂的老藤椅坐在门槛上晒太阳,悠闲时,手中会胡乱翻着一本古旧泛黄的老书籍,书籍又破又烂,就像老人一样,久经风霜摧残。

  小镇里的人,路过铺子时,大多都是微笑致意或是点到为止的伸手打打招呼,大多时候,老人都是笑着挥挥手,很少言语。

  久而久之,镇子里的人也就司空见惯了,很少打扰这位老人的颐养天年。

  镇子里,能跟这位闷葫芦唠嗑聊天的,也就只有少年李灯了。

  由于平日里售卖灯盏的铺子里冷清,李灯会趁着老掌柜不在意的时候,偷偷跑出来,由于朋友不多,李灯就喜欢往这间铺子里跑,一起陪着老人晒太阳,多数时间里,一老一少都是“相顾无言”,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就这么在铺子门槛上晒太阳。

  李灯有次好奇老人手中的那本泛黄老书籍到底记载了什么,就开口向老人借过去看看,老人也不吝啬,任由李灯翻阅那本老书籍。李灯年幼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但识字却是不少,这要归功于这位老人,铺子清闲时,少年就会来这里翻看老人的书籍。不过这次李灯接过书籍,翻来覆去看了老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书上写的东西神乎其神的,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寸神明三尺天”晦涩难懂的词句,没读过多少书的李灯对于这些言简意赅的词句不解其意,后来也就不看了。

  有一次两人聊天时,老人无意间提到想要招收李灯到请钱铺子里当学徒,做长工,工钱与他在售灯铺子差不多,不过活儿轻松,不要每天擦拭灯盏,为灯火添油加蜡什么的,只要七月十四这一天收收钱就行了,两人还能有个聊天的伴儿,比在售灯铺子成天到晚不见一个人影要强不少。

  不过被李灯给拒绝了,李灯的大概意思是,自己很小父母就早亡,常常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到处去蹭百家饭,好在苍颜白发的老掌柜愿意收留自己,斗米恩,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所以李灯不能做出升米仇的事,不能因为自己长大了,就离开这个在贫困时为对自己有过帮助的铺子。

  老人最后也没强求,不过说了一句怪话。

  “气运这种东西,强求不得。”

  李灯笑着说道:“等哪天老掌柜寿终正寝了,铺子开不下去时,他再来这里混饭吃。”

  当时老人漫不经心的翻阅着手中的书籍,笑着回应道:“难咯,等那老不死的寿终正寝,老头我早都成孤魂野鬼咯。”

  李灯当时只能笑着说些他平日里听到的话,“坏人不长命,好人活千年。您老正是老而弥坚的时候,要想开点,别想这么远...”

  老人合上书籍,哈哈大笑起来,一脸的褶皱,宛如百年老树的沧桑外皮。

  少年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容灿烂,像是一株正在生发的幼小树苗。

  今日夜幕降临时,请钱铺子依旧没有关门,铺子外成片密麻乌压的黑影密集攒动,老人站在铺子门口,那片乌压压的黑影在门前徘徊不定,似乎是极度垂涎铺子里琳琅满目的压胜钱币,却又不敢造次,只得在门槛前躁动。

  老人站在铺子门口,无视那些躁动的晃动黑影,沧桑老眼目光远望,最终停留在那间尚未关门,门口摆放一排灯盏的铺子。

  当老人见到一个少年从铺子里飞奔而出后,这才缓缓转身,关上驳杂木门。

  关门之后,在门口徘徊不定的黑影瞬间四散,如暗夜里受惊的漆黑老鸦。

  老人是在等少年前来购买祭祀用的压胜钱,每年这天,少年都是最后一个前来购买压胜钱,所以老人今天给少年留了个门,不过看到少年飞奔赶回家后,老人也就不再等待了。

  老人每年售卖给李灯的压胜钱都是铺子里品佚最好,价格却是最低的钱币,这一点,少年不知。

  李灯一路沿街飞奔,几经转角,来到了小街最东面的一处偏僻陋房中。

  这处陋房,是几年前购置的,以前在镇子上的那间老屋,为了糊口,在很久之前就低价售掉了,那处老屋,也是李灯父母为他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家当,可是当时年幼的李灯为了吃饭,也没能留住父母的遗留。

  这处简陋的木房,挡风不挡雨,一到阴雨天气,屋顶就像是开了天窗,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说是名副其实的屋漏更逢连夜雨很形象。

  不过好在有个歇脚休憩的地,冬天寒重北风冽,能挡风已经很好了。夏日里阴雨连绵的季节,漏点雨也无妨,刚好凉快些,李灯一直都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这处陋室,就像汉子腿上的浓密体毛,丑是丑了点,可是冬天可挡风,夏天能藏凉啊。

  其实李灯明白,小镇中的大多数人也明白,对于一个无所依靠的孤儿来说,能不被饿死已经是天大的福泽了,还能有一间独属于自己的陋室更是不易,自从李灯在铺子里做长工后,就再也没有吃过百家饭,哪怕近几年花光了所有积蓄购置了这处陋室,常常吃不饱,也没有再向人张口讨过饭。

  扪心自问,一个年幼就无依无靠的孩子,有多少人能像李灯这样不但不被饿死,反而还有了用自己双手挣来的家室,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不多。

  所以街坊邻里都很喜欢这个少年。

  李灯推开低矮的木门,说是木门,其实就是一扇篱笆门,李灯走入房间后,第一件事就是将灯点燃,然后摆放在一张四角参差破落的木桌上。

  在木桌上,除了一盏油灯外,还有两块简易木牌,木牌上皆有一行端正字体,字体笔走龙蛇。

  这是李灯父母的灵牌,雕刻在灵牌上的字,是李灯在街上一家木坊里花钱请人雕刻的,字迹虬劲有力。

  这两块木牌,是李灯当初从祖房的梁头上凿下来的,凿下来的木牌棱角分明,李灯便找些尖锐的瓦片将木牌雕琢圆润,做成灵牌样式,然后才去木坊请人雕刻灵字。

  那家木坊的工匠也是个憨厚老实的人,对李灯也很喜欢,就帮着李灯重新将两块木片塑形,打造成精致灵牌的样式。

  一般这种木坊是不会给人打造灵牌的,不吉利,可是李灯的艰难困苦,木坊的匠人也是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孩子可怜,也就不在乎什么吉利不吉利的事了,就当是为自己积攒阴德了,所以就帮忙打造了两块。

  匠人又为灵牌一板一眼的刻上李灯父母的名字,匠人刻的很用心,生怕一个不慎字迹稍有偏差,毁了孩子的殷切希望,两块灵牌,匠人足足刻了两炷香的时间。

  做了一辈子的木工匠人,这辈子都没有这么用心对待过木材,那是他第一次如此小心翼翼雕刻木材。

  灵牌雕刻完成后,匠人交给李灯,没有提什么钱不钱的事。

  李灯却是执意要给钱,也许这对于匠人来说,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可对李灯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事,比吃饭活命还要重要。

  在李灯的坚持下,匠人收了一颗铜板,当匠人拿下这枚铜钱时,觉得这枚铜钱很重,就算一粒银子或一粒金子也没有这么重过。

  最后,李灯恭敬致谢匠人,匠人握着手中的铜钱,久久不语。

  李灯摆放好灯盏后,小心翼翼的拿起父母灵牌,提起烂布袖筒轻轻擦拭灵牌,再慢慢放在灯盏后。

  一般大户人家祭祀已故家人都有许多讲究,沐浴焚香,素衣贡品,老幼顺序,膜拜仪式,请人唱供,压胜钱的多寡,品佚高低等等。

  李灯家徒四壁,买不起贡香,朴素衣袍也没有,更没钱请人唱供。

  所以李灯也就不讲究那些,点灯之后,拿出老掌柜给的那枚古旧厌胜钱,轻轻放在灯盏下面。

  厌胜钱放在灯盏下面是一个讲究,称之为“藏钱祭”,是为了防止别的孤魂野鬼前来“抢食”。

  李灯为父母准备的压胜钱本来就不多,自然害怕被别的孤魂野鬼分了去,这样自己的父母得到的就会很少了。

  李灯“藏”好这枚古朴的压胜钱后,便恭敬的后退两步,跪在灵牌钱,给父母磕头行礼。

  李灯一共磕了六个头,每一磕都是铿锵有力。

  最后一次磕头,李灯久久未曾起身,在少年跪拜的姿态下,眼中有泪水流出,然后少年偷偷提起袖子,在眼角间轻轻涂抹,动作很隐秘,像是怕被人看见了一样。

  他只是不想被父母看到。

  少年依旧垂伏在地,木桌上,灯火灼灼闪烁,晃动出一片硕大的细碎黑影,像是一块黑布被人撕碎了一般。

  在房屋周遭,亦是有大片黑影晃动,连成一片涟漪状,黑影躁动徘徊,极度垂涎那盏灯火下的古旧钱币,却是不敢靠近灯火。

  少年不觉,依旧偷偷抹袖。

  许久后,少年起身,眼角已经没有了泪水,而是一脸由衷的笑意。

  少年走到桌前,坐在一块木头疙瘩上,身形挺直,正襟危坐。

  少年看着面前摇晃的灯火,自说自话。

  “爹娘,孩儿过得很好,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家舍,虽然这间家舍没有祖屋大,可是遮风挡雨一点不比祖屋差,这个房间,冬天很暖,夏天很凉,真的很好。”

  “这些年孩儿过得一点都不辛苦,你们不要担心,吃的饱,穿的暖。”

  然后少年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破烂的衣衫,咧嘴一笑,“娘说过的,破衣最是能遮寒,孩儿都记得呢。”

  “小镇里,每个人对我都很好,木坊的匠人,时常接济我,还有请钱铺子的爷爷,经常给我讲些做人的道理,老掌柜虽然严苛了点,可是从来都没有拖欠过孩儿的工钱,所以孩儿这些年过得很好。”

  “孩儿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们不用担心。”

  “孩儿想知道你们在那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人欺负,爹,你要保护着点娘,别让她受委屈。”

  说着说着,少年有些辛酸,轻声问道:“爹,娘,你们有没有想我?”

  然后少年抬起袖子,抹着眼泪,“我好想你们...”

  少年独自一人坐在桌前,屋内灯火半昏,窗外月光半明,他说了很多。

  从来没有点过这么久灯火的少年一点都不心疼油蜡钱,他只想跟自己的爹娘多说会儿话。

  请钱铺子里,一个老人坐在桌前,没有点灯,偷偷的听着少年的心事,老泪纵横。

  这哪里是什么藏钱祭,这个平日里活泼的少年,分明是把自己的心事都偷偷的藏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