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异族闯荡记 第七十章 隐藏的世界

《异族闯荡记》第七十章 隐藏的世界

作者:一只小虫子 字数:4449 书籍:异族闯荡记

  来到金布尔,这感觉怎么说?

  就像来到了十八世纪欧洲工业区,杂乱,拥挤,破败的厂房,爬满锈迹的钢铁巨兽,各种类型的企业毫无规划的挤成一堆。

  轻重不分,大小不分,这前边儿还是钢铁冶金,后边儿就是化肥水泥,再后边儿又是纺织食品,还有各类低矮的加工作坊。

  小小一个金布尔区,就这么塞下了上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

  虽然乱几把搞,可制造能力还是很强的。

  可后来呢?

  一把好牌打了个稀巴烂!

  在Ruahu的带领下,货源也很快敲定。

  在一家颇具实力的药企库房,已经集齐了三种原料药。

  阿司匹林,阿托品,奎宁。

  林岭东,也开始言传身教。

  捻起一小撮白色粉末,对杨云说道:“这种叫羟氯喹,是一种很重要的原料药,主要治疟疾,也就是广东话说的打摆子。”

  杨云恍然状,回忆起蒙在被子里满头大汗的场景:“嗯嗯,打摆子就吃这个?”

  林岭东:“对,拿回去加凝胶脱模,做成药片就能卖钱,或者你直接挖一勺吃也能起效,要不你尝尝?”

  杨云果然就捏起一点,放嘴里尝了一下:“呸,呸,好苦啊。”

  林岭东笑了起来。

  “作为一个商人,你必须搞懂很多问题,要了解政策,规则,我们进口原料药不仅节省关税,拿回去包装一下,做成自己的产品,才有发行的资格,能明白吗?”

  杨云似懂非懂的点头:“哦。”

  林岭东:“没事,慢慢来,以后原料药这一块儿就交给你负责。”

  将手上的粉末吹掉,林岭东也是满脸喜色。

  这玩意儿?

  也实在太便宜了。

  国内要6万一吨,到这儿,不足1万块就打发了。

  然而,这也是一款划时代的药物。

  疟疾,是一种血液感染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发病时浑身抽搐,高热,高寒,而且反复发作,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只需要几天人就死了。

  而且发病率高,起病速度快,恶化程度快,被誉为丛林噩梦,高危猝死,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且几次爆发大疫,古往今来,不知道夺走多少人的生命。

  17世纪,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在南美洲原始部落,发现了一种名叫金鸡纳的树,树皮碾成粉末服下,便能治疗发烧和疟疾。

  这种药流传开来,命名为金鸡纳霜,或者金鸡纳碱。

  之后,一名瑞典医学家从金鸡纳碱中,成功提取出抗疟的有效物质,命名为“奎宁”。

  在整个19世纪,贯穿一战二战,奎宁和阿司匹林,都是最为重要战略物资,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抗生素与抗疟的有效进步,甚至改变战局。

  1944年,米国的制药公司解决了奎宁的毒副作用,合成羟氯喹,基本解决了抗疟难题。

  而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抗疟这一块儿,华夏的建术也很瞩目。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凭借这一发现,屠呦呦教授获奖无数,2011获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斩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也是华夏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

  由此可见,抗疟的意义有多重大?

  东南亚大批大批的热带国家,都饱受疟疾之苦。

  出口就是money。

  仅此一项,就可以带给他无穷的财富,暴利。

  转内销,还可以减轻国人的医药负担。

  从内心深处,林岭东自诩也是一名爱国人士,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还是有的。

  也算为国家做出一定贡献。

  更何况,他手里还握着另外两样?

  现代医药,每一种都是一段史诗。

  至于阿司匹林,阿托品?就无须累述,都是标杆型的药品。

  “可以了,对你们公司的药品我感到非常满意。”

  林岭东跟对方的老板马库尔握手:“准备合同吧,按照5万美金给我点货,一半的一半,奎宁,阿司匹林,各占5成。”

  对方是个正统的亚利安人,有着白皙的皮肤,漆黑的眼珠,手上带着块劳力士绿水鬼和一根棉制圣线,不难判断,他是一名婆罗门。

  马库尔也是露出笑意:“那包装方面呢?我个人建议还是密封桶好一些,只不过费用会高上一些。”

  林岭东:“当然是密封桶了,不差钱朋友。”

  马库尔指了指楼上:“请跟我来。”

  制药厂,就是一个超大的篷房,三四千平米的使用面积,挤下了多达6条原料药生产线。

  老板的办公室就在二楼。

  在厂房半空做了几个铁皮房间,焊了个楼梯连通就完成了。

  办公室也是相当简陋,只有二三十平米,就两张桌子,几个装得关不上门的文件柜,很难想象一个年产值数百万美元的制药企业,老板居然就一个人?

  林岭东抬腿跨入,看了一眼下方穿着防护服的低种姓劳工,这么热的天,就几盏吊扇象征性的转着,真心实意的赞了一句:“干得不错,在剥削劳动力这块儿,没有人比你们更在行了。”

  马库尔:“不能这样说,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规模化生产,精细化工,还有产业集群以及工程师红利,这些都是你们国内比拟不了的,劳动力值几个钱?”

  马库尔不屑的摇头:“先生,一文不值。”

  林岭东居然被噎住,眼神里愈发的赞赏,对马库尔竖起了大拇指:“Nice!”

  果然,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家。

  人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

  根本就没把人当人。

  马库尔的合同拟得飞快,手指翻飞,连签下几个大名,将合同递了过来。

  还对林岭东眨巴了一下眼睛:“当然,还有我们的法律保护,这才是最重要的。”

  林岭东笑了起来:“说得没错,我开始欣赏你了马库尔,你是一个有趣的合作伙伴。”

  其他的都是扯淡,什么技术优势都是废话。

  印度有的,国内一样不差。

  只有最后这一句,才是真没毛病。

  在印度,哪怕明知是走私药品,也无须躲藏,光明正大的搞就完了。

  哪怕是药品走私商,也得到印度的专利法保护。

  当然,镇定剂除外。

  马库尔:“你也是个有趣的买家,我喜欢夏国人,你们付钱的速度总是很快。”

  林岭东:“钱没问题,保你满意,马库尔,只要这一次合作愉快,我会带给你源源不断的生意,大把大把的money。”

  马库尔爽朗的笑了起来。

  两人,臭味相投。

  仔细的看完合同,林岭东也感到满意,对方会将货物送到林岭东指定的海港仓库,还会派出指定的工作人员应付检查,完成相应的通关手续。

  跟明白人合作,就是省事儿,舒服,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经费项目当中,甚至连海关的小费都算在了里面。

  按照合同约定,林岭东需要先付出一百万卢比,剩下的等对方完成了清关手续,货物入港一次性付清。

  林岭东爽快的签上大名:“合作愉快,派个人跟我去取钱吧。”

  马库尔拿起了一个黑色皮包:“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们一起去。”

  去渣打银行,兑换了5万美金的卢比,除去3个点的手续费,到手135.8万。

  卢比的面值较大,一张就是500卢比,币的正面印着圣雄甘迪,标注了17种印地语。

  而购买力还是挺不错的。

  普通劳工,一般的月工资给一张就完事儿了,也就是传说中的南亚模式,一张工。

  其价值,相当于140块人民币。

  资本家吃得盆满钵满,脑满肠肥。

  银行的服务还不错,收了3个点的服务费,还赠送了一部黑色密码箱。

  林岭东付出20坨,塞到马库尔皮包里。

  拍了拍自己的密码箱:“接下来就交给你了,只要顺利进港,剩下的都是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