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暗山秘境 第一章 耿庄

《暗山秘境》第一章 耿庄

作者:甘晋 字数:1595 书籍:暗山秘境

  一、耿庄

  1998年盛夏,黄土高原上正是酷暑时节。

  火红的日头高挂在半空,把大地上的一切都晒熟了。河里的水冒着热气,田里的草蔫了吧唧,路旁的树一个个垂着脑袋,就连路上的黄土都晒得烫脚。微风一吹,干燥的土沫子就弥漫在空中,呛的路人咳嗽半天。

  入伏以来,天上的太阳一天比一天红,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这样的日头再晒个七八天,地里的小麦就黄透了。天上一片云彩都没有,半个月了一滴雨也没有下了。在家磨着镰刀的庄稼汉看着那火辣辣的天,一个个咧着嘴笑,他们可不希望这几天下雨。

  黄土高原可不比其他地方,这里特殊的气候和地形。让这里的夏天充满了各种恐怖,夏天不下雨的时候谁也看不出来危险。但只要一下雨,肯定是暴雨,绝对是要遭灾。

  黄土高原上的夏天,降水量很大,往往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就能完成200mm左右的降雨量。瞬间强降雨就会带来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然后农民的房屋坍塌、田地淹没、牲畜被洪水冲走。

  要是在庄稼成熟前遇上一次大暴雨,那可害苦了庄稼汉,一年努力付诸东流。老天让你种,老天让不让你收,也是枉然啊。这便是黄土高原靠天吃饭的另一层含义了。

  每年到了麦熟时分,有经验的老农随时都会关注田里的庄稼。看着天上的红日,猛晒个七八天,麦子熟透了,赶紧收割,抓紧打粮。只要自己家里的粮食收回来了,心里就踏实下来。等把所有的粮食都装进自己家的粮仓里之后,他们却又开始盼望着老天能下雨了。他们不再担心,只为了地里的秋田能有个好收成。

  今年的天气还算好,这样红的日头已经连续晒了一星期了,田里麦子的颜色由绿色不断转黄,昂着头的麦穗也渐渐垂了下来。每一穗麦子都发着金光,映的整片整片的天空都闪着黄光。

  坐在路边大树下乘凉的老农,看着田里泛光的小麦,闻着麦香,眯着眼睛喃喃道:“再有个四五天就可以收了,要是老天不打搅,今年是个丰年啊!”

  坐在一旁的老汉抽着旱烟,吧嗒吧嗒的。几个小孩子在路上跑过,烟雾伴着路边扬起的尘土一起飞了起来。老汉一阵咳嗽,咳嗽罢了,抹了一把嘴说:“是啊,要是丰年,今年闹十三才有闹头。”

  “闹十三”是耿庄的一个节日,塬头十八庄只有耿庄有这个节日。

  耿庄是黄土高原北边的一个村子,小村子里没有家谱,往上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的村。

  村子里有400来户人家,在这塬头十八庄来说也算是最大一个村庄了。本来耿庄也不大,只是自从建国之后,这里建立了公社,耿庄就成了塬头十八庄的枢纽。村子里建了卫生所,有了兽医站,还有每年“上粮”的粮管所也在这落了户。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附近成年的姑娘嫁人,就要嫁到耿庄来。耿庄的人口是越来越多,耿庄有着不可一世的荣耀!在塬头十八庄来说,无人不知。

  耿庄有一个怪事,就是这村子里的人都不姓耿!

  这村子里就有三个姓氏。住在呜咽河北边的张家和南边的李家是村子里的大姓,住在呜咽河最下游的孙家是小姓。

  张李是大姓,各占这个存在一半人数。孙家孤零零的住在村子尾部,也不知过了有多少年,繁衍出十几户人家来,自成一个体系。好多年了一直没有动过地方,远离着耿庄,不知道的人都以为那是独立于耿庄的另一个村子。但事实上它一直属于耿庄,很有可能孙家的历史比李家和张家还有早。可现在看来,孤零零的孙家就像是这个村子里的看门人!

  这村子一个姓耿的人都没有,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耿庄。谁也不知道,只有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才能知道一点虚虚实实的故事,好像也只是传说罢了。但这些老人,说起话来也是遮遮掩掩,很不痛快。村子里的人问也问不出来,时间一久大家都忘了。只有一件事情,大家却格外清楚。那就是大家都知道孙家的底细,就连七八岁的孩子都知道住在村尾的孙家是个外来户。

  农民有着先天的局限,大多数人都是报团取暖,拉帮结派。住在呜咽河北边的张家和住在南边的李家,似乎上辈子或者上上辈子就有深仇大恨一般。一河之隔,却老死不相往来。张家的娃不娶李家的女,李家的汉子看不上张家的姑娘。如此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就算到了今天,张李两家也从不通婚。张李两家如此,就不要说住在村尾的那个孙家了,自古都没有人搭理过他们。

  不过,唯独有一个日子,张李两家是可以做买卖的,攀交情的。那就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三,也就是老农口里的“闹十三”。

  在这一天里,张李两家亲热起来了,就算是一年,有再多不愉快的事情,在这一天里也要冰释前嫌,和睦与共,不能发生任何不快,这是祖传的规矩。同时,还要邀请村尾的孙家来住持公道,当裁判。

  一年一次,年年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