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皇帝 隐乱情巡抚施棍棒 查真相钦差闯筵席

《崇祯皇帝》隐乱情巡抚施棍棒 查真相钦差闯筵席

作者:胡长青 字数:5076 书籍:崇祯皇帝

  吴?不住地暗笑,情知是知县们卧床养伤,不敢惊扰,转身走向背阴的客房,靠着月亮门的那间屋子隐隐传出说话声,悄悄到窗边一听,里面有人笑道:“你们听听上房的老爷们叫得多响,那天在巡抚衙门可敢喊一声疼了?”

  “那是什么场所,老爷们自然不敢了。乖乖心肝肉儿的,每人四十大棍,那屁股不烂才怪呢!老爷们往常都看惯了别人挨板子,何曾挨过这般的打,当时咬牙忍了便不容易。”

  “抚台大人倒也怪得出奇,明明是贼寇抢掠,却硬说成什么百姓饥饿索食,等明春农事忙了自然安定,不信真会这般容易料理。几位哥哥说说,巡抚衙门舍不得银子赈灾,百姓们将明年的种粮都填了肚子,顾命都难,还有心思耕地种田么?”

  “可不是么!眼下还是一些蟊贼小盗,容易剿灭,若是不好生放粮赈灾,饥民越聚越多,必成星火燎原之势,那时怕是要大费周章了。一味地瞒总不是个办法,朝廷是好糊弄的么?看他能瞒几时?”

  “赈灾?藩库只剩下库底子了,拿什么赈灾?若再赈灾,那些亏空岂非要猴年马月也难填补?听说抚台大人是想趁着皇上蠲免了赋税,填些亏空呢!要不会那么急,这等冷心肠地打扳子?”

  吴?听得心惊,斜侧着身子往屋里偷瞧,里面一屋子的师爷,有七八位之多,在土炕上围着桌子团团坐着,几样小菜,一壶烧酒,细品慢饮,发着牢骚,“老兄,比起你们澄城县来,我们老爷的四十棍可是冤枉多了。”

  “怎的冤枉了,一样的品级一样的罪名,自然该受一样的责罚。”澄城县的师爷心下颇觉不解。

  “你们澄城县是开风气之先的,怎么能说一样呢!早在天启七年,你们那儿就出了个造反的王二,杀了知县张斗耀,快两年了还没剿灭,反而殃及我们白水县。我家老爷的罪名比起你家老爷来,岂不是一个牵驴的一个拔橛的,怎么也该有个主次之分嘛!哪能一律四十大棍呢!”白水县的师爷摸着几绺稀疏的胡须侃侃而辩。

  “是呀!若不是你们澄城县王二领头闹事,也不会有定边营的逃卒王嘉胤大闹我们府谷县城,还有安塞马贼高迎祥、清涧王左挂、汉南王大梁怕都是流风所及,受了王二的鼓惑,一心要学他的样子。”其他几个师爷想到跟着老爷受罪吃苦,也是一肚子的怨气。

  澄城县的师爷怕引起众怒,一张嘴也辩驳不过众人,急得连连摆手说:“这却也怪不得我家老爷,要怪就怪老天爷,怪这坏年成,若是五谷丰登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民,他们又何苦撇妻舍子地出来作乱呢!”

  他本想引着大伙儿往别处找缘由,不料话音刚落,大伙儿竟纷纷驳他说:“怪老天有什么用?怎么个怪法儿?还真像那些草民唱的:‘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为非作歹的享尽荣华,持斋行善的活活饿煞。老天爷,你年纪大。你不会作天,你塌了罢!’你能教天塌了换个新的么?这灾荒又不是今年才有的,往年遭灾少么,也没有几个造反的,如今怎么却一下子多了呢?”

  “那王二流窜到宜君县城,砸监劫狱,也要怪老天么?这些流民若是只抢些粮食,吃几个大户,倒没什么打紧的,为了活命么!可如今他们劫掠造反,公然与朝廷作对,只怪老天成么?起初那王二不过几百个饥民,不成什么气候,若是抚台大人调兵进剿,恩威并施,大军不到这些小蟊贼早就溃散了,何至这般难以收拾?抚台大人有这心思么?站着茅坑不拉屎!”

  “抚台大人忙呀!忙着过寿,忙着敛银子,哪将此事放在心上。”

  “你家老爷送了多少?”

  “多不了,我们那个猫狗不拉屎的穷地方,哪里有什么油水可榨?真要送得多,也不会挨棍子了。要说辖内不安,蒲城、韩城两县,?州、延安府比哪里不乱?那里的老爷们怎么不挨打,还不是舍得花银子。抚台大人的三节两寿人家送什么礼,都能上席吃酒,会少得了?你家老爷有过这份荣耀么?哈哈,有杯清茶吃就不错了。别只顾着吃酒了,回去看看你家老爷吧,说不定还在为赴巡抚大人今夜的寿宴着急呢!”

  “老爷们被打得血肉淋漓的,怎么去得?”

  “真是呆子!只要少不了贺仪,谁还管你到不到?不去还给抚台大人省了茶水呢!”

  “我说一大早我家老爷便瞪着眼睛看那请柬,捂着屁股不住地喊疼,想是心比肉还疼呢!唉!秋粮颗粒无收,若不从朝廷的赈灾粮款上做文章,哪里有银子送?我家老爷来西安带的几百两银子就是从老百姓嘴里硬抠出来的,全送了还是落了顿棍子。寿宴的礼金看来又得找省城做买卖的乡党筹措了。”说着那人道一声失陪,下炕出门。

  吴?急忙退身出了客栈,远远地在胡同外盯着,不到一盏热茶的工夫,见那师爷低头叹气地走来,迎上前躬身一礼道:“这不是李师爷么?一向久违了,何时到的省城?”

  那师爷一怔,见他一身塾师的打扮,细细看了面目又认不出,淡声道:“你怎么识得咱?恕眼拙了。”

  “尊兄不是白水县衙的李师爷?小弟曾在白水首富王员外家开过半年的馆,如今随他来了省城。”

  “可是在西安经营生药铺的王员外?”李师爷眼睛一亮。

  “正是。”

  “我正有事求他呢!”李师爷将借钱的事说了,吴?笑道:“要用多少?”

  李师爷赔笑道:“二百两可借得?前些日子刚送了三百两,为贼寇作乱打点,还不爽利呢!”

  “可真巧了。王员外一直想走抚台大人的门路,只是初到省城,一时也没个计较。借银子不难,小弟便可做主,但要向尊兄讨一样东西,尊兄若给,银子也不需还了。”

  “只要有了银子,其他都好商量。”

  “小弟要借抚台大人的请柬一用。”

  “这好办,本来我家老爷只送区区几百两银子,也没脸面赴宴的,省得看人家大吃大喝的窝心!这哪里是什么请帖,分明是催债的契约文书。”李师爷从袖中取出个大红的帖子递过来,将那张二百两的银票一把抓了,拱手而去。

  巡抚衙门,张灯结彩,里里外外,一片通明。花厅里齐齐整整摆开的十几张八仙桌上满是各色的菜肴,一坛坛开了泥封的西凤酒、黄桂稠酒香气扑鼻。天刚擦黑,便有客人络绎不绝地来拜寿,掌灯时分已有了上百名客人,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在省的知府知州知县各带胥吏冠冕堂皇而来,城里的缙绅耆宿名流高士也陆续到了。厅外搭起了两个低矮的木台子,各有戏班在开锣唱戏,咿咿呀呀都是秦腔,分不清演的什么戏目,两边都铆足了劲儿地要讨好请赏,锣鼓锵锵,敲得震天价响,彩装的戏子也不惜嗓子地唱。吴?下了轿子,长随递上请帖进来,见了这般声势盛大的场面,心里不住赞叹,见花厅里坐满了人,院里也没个落脚处,更没人上前招呼,四下逡巡,瞥见旁边的耳房里几个师爷正忙着登记贺仪,各色礼品堆了大半个屋子,凑过去问道:“可登记完了?”

  师爷们头都不抬地回道:“还有几处正在查对。”吴?站在一旁,看他们清点核对,暗暗将一些数目默记了,转到花厅,在门外左右顾盼一番,那花厅里面果然热闹,红烛高烧,觥筹交错,笑语喧哗。陕西巡抚胡廷宴光着头一身便服在首席居中坐了,笑着劝说大伙儿喝酒吃菜,有几人已吃得脸色殷红,兀自举杯豪饮不止。一个知县端杯走到首席谄笑道:“抚台大人,卑职蒲城县贺大人寿比南山。”说罢仰脖将酒喝下,胡廷宴含笑举举杯子,沾唇即放了,一眼瞥见立在门口的吴?,笑道:“你是哪里来的,怎么还不入席?”

  守在门边的家奴见吴?欲进不进的模样,正要盘问,见抚台允了,不敢阻拦,吴?大步进来,径到首席找了空位坐下,旁边一个身穿四品云雁补服的知府正端杯祝寿,回头瞥他一眼,神情极是不屑,依然媚笑道:“三秦遭灾,出了几个乱民,幸有抚台大人居中调度,运筹帷幄,不然卑职怕是不敢这么安心地吃喝了。就是胡乱吃喝一些,也是食不甘味的。”

  另一个知府放下筷子道:“哪里有什么乱民?还不是延绥的一些边兵因军饷不足,四出抢掠?延绥抚台岳和声那狗娘养的,纵容不问,对外只称是饥民作乱,这不是以邻为壑么?不是抚台大人涵养深厚,岂会容他?”

  胡廷宴道:“岳抚台与本抚院倒也没甚恩怨,想他是为了开脱干净,一时情急,才出此下策。本抚院原想一笑置之,只要俯仰不愧天地,任由那些宵小之辈说去。可是三秦不光我胡某一个吃皇粮拿俸禄,大大小小的官吏哪个愿意因此而耽误了前程,哪个愿意平白无故地受这份儿窝囊气?我胡某一人受屈也倒罢了,可我不能对不住这么大伙儿,不得才写了折子申辩。”

  “抚台大人为三秦请命,我等不胜感激。”

  “抚台大人这等胸襟当真罕见。”

  花厅上下一片阿谀之声,吴?听来极是刺耳。胡廷宴将杯子在桌上一顿,起身道:“他岳和声想往我身上泼脏水,岂是那么容易的?几处的乱民并不足虑,各府州县只要按时施粥,熬到明年开春,百姓思耕,民变自然就没了。那时他岳和声的诬奏便不攻自破了,我再上本参他,看他如何自辩?”说罢哈哈大笑,众人又是一阵赞美之声。

  “好生无耻!”门外一声怒喝,一个大汉不顾家奴的阻拦,奋力抢进来,嘴里骂道:“赤旱千里,饿殍盈野,黎民百姓盼着官府救荒赈饥如大旱之望云霓,抚台大人却在这里只顾笙歌丝竹大摆戏筵饮酒祝寿,岂有一点儿忠君为民的心肠?”

  众人为他的气势所震慑,一齐盯着那大汉,心下惊道:此人什么来历,如此大胆狂妄,竟敢当面呵斥抚台?胡廷宴面色一沉,自恃身份,隐而未发,摸着花白的胡子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到这里撒野?”

  那大汉冷冷说道:“在下前户科给事中马懋才,奉旨丁忧已毕,不日赴京候补。”

  胡廷宴听说他是言官,心里又怕又恨,脸上挤出一丝笑意,缓声道:“既来便是客,有话等散席后坐下细说,不要扰了大伙的雅兴!”

  马懋才跨步走到吴?身边坐了,旁若无人一般地取箸端杯,只吃喝几口,便跳起身来道:“我如何也吃这烂心烂肺的酒肴,分明是百姓的膏血呀!”伸手入喉,俯身大吐,衣袖、前襟满是污迹,众人看得反胃,纷纷放了筷子。

  胡廷宴面色铁青,喝道:“马懋才,本抚院敬你份属同僚,给你脸面,不想你竟如此放肆,没由来地搅我寿宴!”

  “抚台大人,可是我的吃相不雅么?嘿嘿,你可知道,却比人吃人的惨状风雅得多了。安塞一年无雨,**月间,秋粮本当大熟,田地却一片焦枯,老百姓为了活命,只得到山间争采蓬草为食。如今蓬草采尽,只好剥树皮了。家里有孩子的都不敢放他出去玩耍,常常是出了门便找不回来,都教人捉去吃了。皇上明旨蠲免全省粮税,赈灾安民,倘若有人去放粮施粥,何致于此?”马懋才说到伤心处,竟放声大哭起来,好端端一个寿宴转眼间竟似成了丧席。

  胡廷宴拱手道:“皇上身居九重,多少军国大事?陕西这点儿灾荒还挂念在心,专旨过问,免税赈荒,大小官吏无不感奋,惟思戮力同心,共渡难关,以报浩荡天恩。你却在这里危言耸听,到底是何居心?”

  马懋才嘲讽道:“抚台大人有这份儿忠君爱民的心就好,仰体圣恩,必能推及百姓。圣上宵旰忧勤,焦思求治,想望太平,如今三秦盗贼横起,饥民流离,大人却在这里歌舞升平,这就是替君分忧的样子么?当真教人心冷!”

  “一派胡言!本抚院过个寿诞就是不忠君爱民了?你敢情入了那马贼高迎祥的伙儿吧?难怪这般妖言惑众。来人,给我拿下!”呼啦涌入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府兵,挡在门口。

  马懋才大声争辩道:“抚台大人不必血口喷人,我忝在儒林,岂会甘心与那些乱民流寇为伍?你抓就是了,不必强辞压人!”

  胡廷宴狞笑道:“哼!这是巡抚衙门,不是你任意出入的地方。本抚院岂容你在此撒泼耍赖,动摇人心?给我绑了,打入大牢。”府兵们闻命便要上前捆绑,马懋才大喝一声:“不必你们动手!”一把将席上的酒壶抄起狠狠一摔,不顾酒浆溢了满地,负手挺胸,昂头傲然向外便走。

  吴?伸手一拦,笑道:“兄台慢走,用罢酒饭也不为迟。”

  胡廷宴一怔,愠声道:“也不称称斤两,巡抚衙门可是你胡乱言语的地方?”

  吴?轻笑两声,起身敛容,探手入怀,将黄龙裹袱一晃道:“胡抚台,我手里拿的你总该认识吧!还不跪下?”胡廷宴看见明黄缎子上那条飞舞的云龙,双腿一软,惶恐道:“不知钦差驾到,未曾迎候,望乞恕罪。请大人稍候片刻,待我换了冠服。来人,摆香案!”

  花厅里的人一时呆了,不知何时冒出一个钦差来,都起身跌跌撞撞地往外边退避,花厅里只剩下吴?、胡廷宴、马懋才三人。家奴跑进跑出地伺候着接了旨,胡廷宴赔着笑将吴?往首席上让道:“钦差大人什么时候到的,我实在一点儿也不知情,大人一路鞍马劳顿,该早知会一声,不然若是被那些多事的人知晓了,参一本藐视圣躬,罪过岂不是大了?”

  吴?也不谦让,拉马懋才坐下道:“我在京城待得腻烦了,此次奉旨出京真似囚鸟出笼一般,好不自在,便装上路,哪里也没有惊动,暗访胜于明查嘛!哎,别教我一来宣旨就搅了你们的局,胡大人,招呼客人们回来吧,总不能上了贺礼却饿着肚子回去呀!”

  众人兀自惊谔,在厅外不住地议论,听得一声招呼才回厅拜见钦差重新落座,见钦差不动筷子,也不敢伸手夹菜,一齐观望。吴?环视大伙儿一眼,问道:“延安、汉中两府的知府,华州、同州、?州、耀州、?州、徽州、葭州、宁羌州的几位知州可到了?”酒席上站起了数人纷纷应答。

  吴?走到他们身边道:“这顿酒席吃得辛苦,你们可是甘心的?”众人低头不语,暗自揣摩他话中的意思。吴?一笑:“屁股打得生疮,还要坐这样的硬板凳,狠心忍了,可是心里的怨气要忍到几时?打落牙齿吞下肚,竟要学市井的光棍么?”

  胡廷宴不悦道:“盗匪横行,民变蜂起,本抚院并非隐而不报,实在是不想给皇上添忧。府县官员办事不力,本抚院职责所在,自然要依律责罚,以儆效尤。你本是查访灾情的专差,手伸得太长了吧!”

  “司职风纪,纠劾百官,辩明冤枉,乃是本钦差份内之责,依例许风闻奏事。此次奉旨巡按陕西,沿途采风,观察灾情,为天子耳目,特许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灾情与民变关系密切,本钦差过问也不为无事生非干预地方政务。你身为抚台,总揽全省军政,遭灾你不赈济,民变你隐而不报,视人命如草芥,致使民变蜂起,贼寇渐成燎原之势,你心里有圣上么,眼里有大明律法么?”吴?越说越气,声调不由高了起来,“如今陕西情势何等危急,你倒还有心思大办寿宴,光是银子就收了上万两,这是多少饥民的口粮?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些黎民赤子的膏血,你竟狠得了心下得了手么?圣聪高远却明察秋毫,看你如何逃脱得过?”

  胡廷宴起身徐徐踱步,嘿然道:“陕西一省大大小小的官吏不下千人,自万历朝就留了这个规矩,不是本抚院一人可轻改的。”他用手连连指点道:“今晚来的这些人官职有大小,品级有高低,但哪个不养父母妻子,哪个离得开钱?你说的那些大道理我懂我明白,普天下哪个敢说浑身干净不收赃银的?本抚院敢说没有一个!千里做官,只为吃穿,你查访你的灾情,我当我的巡抚,井水不犯河水,给大伙儿一条生路,你不寻我的晦气,我自然感激,若是定要与我三秦的官绅为难,就不怕回京路上碰到拦路的马贼,没银子买命么?!”说罢两眼翻白俾睨,不住冷笑。

  吴?道:“你也不必发狠嘴硬,民变隐瞒不报,贪冒赈灾钱粮,藩库亏空无数,哪一条不是死罪?更不用说你借寿索贿仗势欺人了。我奉皇上密诏入秦,一路查访,已用六百里急报上奏朝廷。来巡抚衙门以前,又将全省的户册封存,运回京城请户部专员核查,人赃俱在,你等着听参吧!”说完拉着马懋才拂袖离开巡抚衙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