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皇帝 杨督师惊心服毒药 周延儒蒙宠入内阁(二)

《崇祯皇帝》杨督师惊心服毒药 周延儒蒙宠入内阁(二)

作者:胡长青 字数:4775 书籍:崇祯皇帝

  杨山松在外间听了,忍不住进来劝道:“父亲纵不自惜,也需要为国珍重,不能辜负了皇上圣恩。”

  “皇上圣恩只有来世再报答了……”杨嗣昌毕竟是多年皇上身边的密勿大臣,涵养镇定的功夫高人一筹,话到嘴边,强忍着没说出口,话锋一转,说道:“十余年来,流贼之所以不可制者以其长于流走,乘虚捣隙,倏忽千里,官军追则疲于奔命,防则兵分势弱,剿贼非一日之功。万幸洪亨九与孙白谷在潼关设伏,闯贼几乎全军覆没。献贼玛瑙山大败,妻妾都给官军俘虏了。可惜郑崇俭数万人马,重重包围数月,竟给闯贼逸出,实在令人不解。可恨左良玉不听檄调,拥兵观望,贻误戎机,坐视张献忠到兴、归山中安然喘息,后到夔东与曹操合兵……”他越说越激愤,双颊潮红,呼吸沉重起来。

  万元吉担心他气坏了身子,截住话题,婉转劝道:“眼下大人治病要紧,不必心急用兵。最该做的是尽快给皇上上折子,为襄阳失陷事向皇上请罪,用兵方略缓一步再说。”

  “容我再想想。”杨嗣昌身拥厚被,围坐在床上久了,十分疲惫,万元吉告辞退出,眼泪止不住滚落下来,他实在替杨嗣昌伤心不平。尽管一再失利,但师相提出的各种方略却没有什么疏漏,错就错在将不用命,士无斗志,纵有善策,亦难见诸于行,行之亦未必有效。号称十几万人马的大军,剿贼却似乎成了师相一个人的事,这种苦差就是大罗神仙也会束手无策,何况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万元吉在榻上辗转难眠,约莫三更时分,才有了一丝倦意,房门却给人敲响了,“监军大人,睡了么?”

  万元吉听出是杨山松的声音,急忙翻身起来,答应道:“大公子请进来。师相服药了没有,病势如何?”

  “我刚才去看了,服过药后,病有点轻了,只是……,万大人!你看这个。”杨山松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来,万元吉展开一看,上面工整的抄录着一首诗: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他锁眉说道:“这是朱子的诗句,哪里来的?”

  “是家大人方才抄录的,掉在了床头,我偷偷捡了起来。”

  “玩味诗中之意,师相仍存振作雄心,徐图恢复,整顿兵甲,未必不可转败为胜,弥补二府三州十九县之失。”

  “大人再看看这个。”杨山松取出一个书简,递与万元吉道:“这是在家大人文稿中翻检出的,写给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函,尚未发出。愚侄担心家大人……一旦……可怎么好?务请大人明日劝解家大人,速速打起精神,议定下一步剿贼方略,为亡羊补牢之计。至于个人荣辱,暂时不必挂在心上,静待圣命,再做安排。据愚侄看,一则圣眷尚未全衰,《谕督师辅臣》诏书上说得明白,‘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矣。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实是其他大臣从未有的恩遇;二则流贼情形与将士弊病,皇上也早有洞鉴,纵然……”

  “公子见解的不错。大臣中能为朝廷做事的,也只有师相大人与洪亨九两位而已。倘若皇上不看他是难得人才,断不会如此接连提升,如此倚信。今日天下溃乱,岂是一二任事者之过?皇上还要用人,师相若没有心死之哀,不会招祸。”万元吉劝慰着展信细看,信函收尾处似有绝命之意,“天降奇祸,突中襄藩,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暗呼不妙,正要叮嘱杨山松将父亲看紧些,忽听院中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随从在门外连声叫道:“大公子!大公子!……”声调既慌张又悲痛。

  杨山松霍地起身开门,惊问道:“什么事,这样惊慌?”

  那随从扑通跪在台阶上,哭道:“老爷、老爷去了。”

  “怎么会?”杨山松、万元吉顿觉嗡的一声,浑身一震,一起问道:“什么时候去的?”

  “小的也不知道……”

  杨山松、万元吉不暇细问,一起奔往后院。

  杨嗣昌仰面躺在床上,嘴角和鼻孔有血迹渗出,被褥、头发有些零乱,床头赫然整齐地放着督师辅臣银印一方、敕书一道、尚方剑一口。万元吉看着杨山松扑到床前放声痛哭,不断用头碰击大床,他垂泪拉出杨嗣昌所在袖中的一只手,指甲发青,翻看枕头,下面有一张皱巴巴的草纸,还粘着星星点点的白色粉末。“砒霜----”他心中陡然一紧,浑身的血液都要凝固了,无限酸楚地埋怨道:“师相,你何必寻此短见呢?”

  洛阳陷落的消息传入北京,崇祯大为震惊,停止上朝三日,得知福王世子朱由崧逃到安庆,特发御前银一万两,周皇后等人也凑了一万两银子,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王裕民、驸马都尉冉兴让前往抚恤。二人刚刚启程,重振接到宗人府传进襄王次子福清王的紧急文书,襄阳竟然也失陷了。杨嗣昌在哪里,怎么听任张献忠四处骚扰?襄阳失陷、襄阳王身死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见他片纸奏报?洛阳失陷,他当时远在四川,鞭长莫及,罪责都在河南巡抚李仙风身上,可襄阳是督师行辕的驻地,有重兵防守,怎么也落入贼人之手?崇祯独自一人坐在乾清宫东暖阁里,眼前是一大摞参劾杨嗣昌的奏疏,他逐一翻看,从奏折中抖落一张纸片,上面写着两首诗,都是借题讽咏:

  其一:

  盐梅佐酒自无双,剿寇督师负上皇。

  本是肢端一癣疥,杨君治罢入膏肓。

  其二:

  襄阳失罢失洛阳,一鼎汤沸煮福王。

  枉负天恩干城意,束身俟死愁断肠。

  下注一行小字:京师新谣谚,不知传自何人。崇祯脸色大变,将奏折丢在案上,朝外吩咐道:“速宣六部九卿科道进宫来!”

  在外面当值的王承恩答应着,小跑着出去,不多时,科道官员都到齐了。崇祯扫视着众人,压下火气说道:“杨嗣昌在江南为朝廷出力剿贼,你们并未亲历其境,亲历其事,如何能说到实处,悉知军中详情?动辄上折子参劾,怎么就不体谅一下他的难处!”

  “皇上,臣等身为言官,有风闻参奏之权。”

  崇祯看了说话人一眼,问道:“左懋第,你身上补服绣得是什么?”

  “绣的是神兽獬豸。”

  “我朝补服都是太祖皇帝所定,你知道其中的深意么?”

  左懋第不愧两榜出身,引经据典,侃侃答道:“《艾子杂说》说:尧之时,有神兽曰獬豸,处廷中,辨群臣之邪辟者触而食之。《论衡》说: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乃令羊触之。《神异记》说:东北荒中有兽如羊,一角,毛青,四足,性忠直,见人斗则触不直……名曰獬豸,一名任法兽。《异物志》说: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汉书音义》说:解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太祖高皇帝以臣等为朝廷的獬豸,拾遗补缺,司职风宪,诛伐奸佞。”

  “你说得不错,有这个规矩。可你别忘了,风闻不是捕风捉影,信口雌黄,风闻也要据理而奏,不当妄诞。全凭意气,徒逞笔舌,岂会有公论?你说杨嗣昌拥兵自卫,迄无成功,玛瑙山不是功是什么?此功虽不能掩饰两藩沦陷之罪,但也不至于六大可斩、抄家灭门,就是死了,也要断棺戮尸!你们就那么忍心?杨嗣昌是朕特简拔用的密勿大臣,用兵不效,自有朕斟酌处罚。你们这般诋毁他,将朕置于何地?你们哪里参劾杨嗣昌,分明是朝着朕来的!”崇祯越说声调越高,他起身离案,踱步道:“杨嗣昌不易呀!临危请命,万里奔波,呕心沥血,上折子说忧心如焚,以致头发都白了。有了捷报,你们众口一词地歌功颂德;遭了败绩,你们又众口一词地讦告他,是平心之论吗?左懋第、雷縯祚,你们居司宪之位,不该揣摩朕的心思,投朕所好,以朕的好恶为是非,如此用心不公,对得住身上的补服吗?不怕獬豸顶你们、咬你们、吃你们吗?”

  左懋第嗫嚅道:“臣并无私心,只是……”

  “只是什么?”

  “襄、洛天下形胜,却给贼人轻易攻破了,可叹我大明三百年的大好河山,竟任凭贼人如此蹂躏!臣实在伤心……”左懋第呜咽失声。

  “杨嗣昌愿意如此吗?”崇祯叹气道:“你们为什么定要以攻讦为能事,而不想着为朕出一良谋,献一善策,想着代朕出京督师,为天下讨贼?剿贼不是杨嗣昌个人之事,怎么出了祸端定要他一人承担?上到阁臣、六部,下到总督、巡抚、总兵、副将、知府、知县,都难辞罪愆!你们怎么不参?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到了危难时节,都推得一干二净?忠心何在,天良何在?这些折子朕都留中不发,存入内阁大库,你们告老还乡的时候,朕再赐还,永为戒鉴。”

  左懋第并未心服,叩头道:“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吧!”

  “朕自会向天下交待。”崇祯见他咄咄逼人,冷笑一声,说道:“朕御极十有四年,国家多事,流贼横行,竟致亲叔不保,都是朕不德所致,真当愧死!朕下罪己诏,反躬自省,足以谢天下了吧?”

  众人一起跪倒,左懋第身边的臣子纷纷伸手拉他的袍袖、衣襟甚至靴子,崇祯怒道:“不必拦他,他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

  正在僵持,王承恩匆匆进来,禀报道:“万岁爷,襄阳六百里加急文书。”

  崇祯一把抓过来,拆开看了,默然不语,脸上悲怒交加,捏在手中的文书微微抖动,瑟瑟作响。乾清宫里一时寂静异常,听得到红罗炭嘶嘶的燃烧声。众官跪伏在地,王承恩鹄立一旁,都盯着崇祯手中的文书,不知道出了什么惊天大事。良久,崇祯才长长叹息一声,凄然道:“朕想责罚他也不能了,杨嗣昌三月一日已故去。你们下去吧!朕要亲笔写一篇祭文给他。”

  柳泉居的雅座里,吴昌时独自喝着黄酒,吃了半壶酒,一身便装的王德化推门进来,他急忙起身让座,王德化摆手道:“不必客气,教你久等了。咱从司礼监衙门刚出来,就给皇上召入宫里,问了问首辅薛国观的动静。他听说皇上召见科道言官时对阁臣不满,一夜坐卧不安。”

  “若不是他如此尸位素餐,流贼也不至于猖獗难剿。”吴昌时将王德化让到上座,他心里早将薛国观恨入骨髓,京察之前,他托外甥王陛彦送了银子,吏部郎中一职已经薛国观口允,不料却到了清水衙门礼部做了个主事,其中的缘由竟没有一言片语交待,他多次乘向王德化送礼之机抱怨。

  王德化微笑道:“来之老弟,你不用心急,这次你大可出那口怨气了。”

  “多谢公公。”吴昌时眼光一炽,忙给他斟满酒。

  “不必谢咱,多行不义必自毙,都是他自家做下的孽!”王德化端杯喝了,用筷子夹起一块龙卵吃下,说道:“做官么,贪赃枉法的事难免,但不可过贪,只往自家怀里扒拉银子,手缝儿里一点也不漏出来,总想着蝎子尾巴独一份儿,那怎么成?当年他那两桩卖官鬻爵的买卖,你也知道。咱们厂卫侦知了,只是想分点儿银子花花,并不是非得与他为难。他可好,竟密奏给了皇上,说厂卫扰民。后来竟当着皇上的面儿说我的坏话,你说可气不可气?”

  “这可真是不知死活了。”

  “那次皇上平台召对,闲谈之间,叹息道:‘眼下贪贿成风,奈何!奈何!’薛国观瞟了咱一眼,说什么:“倘若东厂得人,大小朝臣哪个敢徇私?’当时吓得咱汗流浃背,一句话也不敢辩解。出宫后,咱都没回司礼监衙门,直奔东厂,将这事跟曹化淳说了,派了十几个得力档头、番子,昼夜盯在薛国观的府第周围,看他怎么干净?”

  “想必有所获了?”

  “他怎么少得了把柄?咱之所以一直隐忍未发,是时机不到。如今是时候了,前些日子他向皇上进言命戚畹捐银助饷,周国丈、田国丈等皇亲国戚人人自危,恨得咬牙切齿,皇五子因此丧命,那可是皇上的心头肉呀!这账也要算在他身上。他自以为很得皇上信任,什么银子也敢拿,贪赃纳贿竟牵扯到流贼身上,这不是自家找死么?”

  “他与流贼有往来?”吴昌时吃了一惊。

  “可不是么!张献忠被左良玉追剿得无处藏身,派手下叫马元利的带着许多金银珠宝进京献给薛国观,想要归顺朝廷,他贪财贪功,十分卖力,这才有熊文灿招降,也就埋下了谷城之变的隐患。”

  “公公怎么拖到此时?”

  “薛国观尚未利令智昏,收银子的时候已想好了退路。谷城之变,有熊文灿做替罪羊,奈何不了他。如今却不同了,流贼横行,督师杨嗣昌沙市死难,皇上心情坏到了极点,尤其是在奏折中发现了两首歪诗,嘲讽皇上倚重杨嗣昌,竟胡说咱们大明朝日薄西山、病入膏肓。皇上命曹化淳暗地查访,估计难以查实,但这些折子都是由内阁送入宫的,薛国观身为首辅,怎么也脱不了干系!”王德化从袖中摸出一张纸道:“这是所有出入过薛府的人名单,备了什么礼物都记得一清二楚,你斟酌着用吧!只要上折子参劾,皇上势必命咱们查访,看他怎么躲得过此劫?”

  “薛国观树敌甚多,只要我上了折子,跟进的想必不会少。”吴昌时阴恻恻地说道:“先拔了老虎的牙,看它怎么咬人?只要它咬不得人,很快就会变成死虎。若要摆布薛国观,先将他逐出朝廷。”

  “嗯!你托咱贡给田贵妃的那些象生花,已送进了承干宫,娘娘见了满心欢喜,她说虽不便举荐周玉绳,但可找时机在皇上面前提提他的名字,给皇上提个醒儿。”

  “如能这样,已是难得了。”

  王德化咂了一口酒道:“单这样做还不行,皇上英明刻察,贵妃说多了反会弄巧成拙,将事办糟了。周先生最好自家上个折子,不愁皇上想不到他。”

  “好法子!”吴昌时举杯喝了,拿出一张银票递上,王德化笑吟吟地揣入怀中……

  果然,吴昌时的折子一上,戚畹们无不额手称庆,纷纷鼓动交往密切的朝臣跟着参劾,崇祯对薛国观已心存不满,等王德化查实了,不待薛国观自己奏辩,便写了一道手谕:薛国观身任首辅,贪渎营私,成何话说!着五府、九卿、科、道官即这议处奏闻!墙倒众人推,众人齐议致仕回籍,薛国观灰溜溜回了山西老家。不久,周延儒上的请安折子到了,睹物思人,崇祯果然想起他的诸多好处,在折子上批道:“还是他做。”

  圣旨还没发下,吴昌时已经得知,立时派仆人王成带着书信回太仓。张溥用蓑衣裱法将散碎纸片重新裱好,连夜赶往南京,周延儒正在那里寓居。见面后,他拜贺道:“宫里传来消息,恩师起复的旨意就要颁下。”

  “天如,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周延儒大喜,随即叹息道:“眼下内忧外患,首辅也不好当呀!”

  “自古乱世出豪杰,恩师改弦易辙,不愁没人出力,不愁留下千古英名。”

  “天如,你们费尽心机,辛劳了数年,我总不该教大伙儿失望吧!起复之后,我定当锐意进取,以谢诸公。”

  张溥从怀中取出两本厚厚的册页递上道:“恩师,这两本册子一本写的是该重用的人名,一本写的是该罢黜、惩罚的人名,请恩师收好。”见周延儒接过,放入袖中,却没注意他微蹙一下眉头。张溥心情正好,“明日在秦淮河畔定好了酒席,弟子与复社众人给恩师道贺饯行。”

  “该我谢大伙儿,怎么还要你们破费?”

  “万请恩师赏光。”

  “那我就当面谢谢大伙儿。”

  晴空万里,京杭大运河上一艘巨大的楼船向北缓缓行驶,高高的桅杆商挂着一面哦红色大旗,用黑线绣着“东山再召”四个大字,船头笙歌箫鼓,响彻两岸。张溥等复社众人揖手作别,目送船帆远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