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皇帝 玛瑙山勇战雪前耻 将军印妄许生离心(二)

《崇祯皇帝》玛瑙山勇战雪前耻 将军印妄许生离心(二)

作者:胡长青 字数:4309 书籍:崇祯皇帝

  罗猴山大胜后,张献忠即与罗汝才分开。张献忠向西南奔走,打算伺机入川。罗汝才则躲到竹溪、竹山一带。杨嗣昌到了襄阳,官军一连数十天按兵不动,他也准备歇马休兵,收集粮草过冬。刚到枸坪关,左良玉随即赶来,张献忠见官军势大,急忙退走,将人马拉到川、陕交界的太平县境内,老营和三千人马驻扎在玛瑙山。此地处在大巴山脉北麓,易守难攻,进退自如。左良玉向杨嗣昌请命,从汉阳、西乡向四川一路追赶,不料杨嗣昌已有安排,命陕西总督郑崇俭率贺人龙、李国奇从西乡入蜀,命左良玉驻扎兴平。左良玉想到杨嗣昌单独传见贺人龙,如今平贼将军的印信尚未实授,难保贺人龙不有所觊觎,倘若他立下大功,生出什么变故,岂不是白白空欢喜一场?左良玉听着幕僚反复朗读的督师羽檄:“我料献贼必不能入川,仍想避走秦界。将军从汉阳、西乡入川,万一流贼从旧路急返平利,仍入竹山、房县,将何以抵御?流贼若逃向宁昌,入秭归、巫峡,与曹操合兵,将军亲自尾追,不过促使流贼再返楚地,实非良策,遣一裨将领三千人马足矣。”

  左良玉干笑数声,不屑道:“不过纸上谈兵,全是虚妄之言。蜀地肥沃,自古号称天府之土,献贼苦于少粮越冬,势必拼死入川,怎敢回窜郧阳挨饿?兵合则强,兵分则弱。如今已留刘国能、李万庆驻守郧阳,若再分三千人尾随入蜀,我兵力已薄,驻守兴平,以逸待劳,也未必挡得住流贼大举进攻。用兵的上策是出其不意,疾攻流贼,如能重创,他们自然瓦解,纵使折回房县、竹山,此间已经他们掳掠,人迹断绝,他们从哪里觅食?何况郧阳兵马扼守在前,陕西抚台在兴安等地拦截,他们无路可逃。宁昌、秭归、巫峡等地路途遥远不说,张献忠与曹操面和心不和。张献忠败逃归附曹操,少不得会遭黑手,死期不远了。”

  他话停了,那幕僚也笔录完毕,问道:“就这样呈送督师?”

  左良玉不耐烦地一挥手,说道:“稍加润色就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不过一个督师!只要立了军功,他奈何不了咱!不必管他,一边呈送,一边进兵,先一步抢到献贼前面,守住渔溪渡。”

  杨嗣昌虽说恼怒左良玉不听节制,但暗喜自己笼络了贺人龙,没有一味倚重左良玉,不然长此以往,局面势必无法收拾。左良玉说的叶并非全无道理,他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坚持己见,心中对左良玉的戒备又多了一重。左良玉将人马分几路向玛瑙山悄悄逼近,先锋营埋伏在离玛瑙山只有几十里的深谷密林之中,偃旗息鼓,不露炊烟,伺机偷袭。左良玉知道这一仗对自己的前程、威名举足轻重,只能胜不能败。倘若此战大捷,不惟一雪罗猴山之耻,且不必担心平贼将军印给人夺去。倘若败了,正好给了杨嗣昌口实,他必会上本参劾,乘机治自己的罪。因此左良玉极为用心,不敢轻举妄动,不管杨嗣昌连来羽檄并转来崇祯手诏,催他进兵,十万火急,只是偷偷调动兵马,等秦军一到,两面夹击。他知道张献忠撒在各处的奸细、坐探极多,防不胜防,带着大批亲信留在平利县城内的镇台行辕中,终日饮酒作乐,装做不听节制、按兵不动的样子。得到秦军贺人龙和李国奇两支人马从西北向玛瑙山包围的密报,派出飞骑约定进兵时辰,连夜赶到玛瑙山下,亲临坐镇。

  刚进二月,阳气初发,依然春寒料峭。玛瑙山一带接连几天,大雾弥漫,晌午时分才慢慢消散,斜挂南天的日头光影仍有些朦胧晦暗,似乎没有一丝热气。四更时分,玛瑙山上一片寂静,偶尔有几个放哨的守卫走动取暖。临时搭建的寨门上挂着两盏白纸灯笼,不住在冷风中摇晃,在雾气中发出朦胧的微光,正是酣睡难醒的时刻。一队人影乘着雾气和夜色悄声绕到寨门前,藏身在阴影里。不远处的岩石上,几个身影矫健地攀援而上,翻入山寨,将寨门的守卫一刀杀了,用油葫芦在门轴上洒了,悄无声息地打开寨门,一队人影穿门而入,扑向寨门内的几处窝铺。那些守卫有的睡梦中做了死鬼,有的惊醒过来,来不及招架,就给砍翻在地。有几个闯出窝铺,四散奔窜,大声狂呼:“官兵劫寨啦!官兵劫寨啦!”

  “点灯!”为首的一个黑衣人低喝一声,一个黑影爬上身旁的大树,将带着细索的灯笼点燃,细索系在树杈上,一盏红灯在寒风中冉冉升起,越飘越高。

  左良玉带着大队人马等在山下,望见红灯,大喜道:“得手了,跟我上山杀贼!”上马舞刀,往山上便冲。

  官军潮水般向寨中涌进,从两面围向张献忠的老营,呐喊声、怒骂声、刀剑碰击声,混成一片。张献忠正与妻子敖氏在房中歇息,突然惊醒,一跃而起,不及点灯,胡乱披了件夹袍,顺手摸起一把大刀,跳到院中。外面有无数的人马冲来,不住喊着,“休教张献忠逃走!不可放走张献忠……”大门外一片呐喊声,不知有多少官军杀到,几处营寨已起了火,他一边穿着送来的衣甲,一边向身边亲兵喝道:“关紧大门,关紧大门!”折身朝后面跑去,到了一处较低矮的寨墙下,翻身便跳,不料却被人一把抓住,哭喊道:“老爷,别扔下我们娘俩----”却见敖氏拉着十来岁的女儿不知何时追了上来,紧紧抓住他的衣襟,孩子跪在地上,抱住他的大腿。张献忠暴叫道:“快放手!顾不得你们了。”挥刀一划,割下一大片衣衫,挣脱了大腿,翻身攀上寨墙,跳入微明的夜色中。敖氏抓得正紧,衣袍割裂,登时无从发力,向后一仰,一屁股坐到地上,嚎啕大哭。此时,大门被撞开,冲进无数的官军……

  天已大亮,官军占据了玛瑙山的各个路口、各处寨墙,火光、浓烟弥漫天空。张献忠在山坳里遇到徐以显、潘独鳌败逃的兵马,合在一处,往西北便逃。刚到山下的树林边,一声炮响,杀出数千人马,张献忠看大旗上绣着“贺”字,大惊道:“啊呀!贺疯子来了!咱们怎么逃?”

  徐以显已经带伤,催马奔到张献忠身边,低声说:“大帅换了兵卒的衣甲快走!不可迟误!”

  张献忠与亲兵互换了衣甲,又挥刀将浓密的胡须割去大半,混入人群。贺人龙已冲到跟前,大喝道:“献贼在哪里,快快出来投降!”

  张献忠扫了一眼身穿自己衣甲的亲兵,暗中用刀一拍他的马腿,大叫道:“八大王在此!”

  贺人龙一惊,见那亲兵左右有不少人簇拥着,两个军师模样的人分外扎眼,马鞭一指,大喊道:“活捉献贼,赏银千两!”

  徐以显等人不待招架,向西溃逃,官军随后追赶。张献忠带着几个贴身死士,乘机向东飞奔。

  玛瑙山大捷,贺人龙生擒假张献忠、潘独鳌等人,亲自将他们押送襄阳。杨嗣昌已接到左良玉大胜的快报,正因张献忠、徐以显等贼首漏网大觉遗憾,中军匆匆进来,禀报道:“督师,张献忠给贺总镇拿了。”

  “当真?”杨嗣昌又惊又喜。

  “已到城门外。”

  “速速押来。”不押解到襄阳城中,杨嗣昌还是有些担心,怕再生什么变故。

  两辆木笼囚车缓缓地到了督师行辕,贺人龙刚下了马,见中军已在辕门外恭候,进了仪门,白虎堂前,杨嗣昌将阶相迎,上前挽着贺人龙的手,含笑道:“贺将军辛苦了。”

  贺人龙拱手道:“戮力王事,不敢言苦。”他曾是县学的秀才,说话比左良玉斯文多了,杨嗣昌听来很是入耳。

  二人步入大堂,贺人龙见杨嗣昌走向公案后面,忙上前低声道:“督师大人且慢升帐,末将有几句体己话要说。”

  “请到后堂细谈。”杨嗣昌见他神秘其事,转身往后面而来,贺人龙紧跟其后,将堂上的众人晾在一旁。

  杨嗣昌破例招呼着贺人龙坐下,缓声问道:“贺将军,有什么机密大事?”

  贺人龙谢座道:“督师曾言向朝廷保举,末将敢不尽力?此次大捷实是大人之功。”

  杨嗣昌微微蹙眉道:“功大自然该向朝廷保举,赏罚分明是本督师份内的事,你不必担忧。大伙儿都在堂上,不好教他们等久了。”

  “有这句话,末将就放心了。”贺人龙急忙起身。二人回到大堂,杨嗣昌威严道:“带献贼!”

  不多时,一个面黄多须的大汉捆绑上堂,身后是一个宽袍大袖的儒士,也给背缚着双手。“跪下!”侍卫们四下一声吆喝,大汉微微一怔,看看身后的儒士,毫不理会。侍卫上前一脚踹倒,将他的头摁到地上。杨嗣昌摆手道:“不必折辱他了,既成阶下之囚,自然羞愧狂躁。”

  “哈哈哈哈……”那大汉仰天狂笑,“阶下囚?我张献忠何等的人物,竟会遭了你的毒手!可叹,可叹!”

  “你这不知死活的贼寇,大难临头,还敢狂妄!你忘了当年高迎祥的下场?”杨嗣昌拍案叫骂,但看到大汉仰起脸来,目光闪烁,游移不定,似是有些恐惧却极力忍耐,他心里陡然一惊,一眼瞥见他脸颊上甚为光滑,没有半点疤痕,急问道:“你是何人,竟敢假冒张献忠?”

  那大汉冷笑道:“我们大帅何等英雄,怎会轻易给你这老狗捉住?当真可笑!我不过是他老人家贴身侍卫而已,如今大帅去得远了,要杀要剐,你们随便!”

  贺人龙大惊,上前扯住他的衣襟,但见方才挣扎而出的汗水不住滴落,淌过之处竟露出黑红的肤色,原来是用蜡涂成了黄色。他一脚将那亲兵踢开,回身向那个儒士追问道:“潘独鳌,终不成你也是假冒的?”

  “非也,非也!”潘独鳌摇头晃脑道:“学生俯仰天地几十年,绝不是盗名欺世之徒。”

  霎时之间,大喜大悲,饶是杨嗣昌修养的功夫过人,也禁不住变色道:“何必与他们啰嗦,押入大牢,等捉了张献忠,一并解入京师,献俘阙下。”说罢拂袖退入二堂。

  贺人龙犹如兜头浇下一盆冷水,追上道:“末将不小心遭人愚弄……”

  杨嗣昌冷笑道:“你谎报之罪,本督师先不追究了,保举的事也要往后缓一缓。我昨日已看到左良玉的捷报,他斩杀扫地王曹威、白马邓天王等渠魁十六人,俘获张献忠的九个妻妾,追奔四十余里。论功自然是第一,你若非捉住张献忠,不然本督师如何向皇上保举你取而代之?”

  “是末将无能。”贺人龙羞愧而退,出了仪门,路过签押房,只听里面两个师爷闲话,一个说道:“东翁的心胸当真阔大无私,一心以国家为念。那左良玉如此桀傲不驯,一有战功,仍保举他加封太子少保,何等荣耀!可惜不知左良玉领不领情?”

  “依小弟愚见,对这等悍将还是应该稍加裁抑才是。”

  “胜者王侯败者贼,督师也是没法子,谁教他打了胜仗呢!”

  “那贺人龙不也胜了?”

  “老弟,你糊涂了!此处正见督师御下之术的高妙。譬如二犬逐兔,若有一只野兔,它们自然奋勇向前,拼力追赶,为的是什么?不过野兔的肠肺而已。但若是一群野兔,它们就不必如此争抢了,随便捉一只足矣,人人有份,不用使出十二分的气力。平贼将军就是那只野兔啊!”二人一起哈哈大笑,贺人龙听得心如椎击,快步出了辕门,上马飞跑出城,直奔左良玉的营地。

  左良玉大胜以后,搜山三天,没有找到张献忠,四处探查,得知张献忠率领残部逃入兴山、秭归一带,将人马驻扎在兴安州和平利、紫阳两县境内。杨嗣昌一再羽檄催促,又告知保举他加封太子太保的事,左良玉这才将自己的行辕移到平利城内,蓄势待发。刚刚住进行辕,贺人龙就赶到了。左良玉大喇喇地等他进来,嘲讽道:“是哪阵风把平贼将军吹到了?”

  贺人龙听他言语刻薄,知道他忌恨颇深,不敢纠缠他的问话,看了看左右,施礼道:“末将有机密事禀告。”

  “说罢,这里都是我的心腹。”

  贺人龙看他如此轻慢,激他道:“将军可是害怕与我单独会面?”

  左良玉骄横异常,何曾怕过什么,果然跳起来道:“我从辽东一路杀到湖广,刀下的死鬼无数,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你们都退下!”

  贺人龙一笑,将腰刀解下抛给堂上的侍卫,等众人退出,问道:“左将军可听说了督师要夺去你平贼将军一事?”

  左良玉翻着白眼看着贺人龙道:“督师上奏朝廷的文书谁见了?不过是宵小之辈拨弄是非,妄想着渔翁得利。我左良玉有的是军功,看哪个动得了咱?”

  “没有人能看到文书,但绝不是无根之谈,捕风捉影,而是确有其事。”

  左良玉指着贺人龙的鼻子咆哮道:“你不是眼红我左良玉了吧?你当我不知道,拨弄是非的小人就是你!”

  “你如此糊涂,我也不强辩。等你什么时候心平气和了,我再来拜会!”贺人龙拱拱手,起身便走。

  “这是什么地方?你以为是你的大营么,任意出入!想来容易,想走么,哼哼……”左良玉连声冷笑。

  “要杀要剐,你大可随意。但我贺人龙自认是顶天立地的好汉,要说什么拨弄是非的小人,你可到襄阳问问督师。”

  “问他做什么?”

  “他亲口许了我平贼将军大印,只要我打胜了,即刻保举,谁知他竟变了卦。”

  “他许了你平贼将军,一女聘给两家?”左良玉半信半疑。

  “他是要我俩为争平贼将军,好生替他杀贼立功。”

  左良玉抓起桌案上的茶杯,往地上一摔,叫道:“这般耍弄我,老子何必体卖命?”

  外面的侍卫听到声响,一起拥入,拔刀指向贺人龙。左良玉与贺人龙相视大笑,挥手喝道:“大胆,不闻呼叫,竟敢擅入!不要命了?”

  那些侍卫急忙退下,左良玉又喊道:“准备酒宴,我与贺总镇好好喝上几大碗!”

  整鸡、整鱼、大块的方肉上来,二人围着热气腾腾的菜肴,痛饮一碗。亲兵刚刚斟上第二碗,一个校尉急步进来,在左良玉的耳边嘀咕几句。左良玉朝贺人龙抱拳道:“新娶的那个小妾有事召唤,不要嫌哥哥怠慢。”命身边的亲兵道:“你们几个好生陪贺总镇吃酒,他若不能尽兴,小心我扒了你的狗皮!”笑着起身随校尉出去,才问道:“张献忠派来的人在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