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皇帝 别挚友查楼行酒令 卖珍藏家奴救主人

《崇祯皇帝》别挚友查楼行酒令 卖珍藏家奴救主人

作者:胡长青 字数:4453 书籍:崇祯皇帝

  众人遭他取笑,不依不饶,竟要绕桌子过来灌他,吴伟业情知开罪了众人,躲逃不过,急忙举杯自罚。

  陈子龙道:“说到屁字,我倒想起一个笑话。前朝有个翰林院吴编修,巧于诙谐调笑。一次他误入宫禁重地,被宫里的太监捉住问罪。吴编修求太监高抬贵手,网开一面。这位太监对吴编修的名声早有耳闻,便说:‘听说你善讲笑话,今个儿你如能说得咱笑了,放你不难,可只能说一个字,多了不行。’吴编修才思敏捷,张口就说:‘屁。’太监不解,问道:‘这有什么笑头?’吴编修道:‘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宦官笑得前俯后仰,当即就把他放了。”言罢,忍住笑,两眼盯着吴伟业,众人登时醒悟,笑得前仰后合,齐声叫绝。

  “这个恁的俗,说不得回去要洗耳朵了。”吴伟业遭陈子龙调笑,一时还击不出,忙遮掩道:“不如换个法子行令,检《四书》相连数句,随口说出,依座次遇‘口’字者喝酒;字中有‘口’字则照数罚酒。”

  大伙点头道:“好!这个容易了些。”

  吴伟业饮了一杯,起令道:“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马世奇、杨以任都得“知”字,各饮一杯,吴昌时、张溥、吴伟业、管正传都得“嚣”字,各饮四杯。

  马世奇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带头饮了一杯,吴昌时、周之夔、吴伟业、管正传都各饮一杯。

  吴伟业摆手道:“不行不行,卧子那么好的酒量竟空了两轮,岂能尽兴?不如改行一令。”

  “好!你说怎样改?”陈子龙枯坐无聊,再说自家坐了首席,不饮酒终究说不过去。吴伟业道:“第一句用古诗,第二句用词曲牌,第三句取《诗经》,前后意思要贯串,不可胡乱拼凑。联句上佳的,大伙儿齐吃一杯,以为庆贺;不贯串或有误的连罚三杯。”

  “这个有趣。只怕难为了天如。”吴昌时微笑道:“他平日里只知研习经史,那些词牌少有涉及。”

  “不妨,我吃酒就是了。”张溥怕坏了大伙儿的兴致,将酒杯端起浅呷一口,慢慢喝光,略略思忖道:“那我先出令。三月三日天气新,好姐姐,携手同行。如何?”

  众人见他出语香艳,调笑诙谐,又与眼下时令相合,齐声称好,各贺一杯。陈子龙接令道:“嫁得萧郎爱远游,妙人儿,遇人不淑。”

  吴伟业正色道:“嫂夫人小弟是见识过的,何等端庄贤惠,这话决不是她说的,卧子敢是享了什么齐人之福吧!”

  陈子龙还未分辩,张溥接言道:“你明日即回去了,归期既有,酒令便出得不实了。”众人纷纷闹着要罚,陈子龙只好连饮三杯。

  吴昌时接令道:“卧子南归正好有现成的句子,不是刘郎是阮郎,阮郎归,笃公刘。”

  马世奇抢令道:“想佳人妆楼凝望,等得心焦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罗敷媚,期我乎桑中。”

  管正传道:“这可是大大的不通了。卧子本是回家,怎么却说的好似淫奔野合一般?再说,妆楼与桑中并非同一个所在,教人莫衷一是,当罚当罚!”

  刘士斗却不以为然,说道:“这有何不解的?自然是一个在妆楼,一个在桑中了。梅村刚才不是说了卧子享齐人之福么!”

  杨以任对周之夔道:“你们不可扯远了,误了酒令。方才你乱了座次,也该罚。”他监督三人罚了,才接令道:“久别重逢,两情缠绵。此事也不是三句话能道尽的,我添上三句:蓉帐暖度**,脱布衫,颜如渥丹。”

  “好----”众人齐呼,共饮一杯。陈子龙面色一红,争辩道:“那是你在家的情形,怎的胡赖在我身上了?”

  夏曰瑚等众人笑声甫住,接令道:“区区九句若要况其情景,自然不足,我也帮三句:芙蓉如面柳如眉,眼儿媚,窈窕淑女。”

  众人啧啧称赞:“原来卧子有这等的艳福,怪不得急着回去呢!”

  吴伟业仰头干了杯中的酒,说道:“既脱布衫,下面自然是鞋袜了。我再送三句:六寸元肤光致致,绣鞋儿,硕大无朋。”

  吴昌时见他出语几近猥琐,不顾陈子龙脸色有些尴尬,忙问道:“此酒令倒是没有犯规,只是‘硕大无朋’四字从何处想来?”

  “快说,快说!怎么得来的?”众人不住追问,吴伟业偷睃陈子龙一眼,暗自悔愧,吞吞吐吐地说道:“这个,这个……倒也不是讥笑嫂夫人的……就是小叔与嫂嫂也不敢胡闹的。这个……另有所指,只是事关宫闱,不可随意说的,不然被厂卫侦知,那还得了?”

  “什么宫闱秘闻?定然是假托之辞,怕嫂夫人老大的耳刮子打你!”众人哪里肯依,吴伟业知道躲不过,更怕陈子龙误会,压低声音道:“听说翊坤宫袁娘娘脚大于常人,被田娘娘讥作肉屏风……”

  张溥横了他一眼,不等他说完,打断道:“日辇之下,这些痴语妄言你也会信?此令捕风捉影,照例该罚三杯。”吴伟业登时醒悟,知道此事若给人传扬出去,可是要掉脑袋的,忙点头端杯喝了,遮掩过去。

  周之夔嘻嘻笑道:“到底是真是假,咱管她作甚!不过,梅村所说的艳事,正好替我解了围,想出个酒令来:此恨绵绵无绝期,长相思,寤寐求之。可贴切?”

  张溥不好硬拦,只好劝道:“贴切倒贴切,不过方才说的是卧子,怎么转到梅村身上?这般跑题的八股文,必被座师黜在孙山以外了,罚酒算是轻的,不能按常例了,换大杯来!”

  周之夔忙道:“莫急,莫急!那我换一个,娉娉嫋嫋十三余,好女儿,美目盼兮。”众人越发不依了,纷纷叫道:“什么十三余、好女儿,这说的可是卧子之妻么?哪里着边际?”周之夔只得饮了。

  夏曰瑚依次接道:“爱月夜眠迟,红禊儿,白露未晞。仍说卧子,想必过得关。”

  吴伟业不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弯腰指着夏曰瑚道:“夏兄的话可大大不合情理了,爱月夜眠迟一句,若是放在他人身上自然贴切之极,可卧子兄也如此这般,却不是痴了?他可是要夜眠早起身迟的,夏兄却偏要他迟睡早起,好生不体贴人!该罚,该罚!”

  众人这才记起陈子龙妻子的闺名叫月儿,又是一阵哄笑,吵着要罚夏曰瑚三杯。张溥怕大伙儿闹得失了分寸,忙接令道:“万国衣冠拜冕旒,齐天乐,我武维扬。”

  不料,一时情急,竟乱了令。夏曰瑚端杯欲饮,听了将杯子一放,拍手道:“好!我有作伴儿的了,一起喝吧!”众人附和道:“是呀!你用起《尚书》来了,也该罚三杯酒。”

  张溥一面饮,一面说道:“我改作‘赫赫宗周’,何如?”

  众人不依道:“好倒是好,只是已然迟了。”

  子龙想起落榜南归,心中惨然,长喟道:“龙蟠虎踞石头城,望江南,禾黍离离。”众人喝得兴起,猛听他吟出此句凄凉的酒令,登时合座寂静,面面相觑。

  吴昌时不满道:“大伙儿都在兴头上,卧子却偏要佛顶着粪,白墙点墨,拈出这样的酒令,实在是大煞风景。词语虽工,却与情景大不相宜,也要罚上三杯!”陈子龙也觉有些失态,竟不争辩,引杯大嚼。

  张溥见他如此,叹息道:“卧子这十四字足抵得上庾子山那篇洋洋大观的《哀江南赋》。金陵六朝古都,历代兴废可以想见: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如今做了留都,风雨飘摇二百余年,真如唐人王子安所说: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放眼古今,悲从中来倒也难免,自然要以酒浇浇胸中块垒了。”

  吴昌时拊掌道:“你们俩可真是古今第一伤心人了,难得这般的欢会,竟体味出这么多的悲伤来!我看这酒怕是吃不下去了,还是各自散了吧,卧子明日还要赶早动身呢!我这里正拟了个酒令送他:惜花春起早,春光好,桃之夭夭。”众人听他酒令说得贴切诙谐,一齐大笑。

  众人拱手而别,张溥、吴昌时、吴伟业还要与陈子龙盘桓,就落在众人后面。正要离座出门,哐的一声响亮,旁边单间像是什么东西摔到地下,四人屏声敛气,就听里面有人斥骂道:“你个不长眼睛的混账东西,想办事却不愿花银子,拿这破烂货打发爷们儿?”

  “这是前朝赵松雪的画轴,另有宋朝有名书家黄庭坚、米元章的手卷,都是我家老爷生平的至爱,也值不少银子呢!”

  “多少银子,不就几张破纸么,竟值你家老爷的一条命?”

  那人赔笑道:“刘爷,这画轴里有一千两银票,您老人家想必还不曾寓目?”

  “这几两银子也弄来现世!你可是来救人的,不是来送冰敬,这般容易打发!你也不打听打听这京城的行情,一点规矩也不懂,亏你竟做了多年的管家,看你一副穷酸的小样儿,哪个信你?”

  “刘爷,这是我家老爷多年积攒下的,小的也知道打点要使银子,可我家老爷俸禄一向就薄,他又清廉自守,与人不相往来。授了个三边总督的缺儿,又是匪患极重的地方,实在一时也凑不了多少,我家少爷现在山海关做兵备道,他还不知老爷犯了事。这些东西您老人家先收下,小人再想法子筹钱,日后一定补上。”

  “这行里向来是一手清的,补上是哪位大爷给立下的规矩?哼,到时还指不定认识不认识爷们儿呢?三边总督可是正二品的大员,这两年朝廷拨发剿匪招安的粮饷多得不计其数,说什么拿不出钱来,看来是舍命不舍财了。那好,爷们儿的话算是白说了,爷们儿也不缺这千儿八百的银子,你留着另请高明吧!”

  “刘爷,您千万帮忙搭搭手儿,在小的这里是天大的事,您老人家那里还不是递上句话儿就妥了?就高抬贵手,帮我家老爷这回,小的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

  “你这话说得轻巧,可是嫌爷们儿多讹你银子了?我说杨义,爷们儿也不与你多费口舌了,这事要咱帮你,非五千两银子免开尊口!”

  “刘爷,这画轴、手卷怕不止五千两,您就高高手儿……”

  “混账!这几张破烂发黄的旧纸值五千两?你当爷们儿是刚出来混的雏儿么,给你三言两语就轻轻糊弄了?你去门外喊喊,看能卖几两银子?”

  “刘爷……”

  “滚出去!爷们儿在这儿等你半个时辰,看你怎么混骗五千两银子?”

  “刘爷、刘爷……您行行好儿,刘爷----”

  “滚!”

  张溥四人听得云里雾里,向那收拾酒筵的酒楼伙计问道:“小二,那边是什么人,如此骄横?”

  伙计朝外望望,将门关严了,才转身低声道:“大爷们想必是外地人,竟不认得瀛国府的管家刘全老爷?他老人家可是有着大大的名头,满京城里没几个不知道的!”

  “瀛国府是什么来历?”

  伙计吃惊道:“我看大爷们都是读书做官的人,京城那些外戚勋臣的府第怎的不知?这瀛国府可是大有来头的,府里的瀛国太夫人乃是当今皇上生身之母孝纯刘太后的老娘,那刘全是太夫人娘家人,又伺候太夫人多年,红得发紫,骄横一些哪个敢说半个不字?”

  四人听说是外戚勋臣府上的家奴,知道是个厉害的角色,不再追问。伙计却感叹道:“要说皇上可也真是孝顺之极,不到三岁,就没了娘亲,听说他没出宫做信王的时候,曾偷偷向老太监打听刘太后的坟茔,派了太监王承恩代为祭奠。有道是没娘的孩儿无人疼,太夫人见了皇上,搂着心肝肉地哭叫死去的皇太后,皇上见了太夫人真如见了娘亲。一元复始,每年大朝后,皇上都要亲到瀛国府拜贺春节,恩赐的珠宝金玉,啧啧啧……”那伙计说得两眼放光,兀自意犹未尽,仿佛眼前堆满了金银珠宝,极是艳羡。

  “啪啪啪……”四人心里正在各自嗟叹,一阵拍门声传来。伙计开门一看,见是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中等身材,白面微须,向小二打躬道:“小哥,兄弟杨义,有几幅祖上留下的字画,因急着用钱,想到雅座求几位老爷发善心帮衬帮衬?”转身一揖到地,“实在对不住了,搅扰了老爷们的雅兴,各位就念在小人一片救主的忠心,包涵一二。”

  “你带了什么字画?请坐下说话。”张溥刚才听了个大概,知道他有黄山谷、米元章二人的墨宝,有心见识一番。酒楼伙计见客人不怪,收拾盘碟出去,端上几盏热茶,关门退下。

  杨义急忙将身上斜挎的一个绛棠色包袱取下打开,小心捧出三个卷轴,恭敬地递与张溥,在椅子上斜签着坐了。张溥展开一看,一幅是黄山谷的行书《松风阁帖》,一幅是米元章的行书《多景楼诗》,另一幅是赵孟頫的山水《鹊华秋色图》。仔细看了款识、流传印章,都是珍品,看来这家确实遇到了天大的难事,不然绝不会将这么珍贵的书画忍痛割爱。别说是五千两银子,就是作价一万两也不多,平时藏家都是密不示人的,想要看一眼都难,不想却偏偏碰上刘全这么一个不识货的主儿。张溥边看边摸,眼睛一刻也没离开字画。

  杨义见他爱不释手,撺掇道:“这三件书画是我家老爷心爱的宝物,不是老爷吃了官司,要用银子打点,哪里舍得出让!小人想这查楼也算是京城有名的酒馆,定有不少的官宦士绅巨商大贾,可去了几间雅座,却没有几个识货的。”

  张溥问道:“什么价钱?”

  “五千两。”

  张溥蹙眉道:“这三幅书画倒是值这个数,可我们都是春闱赴考的读书人,一时怕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他平日极喜黄山谷的字体,平日难得一睹法帖真迹,如今近在眼前,心里实在有些不舍。

  杨义好不容易遇到个买主,岂肯轻放?急道:“我家老爷平日交游稀少,小人实在求助无门。老爷要真喜欢,情愿再少五百两。”

  张溥摇头道:“那我也买不起。进京赶考时带的银子不多,侥幸高中金榜,几个同乡送了贺仪,与手头所余的银子加在一起,不过三五百两,何况还有别的用处。我刚刚授了翰林院庶吉士,正在历事观政,除了有些许银两补贴伙食外,俸禄一文也没有。这动辄数千两的珍秘,实属有心无力,抱歉之至。”

  “银子再少,就办不成事了。天意,天意呀!”杨义抑郁地将书画包起,垂眉低首地转身便走,长叹道:“老爷,小人无能,救不得你了!”声音哽咽嘶哑,两眼流泪,神情极是无助。

  张溥有些不忍,问道:“敢问你家老爷上下。”

  “我家老爷上杨下鹤字修龄,在京城也是有名有姓的二品大员。”

  吴伟业抢问道:“他不是在陕西做三边总督么?”

  杨义拍着大腿,恼恨道:“听说有人在皇上面前讦告我家老爷,惹得皇上震怒,派缇骑要将我家老爷扭解回京,打入天牢。”

  吴昌时冷笑道:“什么讦告不讦告的?是他自寻死路,却怪哪个!”

  “你、你怎知我家老爷犯的是死罪?”杨义惊恐无状。

  吴昌时看看张溥、吴伟业、陈子龙三人,悄声道:“听说陕西出了大事。”

  “什么大事?”三人各觉愕然。

  “神一魁又叛乱了,攻陷了宁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