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田间小农女 第48章 要致富,先修路

《田间小农女》第48章 要致富,先修路

作者:曼莎11 字数:1786 书籍:田间小农女

  手机阅读

  只有李封站在一旁,什么话都没说。

  当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他的时候,他才悠悠说了一句:“我觉得,小姐既然这么说,一定有她的道理。难道,你们忘了,前不久刚收上来的麦子了?”

  姚家兄弟俩一听,这才想起来。前不久,他们刚收上来的麦子。要不是他们亲自动的手,他们都不会相信,这刚开春,就能收上麦子。

  听了李封的话,大家都沉默了。这件事情,他们还没来得及报上去呢!

  张三顺看了看三人,道:“这事,咱们要跟将军说吗?”

  李封摇了摇头,说:“将军应该已经知道了!”看了一眼,疑惑的三人道:“你们忘了,我们没来之前,一直有人在这个村子里。”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大家才醒悟过来。他们没来之前,将军好像就已经派人来盯着小姐了。这事,也不是秘密。刚开始,他们都在开玩笑,说将军一直在织云镇不回京城,是不是看上了这么的姑娘了。

  直到后来,将军让他们来这里种田。刚开始他们还觉得,肯定是自己做错事了,才会被将军贬来种田。渐渐地,他们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他们说的确实很对,就在姜瑜儿家的小麦收上来的那一天,洛云硕已经收到了消息。这令他不是一般的震惊,但很快也就平复下来了。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父亲洛炎是一个老将军,他陪着皇帝南征北战了不知道多少次,失去的故土,也收回来了不少。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是因为常年在外征战,整个振国将军府上,也就只有他个孩子。父亲洛炎也因为常年征战的原因,落下了一身的病。

  洛炎听儿子的话,也是一脸的震惊:“硕儿,你说的可是真的?”大冬天的能种出来粮食,这件事,他还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洛云硕点了点头,道:“爹可还记得儿子年前给北方送的那批东西?”

  洛炎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是,那东西也是那个女子给种出来的?”

  “嗯!”洛云硕点头道:“那东西叫生姜。之前儿子之所以不说,是那个女子不让说。而他们家能冬天能种出来麦子,这件事,他们村里所有人都知道。儿子之所以现在才说,是因为这件事,儿子也不确定它是否能成功。而现在,冬天能种出来麦子,那个村里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想要瞒着也是见不可能的事情。至于生姜的事情,即使爹跟那位感情再好,儿子答应了不说的,还望爹帮忙保密。”

  洛炎看了看儿子,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至于冬天能种出粮食的事情,这件事情肯定是要报上去的。与其等政敌知道了,抢先一步。或者让敌人知道了,毁掉。不如自己报上去,兴许还能保那一家人,或者那个村里一个平安。

  姜瑜儿不知道的是,她这一举动,牵动了那么多的事情。她原本只是想着,让家里人能吃饱穿暖,让村里人不至于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没得吃的。谁知道这一举动,却差点要了她的命,也差点还了一个村庄上下几百口人的性命。

  现在的姜瑜儿,拿着手里的地契,高兴得要不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肯定都往上亲上几口了。

  看到她笑颜如花的样子,里正也跟着笑了笑,道:“妞妞,你这石山也买了,接下来,你打算做什么?”

  姜瑜儿小心翼翼地把地契折好放在自己的怀里,还轻轻拍了拍,抬头笑道:“要致富,先修路。咱们村虽然离官道很近,但村里到官道这条路还是烂得不行。所以,我想先出点银子,让村里人,帮忙修一条路。从我家门前修到官道上去,铺路的石头,就从刚买的石山上出。”

  里正一听,心里也是一喜。她这是自己出银子,造福全村人的事情,有几人会不答应的。

  路过的人,听了姜瑜儿的话,都面露喜色。很快,村里就传开了,说姜家出钱修路,把村里的这条老路修去接上官道。石料银子都姜家出。

  “你们说,这大柱家几个孩子,最近都走了什么运了?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又是买山,买荒地,买长工的。现在居然还有银子买了那又硬,又没是没用的石山。还要出银子修路。这得赚了多少银子啊?”一个妇人一边缝着手里的东西,一边嘀咕着跟旁边的人说着话。

  何婶子也在其中,抬头看了看那个妇人一眼道:“翠花娘,人家能挣银子是人家大柱几个孩子的福气。看人家发家了,也没忘记咱们村里的人不是。我听铁柱说,妞妞跟里正叔说了,等他们家今年种了个什么东西,能来年有了种子,让咱们全村也能种上呢!”

  “枣儿娘,你说的是真的?”一个妇人抬头看着何婶子问。

  “杏儿娘,你别不信。这是是里正叔说的,能有假?”何婶子笑着,看了一眼妇人,低下头又缝起她手中的东西道:“这事,村长叔也知道。”

  “这大柱家的几个孩子也够可怜的。”翠花娘抬起头,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好在,虽然造了几年的孽,也总算是熬过来了。现在他们日子过起来了,也没忘记咱们村里的这些老少,也算是个好的。”

  “谁说不是呢!”刚才说话的杏儿娘也接过去说了一句。

  几个妇人,就这样围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聊着,手里的针线活也没耽搁下来。要知道,做针线活,她们也只能是等着这抽空的时候。现在还不到春播的时候,她们把改缝的缝一下,该补的也补一下。

  农村人有一句话,缝缝补补又是一年。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

  而行动派的姜瑜儿,则是跟着里正村长去了村里的祠堂。祭祀祖先。古代就是这样,修桥铺路的事情,必须得先请示过祖先,敬过土地才能开动。

  村里二瞎子给算了一个吉日,姜瑜儿作为承头人,这祭祀的事情,除了两位村里德高望重的,她是一定要到场的。

  本书来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