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斫宋 第五十五章 广告

《斫宋》第五十五章 广告

作者:面包不如馒头 字数:3013 书籍:斫宋

  李寇与肉贩们聊不片刻,对渭州的肉价有了大概的判断。

  冬日肉类供应艰难,一斤肉折合现代六百八十克到七百三十克价格在八十文到百文左右,那是差一些的肉,若要买肥的价格更高,因为肥肉能熬出油多吃几顿。

  另有排骨之类的便宜一些,只是买的人很少。

  宋代的厨房水平并没有一些书里说的那么好,现代能见的许多调料这时并未出现。

  倒是宋代的羊肉供应比较高,只是……

  李寇听着张大嫂子的说法,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宋代奢遮宋人更奢遮。

  这时代有一道菜,叫什么各有各的说法,但做法都是取羊脸两片肉,一道菜须三五口羊才能做出来。

  张大嫂子向往地咂嘴道:“渭州也只在张大户谢大户家出过那样的好菜,我家邻居曾在厨下帮忙,请的是泾原路有名的厨娘刘婆婆,那家也小气,人家扔掉不要的羊肉他非偷带回家,好教那刘婆婆一顿说骂,便是没有肉吃也不该捡人家不用的带回去,怎教小娃娃们下得口?”

  李寇并不对此批评。

  都说宋代是最富有的朝代,也只是富在有钱有权的人家。

  种地的做工的无产者在哪个时代有过好日子?纵然现代社会里也买两斤火龙果须小心翼翼咬牙切齿半天。

  “也要半口羊带回去,有羊尾也饶我几条。”李寇问羊肉贩子道。

  肉贩子笑道:“这不难,不知要哪一块肉?”

  也是以部位算价格的时代。

  李寇道:“都要,有羊蹄更好。”

  肉贩道:“你是不懂吃,羊蹄膻骚怎么吃下去?”

  你才不懂吃。

  羊蹄有一根骚筋去掉便是好味道。

  郑屠有心结交李寇,忙使人请了两辆大车来,教帮闲往车上抬肉送去马娘子家里,一边偷偷问:“果真能治?”

  李寇道:“我看你是个体虚的人。”

  郑屠叹道:“年轻时候赌钱耍关扑,也在花街柳巷里去过不少次,亏了身子。只是大夫都说,大约是洒家那口子有些不爽利,却未说过洒家有甚么不爽利。”

  李寇判断郑屠应当是这样亏了身子,因此也有一些信心。

  只是毕竟如何还要仔细把过脉,他此时没有那心思。

  “几日天气暖和直来找我,你两口子都来才行。”李寇说着,把一张飞钞递给郑屠,要他遣人去换大钱回来。

  郑屠一看索性道:“半头猪半口羊约莫差不多这些了,我取些精瘦臊子肉给你如何?不过三五斤。”

  李寇答应了,又问渭州的面食小商贩。

  郑屠不虞有他随口说道:“一月百多文钱交了,也无人理会,只是苦头多些而已。”

  看来这时代对于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管理得并不是很严格。

  李寇告别了众人,跟着两辆大车往马姑娘家去。

  待他到时,才见马娘子的铺席已经挂起了招牌。

  只是招牌上写的是“恒丰商铺”而不知做甚么营生了。

  铺席外有数十人围着一块板正在看,李寇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宣布琉璃盏大会将召开的消息。

  众人七嘴八舌,有的说“和离的妇人能有甚么好琉璃盏”,也有人猜测“怕是张大户出手的那两盏相同的”,还有看穿着怕是富贵人家的小厮,在模板前谨慎记着上头的讯息。

  李寇看到有几个眼熟的,那个让他怀疑是经略使府的吴大也在。

  他揣着手嘴里念念有词,记几句抓下头发,竟出奇地认真,恐怕是奉命为琉璃盏大会宣传的,往他身上看果见袖子里沉甸甸的,怕是有几十个大钱。

  李寇看着半天也只有一群看热闹的,不由摇头钻出人群去找马娘子。

  这样打广告能有什么效果?

  马娘子正在亲手书写请柬,她竟要请人来。

  李寇直进了她的闺房,里头的摆设很是简单,一张床一副燕几还有一张书案耳。倒是房子里生了火盆,马姑娘又换上素雅的襦裙,端坐在书案前悬腕正在红纸上写金字。

  “你先等下,如此宣传,那是压低琉璃盏的品格。”李寇止住她直说新主意,“你遣人去寻印刷铺子,将琉璃盏的规格,形状,特点,大略写在上头,找能画画的巧匠画几张图,即日起准备琉璃盏大会期间,让人宣传出去,只说大会之日,有此广告单的,凭单免茶点费用,另外,你新开的铺席有几分知名度?找人刻私章印在广告单上,岂不是一举办了几件事?若要口耳相传,几日内泾原路有几个会知道?我看衙门里进出的人多,军司又在这里,你只花几个钱,教往来各州府的,带一摞广告单,沿途歇息的时候,他们有的是人情,留在客栈也好,送给熟人也罢,几百张广告单能花费多少钱?教一个大户知道又能赚多少钱?”

  马娘子笑道:“原来你有主意的啊。”

  她细细计算了花费,便要让根生嫂去准备。

  李寇知她手头怕是没有多少钱,便取三万钱价值飞钞给她,道:“琉璃盏既贵重则必然寻常人与之无关,须盯住那些有钱的。且要知道这是渲染的事情,张大户什么人恐怕很多人都知道,便将这人咬着牙出三十多万钱的事,不提其名而广而告之,另,经略使府既也有心勾买琉璃盏,隐隐有当成贡品的打算,何不利用这个噱头?只说连经略使府都要勾得一二盏当做送给皇帝的礼物,好奇心有的人必然奇怪,倘若他们有机会焉能不来观察?便是遣人来问那也是扩大影响力的好机会,此番花出去的钱,必然能从那些有钱人手里赚回来。”

  他是不会打广告可他见过那么多打广告的,乡里也有一个村庄胡吹大气搞“乡村旅游”,能把一个小鱼塘说成是湖泊,能把一座小山头说成是某大能飞升的洞府,怎么稀奇古怪怎么胡说八道那些打广告的都怎么来。

  这自然是他学到的一手了。

  马娘子并不吃惊,笑吟吟听着李寇说了,便收了钱,道:“此本为我这个经营赏琉璃盏大会的出钱才是,也好,左右我也没多少钱拿出,便花了你的钱,只是我这里人少房屋多,你也莫在客栈住着了,直在这里来住,前院那里也没有人,你们便住在那里,行吗?”

  这自然是可以的,李寇又与她说起喂猪的大户人家恐怕要麦麸子短缺的事情。

  马娘子倒是没想到王家动手那么快。

  她早料到那些人连蝇头小利也不放过了。

  “若不与人分一些利润,人家怎肯卖力为你挣多的钱呢。”马姑娘道,“算了,那是他们的事情。只不过这麦麸子生意并不难,王家凭财力自然是能吃下一州的麦麸子,但泾州庆州是产粮大区,他们的手伸不到那里去。大郎要照顾这个生意那也不难,只消让那些粮商知道我们有的是财力,他们自然肯把麦麸子卖给我们,怕只怕王家仗着就近收的大量麦麸子,恶意压下价格,大郎不可忘了商贩也是商,他们是逐利的,便是我们逼着别人的麦麸子价格低一些,那些商贩也不会感念我们。”

  李寇笑道:“何不让他们被王家吊着?”

  马娘子一愣不明其意。

  “王家才刚刚掌握粮行,便急功近利要垄断市场,往后必然打价格战,此时让他们的价格先高后低再拔高,往后再有市场动荡还有谁相信他们?要抓到一批稳定的客户,须先让他们吃够了苦,你莫忘了对于这些小商贩来说,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倘若王氏粮行一时一个价格,看着一两年里是赚了钱,往后谁敢信任他们?”李寇道,“正好,这次能以琉璃盏赚不少利润,我们便用这些钱,利用王家的短视培养自己的口碑,渭州唯一粮商的资格,我志在必得。”

  马娘子看看李寇,她本想问作了渭州第一粮商又如何。

  只是想想她意也难平便也不多问。

  “此时我一概不问,要用钱时,你告知我便可。”李寇道,“另外,有一副琉璃酒具,又有一副大一些的镜子,那是备经略使与种知州送礼的,且不先给放在琉璃盏大会上让人看,我去取了拿回来。”

  马娘子心疼至极连忙道:“另取些别的便是了,琉璃盏本不多,何必送到宫里去。”

  李寇道:“预先取之,必先予之,不把官家哄好了,泾原路怎么为我们开口子。我有一些,往后许也能自制,不必计较。此番奢侈物件留在自己手里只是个玩具,倘若多换一些便利,最不济是钱,那能做很多事情。只这琉璃盏,我用瓷杯喝茶难道不行吗?只是那些有钱烧得慌的才追求精致——况且这物件也不是什么精致物品。”

  他直回客店,见朱文一家在大堂里等着,原来早都拾掇好了,原本要去流民营地,掌柜的好心劝一句道:“越见外越显得生分,李大郎不少那些照顾,顺从他的意思就是了。”

  这才有朱文一家在大堂等着。

  李寇手中提着一个不小的包裹,进门与掌柜的算了店钱便走。

  这一次回到马姑娘家,只怕短时间内是不能离开的了。

  李寇又备了一份礼物,不过牙刷牙膏而已,只是他们刚到,还未安歇下来,张小乙便差人来告,要他们都去校场点卯,修城墙的时日已经到了。

  李寇请来人稍等,他要马姑娘先看了包裹中的物什。

  包裹一开,满堂明亮,马姑娘一见竟伸开玉臂,顾不得形象不雅,只把那几件琉璃器抱在怀里,凶巴巴地道:“不卖,不卖,一个都不能卖——皇帝要买也不卖他!”

  什么琉璃器能让她那么失态?

  不过是那一副玻璃酒具而已。

  传统的酒壶形状,壶嘴圆润,能装八两白酒。

  又有九个玻璃三钱大小的玻璃杯。

  李寇本不打算先出此物,只是玻璃酒壶上有一对金龙,这若留着,别人怕也不敢买,何况那酒杯底下还烫着九条金龙。

  这是要结婚的那家村民用来招待亲家所用的酒壶,只是漂亮而已。

  此外便是一个玻璃钢水果盘,以及一副三尺长两尺宽的镜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