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开山刀 打工去

《明末开山刀》打工去

作者:桑甄 字数:2010 书籍:明末开山刀

  警备司的司员给百姓们解释了一番,张仨儿拿出了自己的那张奖状。

  百姓们看过之后,这才悻悻的放过他,各自忙活去了。

  张仨儿好几天没怎么吃过饭了,又经过剧烈逃跑,这下子更饿了。

  他拿着自己的粮本和粮票,有些纠结。

  他不知道如果自己再去会不会又被百姓追着打。

  “咕噜噜~咕噜噜~”

  张仨儿饿的快不行了,他管不了那么多了,拿着粮本和粮票就往粮店而去。

  当他在粮店兑到平价粮的时候,他还有些难以置信。

  他以为店老板不会给他兑粮呢,毕竟刚刚有百姓指认他为票贩子,并追着他打了。

  实际上,店老板只看到了一个背影。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只要前来兑粮的百姓,本票一致,粮店都会兑付。

  张仨儿领了粮食,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他回来了,让他难以忘怀的大通铺。

  当他回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没什么人了。

  只有一个上了年级的张大爷,靠在屋边下纳凉。

  “我回来...了。”

  张仨儿有些失落,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好想和他们说一说自己改了,自己弃暗投明了。

  可是,除了张大爷,已经没有人会听到他这些话了。

  “本家,其他人呢?”

  从明初武六年到崇祯朝的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在洪洞大槐树举行了无数次大规模的移民。

  到了现在,这些大槐树后裔已遍布明朝各地。

  人们初次见面互问姓氏,如果是同姓,都会说一句:“原来是本家啊。”

  逐渐,同姓之间称本家的谷语就流行开了了。

  到了现代,这句俗发生了变化,叫:“五百年前是一家。”

  所以,张仨儿叫张大爷本家,那是因为两人都姓张。

  张仨儿把兑到的粮食递给张大爷,张大爷翻了个白眼,嫌弃的扭过了头。

  “本家,我...我...你看,我痛改前非了。”张仨儿从怀里掏出奖状,小心翼翼的展平给张大爷看。

  张大爷早些年间是读过书的,要不是后来家道中落,说不定他现在已经是个秀才了。

  “哟,狗不吃屎了啊?”张大爷仔细端详了一翻,奚落道。

  “嘿嘿...不吃了。”

  “知道悔改还有救,你要是再去当奴才,那才是真没救了。”

  张大爷是为数不多,知道张仨儿老底的人。

  “饿了吧?”

  “我熬了粥,你去尝尝。”

  “那我就不客气了。”

  张仨儿熟练的来到锅灶旁,掀开锅盖,闻了闻。

  熟悉的香味,熟悉的菜叶子,他忍不住用手指戳了一口。

  “嗯,熟悉的盐巴。”

  “谁让你用手了,干净不干净,别刚上了茅房又跑过来偷吃。”张大爷出现在张仨儿身后,在他后脑勺上狠狠拍了他一巴掌。

  张仨儿就这毛病,每次都喜欢偷吃,还有一次上了茅房就跑过来偷,被张大爷抓个正着,因为这事儿,被大通铺的家人笑话了好久。

  “嘿嘿嘿...”

  张仨儿和张大爷两人,吃饱喝足,打了个饱嗝,靠着墙根休息了起来。

  “本家,他们人呢?都哪儿去了?”

  “这个说来话长,我慢慢跟你说,这要从你收了粮票以后开始说起...”

  张仨儿听到张大爷又说他收粮票的这事儿,不由得红了脸。

  “没有粮票了,咱们没有救济粮了,镇北伯也说了,去年是为了防备皇太极来抢掠咱们,他害怕咱们被饿死,这才发放救济粮。

  咱们大同府那得有多少人啊?吃了镇北伯一年呐,咱们哪里还有脸赖镇北伯。

  哎呀,只是这么一来咱们就都没有吃的了。

  幸亏,你给咱们的银子够多,咱们用这些银子挺了些日子。

  这时候,大同府各处出现了很多商人,他们招什么工匠,苦力,不仅管饭,还发工钱。

  这跟你去别人府里为奴,为仆可不一样。

  他们要是不想干了,随时能走,而且还结算工钱,你就是干了一天,都给你结算一天的工钱。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见过这种好事儿呢?”

  “不是,本家,这跟他们不见了有什么关系呢?”张仨儿打断了张大爷的话,不解的问道。

  “年轻人呐,就是毛燥。

  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他们一听就都去了啊。”

  “真有这么好的事儿?不会是骗人的吧?”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啊?这事儿可是有镇北伯做担保的,谁敢骗咱们,谁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镇北伯,那是什么样的存在?

  我听说,镇北伯都打到金人的家门口去了,抓回来数都数不清的金人俘虏。”

  “还有这事儿?”

  “好可不,大同府内有一府武馆,那里面有好些个金人,他们的头发,我跟你说,就像那鞋子尾儿巴一样,哎呀,奇奇怪怪的。”

  “你吹牛呢吧,咱们谁不知道你腿脚不方便,你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张仨儿不信道。

  “诺,来了,他们告诉我的。”

  王则之在财政部下面建了一个民生厅。

  王则之有意让民生厅逐渐强大起来,因此,民政厅的第一任厅长就是他自己。

  民生厅的工作人员,是王则之从各地学堂内挑选十五六岁,成绩优秀的学生。

  这些小家伙思想先进,干劲十足,一个个充满活力。

  让他们做民生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部门从财政部领银子,专门来照顾年龄大的这些老人。

  在救济粮票取消之后,他们就开始行动了,今天他们办好了张大爷的爱心卡,专门给他送过来了。

  “张大爷,我来看你来了。”民生部的两名工作人员,拎着一只鸡,还有一些资料文件走了过来。

  “啊,来啦,快进屋,喝口水,歇一歇。”

  “不了不了,这次来主要是给您送爱心卡的,有了这张卡,您每个月都能领爱心粮了,您就是不出去,也不会饿着了。

  您瞧,我还带了一只鸡来,这只鸡啊,是河套草原上吃草原上的虫子长大的。

  这种鸡啊,是草原上散养的,它们一个个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吃了对身体特别好。

  我上次来见大爷您腿脚不好,我就特地从厅里申请了经费,给您买了只鸡来。”

  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人把新办下来的爱心卡,张大爷的档案拿出来,贴在大通铺的墙壁上。

  上面写了张大爷的具体情况,还有他的负责人。

  另外一人,把活着的草原正宗土鸡拿了过来,递给了张大爷。

  张大爷接过,连忙称谢。

  做完这些两人就走了,张仨儿看着他们的背影,若有所思,他第一次觉得,他去举报的行为是那么的明智。

  张仨儿回到大通铺,他发现自己的床褥枕头整整齐齐的摆放在自己的位置上。

  他回头看了眼张大爷,瞬间红了眼睛。

  张仨儿把那份奖状贴在了自己床铺对着的墙上,帮张大爷杀鸡,拔毛,炖好,跟张大家说了一夜的心里话。

  最后,踏上了去蓟镇打工的路。

  他之所以会选蓟镇,那是因为蓟镇给的工钱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