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开山刀 围城

《明末开山刀》围城

作者:桑甄 字数:1955 书籍:明末开山刀

  击溃了阿敏贝勒的伏兵,王则之没有贸然追击。

  保险起见,他命军士们简单打扫了一下战场,返回了建州卫。

  返回建州卫之后,王则之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

  他手里的兵马分驻了一些出去,此次追击受到埋伏又损失了上千火铳兵和战马。

  他能灵活调用的兵马加起来已经不到两万五了。

  这些兵马,合则强分则弱。

  如果集兵一处猛攻盛京,他的后方补给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敌人断掉。

  分兵的话,以他手里这点兵马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最后全军覆没。

  王则之看着辽东的地图,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北方要塞(现哈尔滨)、科尔沁驻牧的龙安站(现长春)、三万卫(现开原县)、塔山前卫、建州卫。

  至于盛京城边上的沈阳中卫,他更是不打算去强攻了。

  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中卫为都城,并在沈阳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在中轴线北侧依照女真族建筑模式建设一个的“居住之宫”,史称罕王宫。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皇太极继承汗位,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

  现在的盛京城,城高池深,防守坚固。

  别说他只带来了三万兵马,就是带上三十万兵马,要把这座城打下来都要死伤过半。

  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在收到有明军突入后方的情报时,不急着回援的原因。

  因为在皇太极看来,凭明朝的这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可能打下盛京城。

  放弃了这么多城,王则之并不是胡乱决定的。

  他要集中兵力,夺下安乐州。

  这夺城的方法不能再靠内应了,内应用过一次就不灵了。

  强攻也不现实,别说他手里的兵马人数不够,就是人数足够那也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思来想去,王则之打算包围安乐州,挖壕沟,驻壕墙,把安乐州困起来。

  幸好,攻夺建州卫抓了足够多的俘虏,正好可以把他们用上。

  包围了安乐州之后,王则之也不打算前攻,他打算把安乐州包围起来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这种战术也是皇太极进攻明朝时所用的。

  皇太极缺少攻城经验和重型火器,面对坚城往往采取靠内应、劝降、引诱明军出战等办法,努尔哈赤攻下开原、铁岭、广宁,都是用的这些办法,但在袁崇焕坚守的宁远,老办法失效后,绝对优势的后金军还是无法攻克宁远。

  皇太极自己,也在宁远和锦州沿用努尔哈赤的办法,继续强攻,结果是连吃两次亏,损兵折将。

  进入中原,后金军攻城能力的短板暴露地更加明显,像京师这样的巨城想要靠人命堆上去根本不现实。

  一路走来,皇太极对这个问题看得更加明白,他开始在战术上谋求解决之道。

  皇太极发动己巳之变,一改之前强攻的办法,凡遇城池他就采取挖壕沟,严密围困的打法。

  明军无法突围,援兵又被早有准备的八旗军连续歼灭,坚守城池粮草不足,无可奈何只能出城野战,但凡出城野战的都会被皇太极的大军吃掉,毕竟守城的兵马没有皇太极的兵马多。

  这也是皇太极能够一路直逼京师的一个原因。

  王则之把杨国和小六子叫来,进行了一番密谈。

  当晚,王则之犒赏全军,将杨国缴获的敌人牛羊杀了给军士们开了开荤。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小六子率一万精锐进入铁岭卫和安乐州的中间地段,他要切断铁岭卫、盛京和安乐州的联系。

  杨国率大军从正面压向安乐州。

  王则之坐阵塔木鲁卫,确保他们后勤不失。

  王则之之所以要急着打下安乐州,一是因为他已经夺下科尔沁和克什克腾部的驻牧地,只要打下了安乐州,他的粮道就不用再从北面绕道了。

  打下安乐州之后,他的粮道就能从克什克腾部的驻地,经科尔沁驻牧地,直达安乐州城池。

  有了这座城池为基础,他就可以夺下安乐州南边的铁岭卫。

  明朝时期,在银州设铁岭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徙铁岭卫于沈阳、开原间古银州之地,境域南部属辽东都指挥使司铁岭卫,西部属辽河套扶余卫,北部属三万卫。

  夺下铁岭卫,盛京城就暴露在了他的兵锋之下,他随时可以直逼盛京城下。

  不过,王则之并不打算这么干。

  他的计划是先夺安乐州,再得铁岭卫,接着向西夺下广宁后屯卫,再向西夺下义州卫。

  夺此四城之后,他就可以一路向西,最终和山海关的明军汇合。

  等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不用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继续在后金的地盘上浪了。

  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真正实施起来就变的艰难起来。

  杨国到达安乐州后,他发现守城的敌人不过两千余人,如果这些人全都出来还不够他一轮冲锋的。

  不过,杨国也知道,哪怕只有这两千人守城,他这一万人也别想把城攻下来。

  因为在他的人搭梯趟过护城河、爬上城墙的时候,就会死伤惨重。

  所以,他严格听从了王则之的命令。

  他指挥军士,把建州卫内抓来的那些俘虏驱赶到城下,环城开始挖四道壕沟,挖出来的泥土就地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

  时光流逝,转眼间就到了十一月初三。

  这一天,围城的壕沟和高墙正式完工了,将整个安乐州围得如铁桶一般。

  守城的金兵万万没料到明军会出此狠招,他们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这些壕沟弯曲难行,布满防具和兵马,他们如果想要突围根本就不可能了。

  最要命的是他们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会断粮。

  这个时候,杨国按照王则之的命令,命他麾下刚刚收编的后金汉兵出来喊话。

  这个汉兵披头散发,看起来很是奇怪,不过在场的军士没有一人嘲笑他。

  “降者不死,顽抗者,杀无赦!”

  城中的敌人听闻无不惊恐万状,守城的将领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于是,他集结城内的兵士开始进行突围。

  杨国看到城门大开,护城河上的吊桥落下,顿时眼前一亮。

  “大人真乃神人也,这种办法也能想的出来。”

  杨国感慨了一句,抽出佩刀,指天下令。

  “全军预备!”

  围在城外早就蠢蠢欲动的军士们,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