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开山刀 纳降收编

《明末开山刀》纳降收编

作者:桑甄 字数:2097 书籍:明末开山刀

  崇祯二年,六月初一。

  一支精锐的铁骑开始横扫大同府内四州七县的城池。

  距离大同府最近的大同县首当其冲,被王则之带着一万铁骑围了起来。

  “来者何人?”

  “我乃山西总兵,龙虎将军,锦衣卫副千户,王则之,尔等通敌叛国,罪无可恕,速速打开城门,饶尔等九族性命,否则,城破之时,尔等九族不保。”

  王则之站在县城的远处,举着用纸卷起来的大喇叭高声大喝道。

  “呸,谁不知道你的武职是买来的雁门关游击,想骗我们开城,门儿都没有,有种就来攻城啊。”

  守城的武将有恃无恐的站在城墙上嚣张叫道。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要求,来啊,命火炮营,轰碎他们。”

  王则之命李化领了一千精锐驻守游击营后,就调来了火炮营,还有保护他们的步盾兵,组成了一支骑、炮结合的强军。

  王则之相信,没有哪个县城在一百门红衣大炮的轰击下能坚挺下来的。

  王则之下令后,火炮营推着一百门红衣大炮来到高地上,以十门为一个单位,开始轮番轰击。

  十门火炮齐射,红衣大炮沉重的炮子轰击在墙垛上,轰碎了垛口上的砖石,去势不减,砸烂了躲在墙垛后面的兵士。

  那兵士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没了性命。

  躲在这兵士身侧的人被砖石碎片扎入了身体,发出惨绝人寰的叫声浑身流血的在地上打起了滚。

  在守城将领的意识里,强攻城池是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他觉得凭王则之手里这一万人根本打不下城高池深的县城。

  这也是他的底气由来。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王则之根本不是命令士兵强攻,而是用红衣大炮远程轰击他们。

  百门红衣大炮,轰了一轮之后,王则之看着被轰烂的大同县城城墙,用小手指掏了掏耳朵。

  “念。”王则之霸气侧漏的说了一个字,传令兵骑着马来到大同城下宣告起来。

  “大同县守备、大同县知县,勾结乡绅豪商,哄抬物价,资敌卖国,山西总兵又锦衣卫副千户,王则之,奉命捉拿此等祸国殃民之人,尔等需以朝廷社稷为重,通力合拿奸人,若仍旧冥顽不灵,将以同谋罪论处!

  资敌叛国,乃诛九族的大罪,给尔等半个时辰的时间,半个时辰之后,若不出城纳降,城破之时尔等九族尽灭之日。”

  传令兵宣告完毕,合上布告策马返回。

  王则之命于忠燃放了一支密谍联系用的烟花,然后开始默默的等了起来。

  大同县城内,一些潜伏在内的密谍看到那束烟花之后,立刻行动起来。

  “那些当官的贪没咱们的饷银,导致咱们已经几个月没发饷了。

  现在他们又资敌卖国,城外的是山西总兵,此人是皇上的锦衣卫副千户,如此说来,咱们的守备大人和知县资敌叛国是没错了。

  咱们不能跟着这么一群人送死,到时候城破了,咱们的九族都会受到牵连。”

  “是啊,那么多红衣大炮,我这辈子都没见过,你看城墙都塌了,我觉得咱们连一天都守不住。”

  “咱们反了吧,咱们把这狗曰的抓了,把他抓了也许还能领点赏钱,几个月不发饷老子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几个潜伏在守备当中的密谍拉着一些相熟的兵士窃窃私语起来。

  与此同时,大同县城内的衙役、帮闲中也有几个密谍。

  他们把县城内的衙役和帮闲们聚集起来,悄悄向着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的家里摸了过去。

  大同县城外炮火刚熄,余威仍在。

  但是,知县的府邸内,他正和两个小妾玩躲猫猫,他一点不担心王则之会打进来。

  他认为王则之顶多做做样子吓吓他,要是他真攻进来了,那就是造反,造反就是与整个大明为敌,他不相信会有谁蠢到与整个大明为敌。

  “捉拿资敌叛国的贼人,给我杀!”

  知县刚捉住一个小妾正打算嘿嘿,就听到院子内响起了喊杀声。

  知县眉头一皱,扯下蒙眼的黑布,不高兴的走出屋子。

  “放肆!尔等刁民竟敢来本官的府邸撒野,来人呐...哎呦..唔唔...”他院子里的衙役和帮闲们一边砍翻知县府邸内看家护院的家奴,一边四处寻找着知县的身影。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知县竟然自个儿跑了出来。

  这群人见到知县跑出来了,眼睛一亮,给了他一闷棍,就把他捆绑了起来。

  在知县被捉的同时,县丞、主簿、典史也被捉了起来。

  除了他们之外,守城的武将也和他们一样,被守城的兵士活捉,打开城门给王则之送了过去。

  “大人,大同县守备如何处置?”杨国问道。

  “嗯,把他的罪证连同他本人送给宋巡抚,献城的兵士有赏,每人赏银十两,如果能把知县也捉了,捉了知县的赏银二十两。”

  王则之没有杀他们,并不是他仁慈。

  他是有自己的打算,他还不想这么快的崇祯翻脸。

  如果他私斩了这些官员,那就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但是,他把这些人的罪证和他们一同送给山西巡抚宋统殷,再让他把这些人交给朝廷处置,那就不一样了。

  这是为了江山社稷铲除祸害。

  就像上一次王承恩来跟他说的,如果他行动之前问过朝廷,问过崇祯那么事情就不会变的太坏。

  王则之刚说完,大同县城内的衙役和帮闲们就押着知县、县丞、主簿、典史一干官员出城纳降。

  “好,捉了知县的义士赏银二十两,县丞、主簿、典史之流一人十两,知县等人还有他们的那些书信和罪证一并送给宋巡抚。”

  “谢大人!”

  捉了官员的衙役和帮闲们听到有赏,一个个点头哈腰的对王则之称赞起来。

  “问问他们可愿从军,愿意从军的,拿饷吃粮。”王则之看到这些人当中有许多彪形大汉,就想着把他们收到自己的队伍当中来。

  “愿意,愿意,我等求之不得。”衙役和帮闲们属于下九流,不招人待见,根本没什么人瞧得起他们。

  对于王则之军中的饷银和军功奖赏下来的田地房屋,他们早就有所耳闻了,此刻听到王则之愿意招募他们,二话不说就表示愿意入伍。

  王则之点头,命招募官登记他们的信息,把他们编为军户。

  编为军户的衙役和帮闲们,登记完毕之后,编入军中,单独设了一个营,成为了王则之麾下的一份子。

  “大...大人,您看我们成吗?我们也想。”一个守城的兵士憨厚的笑了笑,试探着问道。

  “求之不得啊。”王则之打量了一下这些兵士,这些人虽然面黄肌瘦的,但是兵士练出的骨架子还在,只要吃的跟上,稍加训练就是合格的军士。

  “谢大人,谢大人!”这些兵士喜出望外,渗透进来的密谍早就跟他们说过王则之对麾下军士有多好了。

  除了饷银还有土地和房屋,如果军功够多,媳妇都帮他们娶了。

  这么好的福利待遇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