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覆雪归春 第二百三十章 缘由

《覆雪归春》第二百三十章 缘由

作者:陌上殊 字数:3714 书籍:覆雪归春

  女儿家的心思因着种种原因被她知晓,但温三夫人也不好将这些原因再说给旁的人听,即便那人是阿蘅的父亲,也是不大好的。

  然而言语之中,确实没了先前的顾虑之意。

  温三老爷并不知道她已经从暗处得知了阿蘅外出的‘真实意图’,也正是因为知晓此事,才会放下心来。

  他见温三夫人态度缓和下来,只以为妻子是与他一般,疼爱女儿的心思占了上风,就渐渐的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阿蘅本就不是喜欢外出的性子,得了爹娘的同意后,更是借口不日就要远行,就一直黏在了温三夫人的身边。

  温三夫人的院子里种着一棵石榴树,阳春三月之际,树上绿叶勃发,偶尔还能在一片绿意中找到刚刚开始萌芽的花骨朵儿,那是火焰般的红色。

  除了石榴树,檐下还摆着几盆兰花,此时并非是兰花盛开的季节,但府中的花匠将兰花照料的非常好。清晨的露水从叶脉上低落,晶莹剔透的水珠中折射着太阳的光辉。

  阿蘅平日对花花草草的喜欢也仅限于观赏,从未想过要自己去养上一盆属于自己的花。

  屋里的温三夫人正在同温桓说着话,他与宋家姑娘的婚期已经定了下来,就在四月初九的那一天。

  钦天监的人合过了温桓与宋家姑娘的八字,都说这两人是天作之合,而四月初九这一日更是最适合这两人成亲的日子。

  婚期定下来后,其他的事情也都准备的差不离了,接着要说的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嘱咐。

  温桓在温三夫人这边听过一些,还得再去找温三老爷听上另外一部分的。

  不过那些都不是阿蘅能听的。

  她原本一早就到了温三夫人的院子,准备同自家娘亲吃上一顿早膳,再出门挑上几件首饰,若是情况允许的话,还可以在外面多转一转。

  然而早膳还没有送上来,温桓就先送上来了。

  这大概是自上次闹别扭以来,两人总算有了一些和好的迹象。

  阿蘅伸手拨弄了一下兰花的叶子,从叶片上滑落的水珠打湿了她的手指,冰冰凉的触感在三月初的早晨格外的舒适。

  柳嬷嬷也从屋里出来了。

  她看着蹲在兰花旁边的小姑娘,眼中不自觉的闪过一丝追忆。

  依稀记得幼年的阿蘅也是这般的喜欢花花草草,只是小时候的她,更喜欢将能抓得住的东西直接塞到自己的嘴里,仿佛只要在她手中的东西,就都是可以吃的。

  夫人当时还养了几株水仙花,差点就被阿蘅给辣手摧花了。

  若是旁的话,那也就算了,然而水仙花是带着些许的毒性的,哪里能让小姑娘放到嘴里去呢!

  当初那个天真不知世事的小姑娘如今也都变成了大姑娘。

  柳嬷嬷想到那日温三夫人得到的消息,她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有了自己的恋慕之人,也到了可以嫁为人妇的时候了。

  阿蘅往院子里稍微挪动了些脚步,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柳嬷嬷看她的眼神有些奇奇怪怪的。

  她想着自己在外头的院子里已经等了许久的时间,屋里说话的两人却到现在都还没有说完,偏偏她到现在都还没有用过早膳,只喝了两口蜜水,这会儿正是最饿的时候。

  摸了摸险些叫出声来的肚子,阿蘅抬头看向了柳嬷嬷:“娘亲和阿兄是不是还要再说很长时间的话啊?”

  柳嬷嬷笑着道:“不长的,夫人只是嘱咐少爷两三件事情,约莫再过上一小会儿就能结束了的……”

  这样的话,她已经说过不下三四次了。

  阿蘅抿了抿唇,她若是现在直接回到自己的院子,先前那么久的等待是不是就都白费了。

  如此一想,她又不怎么想要离开了。

  一旁的青叶好不容易看到阿蘅有想要离开的心思,顿时就来劲了,她侍候阿蘅多时,鲜少会有让阿蘅不按时吃饭的时候,尤其是在温三夫人格外关注阿蘅身体健康之后。

  她凑到阿蘅的跟前,小声道:“夫人和少爷恐怕还要再说上一段时间的,姑娘不如先回去用个早膳,再来找夫人,亦或是先下去吃上两块点心,喝上几口水,总不能就这么一直饿下去的。”

  柳嬷嬷脸上的表情瞬间严肃了起来。

  因着屋内温三夫人与温桓开始谈话的时候,院子里的小丫鬟就已经眼明手快的送上了茶水点心,柳嬷嬷倒不是很担心屋里的人,毕竟点心茶水就摆在他们的面前,倘若他们说话之间感觉到了肚子饿,自然是会直接拿点心吃的。

  可阿蘅就不一样了。

  她才在屋里坐下没多久,连话都没有多说几句,就在温三夫人的示意下直接出了房间的门,然后就一直等在了院子里。

  在这期间,别说是糕点了,她连茶水都没有喝的。

  柳嬷嬷也开始劝着阿蘅:“姑娘今儿个的早膳还没有用,长此以往身体如何受得了,我看青叶刚才说的就很是在理,姑娘还是先回去用膳,这边夫人若是与少爷说完了话,老奴再派人去找姑娘,您看这样可行?”

  其实走与留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左右阿蘅也不可能知道温三夫人与温桓说了些什么事情的。

  阿蘅回想了一下她今日的原本打算,再看看眼下的情况,知道那些计划已经不大可能实现,停顿了一小会儿,才有些不情不愿的带着人回了自个儿的院子里。

  然而这会儿的温三夫人恰好与温桓说到了阿蘅。

  她说:“我原是不想同意阿蘅出远门的事情,毕竟桓儿你也知道,外界远不像京都这么风平浪静,说不定路过的哪座山头上就藏着穷凶极恶的歹徒。似桓儿你这般与他人同行,我在家中都已经十分担心,偏偏阿蘅却想要独自外出游玩。”

  “纵使身边会带上一些侍卫随从,可下人与主子又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原是?

  温桓抓住了温三夫人话中的重点。

  他问:“那娘后来又怎么想着要同意这件事情呢?”

  总不能是忽然就想通的吧!

  这样的事情放在阿蘅自己的身上,或许还有几分的可能,小姑娘平日里的脾气最是软和,只要不是涉及到她底线的事情,她在纠结一通后,过上一段时间,不需要别人的开解,就会自己想通。

  温桓有些想不起来阿蘅小时候需要抉择时的场景了,约莫是因为幼时的阿蘅已经很得家中长辈宠爱,平日里想要的东西触手可及,根本就没有需要她做出抉择的时候。

  却不知道是因为何种缘由,这般从小千娇百宠着长大的小姑娘,随着年岁渐长,脾气反倒是越发的软和,几乎从来不会与人出现争执,仿佛随便一个人就能欺负得了她,实在是太过令人担忧了。

  京都之中似阿蘅这般从小娇养着长大的姑娘,大有人在。

  只不过别人家的姑娘,哪怕是教导的最好的那一个,大多数时候也都跟个炮仗似的,稍微有点东西不如她们的意思,总能惹得她们大发雷霆。

  哪里像是阿蘅,已经习惯了得过且过的日子。

  温三夫人没有直接说她改变想法的缘由,而是问起了温桓:“桓儿你与谢家大郎素来交好,平日里也是见过他家的那个弟弟,你觉得那孩子如何?”

  “谢淮安吗?”温桓仔细想了想,说:“他从前在京都之中的名声确实说不上好,但自从去了白马书院读书以后,整个人就变得更加的明事理,为人处世方面也有了不笑的成长。许是年岁相近的缘故,阿蘅与他也有不少话可以说,他们两人的关系似乎还不错。”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似乎嗅到了一丝异常。

  果然,就听见温三夫人接着往下说道:“京都之中的好儿郎还是有很多的,只是那些儿郎的本身确实很好,但他们家中总是有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不好。至于谢淮安,他本身或许是没有那么好的,但谢家的家风向来是有目共睹。若是阿蘅嫁到谢家去,我也不用担心她会被人欺负了去……”

  更何况,阿蘅现在对谢淮安可是很有好感的,甚至还想着千里迢迢的去边关探望对方。

  倘若不是情根深种,又怎么会想要做出那样的事情呢!

  温桓之前也知道阿蘅与谢淮安交好,但他从来就没有往两人之间有情的那方面想,谁让阿蘅不管怎么看上去,都表现的像是个没有开窍,甚至连开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这会儿陡然听说自家妹妹与谢家的小子扯上了关系,说实话,温桓有那么一瞬间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手,想要找人来揍上两下的。

  “娘若是看中了谢家的家风,大可以找谢淮宁,怎么偏偏就看中了谢淮安?”若是仅仅是冲着交友去的,那让谢淮安成为阿蘅的朋友之一,倒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但若是将交友换做成亲,温桓还是认为谢淮宁会更加的合适。

  他说:“您也知道我与淮宁素来交好,他历来洁身自好,身边也没什么红颜知己,是个结亲的好对象。若是当真要为阿蘅择一位良婿,我看还是选淮宁,他比谢淮安要好很多……”

  谢淮宁与谢淮安,谁会更优秀一些,只要是长了眼睛的人,自然是能很快分辨出来的。

  温三夫人当然也是看出来了。

  但有时候优秀并不代表就已经是适合的。

  “谢淮安确实是比谢淮安要优秀的多,但阿蘅更为熟悉的人是谢淮安,而不是谢淮宁。”只此一点,就能够直接将谢淮宁排除出去了。

  温三夫人叹了一口气,她要与温桓说的,本来就不止是这一件事情。

  她继续往下说道:“阿蘅自小与你无话不谈,你可知她曾托人用三千两换了一批粮食送到边关去?”

  至于送给了谁,只听边关二字,知道的人自然能直接说出那人的名字。

  温桓停顿了片刻。

  实际上,在小姑娘年岁渐长后,心中就藏了许多的秘密,鲜少会说给他这个兄长听,但偶尔也还是会找机会来同他说说心里话的。

  他回想着阿蘅与他闹别扭之前的谈话,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出温三夫人方才说的那件事情。

  他又清楚的知道温三夫人不可能拿假话来糊弄他的,所以阿蘅确实是往边关送了粮食,还是特地送给了某一个人。

  看出了温桓的毫不知情,温三夫人又补充了一句:“阿蘅的院子里,如今养了一条名叫福宝的细犬,听说是谢淮安千里迢迢遣人送给阿蘅的……”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温桓捏了下指尖,皱着眉头说:“他送什么不好,怎么突然就想到给阿蘅送细犬……”要知道阿蘅小时候差点被藏獒给咬伤了,自那以后,温府上下就再没有养过犬类,甚至连猫都没有养过一只,谢淮安千里迢迢的给阿蘅送狗,又是几个意思?

  果然温桓与她是一般的想法。

  温三夫人在他说完话后,摇了摇头:“我之前也以为阿蘅因着幼年的往事,会变得很怕狗,这才不肯让人在家中养狗,然而阿蘅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胆的多,她不仅没有被当初的獒犬给吓到,甚至还生出了养犬的想法,只是从前因为我们的态度,她才一直没能将心底的想法说出来……”

  在得知阿蘅养了一条细犬之后,温三夫人背地里也开始回想着自己从前做下的事情,很是担心阿蘅会因为她们这些做长辈的态度,而委屈到了自己。

  索性那样的事情,是极少的。

  她看向了温桓:“我同你说这些,不过是想让你知道阿蘅与谢家的那孩子渊源很深,若是有机会,你便去打听一下,谢家大郎准备何时成亲。”

  “谢夫人那边早就想要上门提谢淮安求亲了,只不过谢家大郎还没有成亲,若是先给谢淮安定下了亲事,明面上说出去,总是没那么好听的。”

  温桓顿了顿,虽然不太满意温三夫人为阿蘅挑选的未来夫婿,但他仔细想过之后,也和温三夫人是一个想法的。

  谢淮安能得了温三夫人的青睐,不过是矮个子里头拔尖,恰好他的长处是别人所无法比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