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际苍茫 逼上土卫六 第八章 进化成绩

《星际苍茫》逼上土卫六 第八章 进化成绩

作者:长衫烟斗 字数:1902 书籍:星际苍茫

  白龙惊叹孟城在软件开发和软件应用上的成就和能力,工业园区几个摩天设备吸引眼球,这些设备能让一幢大楼在十分钟之内组装完成,用的是4D组装技术,该技术是在3D打印技术上开发的,只要输入图纸,摩天高的4D组装设备会自动分析材料,然后机器人运输线很快把材料运来,运输中完成钢筋混凝土搅拌和半成品制作,这些材料从摩天设备一侧进入,另一侧会看到一幢大楼徐徐出来,大楼里所有装修和设备一应俱全,大楼出来后继续沿着运输线运动,到达高速公路口时,已经调试和检验完成,稍不合格的会从运输线旁线分离,解决问题后再从其他路径到达高速公路,运输线上这样的旁线分离口有九个,肯定够用,因为白龙观察4D组装设备的成品率基本是100%,高速公路是专门货运的,自动驾驶货车实际上就只是一个底盘,没有驾驶舱,大楼上了货车,货车立刻启动,眨眼不见踪影。

  白龙来到工业园区员工休息厅,宽敞明亮,中央空调是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还设置了四季模式,有时要刮刮风,上半部要飞飞雪花,以模仿自然状态,让员工有室外活动的感觉。白龙很熟悉这里,江东工程学院就读时和列北颠国大学就读时,他都来这里实习过。

  第五段工长迪拉甘迎面走来,操着浓厚孟城腔的英语,“你好!我的小龙,我知道你要来的,上源人喜欢龙,我们孟城喜欢象,两个城市市标一看就是好朋友。今天是孟城伟大的一天,小龙要为我们祝贺?”

  白龙:“祝。。贺。。?好吧,能不能先告诉我喜讯。”

  迪拉甘:“我的远道来的朋友,你真不知道吗?孟城,上源市友好城市,已经实验成功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的计算机组合,有三十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三十个大脑,却工作的像一个大脑,自己按最佳模式分工,自我主动学习知识,这多么伟大!整个孟城,整个世界都在欢呼,新闻铺天盖地,你没看吗?”

  白龙:“这是值得庆祝的,抱歉,我最近不怎么看新闻,您应该知道最近新闻千篇一律都是不好的消息,而且一模一样,我很少仔细看,不过也在看,包括昨天,但没有看到这么令人激动的好消息。我想,是上帝让我亲耳从我最喜欢的朋友这里知道这一切”。

  迪拉甘:“我的小龙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过这不怪你,这是今天才发出的消息。世界计算机大会在孟城召开讨论了我们的模式,有些伦理主义着反对,不过还是通过了这个方案,最关键是孟城很快就完成了人类交给我们的任务”。

  白龙明白了,孟城低调处理碳衰败的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就是怕在这关键时刻人伦主义专家再反对他们试验计算机的事,姐姐的分析是对的。

  白龙:“太完美了,祝贺你们!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好消息之一。”

  白龙:“祝贺之后,我也想请教一下最近我们不愿意看到,但不得不看到的问题”

  迪拉甘:“是的,我的朋友。这里的情况不比外面好,也有魔鬼试图夺走工人的身体,但我相信魔鬼是不会得逞的。”

  白龙:“您真的说出了我的看法。上帝与你们同在。”

  迪拉甘:“我的朋友,我们当然欢迎你口中的上帝,不过《永恒之法》在1万3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任何劫难都是增加业力的好时机。”

  白龙不是基督徒,但他和其他宗教人士打交道时,喜欢用这种方式说话,就是不想被这些宗教传教。迪拉甘是新都教徒,历史文件显示佛教起源于新都教,后经中亚传入中国北方,五代十国传播最盛。

  接下来是叙旧,白龙很放松。

  。。。

  白花岛国。

  几个腿脚明显金属化的工人,在一瘸一拐的工作,他们专心致志,把路边的路牙石擦得晶亮。一个身穿白色长袖衬衫青年走过他们,致以尊敬的目光,白龙来到了白花岛。碳衰败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愈来愈大,但人类并不慌张,白花岛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临街一家酒吧,一对美洲老夫妇在那里欣赏音乐,老先生抽着雪茄。白龙也要了一杯啤酒,礼貌地问老先生:“尊敬的绅士,我能有幸坐在您对面吗?”

  老人:“当然可以,我想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经过攀谈得知,老人是京北大学外聘物理教授,领了退休金在陪妻子度假。

  老人:“再不陪陪我亲爱的天使,我想没有机会了,感觉世界好像出了点问题,可能上帝打瞌睡了。这也是我们这些搞物理学人的无能,否则我们应该知道“碳”发生了什么事。”

  白龙:“您觉得人类在物理领域的探索,目前是个什么阶段?”

  老人:“先生,我觉得您实在是问了一个好问题。坦白的讲,我们刚刚迈进门槛,或许这还是个乐观看法。人类从21世纪探知引力场,并认知了暗物质的存在。但人的意思源于视觉和触觉,以及自身经历或学习到的以前人类知识,大、小、方、圆、快、慢,甚至颜色和温度这些并不存在只是人类神经系统辨别事物的方法,人类却把它们当成物质基本属性,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人类无法像分析光谱那样分析引力场,对于暗物质更是知之甚少。”

  白龙:“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老人:“这是个更好的问题。但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我不知道。”

  看了身边的妻子一下,老人把手中的雪茄熄灭,严肃起来,接着说:“我的妻子是研究生物肌体化学反应的,核心目标就是研究生物的意识来源,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有机物氧化过程,有机物氧化在哪里都可以发生,比如在实验室里,那么人这个巨大的有机物,为什么会有思维意识?灵魂不存在吗?如果存在,是如何产生的。有两个问题,不是某个科学领域的责任,是全人类的责任,1、宇宙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2、思维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我们探求物理领域的知识,以及数学、哲学、社会学都应该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我之前,或之后可能工作的某些单位和组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