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贵女楹门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中多闻言

《贵女楹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中多闻言

作者:今朝如晤 字数:2695 书籍:贵女楹门

  “未时末刻,我们并没有听到炮火声,想来,陆副将也可能着了道。”苏小将军神色凝滞,当时千钧一发,大营主力兵分被阻隔无法互相救援,军中有人暗通贼人防不胜防,他们心知不可贸然只得退身下来将剩下的兵卒安置在乐逾境内,只身前来寻求知府卓大人的援兵。

  周叶忙不迭点头将这几日来的遭遇和盘托出,分兵、遇袭、入城,一半的兄弟死不瞑目,为了送周叶逃出生天,几十人绑着黑火药与贼人同归于尽,周叶现在说来齿根还不住的打颤。

  邱廉向来是个看起来老成稳重的人,也不由狠狠握拳砸在了桌案,茶盏晃出水渍,晶莹剔透。

  “那——朝廷可有回复?”周叶心急如焚。

  邱廉摇摇头,虽然前几日就已经将庭寄送出,可盛京城究竟给什么样的答复,他们并不能揣测。

  “这——这陆副将他们还被围困在城寨之中,能等的了几日?!”周叶满心焦灼,他们几十人杀出条血路唯恐会激怒了贼人,若是赶尽杀绝,那山上千余人绝没有生路,更别说还有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两省官员,根本就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难道、难道莫何顺宁的兵,一个子儿也动不了吗?!”

  苏一粥的拳头捏的咔咔直响:“我们虽受皇命剿匪,可不能接管地方军队和兵营,两省也绝不会听我们的话,哪怕是乐逾府,在没有接到圣旨之前只能按兵不动。”

  周叶的指尖死死捏着被褥,这是——要将他们逼入绝境啊。

  等待的每一刻钟都如同煎熬。

  八百里加急,数日便可经由十二驿站飞送往帝都。

  盛京城中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百姓们津津乐道着前段时日颁布的新政,深宫内苑之中多了两分闲情静谧,只是六部议事处,比往日更加的热闹聒噪了。

  乍一看,那本独当一面的任安任宰辅并不在阁中,倒是多了不少的大学士,虽瞧着忙中有序可每个人都面有焦色,神情之中皆是揣摩。

  “叮”,周寄铭大学士的指尖轻轻敲打了下案几前的茶盏,所有人手中正在翻阅批就折子的动作就停了片刻。

  “兵部的急件,该回折了吧。”他是在问堂内这跟无头苍蝇一样在不忙装忙的十几二十人,一个个埋着脑袋两耳不闻窗外事。

  “晋王殿下说了,该帮的绝不推诿,毕竟剿匪是灭朝廷之忧,苏小将军等人都是给朝廷办事的。”柳大人轻咳了声第一个回话,义正辞严、堂堂正正,他将手里的折子往桌案上搁置。

  周大学士眯了眯眼瞥着柳浩,户部尚书大人正巧告病在家,所以户部的事就交托给了这位柳侍郎,只是那双吊梢眉眼怎么看都有些奸诈小人的样子,周学士平生就不爱这种贼眉鼠眼的家伙,一看世故圆滑,张开嘴就是天马行空。

  “乐逾传来的八百里庭寄,苏小将军上禀天听,莫何顺宁府衙有人勾结贼寇故而请求邻省出兵相援。”

  柳大人摸着下颌思来想去:“乐逾的兵营大半年前不是归了允南道吗?”他目光落向一旁,“朱大人,这事儿您清楚。”朱大人,正是兵部侍郎。

  那人突然被点到了名,忙不迭起身:“正是,大半年前兵部对西南营进行了调整划分,乐逾的悍营已归并至允南道,屯兵六里云,远着呢。”乐逾府中并没有实权实兵,就是想支援也得去允南道借兵,那得花不少的时间,更何况,从盛京到地方你还得一级级的通知下去。

  “瞧瞧,哪来得及。”柳大人言表无奈,可心底里压根就没着上急。

  周学士给堵了一嘴竟无言以对,一旁正品着茶盏的孙延平大人就明白了,兵部的急件到了也有数日,可所有人没个能做主的,等了又等岂不是在拖延时间故意晾着那在乐逾等消息的苏一粥,这柳大人是晋王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跟明狰一个鼻孔出气,私底下在给剿匪大军出难题呢。

  孙延平眼珠子转转:“要不,赶紧着将急件送去玉璋山?”孙大人不想惹是生非,可也不想将来被人扣个大帽子,他擅做和事佬,两边都想挑着不得罪的话,一头是任安,一头是晋王,啧啧,水生火热。

  柳浩敲了敲桌子:“我的孙老大人呀,这点儿小事都要将折子送去玉璋山交给任宰辅过目询问,岂非坏了天子狩猎的雅兴?”他还哀叹了声洋洋轻笑。

  孙延平眉一挑,大半个月前听闻了午凉的周将军将红夷大炮改道相助剿匪一事后,捷报频频传来言辞凿凿说是即将马到功成,九五之尊自然乐得高兴,这朝廷后宫的左右耳边风一吹就没边了,得——既然剿匪得胜指日可待那么秋猎一事无需耽搁,恰好,秋高气爽心情佳,天子大手一挥,朝中武将连同任宰辅全都陪那真龙进玉璋山“逍遥逍遥”,至于盛京城中的事,就交给晋王和六部以及诸位大学士一并代天管理。

  这是个很奇妙的机遇。

  一来,天下大权掌控在这内阁众人与晋王手上;二来,天子和宰辅也许正等着看六部治下是否有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能力;三来,晋王能否果决妥当,堪受大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算盘。

  禁城之中的皇亲国戚都随着一并去了玉璋山护驾狩猎,静待天子盛行而归,剿匪大获成功——

  谁知,会突然传来急件。

  这一场天子秋猎,似乎也成为了阴谋诡计的一部分。

  如今,莫何顺宁两省情况的真假是非,他们只能从所谓的“庭寄”上获取,所有人都被突然蒙在了鼓里,对前方剿匪的战况一无所知。

  孙延平虽不是什么出头鸟,可这种茫然叫他生出不少的危机感,若是任宰辅在,绝不可能发生,但如今——他抬眼瞧着满屋子这约莫二十人,各怀鬼胎。

  “秦大人,您是天子的肱骨之臣,也曾是任宰辅的门生,晋王一手提拔的栋梁之才,您的意思呢?”孙大人学乖了,索性将问题丢给秦征。

  秦征是将来注定入住内阁的大学士,这个关头自然也有着决定权,只是几天吵吵嚷嚷下来没个定夺,总不能一拖再拖将剿匪的小将士们丢去了天边吧。

  “若真如庭寄中所言,最快是就地取兵,”秦征挺直了腰脊,眉宇之中可见的担忧转瞬即逝,他实话实说,“本官记得莫何的旱营在怀容还有数千精兵。”

  “实数一万一千两百三十八人,养兵千日是用于边防征用,不可随意出借。”兵部侍郎朱大人跟上一句。

  “剿匪可不是无底洞,他们要什么,咱们就得给什么?当初苏一粥下过军令状,八千人足以,若是剿个小小的山贼还要朝廷惯着他们数以千计、劳民伤财,那要他苏一粥做什么。”柳浩的话并不是无理取闹,兵马,给过了,大炮,给过了,结果却要朝廷里再来擦屁*股,哪有这等道理,分明是苏一粥和陆以蘅指挥不力,兵戎相交却制敌不能!“再说了,诸位大人就能肯定,他苏一粥是行得正、站得直的人吗?”柳浩话锋一转突然丢出这么个问题,令在座众人面面相觑。

  “本官这里可还有数十道匿名折子,都是递呈上来弹劾苏小将军的,那小子年幼流落莫何本就与两省的衙门有过节敌意,如今将几千人白白送给了贼寇,难道——你们就没有怀疑过是苏一粥刻意诬陷顺宁莫何吗。”柳浩在桌案上翻翻找找摸出了十几本褐色折子塞到了周寄铭的怀中,好似这才是他一直拖延增兵援兵的缘由——

  若是再给那姓苏的派几千人去,你们谁敢拍着胸脯顶着脑袋保证一句,预祝大捷?!

  议政堂内顿鸦雀无声,心思千回百转。

  这匪贼还没剿干净已经开始互相诋毁弹劾起来了吗。

  “还别说,程有则大人给本官提过醒,那姓苏的小小年纪就是个杀人犯,他的话,怎么能随便信。”

  柳大人如今一字一句都针对的即有出处,叫人反驳也难。

  周寄铭翻了翻怀里的折子,不置可否:“陈年旧事有何可提,”苏一粥杀的那个人就是个贼寇,死有余辜罢了,“苏小将军立过军令状,剿匪不力对他可没什么好处,”大学士嗤笑了声,“明摆着莫和顺宁的府衙出了纰漏,官贼勾结构陷了苏一粥和邱廉他们,怎么,柳大人连这点判断能力都没有了?!”

  柳浩不着急,反而耸了耸肩:“啧,周大学士的意思是,这错还在朝廷了,您在暗指吏部派去台阁生风的封疆大吏都是朝廷的蛀虫不成?!”他话是对着周寄铭说的,可手指一点就点到了吏部尚书孙延平的脸上。

  瞧啊孙大人,这周学士在啪*啪的打您脸呢,说你们吏部挑选出来的贤能只会与贼人勾结污蔑朝廷剿匪大将军呢。

  孙延平脸色一变,周寄铭牙根一咬。

  唾沫星子都溅不出半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