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衣依的幸福 第四章 回家

《衣依的幸福》第四章 回家

作者:林兴萍 字数:2751 书籍:衣依的幸福

  六零年舅舅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了。春节舅舅带了好多东西回家过节。舅舅要回校上班了。那天早上外婆刚刚给我扎好了小辫子,就栽倒在地上了。舅舅蹲在地上用指甲掐住外婆的人中,外婆很快便醒了过来。

  “妈,你病了?”舅舅担心地问。“没事,就是有点心慌。”外婆站起来把头发拢了拢。“妈,衣依也该读书了,你们在农村,我也不放心,要不你和衣依一起到姐姐家里住。我找队长说说。”舅舅扶住妈的两臂担忧地说。

  “哼,你姐!你放心出去工作。我知道该怎么办。”外婆笑着坐到梳妆台前理头发。”舅舅长长地叹了口气自语“爸太无情。”

  “你说什么?你找你爸了。”外婆豁地站了起来。

  “没有,我如今和他们一起工作,她老婆来找过我。说他们没有子女,如果我愿意,他们愿意给予我帮助。我……”舅舅说到后来就没音了。

  “果然天道无常,因果自有报应。认与不认,只问你心。与我何干。不必在意我的感受。”外婆语气超脱。

  “真的吗?我安家了,就来接你到我家去生活。你暂时先到姐姐家去生活一段时间。”舅舅兴奋地上前握住了外婆的手。

  外婆长长的眼睫毛下挂了一颗泪珠,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在舅舅的手背上拍了拍说“你该走了。”

  舅舅走后,外婆把我交到隔壁秀琼家里。

  第三天外婆就到队里辞掉了村小代课老师的职务,把我带回临江城父母家里。

  那天,外婆把家里所有吃的东西全部装进了背蒌,把我们穿的衣服用床单做成包裹一并装了,一些小东西装了小包递给我让我提着。

  一路走来,五十几里地,走走停停,中午外婆从我提的包里拿出舅舅从省城带回来的饼干叫我吃,饼干很好吃,但是太硬,吃了几块我的嘴里便起了泡。外婆叹了口气说“再走一半就到了。”

  到了临江师范学校家属大院门口外婆牵着我的手说“衣依,要喊人哈,嘴放甜点,嘴甜才逗人喜欢,听到没有。”我点头应着。看着院子好大,走了好久都没有到。“外婆,还没到呀。”我的脚痛,肚子又饿。

  “快了,快了,这个院子走完,进去就到。”外婆抹了把汗水说。

  里面的院子更大,在外面停了好大一阵子,才牵着我的手进了屋。

  屋子里爸爸坐在一把木圈椅里捧着一本书在看,妈妈正哄着弟弟玩,姐姐背朝门身子扑在桌子上不知在干什么。

  “你们来干啥?”妈抬头看见我们,惊讶地问。

  外婆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喘着气说“衣依该读书了吧,还在农村,你们放心吗?”

  “我什么时候说让她回家读书了。”妈厌恶地看了我一眼。

  爸放下手上的书扫了我一眼,接口说“她当然该回来读书了。我叫她们回来的。”爸爸走到外婆身边把背蒌接了下来。

  “乡巴佬。”姐姐突然冲到我面前大喊了一句。我吓得抓住了外婆的衣裳。

  爸爸不理会妈妈,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姐姐的房间。房间对门的墙上有两扇双开的玻璃窗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把屋子照得透亮。左面窗下摆放着一个黑漆写字台,菊红色的台灯让我特别想上去摸一下,右面窗挨墙的地方放了一个双开的衣柜,爸爸打开衣柜对外婆说“整理一下你们的衣服就放在柜子里。床,将就把夏天乘凉用的竹凉板搭在那里。”爸爸指着进门右边墙处说。我们的床正好和姐姐的小床形成一个L形。屋子很大,即便加了床也不显得拥挤。

  姐姐叉着腰站在屋子中间,嘴巴嘟得老高。一见外婆打开衣柜,她立刻跳上去大叫“是我的衣柜,不准动。”

  “什么你的,我说了,衣柜一半留出来给你妹和外婆。妈,先把床搭起,铺好。”爸爸不顾妈妈的强烈反对,把我们安排到了姐姐的房间里。

  妈妈瞪着血红的眼睛想要阻挡的时候,弟弟不知怎么,砰地一声跌倒在地,哇哇地大哭不止。外婆停下正铺床的手,楞了。爸爸说“没事,小孩子磕磕碰碰是常事。拿半斤粮票、五角钱,带衣依去吃碗米粉再回家休息。”说完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票递给外婆。

  我们在门房的指点下,很快在宿舍对面找到了临江米粉店。外婆给我买了一两猪肉苕子粉,八分钱,她自己买了二两素粉一角钱。刚端碗要吃时店里一个服务员拿着抹布坐在我们对面,盯着外婆看。外婆不自在地问“你有事吗?”

  “没事,你很象我认识的钱少奶奶。”

  “哪来的少奶奶,我是贫下中农。你请便,我们吃饭了。”外婆正了正衣襟,板起脸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埋头吃饭,不再理他。

  我吃着米粉,望了眼那老头,心想,讨厌死了。吃饭都吃不清静。

  “刘师傅,二两米粉。”店里一个服务员叫了声。老头才起身走了。

  外婆轻轻叹了口气,把碗里剩下的汤喝干净了。我学着她的样也喝干净了汤。

  吃饱了肚子,脚下有劲了。

  “外婆,那个老头是哪个。”我望着外婆问。

  “不认识。”外婆不高兴地答了句。“衣依,米粉好吃吗?”外婆和气地问。“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我兴奋地答。“你乖乖的,以后外婆再带你去吃。好吗?”

  “好。”我跳着回答。

  很快便到了临江路,临江师范学院在临江路中间,对街就是学院宿舍,宿舍不远就是学院附小,和附幼儿园。

  外婆牵着我的手说“你要看仔细了,以后这里就是你生活的地方。”

  我们现在站的这条路叫临江路,那里就是临江师范学院,你爸上班的地方。外婆指着不远处一道特别大的门说。穿过街道,就到了宿舍门前,外婆说这里就是你们家,我们从左面开的小门走了进去,一跨进门就看到几个半大小子在一个小院坝里窜进窜出,穿过小院坝,上了几级台阶才到里面的大院子。

  大院里天高地宽,铺着水泥的地面一尘不染,两边灰色的砖墙间隔两米就凸出一截,我们家在右面的中间。凸出的地方是每家自己接的厨房。院坝比有些街道还宽、还长,几个小姑娘在院里跳绳。外婆说,“以后,你也可以和她们跳绳。”

  “兰兰,那是你妹妹?”一个小姑娘指着我说。“哼,乡巴佬,我才不要这样的妹妹呢?”姐姐斜了我一眼鄙夷地说。

  我看了她一眼,心想,我还不想要你这个姐姐呢?

  回到家里,爸爸手里捧了本书,似看非看的,妈妈气咻咻地说“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看着他们的样子,外婆想退出去,爸爸说“不用,你们回来。转头对妈说‘行’”。

  妈妈一下子转怒为喜,看着我们说“你们先熟悉一下家里的环境。

  “好好好。”外婆点着头连说了几个好。

  “你看着儿子,我给她们交待一下。”妈起身,先带我们到厨房。厨房不大,只有几个平方,在屋前挨窗的地方,放了米缸,水缸,一挑水桶和扁担挂在墙上,用砖砌的五格柜子上摆满了盘盘碗碗,柜子下重重叠叠放了几口锅,最外面的墙边放了蜂窝煤炉子,挨着炉子搭了个切菜台子。炉子边放了几十个蜂窝炉和一捆引火的木柴。

  “蜂窝煤炉子你会用吗?”从厨房出来,妈问外婆。“应该不难吧。”外婆看了眼炉子答。

  “哼。”妈用鼻子哼了一声。接着说:“每天要挑两挑水才够用,洗衣服到嘉陵江去洗。挑水就在前边院子自来水管处,每天开三次水,所以你必须早晨就把缸里挑满。不然水不够用,如今增加了两个人,恐怕下午还得去挑水才行。”

  接着妈把我们带进她们的卧室,妈的卧室,进门左面墙上一溜玻璃门书柜,全是书,书柜直接顶到房子的天花板。我数了一下一共六格,里面放满了书。书柜侧面墙上是一扇双开玻璃窗,窗下放了一个大写字台,台面上铺了一块乳白色的毛布,上面放着一个大帽茼,里面插了二枝芭茅,帽茼旁边是一个大笔筒,笔筒里插着大小不一的毛笔,一个大木盒子里装着各很多象牙膏一样的东西,一个大墨盘和一个装水的小瓷缸子。一个湖蓝色的台灯放在写字台边,写字台台面下并排三个抽屉,中间一个大些,两边,一边是柜子,一边也是小抽屉。书柜和写字台形成的倚角放了一个竹编的蒌子,里面放了卷起的纸。(其实是画)

  另外一个窗户下面是一个小巧的梳妆台,台面上只有一个大的圆铜镜。紧接着拐角处放了便桶,便桶前边是一个五开门的大衣柜。距衣柜两尺就是他们的双层架子床,左面给衣柜留下开门的空档,床的右面放了一个床凳,紧挨床凳放着一个一米高两尺宽的立柜,柜上放了茶盘,茶盘里放着一个五磅水瓶和一套细瓷茶具。床下一个脚踏板,里面架子上罩了一床白色的纱布罩子,床上放着两床叠得整整齐齐的红色缎面绣花铺盖,床头放着红底绣花鸳鸯枕。

  看完他们的卧室,妈说“记住,我们屋里的东西不要乱动,扫地,抹屋。倒便桶就行了。”

  至此,我算真正回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