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剑道路漫漫 第一卷 风入律 第七章 雪应丰年,血应山河

《剑道路漫漫》第一卷 风入律 第七章 雪应丰年,血应山河

作者:味道也还行 字数:3730 书籍:剑道路漫漫

  靖宁十九年腊月二十六日,大雪封天,柳易正想着该买什么年货,碎碎念道:“爆竹得买,以前在土匪窝子里,哑巴最受欢迎,谁买爆竹啊?来了剑胆城,也看了几场喜庆事,所以爆竹必须得买,鱼得买,李白药说有个读书人叫李仕鱼,行事风格很下作,吃尾鱼就当帮李白药报仇了,再买串糖葫芦,郎哥爱吃的,两斤肉,一壶酒,半斤虾仁,七八个肉包子,一对春联,两张门神……”想了一大串的柳易猛然醒了过来,钱啊,这些都是用来买剑的钱啊,经过剧烈的思想挣扎,鱼得买,糖葫芦得买,还有答应老板的得做到,再买四十个馒头,将就着大概能撑到来年店铺开张了。

  剑胆城里的穷小子在思量着买年货,大沁京城今年的最后一次大朝之后,市井小民由皇城东门外往里望去,环佩叮咚,金石相击,宽袖博带的衮衮诸公,迈着特定步子从东门鱼贯而出,如同这冬日里燃起了一把火。

  出了皇城门约五十步,文武分明,大小圈子三五成群各自寒暄着,若是见着了自家仆役,必是先与同僚抱拳告辞,再由仆役系上披风,递上暖炉,而后才跨过早已压下轿头的轿子,扶着官帽入轿。

  也有零散几个新晋官员,虽说早已纳拜投名,但资历尚浅,凑哪里说话都没人搭理,仍与圈子格格不入,形单影只。

  京城居不易,除了官宦世家和各大士族门阀,更多的是为官十年仍然买不起宅子的大官,何谈添衣置轿,一路死撑着京官该有的风度,等走到没熟人的街道后,双手稍抬,捋捋袖子,宽袖紧裹手臂,行走在风雪中,谈不上落魄,只是少了先前的风流。

  午时许,汝阳城主街道上异常湿滑,昨夜的雪早已被清扫干净,黄黄的堆在了墙角。

  新钉上的马掌铁踩在冰冷的石板上,马走得很慢,蹄声慵懒,后面的马车轮子还时不时地发出一点轻微声响,马看着就不是急性子的快马,马车也显得有些平凡,在天子脚下讨生活的百姓,何曾看走眼过?明眼人只需往马脚棒上随意一瞥,主人的身份也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马车先是沿主街大道缓慢而行,而后转入青云巷,左转右拐地来到了白马街,于庆余斋停下

  马夫跳下车将车凳拿下放好,杵了马鼻,待马车已经不摇不晃时,颤颤巍巍走出一个着黑色窄袖便服老人,赫然便是户部尚书王大人,今年皇帝跟前的红人。

  短短一年时间内,户部在他的整顿下,盈余了上千万两白银,今早刚加封了紫金光禄大夫衔。

  老人下车之后背着双手,抬头端详着庆余斋那块招牌,三个烫金隶书大字,经历风霜多年后依然如新。

  斋内自有小厮出来将马车拉走卸下,马夫搀扶着老人掀帘入门,与雪后阴冷的帘外不同,屋面热气洋溢,一股羊肉的浓香中还夹着一半的腥膻,老人满意地吸了口气,心情愉悦。

  主仆两人来的不凑巧,斋内生意正值火爆,食客饕餮甚多,马夫一番交涉无果,一脸委屈地回到老人身边。

  直到店老板出来作揖赔罪,并承诺打四折之后,另外三人才勉强同意添张桌子一起挤一挤,当然不是因为打四折的事,没钱谁回来庆余斋吃饭,那不是自讨没趣?主要是宅内老板亲自出来请求,自然人人都会给面善的老板一个面子。

  三人不情不愿地挪了桌子,但每个人仍然如先前一样,凳子挪离桌子老远,紧紧地挤着主仆二人,也没给老人好脸色。

  寒冬最适合吃羊肉,汝阳城的冬天,庆余斋一家独受青睐,店内羊肉堪称一绝,老人却只吃羊杂。

  老人不言不语,马夫服侍老人坐下后也坐在了旁边,只敢坐半个凳子。

  小二先将老人这边的矮桌抹了一遍,之后端来了炭火、料底和羊杂。

  老人放入了一碗生腥羊血,而后依次是羊蹄、心肝、肠肺。干枯右手拿着筷子不停在锅里搅动,手上满是褐斑。

  血块慢慢地变色了,老人弓腰向前,右手拿着筷子夹起一整块羊血,左手拇指和食指同时夹住两根筷子一压,羊血变成两块,重复了一会儿,竟是趴得有些累了左手扶腰后直起,。

  还未夹完,锅内已经热气腾腾,直漫锅沿,也就不管它了。

  右手拿起用磨损得厉害的木勺给马夫舀了一勺汤,马夫何曾受过这样的大礼,瞬间站起,手足无措。

  老人持筷子的右手缓缓下压,示意马夫坐下,也给自己舀了一勺,双手端着拿到嘴边吹了吹,一大口喝下,滚烫之感一如当年,只不过现在身居高位,没了当时的窘迫。

  边上食客是只顾自个儿喝酒的糙汉子,一看就是没见识的外地人,才不识得早已名满天下,享誉庙堂的户部王尚书,首善之区的食客也只顾着看热闹,没人会去提醒几个一把年纪活到了狗身上的愣头青。

  大沁国不穷,拥九郡膏腴之地,驭两千六百余县两万万之民,北拒三国于境外,南抗蛮子于障林,可大沁国库很穷,所幸出了个户部尚书力挽狂澜,反转国库亏空的困局。

  老人细嚼慢咽,羊血吃在嘴里哈气,而后又喝一杯酒,胡子、衣襟上皆是酒水。

  马夫好像没听到老人的提醒,像个娘们儿一样拘束。

  一如先前,马车缓缓出了小巷子,进入了石板街道,这回是向着城外的方向而去。

  又下起了大雪,出城三里地,马夫搀扶着老人下了马车,随便在路边选了个地儿,烧了纸钱,洒了些酒,缓慢转身向马车走去,对着汉子说道:“回了!”

  回去的路上老人缓缓道出当年的一些事。

  “大沁明皇帝八年,那年我三十二岁,第一次进京。”

  还不忘感慨一句道:“汝阳是个好地方,都在了三十四年了,仍然喜欢这座城!”

  “我没什么名气,堪堪可以进入春闱,那时候觉得春闱这个词真好。”

  “从上艾郡到汝阳我走了四个月,那年的雪可真大啊!比今年的还大!白花花的雪阻了路途,那时一腔盛气的我还是熬到了汝阳城,白花花的钱阻了我的仕途,明皇帝九年,真是难熬的一年。”

  城内集结的书生多是官宦世家,稍微有那么几个出身和我王灿差不多的,但人家有银子,自然而然地成了宽衣博袖的名士大才了,日日有宴请名敕递来,我也就是那时候才知道,圣贤书终究比不了铜钱......”

  “那年也是腊月二十六,燕成兴在庆余斋宴请朋友,我天天读书读傻了,不懂人情世故,人家随便喊了我一声,我就跟着去了。”

  说着说着,老尚书自顾自地大笑。

  老人缓缓地说着,马夫时不时地挥动着长鞭,不知道有没有在听。

  说出来也是个笑话,燕成兴邀了王仕之入宴,王仕之顺便带了我一声,我还就真去了。来了莫约四十来个人,有王仕之、崔成生、韩月云、刘溪臣、秦少游、杨恒、姜公、李成冰……”

  王灿掰着两只手的指头数着,而后许是忘了,停了一会儿说道:“反正就是有好多人。”

  “出生白马书院的王仕之......”

  老人停顿了一会儿,评价道:“才高八斗,德如圣人,气节更是令我辈汗颜。”

  “就这么个人,读书人的温文尔雅好像就是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一样,他对我还颇为照顾。”

  “我第一次喝的汤也是这么烫,那时吃不惯羊肉羊杂,腥臭的羊膻味直冲五脏六腑,我就那样含着一口滚烫的羊杂汤落荒而逃,吐在了门前的一棵枣树下,就是门外磨盘粗的那棵柿子树那儿”迷醉的老人用手胡乱指了指。

  “将近三十多年过去了,我都忘了那棵枣树长什么样了。”

  “王仕之……”

  “他表字什么来着?”

  “他做了一年的翰林学士,云游天下去了,整整三十多年没了音信,可能成了山上的仙人,也可能成了地下的黄土。”

  老人最后说道:“先生说‘老的时候可以在院子里栽棵桂树,放个大水缸在树下,接了树上滴下的的雨水,水缸里会生出很多的小虫子在水里游啊游啊,极有意思。’”

  忆一厢往事,流两行浊泪!,这世道中,唯一不变的,只有马蹄踩在石板上的哒哒声。

  ……

  ……

  大沁南方的雪基本都集在了腊月和正月这两个月中降下,虽说时候集中了,可脾气还是太小,多数时候只下了薄薄的一层,不能完完全全地遮蔽树木山石,很不好看,地处西北边境的平山郡则不同,冬天的平山郡如银装素裹的仙子,就是性子太冷,不讨人喜欢。

  远远地有三人行走在厚厚的积雪上,两人步履稳健,一人吃力地吊在四十步之外。

  杨弘湿透了的双脚早已没了知觉,眼睛向上一翻的话还能看到眉毛上绒绒的冰棱子,已经抹不了那么多了。

  半点武功不会的他十分好奇两个扈从的修为,一晃都快及冠的杨弘,既没看到过市井百姓打架的阴狠,又没见过武夫捉对砌磋的写意。在外游历了这么久,一路上极力煽动,两位武夫的情绪毫无变化,杨弘每天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不断往上加注。

  两人中强壮的一人使马刀,一根粗布条斜挎于背,只看大刀轮廓就能对汉子的膂力知道个七七八八。瘦弱的一人使剑,一柄长剑只看剑装异常普通,一路上有时斜挎于背,有时扛着或抱着,呼吸均是缓慢均匀,衣着仍旧是平时的样子,只有杨弘一人裹在厚厚的棉衣之下。

  杨弘对着鸟天气骂骂咧咧地吼了一阵,嗓子都吼破了,回应他的是漫天嘶吼的风雪,发完牢骚的他哈了哈手,回想一下家里温暖的地龙,然后跑着跟上了前面两人,冷冽的空气在杨弘的身体里四处乱撞,咳嗽声已被风声淹没。

  在雪地里稳步走着的使刀汉子突然停下,光顾着低头跑的杨弘差点就撞上了,先前抱手的汉子一拉左肋下的活结,负于背上的马刀立在了雪中,杨弘眯眼一看,汉子双手持刀随便一挥,前方四尺厚冰块如豆腐般化为两块,湖水从平直的刀口往外四溢而出,杨弘堪堪望去少说也有近两百尺!

  持剑男子右手持剑抱拳道:“恭喜朱兄破境。”

  说罢缓缓拔剑。

  朱姓汉子并未说话,对着使剑男子就是一刀左劈,刀势眼看就要波及男子。

  不过一切早在抱剑男子的预料之中,屈膝借力后退数十尺之后,平握在前的长剑才勉强卸去刀势。

  不曾想身形未停,第二刀又至,原来使刀汉子使出一刀之后并未换气,而是转瞬拖刀助跑六十尺之后高高跃起就是一记力劈。

  持剑男子心思一转,果断借势坠湖。

  两三个呼吸之间,切磋结束,胜负了然。

  岸上汉子赶忙坐下调整外泄气机,男子落水后毫无动静。

  杨弘赶忙跑到水边喊到:“梁钰……”

  风雪中的杨弘并没有看到,湖中心的冰面上新裂了个口子,一支弩箭跃湖而出后,气势汹汹地直逼杨弘而来,冻僵了的杨弘身处死地却浑然不知,当弩箭离杨弘不到百步时,一道白衣出水后直向杨弘冲撞而来,漫天的风雪中只有风雪,不见白衣。

  岸上朱鸿不顾浑身四散的气机,将马刀竭力向杨弘掷出以抵挡弩箭,与此同时湖中一柄纤细长剑破水而出,剑尖直指刺客后背。

  当马刀破风斩雪地飞至杨弘胸前时,弩箭正中刀身隶字,巨大的后劲将杨弘掀翻在地,而飞越在湖面上的长剑刺入白影后背后,由胸前透出,白衣刺客与长剑一同摊在冰面上,两人极力来到了杨弘身边,准备迎接接下来的袭杀,全力戒备了两个时辰之后,两人都已是强弩之末,坐下调息气机,杨弘一边用力打着没半点火心的火链子,今天注定要饿肚子了,清鼻涕总是擤不尽,宛如抽泣。

  生不着火的杨弘卷缩成了一团,看着两位大哥在各自调整自身气机,累极的他竟是沉沉地睡去了。

  当梁钰慢慢收拢了气机,准备吐出在体内流转了四个时辰的浊气时,雪地炸起,纤细的长刀之下,柔弱的雪地已是满目疮痍。

  滚烫的鲜血洒在白雪上,融出了一道深深的红沟,白雪如画,赤血如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