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富小村医 第1192章:继续吞

《首富小村医》第1192章:继续吞

作者:桃子卖没了 字数:1827 书籍:首富小村医

  魏满平听了翠翠的想法,没一口回绝说不能办,沉思良久。

  问:“除了钱,能换点别的吗?比如劳保手套、肉票、或者布票之类的?”

  钱,他们缺;票,大家更缺!

  这倒不是说农村户口就没有各种票的配额。

  实际上,除了粮票没有份外,布票、肉票、煤油票等都是按户口统一分的。为什么粮票没有农民的份呢?

  因为农民的粮食都是自己种的,一开始就由生产队统一分配到各家各户了。而其他票证则按户口分配,所有票面配给的额度很小,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不够用,家里人口多的更是紧巴巴的。

  就好比添置新衣服,基本抱着将就穿的态度。

  如同翠翠这种衣服上只有三两个补丁已经算很新很好的衣服了。绝大多数人都是补丁叠补丁,一看就知历史悠久。

  大人们常常把旧衣服、旧被子改一改,重复利用,节省下来的布票过年时再给家里的小孩置办衣裳。

  龙湾这一块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家家自留地面积都不小,粮食缺不到哪儿去。前几年大伙儿吃不饱也是因为三年灾害破坏力太强。

  作为土壤最肥沃、亩产最高的大东北,超过七成粮食被调往全国各地。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咬咬牙也挺过来了,没怎么闹出饿死人的新闻,总得来说已经比别的省份强很多了。

  而这种粮食恐慌的群体性创伤直到去年大丰收才渐渐抚平。如今,大家手里不缺粮了,自然要考虑填饱肚子以外的事。魏满平不用问村里人,就知道愿意换粮的比比皆是。好比自家,儿子闺女这两年里娶的娶,嫁的嫁,什么票不缺?

  别家情况也差不多啊,何况翠翠要的量不大,几家人轮着换,每个月每家只需要挪出几斤口粮就能换到需要的东西,这点口粮还不至于让家里挨饿。

  彼此都能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岂不是双嬴吗?

  "如果换的话,我认为油票、缺肥皂票和水瓶票这些村里的需求可能高一点。"

  肥皂票和油票都是日常要用,而水瓶票呢大概都用在嫁娶上,生产队最近正好有几桩亲事能成,水瓶,瓷盆,柜子洗脸架、大红铺盖都算得上硬通货。

  "不难,满叔你帮我问问哪些要换,我登记一下,下次带

  着钱和票再来找他们。"

  家里的票攒了不少,这回章谨之过来又带了一大摞,某几类票还有时间限制,翠翠暗道拿来换掉

  正好。

  若是别人点名要的东西她没有,那也没关系,她可以跟楼里邻居换嘛,毕竟最近大家和她相处得挺好的。

  嗯,拜倒在她和章渝州武力值下的和谐,怎么不叫相处好呢?那必须得算啊,翠翠单方面盖章了。

  章渝州坐一旁没插话,认真听着两人一来一往的商量。

  魏老头起先也是只听不说,待提到价钱和兑换比例,他怕翠翠不顶事,忙插了进来:“满平,翠翠可是你侄女,要是有人当她冤大头宰她,你得护一护啊。你看,他们俩年轻做起事来毛毛躁躁的,翠翠心大得很没啥成算,渝州呢,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咱得帮衬着点,免得那几家泼皮货坑他俩头上。”

  哪个队都少不了几根搅屎棍。

  作为大队长,若是一开始就把他们排除在外也不行,那样不公正。是以魏老头才会明明白白点出来。“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魏满平没打算一口气把村里人都叫来,而是先问周围的几户人。这几户一听翠翠要买粮,立马琢磨开了。

  "大队长,卖倒是可以卖一点,就是价钱……"

  另一个人接过话:“到粮站拿粮票买细粮一斤是二毛三,黑市一斤全国粮票低的时候五毛,高的时候三四块,翠翠是咱村里出去的姑娘,不要她粮票,但价格咋地也不能低于四毛吧?"

  翠翠不清楚粮票那么贵,有一丝诧异。听了对方的话下意识抬头看章渝州,章渝州微微点头,示意对方说得没错。

  显然,这是个懂市场的。

  对工人家庭来说,钱固然重要,可粮票才是命根子。要想通过正规途径到粮站或是副食品店买粮,必须握有粮票,一句话,这东西有价无市。

  一斤细粮要价四毛,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喊价的人显然细细盘算过这个价格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那就四毛一斤,大家觉得如何?”魏满平拍板,定下价。

  众人面面相觑,又小声商量,最后,还是第一个提出价格的年轻人站了出来:"满叔,您说成就成,我们没意见。"

  br />“翠翠,你们觉得咋样?”魏满平又看魏老头和虞翠翠,翠翠嗯了声,“可以。”

  一斤四毛,每个月买上二三十斤,也就十多块,而食堂打一顿饭需要六两粮票加两毛钱,算下来确实比天天上食堂划算。

  “翠翠,我不想要钱,我用十斤粮食换一尺布票,行吗?”“当然可以。”

  家里的布票给一家子每人做两身衣服还剩下不少,也不知道章谨之攒了多久,翠翠倒希望大家同她以物易物,少花点钱,因为一花钱她心就抽抽的痛,这着实难为守财奴。

  翠翠:“不过这次换不了,我身上没带票只带了钱。”

  对方默了默,“这次也换。”

  “好啊,那你们算一算能挪多少给我们。”“多少你都买?”

  翠翠眉梢扬了扬,“可不兴这样讲,也得看我身上的钱够不够,不是吗?”

  魏满平拿了秤,等大家把精米搬过来他开始称秤,他称一份魏老头就装一份,有多的也有少的,算下来竟有六十八斤。

  “翠儿,你俩钱带够了吗?不够我回家拿去。”魏老头问。

  章渝州按住他:“够的够的,叔。”"给,满叔,二十六块四毛。"翠翠把钱递给魏满平,由魏满平分下去。

  这笔买卖谈成了,她也没必要继续呆着,跟大伙儿打完招呼,让章渝州背起米,三人先回魏家了。

  “单手扛累人,你们拿背篓背回去,下次回家再把背篓给我送回来。”魏老头看着大半袋米,莫名发愁,“是不是买太多了?”

  翠翠笑他:“哪里多,米又不容易放坏,天天吃很快就吃完了。”魏老头虎目圆瞪,“你顿顿吃白米?小章的工资够你唾唾吗?”

  亏结婚前他们还给人家小章说翠翠勤俭节约呢,瞅瞅这大手大脚的样子,哪里能看哟。魏老头老脸火辣辣的,面对冤大头章渝州一脸不自在:“渝州啊……”

  看出他的窘状,章渝州连忙出声安慰:“叔您别担心,我的工资还算可以,够我们一家人花的

  "对,他工资高,您呢就别操心那么多了。"

  翠翠撇嘴,显得很无奈,可心里呢其实又有点吃魏老头的唠叨,或许是因为他们渐渐有了家人的样子吧。

  既然章渝州站了出来,魏

  老头就不再叨叨了。

  反正他也不是真的想训翠翠,而是担心翠翠这么能花钱,怕章渝州心存芥蒂,这才赶在他前头把翠翠说了一顿。魏老头转身到学明屋里搬了一袋没脱粒的谷子出来,“自留地总共收了三袋,今天搬一袋走还是怎么打算的?"

  “爹,家里还有多的空篓子不?”

  魏老头简直不敢相信,没好气地瞪翠翠:“喱,家里篓子倒是多,难道你俩能背将近四百斤上山?"

  "篓子估计不成,这样呢,我用篓子背稻谷,他拿扁担挑剩下的,应该行吧?"

  最后半句问的章渝州,章渝州表情没比魏老头好到哪儿去,脸上就写着几个字——虞翠翠你疯了吧?!!

  “你可以的呀。”翠翠伸手抱住他胳膊,眼睛忽闪忽闪,拼命暗示他:“真的,难道你不相信你自己吗?反正我相信可以的。"

  章渝州:"……"

  腻歪!

  魏老头只觉得没眼看,索性懒得搭理他们。

  回屋把另外两袋也搬出来,又把背篓和扁担罗绳搁旁边,“呐,东西在这里,反正你们自己搬回去。"

  丢下话,魏老头继续编筐子去了。

  等他回院子里,翠翠凑到章渝州耳畔。

  轻声道:“你忘了,咱们有空间囊啊,只要把东西搬到山脚就行了嘛。”温热的呼吸喷洒在侧脸,脖子,章渝州觉得皮肤有些痒,他稍稍侧脸,拉开她嘴唇的距离。

  定定看着翠翠,控诉道:“……从这里到山脚至少走二十分钟啊,不是两分钟,是足足二十分钟。虞翠翠,你没心!"

  ……”翠翠嗫喏,"二十分钟而已,就两百多斤,你应该没问题的呀,或者,我来挑?"“我肯定不说自己不行,就是我怕走路上被人瞧见了,他们可能会以为你虚。”

  !!!!

  章渝州闭目,再睁开,似笑非笑:“嗯,这是个好理由。”

  翠翠眨眨眼,咧嘴假笑:“看吧,我还是很为你着想的,这样你都要骂我没心,我看你才没心呢。"

  “呵呵。"章渝州磨了磨牙,突然恶向胆边生,伸手掐翠翠

  脸颊,语气浮夸得令人发噱:“咦,我以为你脸皮很厚呢,其实挺薄的嘛。"

  翠翠美眸圆瞪,用力拍开他的手,嗔道:"少贫嘴,赶紧搬!"

  这一天,整个龙湾三队都知道了翠翠的男人体力多么强,挑着近三百斤的粮食还能健步如飞。

  也不知道谁第一个开了黄腔,以至于翠翠到底有多幸福,她男人一晚上能坚持多久,在大队的已婚妇女群里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

  同一时间,山路靠近六队的岔路口,一个背着满满一背篓大白菜的瘦弱女孩正左顾右盼,隔一会儿又往山下那头看一眼。

  奇怪!怎么还没看到人呢?莫非……梦境又出错了?此人正是孟小草。

  此刻她满脸焦急,眼瞅着时间一分一分过去,该到的人还没见到影子,她有些怀疑人生。

  想不明白为何其他事都能应验,跟黎有珠相关的却总是出错呢?

  正当她快要认命,决定打道回府之际,蜿蜒的山路转角处,渐渐出现两个身影,一男一女,都高高瘦瘦的,和梦里所见简直一模一样。她眼底迸发出惊喜,下一秒再次愁容满面。

  怎么办?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自然而然地认识他们,不引起对方的怀疑呢?

  孟小草咬着下唇,眸色变来变去,最后决定来一招苦肉计。

  她看了看路边约两米高的斜坡,眼底闪过挣扎,但这丝挣扎很快褪去,迟疑不定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孟小草咬咬牙。

  瞥到两人距离她越来越近,眼睛一闭,深吸了一口气。佯装起身太急腿麻踉跄了的样子,硬生生往斜坡下面栽去。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