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逐梦启航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吊起胃口

《逐梦启航》第一百五十九章 吊起胃口

作者:追梦逐浪 字数:487 书籍:逐梦启航

  反正回家已经晚了,孙健同学洗完衣服,又将皮鞋内外抹干净,塞进卫生纸吸潮,收起来,这些东西是以后充门面用的,浪费可耻!

  哪买的?

  江扬街市场上买的!

  顾客在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的自贸市场上,买的走私货又不违法,江城人都知道。

  锁好,将箱子推到床底下,摆上一双白球鞋。

  将杯子里的冷开水喝干净,上了一堂厕所,孙健同学背上帆布书包,拉上门。

  ---------

  “孙健回家了!”

  “王师傅明天见!”

  上了三五路,在江粤码头终点站下车,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闸口外,不少卖卤鸡蛋、馒头、葱油饼和香瓜等的小贩吆喝着。

  走进闸门内,灯光下,江水防洪纪念碑伫立在广场上,江滨公园内,不少市民拖家带口在公园内散步,和谐宁静。

  孙健拿着职工通勤月票,随着人流通过检票口,江风一吹,心旷神怡,这时代,江口和江昌两岸还没有灯火通明、美轮美奂的江滩,没有几盏灯,枯水季节,廊桥很长,他随着人流走了二分多钟,轮渡还没有过来,趸船上挤满了人,他知道只能站着回家了。

  这时代到钢城码头的轮渡十五分钟一趟,早上第一班是早晨六点,最后一班是晚上八点半,八点半的轮渡没有赶上,十六路公汽也收班了,孙健同学就到不了Z医院分校了,他就错过了晚自习,又没有电话请假!

  这种事情对孙班长来说是个大错误,近三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

  孙健同学多次遇到,刚过检票口,就望着轮渡开跑了,拿着一本杂志或一份报纸坐在靠近出口旁边的座椅上,看见人流不断涌入,赶紧起身占据有利地形,在下一趟轮渡上能抢到一个位子。

  这个时代,坐渡轮和公汽,是靠抢才能有座位的,不像前世还相互谦让。

  这与素质高低关系不大!

  要是知道公汽上有四十个位置,乘客只有三十多人,谁还会抢?而如今站台上有八十多个乘客焦急等待,还有下班的乘客源源不断涌来,你要是谦让,就等下趟车吧,要是一直谦让下去,收班车来了,你不挤上去,还是走不了!

  国家还不富有,为了节约能源,大家只能多吃点苦、多受点累!

  “不要挤!不要挤!”

  轮渡停靠码头的鸣笛声响起,有工作人员用喇叭威严的喊道,人群不自主的往前涌,孙健同学被人群裹挟向前。

  坐轮渡挤伤人的事件,每年都会发生好几起。

  轰隆!

  轮渡靠上趸船,趸船晃动!

  哐当!

  舱门打开,人流奔涌而出,当最后一个挑着担子的老人刚出舱门,工作人员就在外面拉开安有滑轮的铁门,人们争先恐后,从一楼向二楼奔跑,一个高个青年直接从轮渡的外面腾空而起,不等工作人员上前制止,早已翻上二楼,奔向座位,一百多个座位不到十五秒钟就有了主!

  轮渡分上下二层,上层有顶棚挡雨,前部是棚顶,中部是驾驶舱和船员休息室,后部甲板上有一排排座位,中间有二个走廊,除了冬季,周围都是敞开式的,夏季炎热,冬天来临,围上帆布,江风无孔不钻,木头座位冰凉,寒气逼人。

  下层前甲板是船员工作的地方,不准乘客上去,中部是轮机房,轮渡开动后,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后甲板上除了几个系缆绳的铁柱可以坐人外,主要停靠自行车和货物,冬天寒冷时,不少人也站在下层,这时代还没有公共场所严禁抽烟的法律,烟雾弥漫,空气污浊不堪。

  孙健同学知道上层没有座位了,也不慌,跟着人流往前走,从楼梯爬上二层,靠在后甲板的护栏上,望着下面隐约可见奔流不息的江水,思绪万千,还有三十多分钟,又能见到病逝三年多的母亲了!

  母亲因晚期肺癌突然病逝后,孙医生一直自责,夫妻俩作为医学专家,看好了那么多病人,但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母亲,这就是最大的不孝!

  有时候一个人坐在书房内,看着书桌上的全家福,母亲慈祥的笑容,向天询问?

  母亲,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倒地弥留之际,孙医生也想起母亲,母亲,儿子陪您来了!

  自从九五年江水二桥开通后,孙医生好像有二十多年没有乘坐这条轮渡了,他一直住在江城Y医院职工宿舍内,这些年才搬家到江边;上中专、大专和在江城卫校工作期间,他一直乘坐这条轮渡回家,在钢城码头下船,沿着钢城六路往前走,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家。

  随着结婚,孙老师带着老婆孩子回家,上船下船就像上战场似的,不抢位置,一家人要站立三十多分钟,小孩子也受不了,抢位子,有失身份!加上夏天炎热,冬天寒风凛冽,坐五三二或五九四专线车花的时间也差不多,还有位置坐。

  随着江水二桥和江水三桥相距开通,专线车和私家车普及,这条轮渡就门可罗雀,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变成了夜游江滩的观光船。

  这是一条孙健同学回家的路,前世有二十多年没有走过了!

  还有一条回家的路,大雾封江,轮渡停航,他就步行前往十六路车,到江阳门,坐电车,然后过江水一桥、汉水一桥,到航站路!他读中专时没有走过,上大学时,五三二路开通后,他坐过多次,江水二桥开通后,他就坐五三二路或五九四回家,毕晓云买车后,他就开车回家。

  他拿驾照比毕晓云还早,青年干部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会走路(驾车)、会说话(英语)和会上网(电脑),江城卫生局在江城卫校设点培训了半年。

  平时上下班,孙书记有专车接送,毕晓云买车后,她上班就在院子内,节假日,他就开毕晓云的车回家看父母。

  母亲在的时候,一个月回家一次,母亲走后,宝贝姑娘也不身边,一、二个星期就带毕晓云回家看望老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