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仙路导航 三、道境与凡境(上)

《仙路导航》三、道境与凡境(上)

作者:老孙2019 字数:2141 书籍:仙路导航

  有次一人开车长途返京,北方冬季,平原高速沿路枯燥,中途疲累但也不困,目光及远,见地平线,忽灵光一闪,意识到地球的巨大。当时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也许是直觉触及到的。瞬时疲乏全消,就象充了电一样,满血复活,此状态直到入京后几小时,处理杂事中逐渐消失。那神奇的一幕,后来多番刻意去寻找,再也无法重现。

  又有一次看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的“子夜吴歌”,这首诗当然是好诗,但并非我的最爱,某一天不知怎么心有灵犀,一念间恍惚进入了这首诗描写的意境,仿佛回到了唐朝!梦幻般穿越了过去,身临其境。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依然记忆犹新,足以采证,绝无仅有。但之后也只限于回味了。

  类似的情形还有一些,身为凡人,或许隐约触摸到了道境。

  故而冒昧揣测,进到玄而又玄的境界,才能产生道德经这样的大作。

  凡人通灵实在可遇不可求。那么修炼可以超凡入圣么?

  1、修道人与凡人日常生活工作无异,而时时关注灵魂。

  2、修道人往往打坐,感悟天道人身。

  3、修道人不会有特异功能,但身体优化,返老还童,耐力、力量、爆发力、柔韧性显著提升,动作更协调,思维更敏捷,处世更老练。

  4、得道之人淡泊名利、知行合一。凡人为欲望所控,知道而不能做到。

  5、得道之人没事可做时不觉无聊,远离人群时不感孤独,遭遇不测时不会恐惧。

  6、得道之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有板有眼,切合天道,别具韵律。得道状态不必自言,自带魅力光环,周围人一见可知。

  7、破碎虚空不会突破时空到另外界面,而是时时活在当下,思维入定,勘破时空之奥妙。

  8、得道不会羽化飞升,但能明悟生死,预知大限。

  9、长生不老是灵魂与道合一,视死如生,寄身天地而不朽。

  凡人得道即为仙。成仙不足为奇,你也一定体验过飘飘欲仙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我评估:今天状态很好,或者,今天状态不行,等等。体质天生敏感者,平时的状态会有较大的起伏,一般会以为,人的状态决定于喜怒哀乐的情绪。

  身体还有情绪的好坏随机而变化,是灵魂的外显,这里要讨论的,是灵魂的内在状态。

  前面章节说情商,是广义的情商,不仅仅指人际关系,也包括对自身情绪的把控。好了,下面就要来到本书最重要的观点:静。

  “静”是衡量人的灵魂境界的唯一标准,灵魂,处于什么样的日常状态,就是人的,境界。静体现身心的和谐,灵魂的安定。

  修炼是为了提升境界。响应人类下一步的进化。

  进化的是情商,要提高情力。

  情力是个新创词,是指调动情绪的能力,这是灵魂之力,情商高者情力大。用文字表达总会词不达意。

  不过细一想,如果情力真的这么重要,怎么可能是个新词呢?所谓的情力,不就是意志,或者意念么?是的,情力就是意志力,是成道的关键。

  这里牵扯到了世界的终极奥秘,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如何出现在意识当中,意识是什么?

  这也是上帝造人的最大秘密,留待以后破解吧。

  人的境界如何划分,为便于理解,现在我化名为范仁,当当当当,主角终于出场,好饭不怕晚。至于写书的那个狂到没边的家伙叫老孙,自以为看懂了道德经实则狗屁不通,我们二个,同出而异名,另外别忘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先发个血魔心誓,修仙路没走完,绝不跟我翻脸。

  嗯,发完了么?好吧,现在先交费100元……别打我别打我,这是穿越费,呵呵。

  瞬间到了苍茫山菩提洞,无量天尊!真乃天仙宝地啊,青山碧水,云蒸霞蔚,不带一丝人间雾霾。古木老藤,奇花异草,仙禽怪兽宠物狗。

  天下第一仙门,天道门正在进行入门考核。范仁自忖从小学英语练钢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过关自是不在话下。

  考核形式很简单,就是在平地盘腿打坐,以一炷香为限,大约是一个时辰,暗中有长老窥视,选出根骨上佳的弟子,纳入门中。

  不就是坐二个小时么,让我搬一天砖都不在话下,身体再孱弱,还坐不了区区二个小时么。

  各归各座,考核开始。实话讲,我宁可去搬砖,刚半小时过去,腿脚就麻木了,强忍腰酸背疼,百爪挠心,咬牙坚持了下来。

  燃香将尽。

  空中的神仙哭了:现在的人怎么这么浮躁呢,一个坐得住的都没有,天要绝我道门啊。

  我倒!

  召唤老孙,给个说法。

  世人分为五大境界:恍惚、压抑、平常、洞彻、无畏。

  恍惚境:精神恍惚,惶恐惊慌,力尽神疲,百病丛生,气若游丝,命悬一线。

  压抑境:气虚神弱,体乏无力,郁郁寡欢,饮食不周,睡眠无律,办事不力。

  平常境:无灾无病,喜怒哀乐,情绪稳定,举止自若,不慌不忙,饮食有度,起居有节、不卑不亢,工作稳定,家庭圆满,处世无忧。

  洞彻境:无漏之体,耳目聪明,思如电闪,动则合韵,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人情练达,世态洞明。举重若轻,持盈保泰,神完气足。

  无畏境:虚极静笃,元婴有感,无喜无怖,破碎虚空。

  每一境又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层小境。共细分为15个境界。体现的是灵魂“静”的15个层次。

  恍惚、压抑、平常是凡境,为凡人九境。洞彻、无畏是道境,为修道六境。

  重病人在恍惚境,病人在压抑境,常人一般在平常境。修道提升状态,先入洞彻境,最终达到无畏境。

  初 中 后 初 中 后 初 中 后 初 中 后 初 中 后

  躁 —1—2—3—4—5—6—7—8—9—10—11—12—13—14—15— 静

  恍惚 压抑 平常 洞彻 无畏

  上面刻度线也可以看作是灵魂的能量条,魂力低于4则身心处于低功耗状态,低于1则处于自杀边缘。9为精神饱满,高于10为精神健旺, 15为满格,是婴儿状态。

  下面将15个小境界一一列出,以便对照:

  1、恍惚初境:寝食俱废,气若游丝,濒临崩溃,自杀边缘。

  2、恍惚中境:思维混乱,百病丛生,生活绝望,神魂颠倒。

  3、恍惚后境:身心俱疲,精神恍惚,百无聊赖,常年卧病。

  4、压抑初境:举止乖张,兴致缺缺,疲不能兴,神智昏昏。

  5、压抑中境:焦灼易怒,做事乏力,寝食不安,心神不宁。

  6、压抑后境:情绪低落,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切实际。

  7、平常初境:行有余力,饮食有度,不慌不忙,少言寡欲。

  8、平常中境:心平气和,举止自若,不卑不亢,处世泰然。

  9、平常后境:多言敏行,精力充沛,有条不紊,游刃有余。

  10、洞彻初境:体健貌端,思维敏捷,不知疲倦,知难而上。

  11、洞彻中境: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众星捧月,明达伦理。

  12、洞彻后境:安贫乐道,耳目聪明,思如电闪,动则合韵。

  13、无畏初境:无漏之体,无忧无虑,明悟天地,天人合一。

  14、无畏中境:深明大道,大公无私,识破真相,无喜无惧。

  15、无畏后境:虚极静笃, 回归婴儿,破碎虚空,勘破生死。

  (以人的常态,而不是突发状态作为境界评定)。

  天道要想入门,至少先要达到平常后境。

  范仁?你觉得自己在什么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