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应用商店 第207章 由小及大

《我的应用商店》第207章 由小及大

作者:古易慎戈 字数:2208 书籍:我的应用商店

  沈益对于招揽人才,选择了人联系人的方式,也就是入职的高端人才,给他列一个名单,上面写着他们熟悉的、觉得职位合适的人。

  所以在这个挖人的过程中,沈益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也越发清晰。

  沈益也早就列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在招人的时候和那些人才讨论。

  他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甚至和蓝绿厂有些类似,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做手机广泛开辟线下渠道。

  让每个城镇都遍布他手机的专卖店,同时让利经销商,让那些卖手机的人都愿意卖他的手机。

  毕竟卖出他的手机就有足够的利润,谁不愿意卖呢?

  蓝绿厂就是这样的,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前几年,他们一声不响埋头苦干,小米登顶成为国内第一的时候,他们依旧在努力开辟线下渠道。

  然后等到小米销量下滑,跌下国内第一的宝座,他们的锋芒就开始毕露,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压的小米抬不起头来。

  蓝绿厂的店员,基本上顾客一进门就非常热情的迎上去,问你想要什么价位的呀,是买给谁用的呀,哎不买,那你留个电话吧?

  而且绝大多数进店的人都好忽悠,对一台手机吹捧几句。

  然后送个电饭锅、吹风机、大豆油什么的,还有一大堆钢化膜、耳机之类的小玩意,顾客就认为自己赚到了。

  反观小米的模式,一开始就不适合在线下销售,哪怕到了2021年,他们广泛的开拓线下市场。

  但是手机的利润依旧很低,卖出一台能够带给店员的提成非常的低,哪怕是小米11 U这样的高端机型,售价达到了五千,提成也仅仅有150块钱。

  这机子的提成还不如蓝绿两千块钱的机子高呢。

  甚至那些店长都不太想干…

  总之一句话,就是他们卖的太便宜了。

  夏为和蓝绿厂商,其实手机都卖的挺贵的,他们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能够支撑线下市场。

  他们在赚到钱的同时也还能够出一个子品牌,以子品牌打性价比的模式,去和小米抢占市场。

  所以在国内,小米混的挺惨的。

  不过放眼全世界,那就不一样了,国内市场比较特殊。

  性价比的模式,沈益也打算玩,但不是现在,现在他的战略是精品战略。

  也就是和苹果一样,每年就出那么点机子,质量好而且价格也高。

  但是也不能高到离谱,同样的配置,比四星、火腿肠等国外手机厂商价格稍低就行。

  毕竟在初期,智能手机可是一个非常暴利的行业。

  这个模式运行不久之后,公司走上了正常的道路,他就可以学着其他的厂商去创建一个子品牌,然后搞搞性价比的战略了。

  几个月之后,沈益招人终于凑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团队,有研发硬件的大佬,也有研发软件的大佬,也有手机设计的大佬。

  而且拥有梦源科技这座大写字楼,在未来的好几年内,他们都是不会搬家的。

  资金不缺,人才也齐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研发手机的项目也在进行之中。

  对于沈益这家初创的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资金流和供应商关系。

  不过资金流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他现在的资金比小米创建的时候还要多。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供应商的关系。

  沈益之前创建的天目安防,已经充分的证明了他做硬件的能力,天目行车记录仪第一代,至今还在销售,而且销量达到了恐怖的700万,折算一下就是28亿的销售额。

  但是利润嘛,才堪堪十亿出头,而且这还是毛利润,净利润差不多在5亿左右。

  同时他做的天目监控,销量也是非常的高,而且还被建康市政府采购,吴郡其他城市采购天目监控的也不少。

  监控系统,涉及了芯片、镜头、硬盘、CMOS等,这些硬件供应商沈益依旧还能联系到。

  而且前不久跳槽的严胜,就是在手机内部结构上面的专家,做一名结构工程师,他和很多硬件供应商都有过交道,相当于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一个电话就能定位到当年的熟人,并且还聊的不错。

  毕竟现在的严胜老板是沈益,做行车记录仪和监控系统,好像只用了一年半,总销售额,差不多在50亿左右啊。

  这的确是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不是外面那些杂七杂八的山寨厂商。

  他们需要慎重考虑,成功几率非常的大。

  而且沈益在软件界的战绩也不用多说,推出一个飞书打破了北极熊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垄断。

  这样的人才的确值得合作,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沈益的资金链。

  尽管这些供应商们对沈益非常认可,但是他们合作的态度还是非常谨慎。

  沈益的情况比小米要好多了,小米那边谈供应链才是最困难的,因为在当时没有人能够理解用互联网思维去做手机是个什么样子。

  而且创始人雷布斯,也没有什么做硬件相关的经验,再加上模式新颖,是手机厂商中的一股清流。

  所以不被认可,寻找稳定的供应商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这也不怪这些供应商,他们也没有那么傲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现在国内的很多供应商都受过山寨机的苦。

  毕竟做手机,和供应链的关系不像行车记录仪那么简单,因为做手机很多元件往往是独家定制的,需要手机厂商和供应链联合开发。

  很多的山寨厂商,往往动辄就定几十万的货,但是这些山寨厂商的销量没有办法保证。

  到了账期他们又不还债,所以那些供应链往往都是血本无归,还倒贴钱。

  因此这些供应链的合作态度非常谨慎,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是需要精挑细选的。

  沈益在做硬件上面有些优势,他在做行车记录仪的时候就搞定了一大批供应链,由小及大,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供应商们都选择了相信。

  所以想要取得工业链还是比较容易的。

  小米那边就不一样了,需要大老板雷布斯到各种大型供应商的老本营去商谈,一遍遍、一遍遍的和他们讲自己的商业模式,最后才能够谈拢,可谓是非常的艰辛。

  所以沈益做天目行车记录仪的行为是非常正确的。

  就是因为记录仪,他早就积累了一批供应商,比如说CMOS,他一次就能在索尼那边拿到数十万的原材料。

  而且屏幕也能在夏普那边拿,不过做智能手机需要拿触摸屏,单纯的显示屏不行的。

  ………

  在诸夏市场上,智能手机的风口清晰可见,iPhone 4进入诸夏市场后抛起了一阵热潮。

  HTC正式宣布进入大陆市场,代替多普达全面接管其在诸夏大陆市场的相关业务。

  而国产手机也纷纷进入搭载安卓系统的竞争领地,联想、库派、诸兴各自都有智能手机产品面市。

  在软件方面,这些厂商多用自己开发的系统,当然都是这些厂商自己“深度优化”的安卓系统。

  而单纯尝试软件的公司,也在这时候涌现出来。

  但是沈益知道,如果只做软件,会受制于硬件,所以软件和硬件并行才是最好的路。

  强如谷歌,明明安卓系统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手机操作系统,他们可以躺着收费,但是依旧在自己做手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