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五百九十七章 明高祖(上)

《三国之公孙大帝》第五百九十七章 明高祖(上)

作者:独孤龟甲 字数:2184 书籍:三国之公孙大帝

  是岁,公孙度面南称王。

  此后两月。

  辽东传来出海渔民遇上神龙,仰天呼啸,留下一个“明”字,消失在了云海之中。

  紧跟着凤鸣黑山,往东飞舞,亦是消失于九天之上,只留下了一个“帝”字!

  又有日月齐现,涿县城西南黄气冲霄,见于日月!

  “臣等拜见大王!”

  “诸位免礼!”

  “谢大王!”

  这日,群臣见礼过后,魏攸当先出列,道:“自桓灵以来,朝廷无道,残暴不仁,苛捐杂税比之暴秦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导致各地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有……”

  魏攸例数朝廷近百年以来的种种劣迹,最后说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汉室无道,当天下亦共逐之!”

  群臣似是早已知晓,面色丝毫不变,包括蔡邕、孔融等人也是如此。

  紧接着荀攸出列道:“河/北之地,大王励精图治。于万里之外迎回天赐神物养万民,活人无数;兴修水利,免除洪涝、干旱,使再无饥民;翻修城池房屋,使百姓心中更为安宁,又修桥铺路,清缴所有匪类,往来商旅甚为便捷,繁荣商贸……”

  “此诚开万世太平之基业也!”

  荀攸退下,戏忠出列接口道:“大王自辽东起家,先屡次击退来犯的异族,护佑一方百姓安宁;又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倾,退鲜卑,压黄巾,然朝廷嫉贤妒能,不能用,为董贼所祸,天下万民皆苦也;当此之时,大王服四夷,又开疆拓土与四方、海外,至此治下已逾前汉十三州,更其大也,百姓之数,亦远超历朝历代!”

  “为万古未有之盛也!”

  “此诚古之圣人亦难有此功也!”

  “今汉室无道,万民无幸,而大王为万民所归,当代也!”

  “臣谨以区区之力,代万民之心,请大王荣登九五!”

  “请大王登位九五!”众臣亦拜!

  公孙度不答。

  郭嘉昂声道:“臣有万民血书,请大王登位!”

  言罢,四名健壮的军士抬着箱子进入大殿。

  须臾,箱子打开,几乎可以铺遍整个的大殿,其上人名何其万也!非百万不可如此也!

  公孙度动容道:“本王愧受也!”

  “然当今陛下虽无德,但亦无失,若冒然登位,非王莽第二乎?”

  “此乃陷本王与不义也,众位休要再提!”

  徐荣道:“大王此言虽不假,但当今陛下年幼登位,先为董贼所欺,政令无出,今又为曹贼所摄,不能行事也。百姓不闻其名,世人只知曹丞相、吴王、翼王之属,此诚名存实亡也!”

  “今外使来朝,不贺陛下,而面大王,此乃天命所归也!大王若却之,岂不是令万民失去信仰,使外使自误也?”

  这话是黄忠所言,也非他不可!

  只因黄忠为公孙度征战多年,劳苦功劳,又乃其泰山,方无有以下犯上之嫌!换做其余人,即便是蔡邕,也是不成。

  公孙度再度沉默,似是不知如何作答。

  群臣齐拜,呼道:“请大王登位九五,平万民之心,安外使之心!”

  “请大王登位九五,平万民之心,安外使之心!”

  再呼。

  “请大王登位九五,平万民之心,安外使之心!”

  三呼罢,群臣伏地不起。

  “呼~”

  公孙度长出一口气,沉声道:“既如此,便依诸位之言!”

  “大王高义!”

  蔡邕直起身,道:“今本应上奏于天,察明四时,择黄道吉日祭天登位,然事急矣,宇内不宁,外属又乱,当从简也!”

  孔融接口道:“三日之后,乃吉日,可祭天即位也!”

  “准~”

  公孙度长身而起,道:“今日便这样吧,诸位都退下吧!”

  言毕,公孙度转身往后殿行去。

  随后群臣亦退!

  当日,公孙度决定登基的消息传遍涿县,并往四方传去。

  傍晚,王二下田归来,在村头被人叫住。

  “老三,你叫住俺干嘛?”

  “老二,你听说了吗?大王终于要登基为帝了!”

  “什么?当真?”王二激动的放下锄头,接连问道。

  王三一脸得意的说道:“今天俺去涿县卖货的时候听人说的,都传遍全城了,那还有假?”

  王二搓了搓双手,问道:“知道大王在哪天登基称帝吗?”

  王三愣了一下,摸了摸脑瓜子,道:“好像是三天后,对,就是三天后!”

  “三天后?”

  王二点点头,道:“那还来得及!”

  说完,扛着锄头就准备回家,不想被王三一把拉住,问道:“二哥,你这话是啥意思?什么还来得及?”

  “哼!”

  王二轻哼一声,道:“好你个老三,俺问你,你现在顿顿能吃饱吗?”

  王三又是一愣,但还是下意识回道:“能啊!怎么不能,每顿三大碗饭,吃得饱饱的。”(不要觉得多,没有油水,又要下地干活,吃得少了真的不行)

  “能吃上肉吗?”王二再问。

  “虽不能顿顿有肉,但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顿还是不成问题的。”王三回了句,不乐道,“二哥,能不能直接说话,拐弯抹角的干嘛呢?还是不是自家兄弟?”

  “那你这些是哪儿来的?是大王!”

  “做人不能忘本呐,老三!赶明儿,俺去趟城里,做一身好点儿的衣裳,到时候去看大王的登基大典,哪怕不能凑近喽,远远的瞧上一眼也是好的。”

  王二说完,甩开老三的手掌,快步往家里走去。

  王三没有再阻拦,心头也是心动不已,良久,这家伙一跺脚,道:“不行,俺也得去,说不得真能瞧见大王,不对,是陛下,到时候哪怕看上一眼,俺也值了!”

  却说王二回到家里,将锄头匆忙放在院里,就走进里屋,翻箱倒柜起来。

  “当家的,你干嘛呢?到处弄得乱糟糟的!”王二婆娘听到动静,拿着锅铲就走进来问道。

  “没事儿!”王二挠了挠脑袋,道,“俺忘了钱放哪儿了,这不正找着吗!”

  “不是在床底下的箱子里吗?”王二婆娘说道。

  “对啊,俺放床底下了!”

  王二两步来到床边,伸手从床底下拉出一个箱子,然后麻利的将锁打开,数起了钱来。

  王二婆娘虽然不解,但想着锅里还煮着饭,也就没有多问,回了厨房。

  不知过了多久,王二还在数钱。

  “当家的,吃饭了。”

  “来了!”

  王二将钱重新放回箱子里,又上了锁,才走到外面准备吃饭。饭碗还没端上,王二婆娘就问了起来。

  “当家的,这眼看着老大、老二就要读书了,你这个时候拿钱干嘛?”

  “读书就读书呗,反正又不用花钱。”

  “怎么不用花钱了?”王二婆娘不依道,“你以为孩子不用交钱读书,就不用花钱了?学校那么多人,总得穿件像样的衣裳吧?要不然岂不是叫人笑话!”

  王二发觉自己竟然忘了这茬,拍了拍脑袋,道:“忘了!不过钱还是要花,大不了,到时候早点把猪卖了,给买两身。”

  “不要,爹,留着过年吃肉好不好?”王二婆娘还没说话,二儿子就先不干了。

  王二沉默了一下,然后说起了原因,最后说道:“不管怎么说,大王待我等恩重如山,如今登基称帝,俺是一定要去。”

  王二婆娘,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沉默了下来,静静的吃着晚饭。

  晚上,临睡。

  “有什么想说的直接说,一天磨磨蹭蹭的干嘛,从吃饭到现在总是欲言又止,你不觉得累,俺看着都觉得累!”王二看着自家婆娘颇觉无语的说道。

  王二婆娘面色一红,也幸亏晚上屋内不太明亮,王二没看清,要不然以为又要耕地了。

  扭捏了半晌,王二婆娘见王二已经不耐烦了,道:“那个,当家的,俺也想去!”

  “你也想去?去哪儿?”

  王二有些反应过来,但话一出口,就懂了,迟疑了一下,道:“真的想去?”

  “嗯嗯嗯!”王二婆娘忙不迭的点头,一脸希冀的看着王二。。

  王二想了想,也没有拒绝,道:“好,去吧!到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去!”

  “好好,谢当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