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秣马南宋 第七百一十一章 奇袭太原

《秣马南宋》第七百一十一章 奇袭太原

作者:湖樵散人 字数:3031 书籍:秣马南宋

  第七百一十一章 奇袭太原

  将沿线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处理好后,石斌便率大军追李超的先头部队去了。交址本就不大,从禄州到太原不过两百多里路。害怕被陈国峻算计,李超在离太原城还有八十里的一个小城里驻扎下来,如此一来石斌不过两天便追上来了。

  两军会和石斌立刻升帐议事,他要知道太原的具体情况,要尽快获得攻下太原城的最好办法。

  李超、谢强兵、王坚。向士璧和周勋亮都知道石斌的想法,故而一听鼓声立刻放下手中事情飞快的来了帅帐。对于五人的表现石斌这次非常满意,从他们进帐起,石斌就是一脸的微笑。

  “咱们离交址人的太原城只有八十里了,那个交址匪巢城高池深不是那么容易攻取。如今已到交址腹地咱们需要想想怎么边打边巩固占领区。只要将太原城牢牢掌握在手交址就是囊中之物。”石斌沉声说道。

  明白石斌的话是什么意思,李超五人也深以为然。确实,太原再往南不远就是交址首都河内,一旦夺了河内交址便亡国了。

  “大帅,你打算怎么攻打太原?交址人虽然装备差而且刚刚遭遇大败,但是他们的国王和大将都是坚定的主战派,交址兵也都还善战。如今咱们的军队逼近太原,离河内已经非常近,交址人被逼到如此境地,想攻取太原恐怕不易。末将以为河内会源源不断的派援军支援太原。”李超说道。

  “李超你所言不差,所以本帅才将你们都找来商议。李超,你说说看如今太原城内有多少交址军队。”

  “禀大帅,据末将观察如今太原城内应该有五万到六万交址兵马。粮草辎重都是从河内送来,我们几乎无法截断其粮道,也无法阻止其输送援军。”李超有些沮丧的说道。

  听了李超的话后帐内几人都顿时感觉到压力不小。王坚开口问道:“李大人,可不可以试着从内部分化瓦解他们,如同我们一路过来做的一样?”

  “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难。因为这些多半是交址王室的嫡系军队,对陈氏王朝是很忠诚的。他们的国王还在不久前为那些死在我们手上的战士祭天祷告,并且发放了两倍抚恤金,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手下军队的忠心和凝聚力。”李超说道。

  “还真是个狡猾的家伙,知道用祭天和金钱收买人心,看来这太原城要么成为一堆断壁残垣要么就会让我大宋牺牲不少勇士。”石斌说完便闭着眼睛思考起来。

  “大帅,既然暂时找不出合适的办法,不如就先打,不能让交址人有太多的反应的时间。毕竟咱们这一路上其实已经浪费不少时间了。咱们的粮草不是很多,最多再支撑半年。”谢强兵提醒道。

  半年听上去不短,不过如果碰上强悍的对手,在一座城下打上几年都是常事。所以经过谢强兵提醒,石斌意识到事情不妙,于是立刻命令军队开拔,两日后就开始全力进攻太原城。

  到太原城后,见那城上旌旗飘扬,士卒也都军姿严整,仿佛就未逢大败,而是刚刚大胜的军队。

  “许风,这陈国峻挺厉害,居然才几天就将那些败兵弄得又有士气了。”石斌笑道。

  “确实厉害,不过多半是外强中干。也就是靠些财帛和几句空话激励士气,等真的厮杀起来,恐怕又是抱头鼠窜。”许风不屑的说道。

  “有道理,不过还是不要轻敌。”接下来石斌便命令王坚率部攻击太原。

  虽然交址兵武器落后,不过单兵战力很强,又是守城方以逸待劳,所以即使王坚全力攻城一个上午也不过攻上城墙两次,但最后还是被交址军赶了下来。

  这个战绩让王坚非常惭愧,双方休战后王坚却迟迟不进帅帐,只是在帅帐外来回走,明显心中不安。

  得知这一情况,石斌便走出帅帐将王坚叫了进来。“王大人,你怎么不进帐向本帅报告战况?”

  “大帅从来战无不胜,诸位将军也都能征善战,末将此次攻城的结果大帅必定已经知道,末将无颜见大帅和众位将军。”王坚满脸通红惭愧的说道。

  “王大人,本帅没想到你还是个如此要面子的人。早知如此,我就派向士璧去了。”石斌笑道,“胜败兵家常事,你此战虽然战果不佳,但是也帮我军探明了太原城内交址军的战力。何况我们早就说过是边攻击边想办法,所以不是你的错。”

  “多谢大帅不罚之恩。”王坚说道。

  “客气话就不说了,你在第一线应该了解更多。仔细说说现在交址人情况。”

  “是。诚如李大人所说,城内的交址军战意非常强,肯定是精锐中的精锐。似乎有些玉石俱焚的打算。若是不能瓦解这样的思想,恐怕我们的死伤会很大。如果想减少死伤那恐怕就只能用回回炮了。”王坚很郑重的说道。

  “玉石俱焚?”石斌有些惊讶,“你确定?”

  “大帅,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他们中间不少是有玉石俱焚的想法。因为我亲眼看见不少本已身负重伤的交址兵,不仅不逃离战场反而还抱着我大宋士卒一起摔下城墙。那场景实在是太震撼,那些人完全就是死士。不过好在这些人似乎不是非常多。”

  还真是玉石俱焚,王坚的话让石斌想起了二战时日本的‘自杀性攻击’。虽然日本最终败了但是美军也损失惨重。

  “王大人,你提供的情况非常有用,这次你不但无过反而有功。”石斌说道,“咱们得想办法消除交址人这种疯狂的想法,否则即使灭了交址也无法有效的统治这里。”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必须要尽快想一个好办法解决,否则就只能屠杀或者撤兵。

  “大帅,末将以为可以借鉴咱们对付那些村庄的办法来对付城中交址军。一个人一种想法,即使都是死士也会有些矛盾。所以我们如果能找出其中的嫌隙或许事情就好办得多。”谢强兵说道。

  一千个人一千种想法,谢强兵的说法绝对正确,问题是要如何找到这嫌隙呢?

  想了一会,石斌感觉口渴便命手下送来了几壶茶,让众人先喝茶再思考问题,这样更好。李超、谢强兵、王坚和向士璧都笑着答应,唯独周勋亮却表示只要白开水,因为他不习惯喝茶。

  听了周勋亮的话后石斌愣在那半晌没有反应,李超等四人都以为石斌因此而生气,都准备为周勋亮求情,并给他眼色,示意他快点请罪。

  久在官场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过在周勋亮正要请罪时石斌却笑道:“周勋亮,你这是要干什么?以为我生气了吗?我似乎还没那幺小气吧。告诉你们,我是从喝茶和喝白开水中有了些想法。”

  得知石斌有想法,众人立刻非常高兴,询问起来。

  “王坚之前不是说城内有不少打算做死士的交址士卒吗,不过这些人似乎并不是很多对吧?也就是说其中大部分人都还没那么疯狂。交址军人对生死态度的不同就是太原城最大的破绽。”石斌笑道,“城中的交址军人多半应该是有父母亲戚和朋友的吧,咱们可以利用这些人来瓦解城中的交址人。即使不让他们投降,也能让他们相互猜忌,让他们不再一条道走到黑。”

  这一次众人算是明白了石斌的意思。确实,人是惜命的,即使是不怕死的人也不会想立刻就死,如有一丝生的希望也会想活下去。而那些压根就不想死的人则会马上与这些不怕死的人产生矛盾,从而就会导致太原城不再那么牢不可破。这是典型的心理战。

  于是从第二天起石斌便安排了许多投降了大宋、获得不少好处而且有亲朋好友在太原城内守城的交址人前来劝降。

  当然不可能劝一次就有效果,故而石斌来了个‘打打劝劝’。效果是明显的,从第三次劝降起太原城内的交址军战力明显下降,不再那么拼死了。

  这可是个大好消息,见太原城随时可能被攻破,不想有更多伤亡的石斌再次升帐议事。

  “如今太原城岌岌可危,随时会被我大宋攻破。有什么办法能以更小的代价攻破太原?”石斌问道。

  其实在众人看来,在交址人的地盘上打仗宋军付出的代价已经非常小了,想再小几乎没有可能。不过石斌是出了名的爱惜士卒,绝不想多死一人,故而将士都非常敬佩他,李超几人也就按他的意思想办法以更小代价攻破太原。

  没多久,李超开口道:“大帅,末将有一法或许行得通。”

  “说说看。”

  “是。如今交址人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北边,相信对交址南门不会那么留意。如果我们弄清楚交址南门都是哪些人驻守,如果驻守的那些人对交址国王并不忠诚,咱们想破太原城就容易得多。”

  原来李超是打太原南门的主意。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因为将领普遍会将最精锐的军队摆在敌军正面,两翼则是稍差一点的主力,摆在最后的则是一些只能打顺风仗的老爷兵。

  太原离河内很近,河内又源源不断的有士卒和粮草前来支援。所以太原南门的守军必定会松懈许多,只要弄清楚情况确实可以将太原城一鼓而下。

  于是石斌便派李超亲自率穿着交址军服的宋军三千精锐突袭太原南门。与李超预料的一样,太原南门的守军非常松懈。李超先派已经投靠了大宋的交址百姓前去游说南门守军,那些守军很多都没有‘国家’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当兵吃粮’,在李超允诺了足够好处后没多久他们就答应反水。一旦达成协议,李超便全力攻击太原。

  这样的一个突击,将陈国峻打了个措手不及。李超边打还边喊‘陈国峻叛国投敌’,一时间太原城大乱,不过两个时辰太原城便被拿下。陈国峻不得已率残军退回河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