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秣马南宋 第六百四十四章 最终结果

《秣马南宋》第六百四十四章 最终结果

作者:湖樵散人 字数:3262 书籍:秣马南宋

  第六百四十四章 最终结果

  在土土哈看来,他一个人绝对斗不过年过七旬当了几十年丞相的赵葵,但他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和赵葵谈判。因为他相信赵葵不会反复无常,只要做出承诺就不会反悔。也就是说只要他策划得当,诱使赵葵先做出承诺就还是有机会不归还整个河西走廊。

  至于皇帝,土土哈根本不担心。只要石斌和赵葵两个重臣都同意元人只归还嘉峪关以东而不是归还整个河西走廊,皇帝就不会再坚持要整个河西走廊。因为理宗是个爱安逸的皇帝,能拿回半个河西走廊,有嘉峪关做屏障他就会高兴得睡觉都笑醒。

  对于土土哈的到来,赵葵心中早有预料,并不感到意外,也知道他是为何而来。只不过为了不让土土哈疑心,赵葵还是装作一副疑惑的样子,甚至询问土土哈是谁,为什么要来枢密院。

  土土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便和赵葵谈起了大宋和阿里不哥联合对抗忽必烈之事。让土土哈意外的是,赵葵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无论他如何的舌灿生花赵葵都只表示可以支援武器和粮食辎重。

  在说到喉咙都冒烟时,赵葵才稍稍妥协,表示最多只派出三千兵马出关滋扰忽必烈,但必须立刻归还兰州一带。这个条件比石斌的还要苛刻许多,让土土哈非常沮丧。因为区区三千兵马对忽必烈无法造成任何威胁,为防意外,他最多派一两百人盯着。但作为交换还得还兰州一带给宋朝,

  此时的土土哈忽然感觉石斌非常厚道,眼前的赵葵才是个老奸巨猾且贪得无厌的家伙。知道无法在赵葵这取得突破,土土哈只能放弃转而将理宗作为突破口。知道皇帝暗弱不可能独自许诺,故而又约上石斌一起入宫见理宗。

  见到一脸沮丧的土土哈,石斌笑道:“怎么样土土哈大人,知道我大宋老官僚的厉害了吧?”

  “见识了,土土哈长见识了。我都说得舌头冒烟,他才同意出兵三千但要我立刻归还兰州一带。看来大宋之所以弱不是因为臣子而是因为你们的君王。”土土哈苦笑道。

  “土土哈大人不必如此沮丧,赵葵大人的条件是有些苛刻了,我会请他入宫和皇帝一起商议,我相信最终会有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石斌笑道。接着又说道,“许风,去请赵葵大人进宫面圣。”

  许风领命而去。在石斌和土土哈刚刚见到皇帝不久,赵葵便飞也似的冲进御书房。

  知道赵葵害怕自己和土土哈已经与皇帝达成了某种协议,石斌开口笑道:“赵大人不必着急,坐下来歇口气,我们一直在等你。”

  这句话让赵葵听着非常舒服,因为这说明石斌、土土哈和皇帝没有背着自己做什么。尤其皇帝没有糊涂的许下承诺让赵葵最高兴。

  “土土哈大人,请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皇帝,然后我和赵大人再将自己的想法禀告皇帝,一切交由皇帝裁决。”石斌煞有介事的说道。

  “皇帝陛下,我出宫之后想了想感觉付出的的确有些少。毕竟打仗不是小事,几千匹马还是不够,所以我打算替大汗允诺战后给你们大宋三千匹西域良马。”

  听到土土哈说的这些理宗高兴了不少,但是仍旧感觉远远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感觉出兵一万至少要给他五千匹西域良马,算是两个士卒换一匹

  良马。而土土哈请求至少四万援兵,那理宗就认为要给两万匹好马才行。故而理宗还是不住的摇着头,只是样子明显是做出来的,可以看出他心中还是蛮高兴。

  此时赵葵开口道:“皇上,臣有一个想法。”

  “赵爱卿请说。”皇帝笑眯眯的说道。他知道赵葵这么厉害的人肯定会帮自己捞到更多的好处。

  “之前臣与土土哈大人谈过,臣认为可以支援三千兵马给阿里不哥大汗,但是要他们归还兰州一带。如果还要我们继续出兵那就要另做商议。臣以为河西走廊咱们就可以通过帮助阿里不哥大汗打击忽必烈的方式赎回。”

  用三千兵马换回兰州一带,谁都知道这是笔划算的买卖,理宗非常兴奋。不过为了掩饰这种兴奋,理宗还是一脸愁容的说道:“赵爱卿,你这个建议恐怕还有待商榷。我大宋军队虽然都能征善战,但是三千兵马也不是小数字,用这么多人马去换一个其实已经没人可以抵抗我们的地区,是不是有些不划算?”

  理宗的这个反应大出石斌、赵葵和土土哈三人的意料,他们都没想到理宗这次居然如此的精明,头脑如此的清醒。

  转身理宗又问石斌,“石爱卿,土土哈大人说你也有一个想法,说出来给朕听听。”

  “是皇上。”受刚刚皇帝反应的影响,石斌这次感觉到了压力,说话时都谨慎不少,虽然其实这没有必要。“臣的想法是派四万到五万兵马从兰州出发,经河西走廊去支援阿里不哥大汗。条件就是兰州要立刻归还给我们,河西走廊在战后也要完全归还。”

  发现石斌和赵葵在支援阿里不哥的问题上态度大同小异,目标都指向控制河西走廊,唯一的区别就是出兵多少,这让土土哈心中忐忑不安。

  虽然失去河西走廊已经很久,但是理宗还是清楚的知道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他对二人的想法都认同,故而就将索要西域良马的想法抛到一边。之所以没有立刻表态只是一时没想清楚该花费多少代价来弄回这一战略要地。

  自然不能让土土哈久等,发现理宗一个人想问题想得出神,赵葵咳嗽了两声后,说道:“皇上,请问你对土土哈大人、石斌大人和我三人想法的态度。”

  笑了笑后,理宗说道:“对对对,土土哈大人你认为赵葵和石斌的想法如何?”

  “皇帝陛下,土土哈认为赵葵大人和石斌大人的要求都太苛刻,河西走廊非常重要谁都知道。所以我不能同意他们的要求。土土哈可以现在就请我家大汗归还兰州一带,在战后归还嘉峪关以东的大片土地。但是嘉峪关以西还得是我大元的疆土。”

  对于土土哈的这个提议理宗感觉也可以接受,帮阿里不哥打上一仗就能得到半个河西走廊,收回嘉峪关,西北就有了屏障,就再也不用时刻担心元人和吐蕃入侵了。

  看到理宗喜上眉梢,赵葵立刻说道:“皇上,请三思。”

  见到赵葵和石斌的反应,理宗明白赵葵是不满意元人只归还一半河西走廊,并且还只归还到嘉峪关,连玉门关都没还回来。于是理宗也佯装为难,表示这个方案不太合适,还得好好商议。

  这个情况是土土哈不愿意看到的,他不得不将目光转向石斌,示意石斌帮忙说上两句话。怎奈石斌视若无睹,只是一脸微笑的坐着。此时土土哈才意识到自己被石斌给耍了。因为石斌肯定早就预料到有赵葵在就不可能允许元人只还一半的河

  西走廊,而石斌之所以同意条件不过是不想当恶人而已,让赵葵去当那恶人。

  但土土哈也没办法,因为石斌只答应不做绊脚石并未答应帮忙说服赵葵和理宗,所以他不算是言而无信。

  “皇帝陛下,河西走廊早就是我元人的疆土,你们帮我们大汗牵制忽必烈几万兵马就能得到嘉峪关以东的大片土地难道还不够吗?”

  理宗不是一个善于谈判的人,被土土哈这么一问就没了话说。

  当然不能就这么被土土哈给说服,赵葵立刻开口道:“土土哈大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何况土土哈大人说河西走廊早就是你元人疆土这就是个大笑话。汉唐以来,河西走廊都是我汉人疆土。自唐末起河西走廊一直为党项人占据,什么时候成你元人的疆土?至今还有党项的贵族在各地抵抗你们元人的统治。”

  赵葵的话句句属实,元人至今都没把西夏的残余抵抗势力彻底剿灭。如今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内战,党项人抵抗更加剧烈,河西走廊已经有些失控了。

  既然说不过赵葵,土土哈只能选择妥协,于是又提出了一个办法:宋朝派出六万军队帮阿里不哥抵抗忽必烈,战后还玉门关以东的土地给宋朝。但是这次的条件不只是袭扰忽必烈而是要与之正面作战。

  这个条件其实也能接受,仅仅四万兵马的确难有大作用,自保都有些勉强,而只有嘉峪关也不够抵御敌人的进攻。若是有六万兵马,再由一员大将领兵,即使失败也不会有大损失。但是以此换回玉门关以东就划得来。因为玉门关一旦到手,西北就有两道屏障,情况会要好得多。

  “六万兵马···正面作战···玉门关以东···”赵葵与理宗不约而同的沉吟道。

  过了一会儿,赵葵笑道:“这个条件也可以接受,但还是不够好。西北是一马平川,我大宋多为步兵,与忽必烈的人马交战会非常吃亏,伤亡肯定不小。所以即使阿里不哥大汗同意归还玉门关以东,我们的六万人马也不会主动攻击忽必烈,只能保证在和忽必烈作战时不轻易撤退。”

  虽然土土哈也还有些城府和智慧,但他还是斗不过赵葵这样的老人精,最终无奈表示接受赵葵的方案。不过土土哈也提出自己的一个条件:要求沿河制置使王三领兵出征,否则一切都要再谈。

  巴不得王三离开沿河制置使这一重要岗位,而王三又是石斌手下的大将,他领兵可以大大增强取胜的概率,理宗和赵葵立刻同意了土土哈的条件。只不过还没高兴起来,石斌便表示要由他来决定谁接替王三的位子,否则就不允许王三交出沿河制置使的大权。

  感觉到石斌那明显没有任何商量的态度,这时二人才想起来石斌才是大宋的实际统治者,于是只好表示同意由石斌决定由谁来接替王三。

  为了表现出自己对皇帝的一些尊重,石斌还是满脸微笑的表示了谢意。并说道:“皇上,臣以为荆湖两路安抚使李超可以担当沿河制置使这一重任。而荆湖两路安抚使的职权由李曾伯暂代即可。”

  知道没得商量,理宗和赵葵也不再多说,直接表示同意。

  算是商议出了个大宋和阿里不哥两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虽然过程并不让人感到痛快,但为了可能得到的利益,在战争结束之前双方都会尽力支持,不用担心互相拆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