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秣马南宋 第六百零三章 进驻临安

《秣马南宋》第六百零三章 进驻临安

作者:湖樵散人 字数:2905 书籍:秣马南宋

  第六百零三章 进驻临安

  皇帝使者带了来如此好的消息,石斌等人岂能不欣喜若狂?有了总督京师兵马的权力,赵刚手下两千人马、临安城外三千人马以及大营中两万石斌嫡系,这两万五千兵马就足以保证石斌在临安城内高枕无忧了。

  为了不让人觉得自己言而无信,石斌当即命令放了赵葵,让皇帝放心。在赵葵就要骑马离去时,王三却突然命士卒关上营门,不许他离开。这让赵葵愤怒不已,石斌见此情况也感觉有些疑惑和尴尬。

  明白王三绝不是要陷自己于无信无义之地,其中肯定有些缘故,所以石斌便去询问缘由。

  “贤弟,你这是为何?让赵葵快点离去也好安了皇帝的心,如果皇帝食言而肥不顾赵葵安危,我们这不就白忙了?”

  “大哥,我命士卒关上营门正是要让咱们不白忙。”王三连忙解释道。

  王三的话让石斌懵懂不解,为了让事情快点解决不横生枝节,石斌立刻问道:“贤弟此言何意?为何不使赵葵离去才是不让咱们白忙一场?”

  “大哥,你也是久在官场,难道不觉得少了什么?”王三笑道。

  在石斌看来,皇帝使者已经将消息传来,自己只要先去谢恩再去领取官服和官印就好。

  见石斌还是懵懂不知,王三只得叹了口气道:“大哥,皇帝如今只是要那使者带来了口谕但是并无任命文书、无官服、无官印,连圣旨也没有,这可当不得真。若是皇帝是要再次将大哥赚入临安城中加害呢?”

  虽然感觉皇帝不会出尔反尔,但是没有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印作保障只有口谕的确不太稳妥。于是石斌便对那使者说要皇帝遣钦差前来宣旨,并将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印一起带来,自己才会放了赵葵。

  听了使者带来的消息后,理宗不由感叹石斌思维缜密,连这都考虑到了。不过为了赵葵的安全,理宗也只好依石斌所说,派钦差前去石斌营中宣旨、并将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员一起带去。

  收到这些象征身份的东西后,石斌自然不会食言,立刻就将赵葵给放了。并带了一千兵马进临安‘谢恩’去了。

  一进城,石斌便将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司控制的几个城门换成了自己的人,以保证自己能随时安全出城。并且命赵刚时刻留意殿前司军队的调动情况,防止自己在进宫后被暗害。

  这种安排让皇帝即使有除掉石斌的心思却无处下手,石斌自然放心不少,可以安然入睡了。

  石斌可以安然入睡,理宗却不行,他害怕石斌哪天热血上头率两万兵马杀入皇宫前来寻仇,要废了他。甚至和他祖先赵匡胤一样来个陈桥兵变干脆黄袍加身。

  担心无用,理宗需要能臣谋士解决这棘手问题,于是立刻将被放回的赵葵召来相见。却发现赵葵手上并无伤痕,明白受到欺骗的理宗大怒,一个不小心竟然真的气晕过去。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理宗才醒过来,但仍旧气若游丝,眼中满是悔恨。

  此时的理宗对石斌更是欲杀之而后快,于是询问赵葵有何办法。但赵葵却连连摇头表示暂时只能忍耐。因为如今石斌仍旧十分警惕,临安城内外足足两万多嫡系人马,一个不小心理宗就会性命不保。

  深知保命要紧的理宗接受了赵葵的建议,决定蛰伏下来,打算慢慢寻求机会铲除石斌。因为赵葵的这句话,石斌倒是过了几天还舒畅的日子。

  害怕时间久了,石斌身处高位,皇帝又在掌中他变得懈怠,王三、贾玲和赛西施于是劝石斌不要沉溺在胜利的喜悦中,应尽快经营两浙扎下根基。好在石斌没有因为这次的胜利而失去理智,接受三人的意见很快思考起来。

  “诸位,那么你们说我现在该干什么?”石斌问道。

  “该干什么?”贾玲听了石斌的话后噗嗤一笑,说道:“当然是干该干的事情,继续扩大影响加固根基。”

  当然不能傻乎乎的问‘扩大哪里的影响加固哪里的根基’,只不过一时间石斌头脑尚未清晰,确实想不出答案。只能假模假式的点着头,表示赞同。

  见石斌迟迟不说话,贾玲有些急躁,她又开口道:“夫君之前担心被四面围困出不得临安,所以首要之事就是将两浙路控制在手。父亲又掌握淮南两路,这样一来,即使事情有变,咱们也可以从容应对。”

  贾玲的意思很明白,如果理宗想要平乱,就会从江南两路和福建路调兵,只有掌握了两浙路石斌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而淮南两路是在岳父贾似道手中,河南路以及京东西路在石斌手中,若要调兵救援只是一份公文的事情。而贾似道必不会故意阻拦石斌南下两浙路的援兵。所以只要将两浙路掌握在手,一切就好万无一失。

  “小玲的话极是,是得先将两浙路掌握在手,你们认为任命谁为两浙路的制置使比较好?”石斌问道。

  “自然得是嫡系人马。如今李超掌管荆湖两路分不开身,王三这四川总领更不可能。刘霄是京东西路安抚使,易俊是河南路转运使,李旭是河南路安抚使,谢强兵是武安军统制。这样一算,能抽出身来去当这两浙路制置使的就只有李旭、易俊或者谢强兵了。河南路留一个人就够,小弟看留易俊合适。李旭做事细心才适合做两浙制置使。同时也该给谢强兵一个转运使或者安抚使当地,总是当统制也不好,恐他有怨言。”王三立刻说道。

  “经你们这一说,我心中安稳不少。不过又让我想起一件事来。”石斌沉吟道,“我虽当了两年沿河制置使,但是根基其实主要在陕西,河东根基并不深,河北西路更是没什么根基。如今沿河制置使被吴潜夺去,时间一长,我虽得了两浙路却丢了河东与河北西路岂不是得不偿失?”

  “夫君说得很对,咱们还得派人去当这沿河制置使,守住地盘。”赛西施说道。

  “似乎人手不够···”石斌惆怅的说道:“赵刚、谢强兵才能不足,李曾伯与程元凤忠心不足,汪立信更不用提。这该如何是好?”

  “大人,按卑职的做法或许可能摆脱这尴尬局面。”许风说道。

  “哦?说说看。”贾玲抢过话头催促道。

  “四川与荆湖两路乃大人根本,荆湖两路与四川皆经营多年,其实只要派人守住即可,不必让有大才之人困在那里。赵大人确实不适合治理地方,谢大人虽然能力不足但是替大人守土还是可以了。所以卑职认为这沿河制置使之职应用王三大人,谢大人就去当那四川总领。大人只要叮嘱谢大人小心行事,并命李超大人从旁监督就好。还有就是请大人不要忘了赛子龙大人,他也是有大才,让他当河东路安抚使就不错。再就是那个王驿,他是多年京官,升任他做吏部尚书应该不错。”

  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大调动,但确实让石斌手下大将王三抽出身来,众人听后无不高兴,都夸许风聪明。

  于是石斌便决定表奏李旭为两浙路制置使,王三为沿河制置使,王驿为吏部尚书,让吴潜再去当他的京东东路安抚使。

  看到奏折的理宗怒极反笑,大骂石斌是乱臣贼子贪心不足,是真的要学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能力不足以铲除石斌,但是找人给石斌添堵,与石斌分庭抗礼还是能做到的。故而理宗立刻将赵葵和李芾宣进宫来,与他们商议此事。

  二人虽然不同心同德,但是都是大宋的忠臣,故而一看石斌的这封奏折立刻大怒,表示愿意联合门生故吏与皇帝一起否定石斌的要求。

  石斌虽然势大,但是多在军事,政治上只有贾似道、李曾伯、程元凤、王驿和汪立信几人和他们的门生故吏支持,远不如久在京师的赵葵和李芾厉害。所以几次努力都没有让石斌达成这个目的。

  想着在大殿之上赵葵和李芾那一呼百应的样子,石斌心中充满羡慕嫉妒恨,暗暗后悔怎么没留个能干的人在京师,却留了赵刚这一个没什么智谋的勇夫。

  但后悔无用,石斌必须想办法逼迫理宗尽快同意自己的请求,不然迟则生变。不得已,石斌只能再次将王三、贾玲和赛西施几人召集起来商量。

  “咱们在政治上根基太浅,影响不足,你们说怎么办?”石斌有些沮丧的问道。

  “大哥,这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是大哥能当上宰相一切就都好办了。”王三提醒道。

  “宰相?”石斌明白王三的意思,说道:“的确如此,悔不该当初弃了那参知政事,只想着枢密使。”

  “大哥勿忧,要得一个宰相之位也不难,只要用些手腕就好。”王三十分自信的笑了笑。

  一旦王三这么笑就表示事情的成功率很高,所以石斌也不着急只等王三自己说出。

  “大哥,汉唐之时相权过重导致社稷不稳,所以自那之后相权日衰。如今当朝宰辅又只赵葵一人,相权再度加重。赵葵性格刚烈,必然经常与皇帝起争执,所以只要咱们派人在皇帝面前进几句谗言,让皇帝对赵葵起疑心,他便自然想要一个次相来制衡赵葵。到时候,咱们保举王驿当这次相不就好了?当然,在这期间,王驿还是必须要和咱们起‘争执’的。最好是弄到见面就吵的地步。”

  这回石斌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大笑不止。一旁的贾玲、赛西施和许风也连连表示佩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