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秣马南宋 第二百四十六章 比武场的一天

《秣马南宋》第二百四十六章 比武场的一天

作者:湖樵散人 字数:3208 书籍:秣马南宋

  第二百四十六章 比武场的一天

  有了规矩事情就好办许多,一连几天许风都老老实实的在府衙内帮石斌办事跑腿,而且都是从正门堂堂正正的出入,再也不鬼鬼祟祟的出入后门了。而石斌也不再那么一副工作狂的模样早出晚归的,正常了许多。

  时间在没有记挂的人那里是过得很快的,而在有记挂的人那里就过得很慢了。石斌虽然还是在努力奋斗绝不懈怠半分,但心中还是记挂着不久就会到来的赶集日,所以时间在他那便过得慢了。

  虽然不至于痛苦却也有一些无奈,尤其是办公完了无事可做时更加慢,为了缓解这种缓慢带来的不爽,他这个安抚使还亲自跑起了腿当起了采购,经常买些手绢、胭脂给贾玲和赛西施。既打发了时间又哄得两个妻子高兴,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贾玲与赛西施自然被他这体贴的行动哄得非常愉快也都高兴她们做了最正确的决定。

  终于熬到赶集的那一天,石斌自早上起就是精神奕奕、活力四射,根本就不管其他,吃个早餐可谓是‘狼吞虎咽’,只求立刻吃完便去比武场,即便知道如此早去那比武场还没开始营业。

  没人能管住现在的石斌也没人敢管,自然由他胡闹,何况着么闹腾也不会碍着别人。所以在比武场开始营业之前的一个时辰他就已经到了。

  进比武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许风去道具室选头盔,选好之后并要他找个不起眼的地方放好。

  接着就到下注的柜台翻查起这几日的账本来,也算是当老板的检查工作业绩,说不准检查完了参考一番,还会自己给自己下注。

  办完这些闲杂事情比武场就开始营业了,场内已经陆陆续续的进来了些衣着大气或品相高贵的人,行为举止都很有规矩,明显是高门大户里的。石斌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能吸引这么多有钱人来观看节目收入肯定小不了,所以他立刻就喜笑颜开。

  上午巳时是军士操练,包括队列、刀法、枪法、木柄震天雷、对打、骑术六个项目。

  由于石斌之前都是下午偷偷的溜过来,从来就没见过军士在比武场内的操练,也就不知道这操练与在演武场内的操练有什么不同,故而队伍一进场他便认认真真的观看起来。

  队列还是那队列,不过似乎那些士卒的精神更足了,呐喊声也更大,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似乎呼喊压根就不耗费体力一般,。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可是深深的记得原来镇上一个健壮的农夫和他那听力很差的母亲说话时那痛苦的模样。原本在田里干活一个上午都不会喊累,不过与他那老母交流不过一刻钟就累得气喘吁吁,照他的说法这么大声的说话是要‘耗费真气’,而他内功不足故而如此。

  当然知道这有些玩笑话在里面,但至少说明持续的大声说话肯定很累人。 所以看到手下士卒如此状态自然兴奋不已,如此军队绝对是百战雄狮,不惧任何敌人。

  第二项,刀法。

  士卒按阵法散开,每人一把制式单刀,不过翻来覆去只有三个动作:斜劈,竖砍、横扫。虽然单调却虎虎生风杀气十足。

  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场内几个练过几年花拳绣腿的富家公子很不服如此训练,当即表示要比试比试。

  那教头原本是不同意的,却又不敢得罪那贵客,正在为难之时石斌出来了,示意派出一个最弱的士卒来比比。

  最怕的是怕伤人,故而教头还是反对,即使下命令的是荆南安抚使。石斌与教头和那贵客商议一番,二人妥协,表示各自立一个木桩做靶子,看谁先将其劈倒。

  有意思的事情来了,贵客用一把制式单刀,而石斌手下那士卒却拿了一把材质还算不错的木刀。

  见此情况,那贵客又是火冒三丈,表示受了侮辱。而石斌却不出来缓和矛盾,反而示意那士卒尽快完成劈砍。

  接到安抚使命令的士卒自然毫不犹豫。‘咔’一声之后,那碗口粗的木桩应声而倒,木刀却完好无损。事实胜于雄辩,如此结果那贵客再无二话,只好老实的回到了场内座位之上。

  如此一个插曲不仅没有影响比武场的生意,反而加大了其人气,不过让刀法训练里多了个项目——劈砍木桩。

  第三项枪法对石斌来说没什么稀奇,但对那些连鞭炮的都怕的观众来说可是稀罕物。更是把一些胆小的少爷小姐吓得尖叫,甚至还有缩到了座位之下躲避。不过好奇心胜过了恐惧,慢慢适应之后他们却成了火枪训练的坚定支持者,有一些家财万贯的甚至日日来看。由于并不能在操练时候打赏士卒,所以那些富家老爷干脆换了个方式——匿名捐赠军饷。要求只有一个——每人每日练习射击不得少于一个基数(二十发)。

  第四项木柄震天雷则没那么吸引人,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放大号的炮竹而已,只能算有趣。

  这些过后最吸引人的第五项来了——对打。

  从来就是南拳北腿,所以石斌军中着重的拳法训练,对打时候就用洪拳。坐在座位上的石斌看到此处不由的想到了自己闹出的一个笑话:训练的时候用哪种拳法好。

  赵刚这个最注重杀伤力的第一个跳出来说将士要练就练铁线拳,若论伤人它绝对是第一。

  贾玲与赛西施则表示练洪拳最好,因为洪拳流传最广,最容易为大众接受也就更容易推广到普通百姓中。

  王三这个保守派则表示练个防御性的咏春拳便够了。

  接着,石斌的笑话便出来了:他要练七伤拳。他还强调练者要非常强壮,因为一练七伤,七者皆伤。伤己又伤人,实为先伤己再伤人。

  话说至一半便发现众人神色不对,这让他忽然记起这七伤拳乃是金庸《倚天屠龙记》里金毛狮王谢逊的武功,现实之中哪里会有什么七伤拳?

  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面子,他只好自创了一套拳充数。这哪里能被采用?自然就只能落选了。最后的结果是练习流传最广的洪拳。

  这种对打当然精彩,不过因为双方都有护具却不刺激,并无多少观赏性。不过石斌在练兵时是不要什么收入的,那样反而容易被金钱腐蚀,得让士卒先练出一身过硬的杀敌武功,若是要赚钱,自己到比武场打擂台去。

  看到第六项骑术石斌便感觉索然无味转身离开了比武场。不过对教头的训练还是非常满意,私下赏了二两银子给他。

  好不容易休息一天,石斌自然不会就这么完了,下午才是最精彩的节目:擂台决斗。特点是除了暗器和攻击下体的手段外,可以用任何正当方式击败对手,包括自选未开刃的武器,不过也得带护具包括头盔。

  如此一来观赏性便大大增加,门票卖得火热,都出现了黄牛党,下注的柜台窗口也是人满为患。

  之前看着手上的账本里的数字是很高兴的,如今看到黄牛党和人满为患的窗口更是欣喜若狂。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居然有这么高的人气这比武场当然建得好,让有不少虚荣心的石斌更有成就感了。

  坐下冷静的看起了对打。这过程让石斌渐渐明白为何军队中产生了那么多种的武器和护具,不能一种包了。

  比如链甲虽然灵活却在防重击几乎无效,抗穿刺上效果还行。明光铠则在抗重击和穿刺上效果很不错,劈砍对其几乎无效,综合性很强,缺点则是造价昂贵无法大量装备。而宋朝步人甲则更是重到30公斤,大大降低了宋军步兵的机动性。

  至于兵器就更是如此,从来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长兵器不适合近战,短兵器则不适合冲击。轻兵器虽然灵活但杀伤力小,重兵器虽然一招就可能制敌死地却对使用者要求很高,故而也不能广泛推广。

  所以石斌下令在擂台决斗之中除了坐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招募武林高手做教头或者参谋。

  决斗者虽然带着护具但各种武术门派、不同兵器用法都在这擂台上展现出来。让石斌这个喜欢征伐的人越看越高兴。若不是有太多公务要办还有人监督他恨不得每日都来看这比赛。

  可惜不行,石斌遗憾了。

  贵宾间的隔音效果不是很好,传来了一个清秀的女性声音,她似乎在抱怨自己不是男孩,不能征战疆场,抗击元人。

  听到这声音的石斌非常高兴,庆幸自己是男儿能征战疆场。想到此处忽然想到了自己建这比武场的最初目的,大清早过来要许风藏头盔的目的。顿时下令命许风去为自己报名参加打擂。

  许风眼中的无奈完全都被石斌看到,不过他却丝毫不改主意,只是又给了个快去的眼色。

  很快事情便办好了,石斌满意的夸了许风几句,并叮嘱要保密不可泄漏出去,最终还做个样子威胁了他几句。虽然知道这是假话但许风也没打算说,装傻充愣最合适。

  自信满满的进入场内,毕竟他也是征战疆场杀人无数的名将,即使如今成了文官但武功基础还是在的,所以并不怯战。

  出现的对手是一个略显瘦弱的汉子,仿佛风一吹就倒。虽然有些瞧不起对手却也不敢轻视,毕竟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很多高手都是藏得很深,敢来打擂哪里会没几分本事?

  施礼之后便开打了。

  石斌并不会什么拳腿也就是在征战时学了点基础拳法,再加常年猎户生活养成的警觉灵活才让他在对抗元人时没吃亏能保命。

  不过现在却不行了,那瘦弱的对手一出手便知道是常年练习武功的,出拳虎虎生风,下盘稳如磐石,一个扫荡腿过来石斌便倒地半晌爬不起来了。

  那人明显心怀仁慈,并未乘胜追击,等着石斌慢慢爬起来再进攻。不出两招石斌又被那汉子反制住了手腕再也动不了。

  有了这点教训石斌知道没希望赢这对手干脆就认了输。下了擂台之后,石斌却没感到沮丧反而是十分高兴。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击败元人的希望。

  退下擂台之后看打擂一直看到了天黑,最后拿着坐庄赢的一百两银子笑眯眯的回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