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秣马南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鄂州

《秣马南宋》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鄂州

作者:湖樵散人 字数:3180 书籍:秣马南宋

  唐太和四年,临安东天目山神龙川,一条山溪蜿蜒绕过神龙台,向着清凉界而去,其型如卧龙,名曰卧龙溪。仲春时节,暮霭纷纷,那映山红漫山遍野地怒放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道士手拿锄头,身背药筐正行走在山间小道上,身畔溪流哗哗。

  “站住,李怡你以为躲到这里我便找不到你了吗?你毁我名声,本姑娘今日就死在你这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面前。”一声娇呼,一位清丽无双的十六七岁少女手持宝剑,泪流满面地出现在那年轻道士身前。

  “哎,紫睛,你这又是何必,就当我李怡对不起你,那婚约只是晁都督一时之言。如今圣人恶我,怡自身难保,随时有杀身之祸,纵使晁都督与紫睛不弃,怡如何敢连累你们。”

  “你闭嘴,我爹爹独领镇海军节度使,何曾惧过那圣人?我爹爹有大恩与你,还将紫睛许配与你,你就这样报恩与我爹爹的吗?紫睛自许于你这两年来,何曾犯过七出之条?如今你私自背弃婚约致紫睛清白名声于不顾,今日我林紫睛便死于你这无耻小人面前。”

  说罢那剑突就抹向自己的玉颈,眼见剑近颈处,那道士李怡慌忙飞身扑向少女,起脚踢到少女手腕,宝剑当啷落地。李怡一把抱住少女,急忙看向少女纤细白嫩的颈部,发现只浅浅一条血痕,还好,还好!李怡激动的搂住少女,“紫睛,你这是做甚!你若有恙,李怡今生还有何欢?”

  “怡哥哥你这么讨厌我吗?”那紫睛说罢,眼泪就从一双美艳的紫红色双目中流了下来。

  “不,不,紫眸,李怡今生今世唯爱紫睛一人!只是如今圣人欲致我于死地,我不愿你跟着我担惊受怕,不愿连累你和都督。”

  “怡哥哥,紫睛死都不怕,缘何会怕你连累?我爹爹已告知长安天使绝不杀婿,那圣人远在长安,如何管得了杭州镇海军节度使?”

  月下的仙人祭天宁静安然。

  “怡哥哥我要是妖怪你会嫌弃我吗?”

  “绝不,以后你想吸多少我的血,哥哥我都愿意。”

  “你放心好啦,你的紫睛妹妹不是妖怪啦,我是血族圣女,嘻嘻!那我现在都是你的人了,我要与你在这仙人祭天拜天地,天上的仙人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好!拜完天地你好好睡一觉,明天哥哥带你去一个地方,你肯定喜欢。”

  “远吗?”

  “不远,就是翻山越岭的,有点累人。”

  “那我带着哥哥飞过去,嘻嘻。”

  第二日午时,李怡带着林紫睛来到乌头山。

  “哥哥,这个湖有名字吗?”

  “这里人迹罕至,哪来的名字。往前走,湖东边贴近水面处有个山洞,那里面很美,也很奇怪的。”

  林紫睛带着李怡飞身进入山洞,不久进入一处更大的空洞里。

  “哥哥,这里好美,就象满天的星辰,可惜就缺个月亮,还有,这一滴一滴的是水吗?好象美人的眼泪,真好看。”

  “这是钟乳石,这不是水滴,是它的石乳。你要是喜欢这里,等以后哥哥给你安个月亮好不好?”

  “好,我还要哥哥给我做一个蓝田玉的棺材,等我死后,就放在这一滴一滴的石乳下面,既然这里面时间过得快,那很快石乳就能把棺材包裹住了。这样就象李义山那诗里描绘的一样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我好喜欢这句诗。”

  “好,哥哥答应你,若是有朝一日,李怡绝不食言!”

  “哥哥,过几天我们就回杭州吧,爹爹的前军兵马左使还给你留着呢。其实爹爹一直看重你的,他常在我面前说你有神龙之像,其实我才不在乎那些,我就只想跟哥哥在一起,给哥哥生好多好多小宝宝,嘻嘻。”

  太和五年,原光王李怡娶镇海军节度使晁度之女晁氏林紫睛为妻,太和七年生长子李漼。会昌五年,李怡任镇海军节度副使,辅助其岳父治军杭州。

  转眼已是会昌六年初春,李怡长子李漼即将年满十四岁,余下尚有两子两女。浑家李林紫睛治家有方,与怡恩爱有加。

  初春的第一场雪此时下得正紧,在长安通向杭州的官道上哒哒的马蹄声打破了天目山宁静的雪景,一行宫人装扮的使者鲜衣怒马,不顾路上薄薄的积雪、料峭寒风,向杭州狂奔而去。

  几日后,杭州镇海军节度使府衙。

  “镇海军节度副使李怡听召!”宦官内园副使李敬实手捧圣旨,一脸春风地对李怡、晁度等人微笑着说到。

  “臣恭敬圣安!”一群人几乎同时躬身接旨。依唐制,见圣人、上官、圣旨皆躬身即可。

  “圣安康!”李敬实依礼数答毕,接着开始宣读圣旨:“门下,天下之本乃......朕病躯难......今朕膺昊天之春命,立圣先皇十三子李怡皇太叔,辅朕以治国是......”

  李怡晕乎乎地听完由门下省发来的,大唐最正式的圣旨,起身哆哆嗦嗦地从宦官李敬实手里接过镶着金边的圣旨,一遍又一遍的地头看着:圣人病危,将不久于世,自己被立为皇太叔临朝辅国。我即将成为皇帝、圣人?

  “皇太叔还记得奴婢否?”李敬实眼中似有热泪。

  “阿实当年救命之恩,怡如何敢忘!”李怡甚是激动地答道。

  “皇太叔,圣人病危,难以继日,今对大位有所觊觎者甚众。皇太叔还是速速随奴婢北上以定朝纲,万万不可延误。”

  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武宗驾崩,同日李怡登基称帝,改元大中。四月,立晁氏紫睛为后,长子漼为太子。

  李怡治国,强皇权、重人才、整吏治、明法度,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赢得臣民赞许。治盐铁,开漕运以富国家;《续唐历》以便农耕;制《大中刑律统类》以明法度;破北狄、逐吐蕃、平安南、抚党项,山河一统,史称“大中之治”。

  李怡仁爱,武帝在位,王子皇孙多有迫害,怡即位后,纳晁皇后言,复诸子侄王位,女子尽复为公主。

  李怡与晁皇后近三十载恩爱有加,曾有人献女姬与怡,怡杀献姬者,遣其女。

  李怡曾得夜明珠原石一块,制成圆月送与妻。得蓝田玉石一块,怡送与妻,晁后命人凿空制棺存于后宫。

  因晁后为血族圣女,其体貌远比凡人女子年轻、柔美,且岁月更长,李怡贪恋妻子甚重,苛求与妻长久比翼,故宫中广纳奇人异士为其炼制长生不老丹,晁后屡劝而不受。终因丹药中毒而崩于奉天宫,葬于贞陵。晁后悲痛欲绝,终日郁郁寡欢,数月后气息奄奄随夫而去。

  长子漼即位,依父母生前之约,将父母合葬于晁后之蓝田玉棺之中,后借故南巡将蓝田玉棺椁,偷存于临安乌头山无名湖畔山洞内,迁流民于山下护湖以看之,并赐湖名里畈。其贞陵实为李怡夫妻的衣冠冢,掩人耳目尔。

  李怡夫妇有一女,温良贤淑,仪态端庄,其目瞳与晁后甚象,李怡甚爱之,封其为广德公主,许其随母姓林,后嫁与士大夫之子倧。广德公主治家有方,夫妇和睦。

  李问道站在棺椁前,读完刻在上盖上的文字后,久久不语,林月瞳则伏在李问道怀中哭泣良久。

  “哥哥,是我的太曾外祖母和太曾外祖父。”

  “月瞳,太曾外婆是不是因为太曾外公驾崩后没了血食而薨的?”李问道拥着浑家,轻轻抚摸着她的柔顺长发问道。

  “不仅仅是没了血食,我们血族女子比普通女子更加看重夫妻之情,太曾外公驾崩对太曾外婆心理的打击,比没了血食还要重上三分。夫君若是去世,血族女子基本上就没了活路,尽管我们的寿命正常情况下要你们多上很多年。”林月瞳抬头看了眼李问道,接着说到:“哥哥,你要是死了,我也活不了多久的。以后我会好好侍候你,不给你压力,让你心情愉快,这比什么长生药都有用的,这样我们夫妻就可以多恩爱许久的。只是,哥哥以后要懂得节制,须知细水方可长流的道理。”

  “好,月瞳,哥哥答应你,以后会节制,也不乱用什么长生不老药,其实真正的医家都是不赞同什么长生不老药的,我们道家追求的也是道法自然,而不是什么逆天改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