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092复活吧,军功爵上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092复活吧,军功爵上

作者:弹冠振衣 字数:2211 书籍: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啪”的一声,一卷竹简被丢在了桌案之上。

  丢竹简的人,正是征东将军兼青州刺史,刘备刘玄德。

  从九月到十一月,刘备带领麾下人马,转战五十多天,击破青州济南、齐国、乐安三郡国的黄巾贼,斩首四万余,生俘男女超过四十五万人。

  打了胜仗之后,自然要论功行赏,刘备对手下府兵的封赏,是按照商鞅制定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度来实行的。

  本来刘备就是想按照秦军的二十级军功爵进行封赏。结果,支持的少,反对的多。不过大家都说,这是“暴秦”之法,不可不慎重对待。

  甚至,诸葛玄还翻出一本珍藏的《商君书》让刘备看,说是商君之法,不行仁义,专用严刑峻法,用法术势治人,不是长治久安之道。

  因此,刘备拿了一卷《商君书》仔细的看了起来。

  穿越之前,刘备倒是看过《商君书》,当然,只是随便翻了翻,没有仔细看过。这次认真一看,顿时就有些无语。

  “这个商鞅,简直就是,简直就是,简直就是……”

  连说了三次,刘备也没找出来一个合适的词来,其实刘备心里说的是“太耿直了。”

  商鞅变法的全部精髓,其实就是弱民而已,要让老百姓辱、弱、贫、愚。其他的,其实全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手段。

  商鞅说是“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辱,老百姓越屈辱,他们就越希望得到贵族的爵位,这样以后就可以不受辱。就好像北棒子家,谁不加入棒子劳动趴体,就低人一等。

  弱,老百姓越弱,就越希望当官以摆脱自己弱势的地位。还是北棒子家,大家都以当北棒子的公务员为荣。

  贫,老百姓越是贫穷,就越容易受赏赐的利诱,为朝廷去做危险的事情。都说北棒子的兵不怕死,穷啊,为了口吃的就可以卖命。

  愚,老百姓越是没文化,就越容易欺骗。你就可以告诉他们“白头山的血统永不变啊,永不变。”。

  简单来说,秦朝统治下的中国,就和三胖统治下北棒子差不多。任何智商超过二十的人,应该都不想去北棒子家,高呼:像太阳一样温暖,像父亲一样慈祥的伟大领口袖口,三胖万岁吧。

  刘备知道,商鞅说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比如:“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

  意思就是说如果民强,则都不愿意当兵了,军事就会弱。而民弱则反之,军事会强。最强的国家应该是治下一群穷鬼,想要打仗的时候一呼百应,而不至于招兵处人庭冷落。想想游牧民族一旦入住了中原,几乎立刻就是战斗力暴跌,这简直就是至理名言啊。

  在人类的科技进步到发展出成熟的热武器之前,贫穷其实就是战斗力。当兵的越穷,就越想立功受赏,秦国的“虎狼之师”就是这来的。

  商鞅认为,想要国家强盛,就必须使百姓贫弱。因为富民会使百姓放纵,这是积弱的根源。只有贫弱才能让百姓变得不怕死。因为只有贫弱的人,才会重视赏罚。而如果是有财产的人,他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性命为国家效劳。这便是所谓“民贫则力富”、“富则轻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朝,大“送”朝有钱啊。高薪养兵,最后养出了一群废物,因为高薪养兵,最符合士兵利益的方式,就是太太平平的混日子,拿军饷。打仗的事情,还是算了吧,战死了拿不到高薪啊。所以,厚饷养精兵的方式,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只是这话,刘备不能当众说出来。因为,那是“暴秦”啊,再现代翻案风兴起之前,历朝历代对历史的评价都是以“道德”论,而不是以“功业”论。因此,对“暴秦”都是口诛笔伐。而且,耿直如秦朝,统一了全国之后,只维持了不到十五年就挂了,这的确不是长治久安之道。

  之后的朝代都比较虚伪,都是玩的是外儒内法,用儒家的君臣父子那一套来治理人心,用法家的法术势治理国家。

  最后刘备只好说道:“这个商鞅,根本就是个奸商啊,难怪他叫商鞅。”

  此刻,几个和刘备一起商议封赏事宜的文臣,比如戏志才、崔孟、诸葛玄这样比较有文化的,都很想告诉刘备,商鞅不姓商,他叫公孙鞅,或者叫卫鞅也行,之所以叫商鞅,是因为他被封为商君,封地叫商。不过想了想,最后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刘备之所以管商鞅叫奸商,是因为仔细一看《商君书》,颠覆了刘备以前的一些看法。

  按照某些传说,商鞅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度,斩首一人,就能升一级的爵位。再加上一些影视剧、小说的推波助澜。让人觉得秦朝,那可是一个吊丝翻身的好时代,哪怕你出身再低,只要你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再加上点运气不死,就能高官得坐,骏马得骑。

  现在刘备仔细一看商君书,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很著名,这二十级分别是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汉武帝时,避讳刘彻的名字,改彻侯为列侯。

  如果真像传说中那样,对阵时斩首一名,就升一级爵位,并给田一顷、九亩宅基地,秦国打了一百多年的仗,到了秦始皇的时候,还不得彻侯遍地走,关内不如狗啊。就关中、四川那点地方,还不早就给分的干干净净。

  首先,斩首必须是斩“甲首”,也就是脑袋上得有头盔,大约是害怕有人杀良冒功吧。

  这也就算了,一旦爵位升到不更和大夫这个级别,出征时就是下级军官屯长和百人将,掌握五十人或者一百人。

  这个时候想要升一级爵位,就得砍至少手下人数三分之一的脑袋才行。百人将就是三十三级斩首,屯长,应该是十六或者十七级,以商鞅的奸商程度,肯定是十七级。

  这可就难了不少,一旦从底层爬到了不更,大夫。想在往上升一级,就要斩首几十级,何其困难。

  也难怪秦军动不动就杀俘,不杀俘,哪来的斩首去升官发财。

  这根本不是白起一个人能够控制的事情,合着你武安君升到头了,升无可升,就拦着弟兄们,不让弟兄升官发财,真要这样,下次打仗谁还卖力气。

  而秦军军法严苛,一旦犯了错误,就会降级,这个倒是方便,所以,从底层升到高层,这种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只能说是在理论上存在。

  所以,秦朝才会被人称之为“暴秦”。

  按照刘备的猜测,商鞅这个奸商,就是变着法子,不想让更多的人得到高爵位。

  或者说,这种方式,很可能是商鞅,在变法时对上层贵族的一种妥协。

  底层向上晋升,可以靠拼命精神,升个三·级、四级、五级。再往上,就不全是体力和运气的博弈,需要有能够指挥部队的能力,商鞅又不给平民百姓提供教育,就只能从宗室、外戚、大贵族、将门、士人阶层来提拔,大约这是商鞅上层贵族开的后门,以换取他们对变法的支持。

  不过,刘备他完全明白,这些人并不是真的为了“暴秦”才反对“秦法”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