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236定计

  想了想,只有“选锋营”还算是清闲,只是……刘备瞪了一眼戏志才,这是老子的亲兵,怎么能叫做闲置呢,这不是在保护老子的安全么。

  戏志才道:“主公讨董归来,收了降卒数万人,此辈降卒,大都是原本洛阳的禁军,都是黄巾之乱后,朝廷四处收罗的精兵。主公用如此壮士,充为苦力使用,成为可惜。如今这些人马,已经充作苦力已经有数年了,不如便将这些降卒整编一番,征伐辽东,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听戏志才这么一说,刘备这才想起来,自己手上还有这么一群降卒。以精兵作为苦力来用,全天下也就是刘备能干出来了。

  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刘备搞的的军功爵,军人的地位很高,降卒是不能随随便便就直接充入军中使用的。

  玄德想了想,这些人也干了几年苦力,也算是把附逆董卓的那点罪过给偿还了,不如就给他们一个机会。反正就算是战死了,也不心疼,只是张飞、太史慈等人,都是大将,万一有失,反倒是心疼。

  一时间,刘备也有些犹豫。

  犹豫了许久,刘备暗道,且不说其他,先教太史慈去将那些降卒中可堪一用的士兵招来成军,至于剩下那些不合用的,也都赦免了吧。

  毕竟,这群人,也都干了这么久的苦力了,不知道开了多少荒地,修了多少沟渠,筑了多少道路,有什么罪,也都改过去了。

  于是,刘备对李敏表示,等到这支军队成军,就派去收拾公孙度,至于什么时候成军,那就是刘备说了算的了。

  李敏忽然道:“君侯,我有一计,可以联络乌桓,共伐公孙度!”

  玄德沉吟片刻,说道:“我闻圣人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公孙度大逆不道,我必除之,不过勾结乌桓之事,李公不必再提了。”

  李敏无奈,只得拜谢而去。

  等到李敏走了,戏志才叹了口气,联合乌桓对付公孙度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过,辽东之地,根本不影响中原大局,日后刘备若能一统天下,以天下敌一隅,自然轻松平定。

  至于那些从董卓那里得来的降卒,都已经几年没当过兵了,还能有多少战斗力,也是个疑问。

  刘备想了想,虽然公孙度行事有点大逆不道,但是公孙度在辽东干的也还算不错,现在没有必要对付他,还是先去把乌桓收拾了,再说其他不迟。

  乌桓本来势力还是比较大的,上次张纯造反,乌桓寇略北方四州,能出动十万骑兵,别管质量怎么样,至少人数还是有的。

  不过,也是乌桓倒霉,遇到了刘备,结果被杀了七零八落,连死带伤加上被俘虏的多大好几万人之多,于是势力大衰,就连乌桓大人丘力居父子二人,都被刘备给砍了脑壳,现在是丘力居的侄子踏顿在做头领。

  刘备也不想废脑子,干脆就用历史上曹操的法子,从小路去偷袭乌桓人,所以一直厚待田畴。又把乌桓这些年来,在幽州干的坏事说了几件。

  田畴这人也是傲娇,一直表示我不会出山做官,当然了,刘备要是去攻*桓,让他带路,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既然如此,刘备自然也不会勉强他,这个世界,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什么时候都不会少了愿意做官的人,也不缺你田畴一个。

  没见人家李鸿章骂人的时候,都说你这人笨的连官都不会做,可见,在封建时代,只要不是特别笨的笨蛋,当个官还是木有什么大问题的。

  这次讨伐乌桓,刘备只带了手下精锐骑兵,原本青州、冀州的精锐骑兵有一万人左右,幽州又得了公孙瓒麾下的精锐骑兵超过一万人,共计两万精骑。幽州属于边地,骑兵是不缺少的,要是做极限动员,估计数万骑兵都拉的出来,不过,普通的骑兵,刘备也不想动用了。

  刘备又先与田畴到了徐无山,宴请了当地的三老,又四处参观了一番,忍不住感叹了一番,此处果然是世外桃源一般。

  按照历史上的说法,曹操北伐乌桓非常冒险,甚至曹操回来的时候还说:“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意思是我虽然打赢了,但是我是错的,你们说的是对的,以后这样的建议还是要提出来,不要因为我侥幸打赢了这一战,以后就不说话了。

  曹操出塞后经平冈到白狼五百里,白狼和柳城两百里,无终到卢龙城也是二百里,所以曹操说“由山中九百余里”。

  不管在什么年代,走九百里山路,都是一件令人头疼事情。

  曹操其实也是倒霉,本来可以走大路,结果道遇大雨,不通车马。

  听了田畴的解释,刘备才明白过来,这个年代的地理和现代不同,山海关还有一部分在海水里,夏秋之际就会发大水,到时候舟船行驶太浅,马匹行走太深。曹操是夏天出发,所以发大水了。要是走卢龙塞小路,人马少没问题,人马多根本就走不了。

  难怪历史上,曹操那货被大水给堵了路,这个根本就是这个年达的地理决定的。

  田畴指的路倒是对的,只是他低估了这条路的凶险,单纯的觉得“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

  其实在刘备看来,既然这么冒险,那就不要去走这个什幺小路了,自己还是要堂堂之战的从大路进攻,就算不能胜,至少也没什么太大的危险,反正现在也没有下大雨不是。至于小路,就算是走,也用一路偏师就可以了。

  “谁愿挺身而出,走小路偷袭乌桓后路?”玄德问道。

  “末将愿往!”刘备话音未落,早有一将应声而出,众人视之,乃是麹义是也。

  刘备看了一眼鞠义,摇头道:“将军所部,皆是步卒,小路偷袭,当以骑兵为先。将军稍安勿躁,此次北伐乌桓,少不了将军用武之地。”

  又有一将出列道:“明公,某虽不才,愿请精骑三千,从小路偷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