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184瞒天过海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184瞒天过海

作者:弹冠振衣 字数:2329 书籍: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诸位,都看过了吧,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

  见到众人都看过了公孙瓒的讨袁檄文,刘备问道。“我是该助袁氏,该助公孙呢,还是应该两不相帮,在一侧冷眼旁观。”

  众人一时无言,刘备便问道:“望诸位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虑。戏先生,你是我之长史,军师中郎将。要不,还是你先来吧。”

  自从刘备得了程、荀二人,戏志才明显沉默了些许,似乎是有些顾虑。因此,刘备今日便公开说戏志才是自己的谋臣之首,以示信任,也是安抚。

  程昱、荀彧二人的到来,的确让戏志才心中有些想法。

  如果单单一个程昱也就算了,毕竟年纪大了,而且也是寒门出身,和戏志才两人之间,谁也不要笑话谁。

  但是荀彧可不同了,虽然荀家祖上也没出过什么大官,但是荀家的荀氏八龙名气太大,连董卓为了拉拢士人,都要用三公的高位来拉拢荀家,荀爽从白身而至三公,前后不过九十三天而已。

  尤其是戏志才早年间还在荀家办的私学中读过书,面对荀彧,戏志才有些压力,也是难免的事情。

  戏志才闻言,心中高兴,面色不变,只是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说道:“主公,如今袁氏与公孙二虎相争,河北之归属,其实在于主公,主公当乘其弊可也。若是安坐而观望。此两怨必集于主公,将来无论谁胜谁败,主公皆不得中立矣。”

  刘备听了,颔首表示赞同。如果中立,不管日后谁赢了,都会怨恨刘备,虽然刘备啥也没做,只是没帮忙而已。所以必须加入一方才行。当然了,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趁着袁绍和公孙瓒大战的时候,出兵把两人一锅端了,那就更好了。

  总之,局外中立是不行的。

  刘备又看向郑益,郑益道:“袁氏树恩四世,海内人望,公孙不过边郡一武人。若是袁本初不能据冀州,公孙伯圭又何尝能据冀州。”

  程昱只是短短的说了一句,“如今公孙强而袁氏弱,不过,也只是如今而已。”

  刘备无语……

  也不知道程昱是在说公孙瓒强,还是袁绍强,也不知道是想让刘备玩联合强者瓜分弱者,还是让刘备联合弱者共抗强者。这话说的模棱两可,怎么解读都对,莫非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众人也是争论不休,或者说该助袁氏,或者说该助公孙瓒。

  刘备又看向荀彧,心说你荀彧好歹是号称“王佐之才”的,且先看你怎么说。

  荀彧起身道:“将军,如今天的局面,和战国之时差相仿佛。将军占据故齐国之地,袁本初据冀州,仿佛赵国,黑山军盘踞山谷,有如中山,刘虞与公孙据幽州,便似燕国。昔年,燕国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齐国七十余城。燕、赵、齐三地仿佛鼎立。若燕不与齐图赵,则必与赵图齐,今公孙伯圭兵强而势大,若再得将军相助,得冀州必也。幽州兵精,冀州国富,若公孙伯圭尽起燕赵之众而图齐,实非齐地可以抵挡。故而,将军当居中而平衡之,燕强则助赵,赵强则助燕,不可令一家独大,则青州安矣。”

  刘备道:“以文若之见,我该助袁本初了。”

  荀彧道:“非也。”

  刘备一愣,心说不是你让我谁弱就帮谁么,还是你觉得公孙瓒才是弱的那一方,于是问道:“则我当助公孙乎?”

  荀彧道:“亦非也。”

  刘备干脆不猜了,直接问道:“还请文若指教。”

  荀彧道:“当今董卓造逆,天子蒙尘,此正是忠臣奋发之时,而义士勇武之地。将军何不以大义责袁本初、公孙伯圭二人,请二人罢兵休战,而举兵向西,共诛国·贼,迎天子于西京,还大驾于旧都。二人若不应时,将军当举兵共击之,如此,上合君臣之大义,下则免二公之怨恨,中亦可收远近忠臣之人心。将军何乐而不为之呢。

  刘备点了点头,这个荀彧还是很高明的,随即反应过来,这特么的不是就是局外中立,外加和稀泥么。

  单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袁绍在冀州立足未稳,而公孙瓒兵力强大。

  其中,冀州东部的常山国、中山国和赵国是黑山军的活动范围,有时候匈奴人也会过来遛一圈。黑山军势力很大,横跨并州、冀州、河内等地,以张燕为盟主,比较大的队伍就有好几十个个,大者几万、十几万人,小者数千人,无论是韩馥还是现在的袁绍,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很弱。

  在冀州北部的安平郡、河间国等地,和幽州接壤,处于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再加上一些韩馥任命的官员,对袁绍夺了冀州不满,也害怕袁绍清洗他们这些韩馥的人马,有很多地方的地方官吏直接宣布响应公孙瓒。像河间国境内的易县一带,干脆就是公孙瓒的根据地。

  袁绍真正能控制的,其实只有魏郡等两三个郡国。

  只是袁绍真的像现在看到这么弱吗,刘备摇头道:“我料公孙伯圭他未必会是袁本初的对手。”

  虽然不知道刘备为什么在公孙瓒占优势的时候,做出这个判断,但是,既然刘备都这么说了,大家也不好多问。

  见众人都不再说话,刘备便挥手道:“都散了吧。”

  想了想,刘备又决定写信给在外面为官的关羽等人,问问应该他们的意见如何。

  毕竟,究竟要帮助袁绍还是公孙瓒,可算是未来几年刘备政策的核心,不得不慎重考虑,多听些意见总是没错的。

  待众人都走了,刘备仔细回忆一番历史。现在这个时间段,大概是袁绍力量最弱小的一个时期了。如果此时出手,把袁绍给干掉,估计就没有那个在官渡之战前,势力达到了最顶点,虎踞青、幽、并、冀四州,是天下势力第一的强大诸侯了吧。

  只是,这样一来,公孙瓒就未免要做大了。

  刘备沉吟不语,思考良久,最后好是觉得公孙瓒要比袁绍好对付。提起袁绍,好歹文有沮授、田丰、审配、许攸等人为谋士,武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等人为爪牙。提起公孙瓒,他手下都有谁,好像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过了片刻,刘备决定还是把戏志才找来,这个时候,不能光看才能,还得看信任程度。戏志才随刘备久矣,不是程昱、荀彧这种刚刚加盟的人物,能够相提并论的,因此,刘备决定先和戏志才商议一二。

  有人来报,说是戏志才来了,刘备急忙将戏志才请进来,待施礼已毕,刘备执其手问道:“我请先生前来,实在心中主意难定,以先生之才智,必有以教我。”

  戏志才道:“我今观主公,心中似有相助公孙伯圭之意,因此特来相询。”

  刘备一愣,心说我表现的这么明显么,说道:“不瞒先生,我与公孙伯圭都曾经在卢公处求学,公孙伯圭长我数岁,对我颇多照顾,我以兄事之,故此想要相助于公孙伯圭,只是心中有些犹豫,一时未有主意。”

  刘备这是要学一把韩信,用汉太祖高皇帝“解衣推食”来推掉项羽的拉拢,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化为个人之间的情谊问题。

  戏志才闻言,思索片刻,便献计道:“既然如此,主公不妨仍旧为袁本初、公孙瓒解斗为名,却暗中调拨精兵强将,然后偷袭袁本初。到时候,主公可以联合公孙瓒与黑山张燕,以公孙瓒攻袁本初于北,张燕出兵牵制其侧翼。主公再自领人马出平原,攻甘陵国,最后令东郡臧子源出兵偷袭邺城,则袁本初可擒也。此乃是瞒天过海之计也。”

  刘备眉头一挑,暗道了一声“高明”。

  戏志才又道:“主公若助公孙,则有一人必不可放过。”

  “何人?”刘备问道。

  “故冀州牧韩馥韩文节,此人如今正在陈留张太守处。”

  刘备闻言,顿时醒悟,点头道:“非卿之言,我实不悟。此真,天降先生以助我成大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