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128管承

  得了简雍的传信,刘备命人将众人都请来府中相商。

  刘备抬眼望去,见到众人都到齐了,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众人传看,说道:“北海、泰山黄巾合兵一处,攻打北海孔文举,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都说道应该前去救援。

  见到众人纷纷请战,刘备哈哈大笑,这就是军功爵的魅力啊。

  青州人,在汉朝的名声不好。

  西汉时,太史公司马迁就公开来了一个地域歧视,说齐人“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

  也。”。鲁人,“地小人众,敛啬,畏罪远邪。”。

  东汉时,班固也对齐人来了一波地域黑,“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

  与行缪,虚诈不情,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六国都对暴秦这个虎狼之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就连最弱小的燕国,也有荆轲刺秦王这样的勇士。唯有齐国,先是坐视六国被

  灭,后又不战而降。

  齐鲁兵法堪称是先秦时期兵法的最高成就,兵家一向尊太公为兵家祖师。所谓“形成最早,地位最尊;篇什最多,蔚为大国;薪火相传,代有承继;兼容

  博采,注重实用;体大思精,影响深远。”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了齐国的军事力量不够。齐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先秦诸侯列国之中属较弱之列,因而齐国不得不发展兵学以改变己方的不利

  态势,这也是为什么齐兵法多讲究先计后战,灵活多变。

  孙膑便有“齐人怯战”的观点,主张以谋略取胜。

  而荀子对齐国军队的评价更低,认为齐之技击,都是一群雇佣军,只能打打小股敌人,对付不了大敌,根本就是亡国之兵。

  想不到,现在连青州人,都开始闻战则喜了。

  于是刘备道:“既然众卿皆说该救援孔北海,立刻征召府兵,”又看了一眼众人,说道:“翼德留守平原,其余众将,随我出征。”

  见众人都前去准备,刘备又对戏志才说道:“先生随我出征,打完这一仗,青州黄巾便全部扫平了。到时候我上表天子,举荐先生为军师中郎将,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戏志才大喜,对刘备拱手道:“多谢主公厚恩。”

  现在刘备手下就三个中郎将,分别是典农中郎将崔孟和关羽、张飞二人的荡寇、平冦中郎将,典农中郎将崔孟属于是非军事人员,如果戏志才做了军师中郎将,基本上就可以看成是军方第三人了。

  想了想,戏志才对刘备道:“此次出征,未知主公有什么谋划。”

  刘备道:“先生便是不问,我也正要和先生商议。东莱长广县人管承,愿意投靠我军做内应,此次出兵,料想应该大获全胜。”

  戏志才闻言,吃了一惊,问道:“这个管承是否靠的住,还在两可之间,主公不可不防啊。”

  刘备道:“先生言之有理,我自当小心。”

  原来,刘备一回到青州,先就派人去联络管承,这个管承是东莱郡长广县人,值此乱世之时,聚合三千余家,割据一方。像这种一方豪强,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像许褚和李典,都是属于这种豪强。以前刘备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贸然去信征辟,现在明白过来,如果自己的势力不能到达他们家门口,这种割据一方的豪强和典韦、赵云、太史慈这样单枪匹马的人不同,是不会抛弃家业,投靠自己的。

  管承此人,多半还具有黄巾军的背景,他不愿意放弃的并非是长广县的地盘,而是依附自身的百姓。乱世之中,以人为本,依附于管承的百姓多是同乡和周边县人,如今虽然是天下大乱,但是故土难离,如果管承决定离开的话,这些百姓不会肯跟着他离乡背井,如此一来,管承就成了无本之木,他的实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没有了这三千家聚合于他手下的百姓,管承就算是能带走个一千、八百的部曲,又能有多大用处,他也就难以得到别人的重视和重用。

  刘备一回到青州,先就派人前去游说管承此人,先就开出条件,表示愿意保举他为别部司马兼长广县令,使他全权负责长广的军政、民政,只需每年象征性的给刘备上缴一点供奉,来表示自己的服从即可。

  管承听了这个条件,非常心动,只是多少还有些犹豫,来人又劝他道:“足下起兵长广,威震东莱,保全百姓三千余家,我主刘使君亦深感佩服。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青州稍安,唯有北海、东莱两地,仍旧有黄巾贼军盘踞。足下何不从刘使君而击贼,则富贵唾手可得,日后亦并必能得我主信重。若是不然,待我主击败两郡黄巾军,足下能以区区一县之地,而敌青州一州之力乎?”

  管承闻言,这才恍然大悟,来人又道:“足下新入刘使君麾下,并无尺寸之功,若要立足,当立功业。何不邀请两地黄巾军大兵聚集,此举可免了我主一一征伐之苦,我主以大兵击之,必可大获全胜。”

  于是管承从其计,甚至还进一步献计道:“两地黄巾众数十万,其中能战者也有数万之重,我可以邀请管亥等人共同攻打北海,待他围困北海之时,用兵攻击他的营地,我就带头逃跑,这些黄巾军都是乌合之重,一定会跟着跑。到时候使君破之不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