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115刘表定荆州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115刘表定荆州

作者:弹冠振衣 字数:2424 书籍: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看来董卓把“董逃歌”改成“董安歌”还是有道理的。

  直到现在,董卓也没有逃跑,依旧安安稳稳的呆在洛阳。洛阳此时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给烧了,确切的说,董卓是屯兵于毕圭苑以防御关东联军。

  关东诸侯依旧每日里置酒高会,不过来参加关东联军、讨董联盟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一次入盟的人是刘表。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士,鲁恭王之后,所以历史上的刘备才会厚着脸皮上去攀亲戚,他们都是孝景皇帝的后人,算是三百年前是一家。

  刘表此人,一生似乎与“八”结缘,与其他人共称为“八俊”,又称为“八顾”、“八友”、“八交”。身高也是八尺有余。

  年轻时,刘表遭了“党锢之祸”,直到黄巾之乱,汉灵帝害怕党人与黄巾军联合,才解除党禁,并将党人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笼络进入朝廷当官。号称“八俊”之一的刘表,也被辟为大将军掾。董卓入京之后,以他北军中候。

  当初,孙坚起兵讨董,借机公报私仇,斩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荆州无主,便有人劝董卓派刘表去荆州上任,董卓为了加强对北军的控制,就顺水推舟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却没有给他一兵一卒,让他孤身上任。

  除了一个合法的荆州刺史身份,刘表此时一无所有。若是他能成功上任,那么也是分了袁术和孙坚的势头,让他们不得不留心后路。若是刘表被袁术给抓了、砍了,也不过就是损失一个“名士”,这种“名士”董卓手下或者说朝廷里面有的是。

  总之,无论如何,刘表走了之后,董卓都能牢牢控制住了北军,可以说怎么都不亏。

  当时,南阳太守张咨为孙坚所杀,袁术趁机占有南阳,尽得其众。

  南阳郡作为光武皇帝的帝乡,有城三十七座,户口五十二万,人口两百四十多万。不但是荆州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郡,就是放在全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郡。

  而且是荆州与中原地区交通联络的枢纽,从荆州其他郡去往长安、洛阳,都必须经过南阳。

  此时的荆州共有七郡,其中袁术占了南阳,江夏太守刘祥和长沙太守孙坚都为袁术效力。尤其是长沙太守孙坚,当时长沙区星作乱,攻围城邑,气焰嚣张,无人能制。孙坚到任后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即破区星。次年周朝、郭石等贼人,又起于零陵、桂阳间,孙坚不顾朝廷律法之中“两千石太守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毅然越境征伐,旬日间,皆大破之,于是三郡之中,无人不惧孙坚如虎。

  换句话说,荆州一共有七个郡,袁术据有南阳,直接、间接能够控制和影响就有六个。刘表这个正牌的荆州刺史,除了南郡之外,都没地方上任去。

  袁术早就把荆州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不许其他人染指荆州,听闻刘表要到荆州上任,袁术便屯兵于鲁阳,派出人马阻止刘表南下。

  刘表赴任时,一路上乱兵重重阻挡,就算能过得了袁术设在鲁阳的关卡,苏代、贝羽也不会放他顺利达到武陵。好在刘表也是被通缉了十几年都没被抓到的人物,乔装改扮之后来了个“单马入宜城”。

  蒯良、蒯越兄弟及蔡瑁等南郡豪族都在此等候刘表,倒不是他们真的就遵守朝廷的命令,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刘表的名声也大,蔡瑁,蒯良、蒯越兄弟也都是刘表的朋友。而且再怎么说也是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有足够的合法性。用这个时代的话说,就是大义名分。刘表都混到“单马入宜城”了,可见是没什么自己的班底的。不像袁术和孙坚,各自都有了一大批手下,拥戴刘表上位,才能保证这些豪族的利益。

  刘表见到了几人,便与蒯良、蒯越兄弟及蔡瑁等人相商如何平定荆州。

  此时的荆州,南阳被袁术占据,长沙被太守吴人苏代占据,借此控制了荆南,华容县长贝羽掌握了南郡的一部分,襄阳在张虎和陈生的手里,还有盘踞荆州各地的“宗贼”。“宗贼”指的是则是聚族而居的大族大姓,东汉一朝,豪强宗族势力很盛。他们以田庄经济为基础,建立起具有经济、军事功能的“坞堡”,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甚至可以“闭门为市”。

  刘表问道 :“宗贼太过于强盛了,让老百姓都不依附于我。袁术会利用他们来反对我,只怕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他们把人口都控制了,我征不到兵。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蒯良、蒯越兄弟,据说是西汉初年辩士蒯通的后代。

  刘表先问大哥蒯良。

  不过蒯良大约是读书读傻了,一点都没有他老祖宗游说韩信造反的风采,居然说道:“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如果您把仁义行到极致,那么老百姓来投奔您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啊!您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居然还在这里问征兵的办法!”

  于是刘表知道了大哥蒯良的意思,就转过脸来看二哥蒯越的意思。蒯越说道:“天下太平时,要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天下动乱时,要先用权谋来平定天下。兵不在多,而在于得人。袁术虽然勇猛,但决断比较慢。苏代和贝羽都是武夫,不足忧虑。宗贼都是一群贪得无厌又凶残暴躁之人,为百姓所患,我以前和他们打过交道,只要诱之以利,他们一定会前来,君再将无道之人诛除,安抚他们的部下为己所用,则可以保一方太平。而荆州的人,也都有向往太平之心,他们听说了您的盛德,一定会赶着来投靠您。到时候大兵云集,又有百姓依附。然后南据江陵,北守襄阳,则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袁术等人就算带兵前来,也无能为力了。”

  刘表闻言大喜,说道:“子柔所说的言论,是雍季的治策,异度所说的计策,是臼犯的谋略。”

  雍季和臼犯,是晋文公的两位重臣。有一次晋文公去打仗,问这两人怎么办。臼犯说要用诈来打败对手,雍季说不能用诈,要诚信,用诈虽然能得利于一时,但是不利于长治久安。结果晋文公采用了臼犯的计谋打了胜仗,回去却把最大重赏给了了雍季。

  理由是: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舅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

  刘表用了这个典故,既安慰了蒯良,又用了蒯越的计谋,同时又以晋文公自比,表达出了自己的胸襟抱负,可以说深得语言的艺术。

  这个时候,又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只是,虽然所有人都看出来大汉朝吃枣药丸,只是汉家四百年天下,根深蒂固。所有人都把齐桓、晋文这样的霸主挂在嘴边,作为一块遮羞布罢了。

  所谓八郡,大约是在汉灵帝时从南阳分出来的章陵郡,章陵光武帝的老家,也许是因为这个被单独设置为郡。历史上,曹操平了荆州之后,又从南郡之中分出个襄阳来单独设郡,这便是“荆襄九郡”的由来。

  刘表先派人利诱了了五十五个宗帅前来,然后砍下了五十五颗人头,把这些人所留下的部曲接管,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刘表又对盘踞在襄阳的江夏贼张虎、陈生进行了招降,派了蒯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

  至于两个人怎么“单骑往说降之”,这个,大约是因为南方马少,他们两个骑的一匹马吧。至此,除南阳以外的整个荆北都已经在刘表的掌控之下了。

  然后刘表娶了蔡瑁的妹妹做后妻,与襄阳蔡氏联姻,以结好荆州的豪族。蔡氏是当时荆州最大的豪族之一,有“诸蔡最盛”的说法,而且蔡氏不排外,有与中原名士联姻的家族传统,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刘表早年间颠沛流离,妻子早死,正好与蔡氏联姻。

  又表了袁术为南阳太守以示好,同时派人表示加入反董联盟,避免袁术和孙坚借口讨董来攻打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