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002蝴蝶效应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002蝴蝶效应

作者:弹冠振衣 字数:3364 书籍: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砰砰砰砰,这是弓箭的弓弦在响,三十步到了。这声音在刘备听来却禁不住心头震颤。

  下面一片哭喊之声传来,不过关羽丝毫不为所动,依旧一个接着一个的命令传来,城墙上能够射箭的人其实也不过,只是这些老百姓不要说盔甲,就是衣服都没有,随便一箭射过去,都是非死即伤。前面几排所有的百姓,无轮男女老幼,都被毫无差别的射杀了!目睹了城上守军的决绝之后,还没有靠近的百姓顿时就声嘶的哭喊起来,拒绝前进了,还有些人在临死之前鼓起了全部勇气,要往后逃跑,黄巾贼毫不客气刀枪齐上顿时又放到了一大片,这些老百姓就只好又奔着城墙而来,然后城上又是一阵箭雨,有那运气好的百姓躲过了箭雨,来到城下,早有人把守城用的石头等物砸了下去,又是一片死伤。

  刘备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都说三国是英雄的时代,只是为什么真残酷,又让我穿越到真么残酷的时代,就是让我穿越。好歹也给我个系统啥的。实在不行给个空间仓库。再不行。好歹也把原主人的记忆给我呀。像现在这样。叫天天不用。叫地地不灵。就连刘备这个身份。都是推测出来的。万一当时要是推测错了,岂不是很麻烦。 就在这时,关羽说道:“翼德,我观这黄巾军只驱赶着百姓扑城,自身却是不动,恐怕是要用那声东击西之计,你速速带领一队人马用作预备之用,防止黄巾贼人从它处攻城”张飞闻言便自领兵去了。

  刘备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心说还好还好,总算老天给了自己这两个兄弟。关羽张飞都是历史七十二名将级别的大将,而且忠诚度很高,再说三国的历史,刘备也不陌生。当然是刘备也明白历史上记住了那些大事本来就很简单,而且刘备也说不清楚,里面有多少猫腻。不过,知道历史的结果。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当时的历史人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关羽,张飞二人。这就是两个可以绝对信任的人物。忽然想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防止。以后这些东西忘记了,应该找个机会用笔墨把他们记下来才对。

  既来之则安之,刘备沉吟不语,坐在那里思考,当然他的主要目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眼前这残酷的战场上移开。说是思考,其实刘备主要是回忆另一时空历史上刘备的经历,历史上刘备一生“多败少成”,在刘备看来主要原因一个是他早期没有一个发展的战略这个问题。这个不要紧,自己有后世见识,等于了拿到了游戏的通关秘籍。另一个就是他门第太低,说白了,就是没有拼爹的资本。东汉三国直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差不多千年时间都是个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寒门难出贵子,什么五姓七宗,什么九品中正,什么王谢大家。这种情况直到科举实行了几百年后的宋代才算结束。无论是财富、知识和话语权,甚至是人口都被这些豪强世家控制着,比如刘备被吕布偷袭打了败仗,丢了地盘和家眷以后,麋竺将妹妹嫁给刘备,又将两千名下人及金银货帛资助刘备的军队,使面对危难的刘备重新振作。所以说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没有名门望族的支持是绝对混不出头的,当然了,地主富农啥的肯定不是好人,但这个时代也没有别的可以依靠的力量,更没有八年的时间培养干部,你总不能用一群根正苗红但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贫下中农去治理国家。

  而刘备都混去卖草鞋了,可见这汉室宗亲的名头其实也没啥大用。毕竟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是西汉汉景帝的儿子,而东汉是长沙王刘发一系的光武帝刘秀建立的,这就差了一层。而刘胜本人又是有名的播种机,一辈子不算私生子就生了上百个儿子,传到刘备这一辈那真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个招牌早就贬值得一文不值了。至于说刘备假冒汉室宗亲就是扯淡了,刘备又不是孙悟空,他也有亲戚朋友,不是说他没办法冒充宗室,而是大家集体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这种造假行为还看不到什么利益的情况下。

  也有人说刘备起家靠拼老师,拜同为涿郡老乡的卢植为师,这简直就是笑话,东汉末期公卿大多数是熟读经书者,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卢植也确实是当时的天下名士不假,号称海内人望,但刘备也没沾了他什么光,从他那学了几年也不知道学了什么,然后就回家卖草鞋去了。大约卢植也看不上刘备这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应该是怕他给自己丢人。

  那历史上的刘备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呢,其实历史上刘备的起家是靠汉献帝默认了他做皇叔,注意是默认,再加上他当时也有一定的名声了,这才慢慢的发展起来。要知道一开始刘备就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什么虎牢关英战吕布啊,什么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啊。那都是小说三国演义演绎出来的,是罗贯中在给刘备脸上贴金而已。就是公孙瓒本人都没有参加讨伐董卓的活动,更不要说刘关张哥仨了。比如袁术这货就曾经公开说过:老子长这么大没听说过天底下有叫刘备的人。可能有人觉得这是袁术在贬低刘备。不过想想孔融,就是让梨的那个哥们儿,这位孔子之后被黄巾军包围了派太史慈去请刘备帮忙。刘备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孔北海居然也知道世间有我刘备这个人吗。那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简直是跃然纸上。哪怕刘备当上了徐州牧也没好到哪去。要知道曹操袁绍起兵之后,文臣武将纷纷来投有了地盘就更不得了,士归之若百川入海。再看刘备当了徐州牧这官也不小了。结果手底下还是关二爷张三爷这么几位。好不容易有个送妹子上门的糜竺,是商人出身。陈登父子就是嘴上来得,一张嘴就是什么合步骑十万,其实他们就是墙头草。那个曹豹,干脆把女儿送给吕布当小老婆,可见刘备在他心中是个什么地位。一直到汉献帝默认了他皇叔的身份之后。刘备成汉家皇室的代表人物才开始有了名气。到了荆州之后,那些不受刘表重用的士人才纷纷归附他。这才让刘备慢慢的把自己的基本盘建立了起来。

  等到刘备最后占据四川称帝之后,实际上就只有偏安的格局了,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从蜀地出发得了天下,但是蜀地并不是刘邦争霸天下的真正根据地,刘邦真正的根据地是关中地区,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白,用荀彧的话说就是昔日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荀彧可没说高祖保益州。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据益州因之以成帝业,那是因为刘邦的气运逆天,暗度陈仓之后刘邦因为拥有关中地区,所以得天下,当时关中地区是秦国立国的基础,人口经济都是数一数二的。

  实际上四川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是什么龙兴之地,倒是的的确确是一块偏安王业。当然这并不是说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战略是错误的,而是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后起家的时候是在太晚,至于说刘备守荆州,让关羽守益州的人也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万一关二爷占据四川搞割据,刘备找谁哭去,就算关二爷义薄云天忠心不二不割据,那后来的人会不会割据,就算把益州拆分也没有用,说白了地理上四川就是一个整体,只要叛乱的人动作够快,以当时的通讯条件很可能益州造反了,刘备在荆州连消息都收不到。归根到底刘备就是底子太薄起家太晚,这个先天缺陷,真不是任何谋略能够弥补的。

  更要命的是自从韩信玩了一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后,陈仓就已经被认识到是军事重地,已经没有偷袭的机会了。曹操曹丕只要脑子不进水,就不可能像当年项羽那样不做任何防范。一旦曹军有了防备,那么隆中对中主张刘备的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在战略上就很难实现。只不过当时诸葛亮也没有其他选择,隆中对那些被称之为战略失误的地方更多是无奈。就像隆中对说的那样,北边曹操打不过,曹操拥兵百万,挟天子而令诸侯,不可与之争锋。南边孙权也打不过,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刘备只能往西南方向去吞并刘表和刘璋,难道刘备和诸葛亮看不出来益州是个偏安的格局,无非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罢了。至于什么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之类的话更多的是口号,这个就好比光头打鬼子,虽然心里知道自己打不过,战略上也是做的以拖待变的军事部署,但总不能公开说吧,明面上还是得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然老大都没信心打赢,下面的小弟就更没有干劲了,

  想来想去,刘备最后得出了结论,为了避免历史刘备个战略无奈,那么不仅仅出名要趁早,打天下也要趁早。如今看来这个什么高唐县还不真能就这么丢了,毕竟现在天下还没有大乱,高唐是自己名正言顺的地盘,有了地盘才能招抚流民,建立势力,然后或者可以在董卓之乱的时候进一步夺取平原郡甚至青州,更重要的是自己可没有历史刘备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几次险死还生的运气,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还能白手起家三分天下的故事真心是太励志了。

  刘备正在那里胡思乱想,就听远处传来喊杀声和随后又是震天的欢呼声传来,过了一会,只见张飞带着几个骑兵拍马赶来,马下挂着一颗人头,似乎还在滴血,顿时把刘备吓了一跳,就听张飞说道:“二哥果然高明,那黄巾贼子想要偷袭我城池,被我一阵杀散,现在已经退去了。”

  就在此时,城前的黄巾军似乎也知道了偷袭不利的消息,居然也那么乱哄哄的退兵了,刘备惊的目瞪口呆,这也太儿戏了吧,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退兵了。仔细也不奇怪,这等流寇又没有什么组织章法,队伍纪律,估计是没饭吃了才来攻打城池,承受不起伤亡退兵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历史上的刘备肯定是没守住高唐的,只是这么烂的军队是怎么打败刘备的,估计是当时刘备昏迷不醒,关羽张飞直接带着刘备走了,这才丢了城池,如今我大概是因为和刘备同名穿越,让刘备苏醒了过来,结果就击败了黄巾军,这个大约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