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胆大包天 第958章 还是年轻得好啊!

《重生之胆大包天》第958章 还是年轻得好啊!

作者:犀共鸣 字数:1845 书籍:重生之胆大包天

  泰山会成员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到齐了。

  李均见到了诸多前世闻名的华夏大佬。

  一一跟他们先握手认识了一番。

  前世今生李均也第一次见到了大嘴史玉柱。

  这个家伙不久就不太好受了,但是他又会东山再起,前世觉得他是靠一个人的神奇,今生见到泰山会的大佬们。

  有他们的帮衬,史玉柱本来就是有本事的人,东山再起以前没有前世给李均那样的传奇感了。

  ……

  泰山酒店里。

  下榻休息了一晚上,众人一致同意今天爬泰山。

  为什么爬泰山,因为泰山就在那里。

  边爬遍交流挺好的,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喜欢爬山。

  征服一座山峰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登山带来的成就感,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放下以往的成就,思考人生的方向,迈向巅峰。

  所以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很多有钱人,你会发现他们并不只是从事一个行业,他们介入了很多的行业,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都有。

  征服不同的山峰或者巅峰,似乎是他们追逐的兴趣所致。

  在泰山下,众人吆喝着买登山杖。

  众人在山下就准备要登山杖,但是看到泰山下的挑山工一个个面面相觑。

  人家挑着担,他们啥都没有,还要拄根拐杖吗?

  泰山名扬天下,吸引五湖四海旅游的人,所以泰山上就有一群特殊的搬运工,他们是挑山工。

  李均看到的那群人肩上搭着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山挂着沉甸甸的货物。

  游客们要拄着登山杖才能登上山巅,但是这群挑山工他们却是要挑上一百多斤的货物上山。

  “拄着拐杖上去,就没什么挑战性了咯。”

  这是京海集团的王老说的。

  京海科技的王老是当初泰山会发起的四人之一,他原本是华夏科学院计算研所电力工程师,在八十年代下海,十几年的时间打造了京海集团公司,在这年代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后世退出人们的视野,是因为年纪太大了,现在的他都有五十九岁,接近六十岁了。

  现在他的声望在华夏商界是达到至高点。

  十年多前,他四十六岁年纪的时候,从华夏科技院净身出户,断绝后路,带走八名工程师,创办京海科技公司,是这年代具体实现“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华夏科技企业家。

  京海开发了华夏空调系统,接地系统,防静电抗干扰系统,屏蔽系统……同时开发系统的专用配套设备以及产品,形成了以高科技为主题,系统化产业为蜘蛛的诸多产品,比如京海集团JDC空调系统产品,科学环境工程,机电一体化检测仪表……

  近六十岁的王老都选择不用登山杖来挑战登泰山之心,其他的各位大佬,不少是在青壮年,当然也不好意思用拄着拐杖一样的登山杖上山了。

  不远处的商家大妈有点恶狠狠地瞥了一眼王老。

  他们本来朝这来是要买登山杖,但是被那个死老头给搅黄了。

  “各位,登泰山就像是读一本书,它向你娓娓道来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登泰山也像是浏览一幅画,它向你展开一副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绚丽画卷……”

  四通的段总说道。

  “还是段老板文采斐然啊,让我现在都迫不及待地登泰山咯。”

  从泰山脚下,孔子登临处穿红门,众人一口气来到明朱棣皇帝所建的万仙楼。

  众人休憩了一下。

  发现因为装货晚很多的那群山脚下的挑山工已经赶上来了。

  而且越过他们休憩的凉亭。

  他们都没准备休息一下,挑着那么重的货。

  而且,他们挑货上山的姿势很奇怪

  怎么奇怪,他们不是直线向上,而是很奇怪。

  李均也观察到了。

  挑山工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的一甩一甩,他们的路线是折折尺形的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就换一次肩膀。

  他们这样折线向上登,走的路要比他们多得多,奇怪的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他们为什么要折线行驶,如果不是折线行驶他们岂不是很快,但肯定没这么简单,你们有谁懂这里窍门吗?”

  这里的人不是科技院里出来创业的就是教师下海,大多不知道。

  但是农民出身搞猪饲料的希望集团刘家兄弟自然知道。

  刘家老二说道:“我以前干农活,挑大粪的时候倒也是会这么做,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首先不会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碰到台阶,还可以省许多的力气,因为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盖会根本受不住的,虽然路线曲折,使得路线加长,但是那些会使得他们省力气。”

  “原来是如此。”

  众人点头。

  接着众人继续开始攀登泰山。

  很快他们就撵上那群挑山工了。

  “老乡,你们辛苦了。”

  王老跟黑黝黝的挑山工汉子们招呼了一声。

  “哈哈,不辛苦,我们山民就是靠这吃饭的。”

  山民们咧嘴地笑道。

  泰山会成员再经壶天阁,过步天桥,不断拾阶而上。

  一路风景一路歌。

  两旁山路上不断展现变幻不定的泰山景色,巍巍松柏,遮天蔽日,气势如虹向游人们展示了古松虬枝千百年扎根于山石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

  两旁山崖上还留下了无数帝王将相和诗人登临泰山的印记,无数文人墨客在泰山石壁上进行立碑刻传,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代,登临泰山的一路仿佛像是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会晤。

  诸多大佬一路品鉴而上。

  不知不觉来到中天门。

  站在中天门,抬头能仰望山上的南天门。

  众人决定再次休憩一会,这爬山实在是太累了,腿脚都酸得不行,李均在这些大佬中年纪是最轻的,一个个大佬看起腿不酸气不喘的样子。

  一个个感叹,还是年轻得好啊!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