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末世尸帝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我叫夜默,是个皇帝

《末世尸帝》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我叫夜默,是个皇帝

作者:始于初见 字数:1727 书籍:末世尸帝

  九月初十,柳林县。

  时值正午,柳林县县令施安带着县衙中的官吏站在城门口的阴影中,神色肃穆的等待着什么。

  大约半个时辰后,在众多官员、差役的护送下,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他们面前。

  马车的帘子被掀开,一个身着官袍的中年威严男子走下马车,他们或弯腰作揖、或跪地下拜,对其行礼。

  “刺史大人莅临小县,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施安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进士出身,容貌也很周正。

  来人正是许缘。

  他到底是高估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在骑术本就不过关的情况下,骑了一天马之后就浑身酸痛,坚持到第三天才不得已换乘马车。

  这次出行的主要人员有江州刺史于明、司狱张山、差役班头宋义,以及一只倔强的白狐涂山香香,剩下的都是普通差役。

  他们一路向长云县进发,沿途探查踪迹,柳林县就是倒数第二站,也是失踪官员最后出现的地方。

  由于之间看过施安所写的公文,许缘对施安的印象很好,认为其是个能为民做主的官员。

  他伸手虚扶,微笑道:“不必多礼,事关重大,当一切从速。”

  见上官如此和蔼,施安心中的不安稍去,站直身体,神情遗憾道:“大人所查之事下官已经知晓,八月十九日的申时一刻,柳督邮被下官亲自礼送出城,却不想这一别竟是永诀。”

  失踪的官员名叫柳江,是江陵郡督邮,月余前被汤骏派出公干。

  “嗯,当务之急是要在柳林县周边好好探查一番,本官定要将那贼人抓捕归案。”

  施安伸手向城内一引:“下官已经备好酒食,还请大人移步。”

  走进县城,便是略带坑坑洼洼的石板路,城中街道虽然不及江陵宽阔平整,但也没有多少垃圾、异味。

  而且没有乞丐,这也很合理。

  许缘像是查寝一般,检查着城里的一切,却也没看出什么。

  他也见怪不怪,这几天路过的三个县城几乎都这样,也不知是真正的施政有方,还是临检时的走个过场。

  一座三层高的酒楼中,许缘酒足饭饱,询问道:“这位张司狱颇擅长寻找蛛丝马迹,长宁可以将接触柳江时发生的情况说一说。”

  长宁是施安的字。

  张山朝施安拱了拱手,自我介绍道:“张山,忝为江陵司狱,见过施县令。”

  施安还礼道:“幸会,幸会。柳督邮曾经两次经过柳林县,第一次是前往长云县,第二次是准备启程回江陵。”

  “施县令可先说说第二次时,柳督邮的行为举止。”张山提议。

  施安身上泛起文气的波动,翻看那天的回忆,片刻后说道:“柳督邮从长云县回来时,衣着与身边随行人员并无变动,行为举止上也无出格之举……在和我谈论时柳督邮曾劝告与我,将长云县之事烂在肚里,还说长云县风调雨顺,并无灾民。”

  许缘心中嗤笑,这柳督邮看来也是收了大钱的,口气也不小,嘴巴随便张几下,数千百姓就奇迹般的在他嘴里复活了。

  作孽不浅,死了也活该!

  张山的关注点却不在这上面,他皱着眉,再次问道:“他当日心情如何?可有什么特别的举动,或者说,多次重复的动作?”

  施安继续回忆,良久才迟疑道:“柳督邮身上包袱多了一个,应该是很高兴的。至于动作,不知喜欢喝水算不算,他们一行五人,每个人马背上都挂着六七个水囊,而且席间,柳督邮喝了近三斤女儿红,一碗清汤,当天下午就离开了。”

  张山眼前一亮,点头道:“这点当然算,施县令再好好想想,还有没有特别的?”

  许缘也开始对比,这些天他们赶路不急不缓,但取水储水都不多,一个人三个水囊也有富余,六七个水囊也太多了。

  施安摇头,他确实分辨不出异常了。

  随后张山又询问一番柳督邮第一次来到柳林县的情景,对许缘道:“启禀大人,下官以为,可以从沿途水源地找起,或许能查到一点痕迹。”

  许缘点头:“此事就交由宋义去办,长宁,你柳林县也得出人。”

  张山、施安领命,立即吩咐下去。

  等一众差役离开,许缘叹息道:“也不知袭击柳江等人的贼人用了何等手段,本官的官印竟然不能搜寻出柳江官印的所在。”

  不然能省下好多事的说。

  施安劝慰道:“下官观张司狱做事,颇有章法,必能早日寻到柳督邮的所在。”

  “不说这事。”许缘摆了摆手,询问道:“你公文中所言,长云县黄朗瞒报水灾之事,是否属实?”

  施安面容一肃:“若有半点虚假,下官愿被天打雷劈!本县尚有从长云县逃来的灾民,大人若是不信,可随下官一同前去见见那些百姓。”

  “前面带路。”许缘沉着脸道。

  ……

  青玄观。

  这是位于柳林县城中的一处道观,门虚掩着,站在观外,甚至能听到里面传来孩童的欢声笑语。

  施安当先上前,轻拍锁环,面带忐忑的喊道:“万道长可在观中,施长宁求见!”

  许缘打量着这座道观,发现墙上抹的灰已经脱落许多,露出里面的青砖,房屋的飞檐也没了一角,看上去意外的破落。

  大盛有道教,算是先秦百家之中道家的一脉分支,平日里大多都在山上清修,不问世事。

  在俗世中亦有道观,有的是道教外门弟子在经营,有的是半路出家的野道士,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流动性极大,破落道观很是常见。

  破落道观的存在时间不会太长,城中大户不敢侵占,若有外来的游方道士到此停留,便会修缮一番。

  大盛亦有佛门,但只有一座寺庙,白马寺。

  佛门也曾想扩大信仰面积,在百家大乱斗时期悄悄发育,颇有成色。但顶不住妖鬼之祸,于是灰溜溜的回到西的蛮夷小国继续苟着。

  心中想着这些从杂书上看来的不知真假的内容,许缘看到一个白衣负剑的女冠从道观中走出。

  一见之下,许缘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卧槽,这女冠……好眼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