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叫花郎 第一章 小叫花风儿

《我是叫花郎》第一章 小叫花风儿

作者:大漠的骆驼 字数:2349 书籍:我是叫花郎

  “风儿醒醒,该上街了,再不去上午就要饿肚子了。”阿牛用力的摇晃着躺在柴草上沉睡的少年喊道。

  “哦。”那少年慵懒地爬了起来,揉了揉眼,顺手抹了把面黄肌瘦的脸,看了看破庙墙缝里泄进的刺眼的阳光,时辰不早了。

  他叫林风儿,叫什么并不重要,因为他是个乞丐,也就是个小叫花子,从小挨门排户的讨饭,飘来飘去,人们见了他都说:这孩子真可怜,就像风儿一样,居无定所。人们都习惯喊他风儿。

  “阿牛,我爹还没醒呢。”风儿说。

  “早醒了”这回说话的是躺在风儿旁边的一位老乞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只见他慢悠悠地坐起来,弹了下身上的柴草,长长的叹了口气。

  “发皓然,面苍然,满腹诗书不值钱。诗也空,曲也空,随风飘落任西东,醒也空,梦也空,一枕黄梁事无成。朝走西,暮行东,人生犹如采花蜂。半世皆为功名累,谁料想,竹杖破碗做浮萍。”

  老乞丐叫林怀璞,原来是个书生,连年赶考,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错过了是佳婚配年龄,至今依然单身。屡考不第,反正书中自有黄金屋,又卖掉了房产,考来考去,胡子都白了,依然不改初衷。书上说了,书中自有千钟粟,一咬牙把土地也卖了个干净。最终连个举人也没考上,自己吃的一粒粟也没有了,看看也没什么希望了,只得拉根棍儿,掂着个破碗沿街去乞讨。就他那烂了几个豁口的破瓷碗,正宗大明成化年间的,什么窑出的不重要,放到现在老值钱了,足够他再赶考上几次,吃上下半辈子没问题。可惜生不逢时,命该如此,流落街头就没什么奇怪的了,穷途末路。

  “风儿,你都十四了,以后要早起晚睡,乞讨不是长久之计,把我教你的诗书多用树枝在地上划划,将来也好有个出头之日。对了,昨天我教你的那首唐诗《琵琶行》背过去了吗?”老乞丐关切地问。

  “我……”

  “我知道!”没等风儿开口,阿牛抢过了话题。

  “人之初,性本善,肚子饿了怎么办?拿根竹杆去要饭……”

  “孺子不可教也!”老乞丐头摇得像货郞鼓。

  风儿是个弃婴,是老丐在野外的小路边,捡到了刚出生不久,就被遗弃的他。当时四周已围来几要垂涎三尺的大黄狗。老乞丐抱着他走南跑北,踏破千家万户的门槛,靠着大家的施舍,一口口喂大了他。

  老乞丐待他很好,每讨到一口饭先让他吃,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呵护备至。

  从风儿咿呀学语开始,老乞丐就教他看文识字,盼望着他长大后,能扔掉讨饭棍出人头地。老乞丐让他随了自己的姓,叫做林风儿,并给他起了个大名叫林若鲲。算是有祖有宗,名正言顺。叫花子命贱得像棵小草,生死都无人问津,有没有名字一个样,一条街走过去,那么多讨饭的,谁知道他们叫张三或者李四。

  算卦的赵半仙在大街遇到了风儿,仔细地看了一眼他的面相,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摇了摇头,叹口气吐出几个字:“潜龙在渊啊!”

  老乞丐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正是期盼着风儿能有出头之日。

  “爹,我背给你听”风儿毫不含糊地说。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

  “林伯,我知道这一句怎样解释,大珠小珠落玉盘,是有人站在船舷上往江里撒尿呢,噼哩叭啦的像珠子落在盘子里”。阿牛没等风儿背完,抢过了话头说。

  老乞丐简直惊掉下巴,嘴里不住的念叨:“朽水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饰也。”可转念一想,这种解释并不牵强,很贴切的啊,怪不得自己连考不中,悟性意不如一个讨饭的孩子,唉!时也,运也、命也,数也。

  阿牛是他们前年遇到的一个小叫花子,不知道自己几岁,看样子和风儿差不多,他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名姓,只知道自己是个孤儿,父母死后就沿街乞讨,走了几年,走了多久一概不知,只记得父母喊自己牛儿。

  “对了爹,阿牛,昨晚我做了个梦,蛮蹊跷的”风儿幽幽地说。

  “???……”

  “??????…………”。

  “我梦见一位神仙教了我一夜武功?”

  “什么?老神仙?教你一夜武功!”

  老乞丐和阿牛都愣了。

  “做噩梦了吧?”阿牛说“你看看是不是梦到了咱们这屋里的几位?”

  阿牛指了指后面的几个塑像。

  “不是的,是位老神仙,苍颜皓首,仙风道骨,手里拿着个佛尘,银须飘飘。”

  “他对你说了什么?”老乞丐好奇的问。

  “他说徒儿,我教你几招功夫,能够强身健体,还能防备不测,但要记住了,不可伤害无辜,黄沙记怨,青石铭恩。”风儿说。

  “黄沙记怨,青石铭恩?”老乞丐懵了,自己从没有听说过这么个词,更不用说教给过风儿,现在这个词从一个十四岁孩子的嘴里说出来,看样还真不是编造的。

  “老神仙都教了你什么呀?”阿牛一副迫切的眼光。

  “我演示给你看。”

  风儿说着站起来走到香案前,一招一式,一跳一跃,居然完整地打出了一个套路,每个姿势有摸有样的很到位。

  “耶,真好看!”

  阿牛鼓起了掌,欢呼活跃着跑了起来,随即,双膝跪在风儿面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风儿,我要拜你为师,跟你学功夫,以后你就是我师父了。”

  风儿哈哈大笑,上前拉起阿牛说。

  “什么啊!我这是梦中学的东西,平时又没基础,不知道实不实用,以后咱们共同练习,能躲开恶狗就不错了,兄弟永远是兄弟,咋成你师父了?”

  “那好吧,以后我跟定你了,你是我大哥。”

  “哈哈哈”

  两个少年手舞足蹈唱起了歌,至于唱的什么歌词,年代久了,当时也没有记录,应该是生涩的文言文之类,大体意思也就是:好兄弟今生我们一起走,就算遇到了风雨也不回头。

  老乞丐又摇起了头。

  “这是嘉靖年间,天下太平,打打杀杀的有伤风化啊。”

  “林伯,这是什么年代对我们来说有用吗?咱们走南闯北,就为了讨口饭吃,有个好身手,至少可以躲开那些狗,再说万一被狗咬了,咱们也没钱看郎中。”阿牛说。

  “是啊爹,不管在哪个年代,天上都不会掉馍馍,都会有要饭的,他坐他的庙堂,我走我的江湖,锻炼好身体,少受点病苦。”风儿说。

  老乞丐沉默了,两个孩子说得不无道理,身为乞丐,就是苟且偷生,活一天是一天。沟死沟埋,路死了路埋,狗吃了算是一副棺材。纵使朝代替换,依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城头变幻大王旗,却变不走浑身褴褛的这身衣裳。从范丹老祖出道开始,也没谁留下哪怕一条理论做为指导思想,说是叫花子必须学文或者必须习武。自盘古开天劈地以来,又有几个叫花子能像本朝太祖朱洪武一样,祖坟上冒了青烟,建了功立了业?沦落到这种地步了,生命只剩了苟且,管他今夕是何年。

  “嗯,这样说来,你们就好好练功,学成千般艺,卖与帝王家,将来也好报效国家。”老乞丐满脑子的功名。

  “爹,你同意我们习武了?”风儿惊喜地问。

  “同意。”

  “林伯你真好,来,你也给我背上刺几个字吧,”阿牛说完,脱掉对襟烂褂,背对老乞丐赤背跪在地上。

  老乞丐哈哈大笑,说:“还没到时候啊,想学岳飞也得有岳飞的本领。以后朝习文暮练武,文武兼备才好出头啊。”

  “孩儿记住了。”风儿说。

  “风儿,天快晌午,咱们上街,林伯就不用去了,咱们俩讨到了给他带回来。”阿牛说。

  “也好。”老乞丐道,“记住以往教育,百姓是我衣食父母,说话要和气,叫人要口甜。”老乞丐嘱咐道。

  “知道了。”

  风儿和阿牛各自拿起自己的装备,竹棍和破瓷碗,还有一副竹板,欢快地跳出了庙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