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挽明 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166章 西洋农作物

《挽明》第一卷 惨淡经营_第166章 西洋农作物

作者:富春山居 字数:2715 书籍:挽明

  朱由检陪着田秀英用了午膳,又小意哄着田秀英,终于让她眉开眼笑了。两人一起呆了半个多时辰之后,田秀英虽然不舍得离去,但是看着崇祯面前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还有他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敝神色,心中还是叹了口气,依依不舍的告辞离去了。

  田秀英走下了乾清宫的汉白玉台阶之后,忍不住回头看着身后雄伟高大的宫殿发了一阵呆。

  她身边伺候的心腹宫女月梅,看着田秀英泱泱不快的表情,不由开口小心的劝解道:“殿下何必如此郁郁不欢,今日看来,陛下对于殿下还是宠爱有加,并非专宠皇后一人的。”

  田秀英转回身看着自己的心腹,幽幽的说道:“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终我还不是要和别人一起分享他的一切。有时候,我倒是觉得,也许嫁给市井小民,还能天天守在一起。”

  宫女月梅有些惶恐的劝解道:“陛下身为万民之主,如日中天,天下臣民都要沐浴于陛下的光芒之下。殿下切不可在人前露出刚刚的情绪,若是被人听见报于陛下,恐陛下会心生不悦啊。”

  田秀英白了月梅一眼,未再继续和她说话,就转身向着自己的寝宫快步走去了。

  在上书房内,朱由检刚刚坐下想要小歇一会时,王承恩从门外走了进来,上前来有些犹豫的不知道要不要开口汇报。

  “呵,怎么了,有什么事就说吧。”朱由检看到王承恩有些为难的表情,他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后说道。

  王承恩不再犹豫了,开口汇报道:“是卢九德他们从南方返京了,微臣正犹豫,要不要等陛下休息一会再汇报呢?”

  朱由检的睡意顿时不翼而飞了,他兴奋的站了起来,对着王承恩说道:“不必了,让卢九德、连善祥还有那个叫李晨芳的试百户,一起来见朕吧,朕要听听他们南下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在朱由检的催促下,王承恩很快带着三人返回了上书房。朱由检走到了卢九德、连善祥、李晨芳面前仔细看了看三人的神色。

  然后在李晨芳面前停了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的打趣道:“这外出了一趟,个子都似乎长高了一些了,身体好像也壮实了,不错,不错,这外出公干辛苦不辛苦啊?”

  李晨芳红着脸有些激动的回答道:“多谢陛下关心,小臣一点都不辛苦。”

  朱由检和三人都一一抚慰了几句,才坐回自己的座位上说道:“你们谁先说说,这次南下都带回了什么海外新奇物种呢?”

  连善祥斜着眼睛看了看,身边因为皇帝的亲*问,还颇为兴奋的李晨芳,想着要给这位子侄一个表现的机会,就拱手对着崇祯说道。

  “试百户李晨芳对这些海外新奇物种比较熟悉,不如让他向陛下详细汇报吧。”

  朱由检看了一眼连善祥,微笑着说道:“如此,甚好,那么李百户你慢慢说来吧。”

  李晨芳虽然不是第一次在崇祯面前汇报,但是之前不过都是些无足轻重的琐事,汇报内容也很简单。

  这次却是皇帝关心的一个重要任务,他自然有些紧张了起来。一开始他说的有些颠三倒四,但是随着崇祯的鼓励之后,开始慢慢释去了紧张,把心思全用在了他所感兴趣的那些新奇的物种上了。

  “…番薯又称为山芋,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于万历21年从吕宋带回,这种作物地面以上的藤蔓可以长至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生长。

  番薯藤嫩者可食用,老的可以作为青饲料喂养大牲畜。地下部分的块根有圆形、椭圆形几种形状,果实的颜色分为红、白、紫三种。

  南方种植四个月后就能收获,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在八闽推广种植,以解时荒。番薯不与小麦水稻争田,一亩更可收获一二车,可谓本小而利大。

  但是番薯留种畏湿畏冻,小臣听携薯种而来的老农说,这薯种恐怕难以在北方越冬,需要来年春日从南方再度取种,如果每年都需要去南方取种,恐怕此物非但不能惠及农户,反而会有违农时,有害于农。”

  连善祥偷偷看着这个有些不知轻重的子侄,很想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寻求番邦物种,乃是陛下一力主持,他这子侄却在这上头给陛下泼凉水,还真是不够聪明的。

  朱由检倒没有连善祥想的这幺小心眼,他只是沉思了一会就说道:“上林苑监嘉蔬署莳艺瓜菜,他们不是在冬天也能培养出蔬菜的吗?连善祥你让上林苑监嘉蔬署和种薯农人商议薯种越冬之法,以朕看来,薯种在北方越冬,非得挖地窖不可。

  你让这些农人多试验一些越冬方法,朕允许你们失败。今年不行,那就明年再来,朕相信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办法总是会比问题多的。

  你可以告诉他们,凡是能解决薯种越冬问题,奖励纹银百两,此外,有官职在身的官升一级,无官职在身的可以录入皇家农科院。番薯这事就这么办了,李晨芳你继续说下一项吧。”

  从崇祯口中爆出这么一句粗俗的用语,顿时让房间内除了李晨芳之外的其他人感到震惊,但是李晨芳好似恍然味觉的向下继续说道。

  “是陛下,八闽还有一种从西洋而来的作物,曰土豆,也称为洋芋。但是此物产量不及番薯,且喜寒不耐热,需种植于高山之巅方有收获。

  若是种在平地,则果实不长,但是其花开白色或蓝紫色,甚为美丽,八闽富商常种于庭院作为观赏。不过这土豆若是发芽,或是颜色变绿之后,就不可食用,食之必上吐下泻。

  此外还有南瓜…辣椒…向日葵…这些都是可吃的作物。最后是番茄和淡巴菰,前者果实灿烂若红锦,可以观赏,而后者用来吸食,可以御寒镇痛。”李晨芳一五一十毫无避讳的,把从南方找到并携带回京的作物都报了一遍。

  听完了这些作物的汇报之后,朱由检总算松了口气,有了马铃薯和番薯、加上早就引入的玉米,那么北方农户就不必在小麦、水稻上较劲了。

  明末这个小冰河期的鼎鼎大名,就算是他这个不怎么关心历史的工科生都早有所闻了。其实在这个时间段,黄河以北地区种植水稻和小麦,欠收绝收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马铃薯、番薯、玉米这三种作物,是让大明北方民众挺过这个小冰河期最好的粮食作物。其实最适合北方的还是马铃薯和玉米,前者耐寒耐贫瘠,而后者耐旱耐贫瘠。

  朱由检随后吩咐道:“李晨芳,你把带上来的作物种子、种植方式分成两份,一份交给上林苑监嘉蔬署,另一份交给魏良卿。你带上来的农人,让魏良卿收录进农科院去。告诉他们,让他们仔细培育,记录栽种的方式,谁培育的作物更丰产,朕就好好的奖励他。”

  李晨芳神色振奋的回答道:“小臣,一定会好好完成陛下的命令。”

  朱由检又转头对着王承恩说道:“王伴伴,这次南下诸人皆是有功之人,都予以嘉赏一级。卢九德、连善祥、赏银50两,李晨芳赏银30两,其他人等赏20两。至于随船北上而来,教授种植经验的农人,每人给15两安家费。”

  王承恩点头应是,朱由检这才对着李晨芳继续说道:“你这趟出京,离家时日也很久了,朕今天也不留你了,你这就早点回去看望母亲去吧。”

  崇祯亲切的语气,让李晨芳眼角有些发红,他赶紧拜伏在地上向崇祯行了一个大礼之后,才感谢着告退离去。

  李晨芳离去之后,朱由检便说道:“那些海盗怎么样?他们对于招抚的都是些什么反应?”

  卢九德顿时开口说道:“这十八芝虽然号称是一个团伙,但是以下臣看来,其实并不是一条心。十八芝的首领郑芝龙面貌姣好如妇人,性格也并不暴虐,和其他海盗首领并不类似,对朝廷态度也较其他首领恭顺。

  臣到是觉得,这郑芝龙到更像是被这些海盗推选出来的幌子,这海盗真正的首领,到更像是隐藏在其身后的,不肯入京的刘香老,下臣重来没看到过的李国助,还有此次一起入京的潘必正等几名海商。”

  朱由检并没有被卢九德的话所迷惑,被欧洲人称作东亚海上之王的尼古拉一官,怎么可能是一个傀儡。

  这只能说明,现在的郑芝龙还没有完全掌控十八芝这个海盗集团,但是因此就选择支持郑芝龙去对付其他海盗团伙,那无疑是把老虎当猫养了。

  朱由检对于卢九德的说法不置可否,他转移话题问道:“郑芝龙等十八芝首领,你安置在什么地方了?”

  卢九德赶紧回复道:“在隆福寺附近,那里有一营京军,下臣以为,就算这些海盗有什么异动,也不至于引起京城异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