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挽明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428章 范永斗的努力

《挽明》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428章 范永斗的努力

作者:富春山居 字数:2988 书籍:挽明

  黄台吉看完了手中的折子,脸色阴沉的看着面前的两人问道:“这就是你们这大半年来的调查成果?情况真的如此恶劣?”

  范文程头也不抬的回道:“是的汗王,这份折子里的内容是范永斗亲自跑遍了沈阳、营口等地方才调查出来的数据,奴才也复核过一些数据,确实是正确的。”

  另一位趴在地上的范永斗也赶紧附和道:“汗王,现在南朝发行的纸币在我后金国的市场上大肆流通,不仅用这些纸币换取了我国的金银,更是在市场上排斥了我国所铸之铜钱。据小人计算,现在后金国内存有的明国纸币应当不下三百万元,其中半数在市场流通,半数则存于商人和亲贵家中。

  按照明国那边的说法,纸币其实就是国家对民间发放的欠条,只有当这欠条拿去兑换成商品或是金银,纸币所代表的债务才算是消灭了。

  那么也就是说,现在我后金国起码对大明放贷了三百万元,即便是按照市场上最低的借贷利息,每月一分五毫计算,明国每月就从我后金国这边获取了4万5千元的钱息,足以养活万人了。”

  黄台吉依然有些不能相信,他颇为恼火的问道:“难道我国的百姓和官吏们都是傻子吗?宁可拿着明国一文不值的废纸,也不爱使用金银和铜钱?”

  范文程轻轻踢了踢身边的范永斗,这才让有些心慌的范永斗回过神来继续说道:“我国百姓之所以愿意使用明国纸币,第一是因为明国纸币能够优先在四海贸易商行内购买到明国的货物,和其他商行相比,四海贸易商行的物价最为稳定,即便是调价也会先做预告,百姓现在买东西都是首选四海贸易商行的分店,因此也就乐于持有纸币。

  第二则是因为金银的单位价值太大使用不便,而铜钱又过于笨重,不及纸币轻便容易携带。经过小人的走访,现在连宁古塔或是更外边的区域,那些原本不知钱为何物的部族,现在也开始了解纸币是可以换到好东西的凭证了。

  小人从某些商人那里打听到,明国在东海、黑龙江下游构筑城堡,吸引附近的部族前往贸易,明国商人还会向一些登记定居的部族发放所谓的贷款,让这些部族了解到纸币的用途。因此在一些地区,即便是持有纸币也可以和当地部族进行贸易,而不必带着大批商品上路。在这一来二去之间,明国的纸币就自然的排斥了我国铸造的铜钱,拿走了我国铸造铜钱应得的钱息。

  第三…”

  黄台吉正专心倾听着,范永斗却突然停顿了下来,他不由追问道:“第三又是什么?”

  范永斗声音有些发抖的说道:“小人不敢说,还请汗王赦小人无罪。”

  黄台吉皱了皱眉头,自从明国弄了一个张家口通敌案,将晋商和后金之间的联系给切断之后,范永斗这些滞留在后金国内的山西商人,对于他来说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此这两年来,黄台吉并没有去关注这些叛国的山西商人过的如何。

  直到范永斗通过范文程递上了这份折子,对于黄台吉来说,虽然他不知道什么叫做金融,但也被明国纸币通行于国内给吓倒了。后金国的物资本就不富裕,就算有些金银也是从辽东汉人那里掠夺而来的。

  但是照着目前这个状况来看,他们用屠刀从汉人那里抢掠来的金银,现在正被汉人用这些纸币悄无声息的收回去,而在这个过程中后金并没有落下多少好处。这样的局面正是令人触目惊心,如果两国从目前这种不清不楚的和平状态变成全面开战,明国只要断绝了贸易往来,后金手中的这些纸币就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纸了。一想到这样的后果,黄台吉就觉得自己的太阳穴在不停的跳动。

  黄台吉深呼吸了一口空气,让自己的语气稍稍变得缓和了下来,这才好言对范永斗说道:“本汗向来不以言罪人,你有什么便说什么,就不要吞吞吐吐的了。”

  范永斗这才继续开口说道:“谢汗王宽厚,小人在市井中还听到了一些流言,说最近沈阳城内不太平,几位大贝勒和跟随大贝勒的亲信都受到了惩诫,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谁。某些和那些罪人们走的过近的人家,现在都在把家中资财换成纸币,据说这样逃亡的时候可以不用收拾什么细软,带着纸币就可以跑路…”

  “混账东西,真是一群混账。”听到上方传来的黄台吉的怒骂,范永斗顿时闭上了嘴。事实上他还没来得及说,有些女真亲贵干脆就把大额纸币存在了四海贸易商行之中,这样即便跑路也不用带多余的累赘了。

  黄台吉脸色铁青,一副怒不可遏的神情,但事实上他内心却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的愤怒。他心里倒是很冷静的分析了范永斗这些话语的真实性,应该是确实的,沈阳城内现在的确不太平。

  和囚禁了阿敏之后,镶蓝旗迅速就安定下来不同。莽古尔泰即便是被削去了和硕贝勒,降爵为多罗贝勒,正蓝旗上下也依然紧紧的追随在他身边。

  究其原因便是,镶蓝旗在天命汗时期就已经被整肃过一次,那些忠诚于舒尔哈齐的镶蓝旗将士早就被努尔哈赤给解决了,阿敏虽然被努尔哈赤推出来担任镶蓝旗旗主,但是他对于镶蓝旗的影响力却并不是那么的深厚。

  再加上,黄台吉软禁阿敏之后,便将和自己交好的济尔哈朗推上了前台,在表面上尊重了传统,镶蓝旗将士也就没什么借口闹事了。

  但莽古尔泰率领的正蓝旗就不同了,努尔哈赤究竟有没有打算让莽古尔泰继承自己的汗位,的确是一笔糊涂账。但是努尔哈赤为了帮助莽古尔泰加强对于正蓝旗的控制,可谓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且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也只是对黄台吉表面上恭敬,私下里一直都是站在莽古尔泰身边的。正因为有着这些因素,黄台吉才不敢像阿敏一样处置莽古尔泰,以避免正蓝旗狗急跳墙。

  但他不敢过分压迫莽古尔泰,并不代表他会纵容正蓝旗,正蓝旗可没有两白旗这样的强大实力。打压莽古尔泰在正蓝旗内的亲信,拉拢那些不得志的正蓝旗将领,自然就是理所应当之举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范永斗会在市井中听到这些流言的原因。不过黄台吉显然没有预料到的就是,这些正蓝旗的奴才居然不乖乖的等待着他一一处置,反而萌发出了逃亡大明的念头,这实在是一群该死的混账东西了。

  黄台吉忍不住破口大骂了数声,方才收敛了自己的情绪,对着范文程和范永斗问道:“你们能够发现这样的问题,的确是对我后金国忠诚可嘉。不过既然你们向本汗上书言事,那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范永斗此时倒是不做声了,范文程则清了清喉咙说道:“奴才等商议了许久,认为想要解决目前明国纸币在本国的流通,首先要做到两条。

  第一是仿照明国刊印纸币,然后强制要求市面上的商人优先接受本国的纸币,然后慢慢将明国的纸币从市场上驱逐出去;

  第二便是要求明国购买我国的木材、大豆等货物时必须以我国的纸币或是金银进行结算,不得再以明国的纸币进行结算。这样的话,我们不仅可以从纸币流入的源头控制住纸币流入的数目,还可以减少我国一些官吏重臣对于明国奢侈品的消费…”

  听完了范永斗的建议,黄台吉反而冷静了下来,他思索了良久后方才说道:“刊印纸币以取代明国纸币这件事,你们两人回去后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另外本汗会任命范永斗为营口监,专门负责管理同明国贸易之事。

  你们两人好好办理这事,既要让明国纸币从市面上消失,也不能动摇我国的国本。若是搞得民怨沸腾,物价飞涨,本汗必会砍了你范永斗的脑袋去安抚百姓,都明白了吗?”

  范永斗心中又是兴奋又有些畏惧,能够获得这样一个翻身的机会,自然是没白费了这大半年来的东奔西跑。可要是办不好差事,就要掉脑袋的恐吓,又令他汗毛耸立,不敢放松自己的精神。

  在拜谢了黄台吉的恩赐之后,范永斗便被侍卫带出了房间。这时黄台吉才又对着范文程忍不住说道:“宪斗,你说,本汗暂停对于明国的攻伐,究竟是对还是错?”

  跟随了黄台吉这么久,范文程其实倒是很了解了这位主子的性子。黄台吉看起来能够容人纳谏,但事实上却和努尔哈赤一样,都是非常有主见的君主。

  只不过努尔哈赤在群臣门前表现的里外如一,而黄台吉却是外和内刚而已。所以黄台吉这句话与其说是问他,倒不如说是在问自己的内心。

  在黄台吉身边这么久,范文程还是第一次看到,对方居然会有犹豫反悔的时候。这种软弱对于君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范文程只是思考了片刻,就轻轻的说道:“汗王,停下对明国的征伐,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也。

  今日后金国虽然事权一统,但汗王的威信却也容不下一点质疑了。汗王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人心;而八旗将士也需要一场胜利来发泄此前数次失利的不满;至于我后金国更需要从朝鲜获得人口和一切物资,来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

  黄台吉沉默了许久,方才起身拍了怕他的肩膀说道:“宪斗说的不错,我们禁不起再一次失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