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餐厅连接着异世界 第四百六十一章 至吾爱的第二阶段

《我的餐厅连接着异世界》第四百六十一章 至吾爱的第二阶段

作者:牛排糊了 字数:1787 书籍:我的餐厅连接着异世界

  他听了汤光耀的自我介绍,便十分随意地谈笑道:“汤大人不必紧张。你最近在县里重新丈量土地,搞得轰轰烈烈,算是颇有几分作为。这几年朝廷赋税吃紧,皇上也有意重新厘定天下田土、整顿清理赋税。你这样做,正合着皇上的圣意。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汤光耀这人品行上算是有不少的瑕疵,不过倒也是颇有几分才干的,尤其了不得的是,这家伙算是个人来疯,越是大的场面,他就越不容易怯场。

  今天这场面,两位亲王说自己的作为得到了皇上的首肯,他便更是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丈量土地的“心得”起来。

  这些所谓的心得体会,汤光耀来之前就已经打下了腹稿,现在脱口而出,又更加添油加醋了,显得他自己仿佛是一员难得的能吏干将,朝廷只把他安排在一个七品之县县令的位置上,明显是屈才了……

  康亲王听了这话也是满面红光,接连叫了几个“好”,仿佛发现了这样一个人才,自己也就成了识马的伯乐了:“汤大人能够未雨绸缪先行一步,这很难得。满朝文武当中,有这样见识的人不多了。本王回朝之时,定会向皇上好好陈奏,断不会让明珠蒙尘的。”BiquPai.CoM

  这个康亲王自小生在宫禁之中,人又年轻,三言两语之间就被汤光耀给忽悠瘸了。

  可一旁的毅亲王年纪大,见过的世面也多,似乎察觉出汤光耀话中的漏洞,慢吞吞摇着纸扇:“汤大人果然是个人才啊!不过听汤大人方才报出来的数字,整顿的田土之中,似乎是将贵县临海屯的土地也包含在其中了。按理说,说屯田所的土地,地方官员是管不着的。屯田所的千户、百户又大多是些武夫,难不成也支持汤大人重新丈量土地吗?”

  汤光耀原本的打算,是想把萧文明的功劳剔除出去的。

  可是他自己压根就没有做过丈量土地、兴利除弊的举措,他的汇报几乎全部是水分,只有萧文明临海屯三百顷地才是干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不能剔除的,还是非提不可的。

  说句实在话,万一上头来了兴趣,想要到临海县去看一看丈量土地的成果,恐怕汤光耀还得将上头派下来的人,领到临海屯那边去充门面呢……

  因此汤光耀虽然在提到萧文明临海屯的时候,虽不过是一语带过而已,却依旧被这个老谋深算的毅亲王抓住了话头,问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真是怕什么就问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汤光耀的回答就不像刚才那样从容流利了。

  他支吾了一下,才回答:“啊,是有这么回事。这临海屯的候补千户萧文明,虽然年纪轻轻,人似乎也不是很精明,但也还算是深明大义。下官同他反复谈了几次,还请了他吃了顿饭,他这才答应,也算是多有助力了。”

  毅亲王问完了自己的话,却并没有当场表态,仍旧漫不经心地摇着手里那把这扇,让人猜不透他的路数。

  倒是康亲王又来了兴致:“哦?看起来这个萧文明也有点意思。这两天金陵城里在搞屯田所军户的继任考核,想必这个候补的千户也会到此。老亲王,到时候我们可要留意一下他哟!”

  毅亲王显得有些应付地点头道:“是啊,是啊。老夫年轻时候也算上过两阵,打过几仗。最喜欢看检阅兵马了,康亲王就是不说,老夫也是会去看的,那不如到时你我二人同去观摩,如何?”

  “那好那好。”康亲王立即答应下来。

  在场的汤光耀没弄明白,这一老一小两位亲王,怎么三言两语之间就海阔天空地谈到了萧文明身上,弄得自己反而成了个配角。

  他其实不知道,这两位亲王来到金陵城之后,便在城池内外广布耳目,早就听说萧文明整军经武颇有一套。

  如今大齐朝廷刚刚经历了野驴岭一场惨败,朝中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正在用人之时——能臣干吏固然可贵,但是懂军事的文武全才才是最最急需的。

  因此,他们原本找汤光耀过来,不过是想问问他重新丈量土地的事情,可现在萧文明的情况,反而又成了一个更加重要的话题,汤光耀本人反而被冷落了。

  这就叫人不在,一样能抢戏,这哪里说理去?

  汤光耀对此虽然有所不满,但他人微言轻,不敢打断两位亲王的谈话,低着头郁闷了好一会儿,才听话题重新转到了自己这边。

  只听康亲王问道:“看汤大人的年纪似乎不太年轻了吧?不知贵庚几何?”

  汤光耀听了一愣,赶忙回答:“下官今年三十有三……”

  回答这话时候,汤光耀脸上尴尬得浮出一层冷汗——他年轻时候,也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了,偏偏科场并不如意,十五岁上考场,大小科举经历了十余场,直到三十岁这才中了第一百五十四名进士,排名不算靠前。

  在大齐朝当官,科举正途出身很重要,年龄也同样重要。

  毕竟大齐朝人口亿万,读书人也很多,每年都有不少天纵英才,不到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这才有慢慢在官场磋磨和培养的价值。

  要是一个人,考到五十岁才中进士,等他上任时候,半只脚都踩在棺材里了,能有多少价值?

  而汤光耀,三十多岁的县令,不年轻了……

  因此只见康亲王点了点头:“三十三岁,做到七品县令不算年轻,但也不算老。汤大人前途无量,日后还要好自为之、小心行事,将来必有出头之日。区区一个七品县令,要我看是屈才了,可到府里、省里高就……”

  康亲王的话说到一半,却被毅亲王打断了:“这话似乎不太妥当吧?康亲王,你我虽是亲王,但没有圣上的旨意,干预地方政府官员升迁、任免,似乎有所不妥。”

  朝廷的确是有这样的规定,只不过像亲王这样的人物地位崇高,说话分量也重,要是向地方官提出什么建议,地方官员是一般不会拒绝的。

  因此,既不下命令,不过是建议而已,那自然也就牵涉不到“干政”二字,说算违规也不算违规,是打了个“擦边球”。

  然而这里毕竟不合规矩,皇帝万一追究下来,也是无可辩驳,又被辈分高的自己两辈的毅亲王当面提出来,康亲王脸上一时有些尴尬。

  而听说自己要被提拔的汤光耀,来不及高兴片刻,便被这几句对话惊了个不知所措,心想:自己升官固然是好事,可为了自己这么个芝麻绿豆的官,怎么两位亲王就斗起嘴来了?

  这两位大人物,那都是拔根头发丝比自己腰还粗的——自己能升官就升官,不能升官就混口饭吃,可别卷入朝廷高层的斗争之中,一不小心就被碾成了齑粉……

  因此机灵的汤光耀选择谁的话都不接,又略略说了几句片汤话,尽量让气氛变得格外尴尬和沉闷,这才趁机告辞出去了。

  虽然这场会面搞得有些虎头蛇尾,但对汤光耀而言,却也是大有裨益的——至少他见到了如今朝廷里最顶尖的两位权贵,并且还探明了皇帝的口风——光这两条,即便它不能立即得到升迁,但只要循序渐进地去做,官位水涨船高,那也是翘首可待的。

  至于两位亲王,特别是年纪尚轻的康亲王,则似乎发现了一个可用的人才,也算是一个颇大的收获了。

  至此,同萧文明相关的各色人等,不相干的各色人等,这时候似乎都处在一种满意的氛围当中。

  其中当然也包括萧文明自己。

  然而,一场危机正在暗中慢慢孕育,眼看就要爆发了……

  这时的萧文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相反,他因为军营之中来了一位老熟人,心情变得更加欢快,只因此人乃是同萧文明几乎可以歃血为盟的好朋友——临海县的名士,自号为“半松先生”的温伯明。

  温伯明同萧文明认识不过一月的时间,两人之间却是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已成了至交好友,临海屯的兵丁也知道他们两人之间关系和睦。

  因此,虽然温伯明是夜里来访,见客多有不便,但负责守门放哨的胡宇依旧一边向萧文明通报,一边已将他引到了军营之内。

  要是别人这样随便,萧文明非得身体不可,可一见是温伯明来了,他却是喜出望外,亲自迎了出去,一个劲地嘘寒问暖:“温兄,你怎么到金陵城来了?”

  “萧兄别来无恙啊,小弟是有些事情要来金陵办理,听说萧兄在此,冒昧过来拜访,失礼了。”说着,温伯明忽然打了个饱嗝,一股酒味扑面而来。

  “温兄同我客气什么?来请这边坐。”说着萧文明就将他领入了自己的中军大帐,又问道,“不知温兄来金陵办什么事情?难不成是来喝酒的吧?”

  萧文明的态度很客气。

  温伯明也很随意,进了帐,仗着酒劲自己捡了一张座位坐下,笑着说道:“看看朋友,一点小事而已。倒是萧兄在临海屯训练队伍,我原以为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没想到在金陵城一样是一鸣惊人!如今的金陵城中谁不知道萧兄领了一支精兵来此,看来萧兄是要远近扬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