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界首富 第71章 修仙炼丹(求推荐)

《三界首富》第71章 修仙炼丹(求推荐)

作者:水木兮禹 字数:1686 书籍:三界首富

  魏伯一身江湖人打扮,从雨幕中走出,将长剑搁置在花厅的圆桌上,摘下蓑衣和斗笠,接过赵白鱼递来的红糖姜水,不顾滚烫的温度一口饮尽。

  “码头堆积很多货物,洪州渡口连续一个月没见到大量漕船出入。赣西商帮的确比户部能忍,不过我估计他们忍到极限,这几天就会行动。”魏伯说道。

  赵白鱼:“还不够,我需要他们狗急跳墙,才能忙中出错。他们前一阵试探我,被我驳回去,知道我的立场,肯定多加提防。”寻思片刻,他说道:“还是找些人到码头盯着,吓一吓他们。”

  言罢他就戴上蓑衣和斗笠准备去漕司使,魏伯想代替他去传话,被赵白鱼阻止。

  “你一路风尘仆仆,还没怎么休息,这点小事就不劳烦你了。”

  赵白鱼一边说一边进入雨幕,两刻钟的路程就赶到漕司使,迎面走来转运判官窦祖茂,后者赶紧上前行礼。

  “虚礼就免了,你快召集一些人到码头。”

  窦祖茂愣住:“敢问大人要人到码头去做什么?”

  赵白鱼:“问那么多做什么?”

  窦祖茂迟疑片刻,还是主动说道:“大人可是要查漕船?不是下官僭越,但下官有劝谏之责……大人查漕船可有名目?须知漕运机关,两江、两浙、广东和福建一切漕运事务皆归东南六路发运司掌管,大人您查漕船就是越权。这几个省都盯着咱们洪州府的官,您要是行差踏错,参奏您的折子跟雪花似的,飞进大内皇宫,严重点可就直接罢官了。”

  转运使掌管一省财赋和监察,别称‘漕司’,和漕运沾点边却无权插手漕运机关,真正掌管漕运机关并细化漕运一切事务的是发运司。

  大景发运司主要是东南六路和三门白波,前者管东南六省的漕运事务。

  漕司和发运司有业务交叉,但是互不干预,前者专注本省赋税财计,后者主管漕运、管辖运道。

  二者都对三司负责,不是上下级关系但发运使官职高于转运使。

  赵白鱼摸着佛珠,笑笑说道:“你说到哪去了?前几日从吉州那儿来了批官粮,我履行职责去码头查一查,怎么就说到越权去了?”

  漕司职责除了处理一省赋税外,最重要是负责替朝廷采买粮食,也就是常说的籴粮。将采买来的官粮送至漕运机关,由他们负责押送回京。

  “听说前任漕司使在官粮里头发现私盐?”

  窦祖茂一个激灵,连忙否认:“都是谣言,绝无可能!官粮里头藏私盐,那是杀头大罪!大人千万不要道听途说,免得落个栽赃同僚的骂名。”

  赵白鱼:“我也是听别人说,问问你罢了。官粮里头要是真混有私盐,朝廷不也得治我失察?”

  将佛珠绕回手腕,他露出点不耐烦的表情说道:“行了行了,找你安排几个人到码头例行排查,废话这么多做什么?你要干不成,赶紧换个人来!”

  窦祖茂连忙回:“下官这就去叫人。”

  出了前堂,窦祖茂招呼衙役去见人,回头看了眼前堂里的赵白鱼,赶紧叫旁边一个衙役吩咐:“去发运司,就说漕司使找人到码头查官粮,还问起私盐的事。”

  “好了没?”赵白鱼催促。

  窦祖茂急急忙忙:“来了,下官来了。大人您瞧,咱们衙门里能用的人手都叫来了。”

  前面一字排开不过八个衙役,高矮胖瘦都有,没特别壮实的人,而且人太少了。

  “就这几个?”赵白鱼眉头皱得死紧。

  窦祖茂心里紧张,面上很肯定地说:“大人,咱们衙门事务繁多,您看这一省的土地税要安排人去征收,还得从现在开始准备明年开春,朝廷发下来叫咱们籴粮的政令。哦对,还有大大小小的商税、杂税,咱们都得派人手去跟底下的场务、府州各衙门做些交接、问话之类的活计,确实只能找到这几个人。”

  人手严重不足,不过算了,反正这次到码头转只是为了吓唬商帮。

  ***

  东南六路发运司衙门。

  转运司衙门里的人同门口的衙役说了几句就被放进去,发运使水宏朗拍桌而起:“什么狗屁青天!我看是骄横自大,无凭无据就敢带人越权插手发运司的职务,官场里的愣头青也不敢这么做!他当两江像淮南官场一样好对付吗?”

  东南六路发运司管六省漕运,是大景等级最高的漕运机关,因此有两名品级相同的发运使。

  另一名发运使田英卓也在场,较为淡定:“省内籴粮确实是赵白鱼管理,他履行职责,不算越权。不过此举意在挑衅,如果真让他查到载官粮的漕船偷运私盐,上面追责起来,罪在发运司——”

  “哎呀!你说点大家都不知道的事行不行?”水宏朗烦躁:“盐帮那批三十万石私盐是不是今晚出发?上次的一百五十万石私盐尽数倒进水里,大家血本无归,难道还要再来一次?两江盐商和同僚们的不满可是都到我耳边来了。”

  “你听我说完,今晚照旧开船。”田英卓看向阴沉沉的天幕:“老天爷都在帮我们,雨幕连天,赵白鱼就是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不可能在这种鬼天气里追上扬帆出河的漕船。他没人可用,无权调兵,纵然发现异常又能如何?你看这东南六省,能不能让他调动一兵一卒!”

  水宏朗才想起四省三十八府都是自己人,连两浙也往来频繁,便安心下来。

  “我听说他之前在税务司漕运衙门当个五品京官,查漕运的时候,和户部杠上了,说是在渡口拉起铁索,拉下那些漕船,一时名噪,漕运机关闻风色变,还传到咱们东南发运司来了。”水宏朗嗤之以鼻:“都是些不入流的邪招,到了两江,可就不奏效啰。”

  “所以你急什么?”田英卓从容:“赵白鱼当初和户部过招,最后还不是低头?我当是什么持证不阿的铁面青天,结果还是个凡夫俗子。”

  水宏朗叫几个人来:“到码头去,回来后把发生的事都描述一遍。”

  他想看好戏。

  ***

  到得码头,风雨更猛烈,视线灰蒙蒙一片,河面白茫茫,压根瞧不见对岸,仿佛面对的是汪洋大海。

  河锁果然没法用于赣江渡口,没有能横渡赣江的铁索,人手更是不足。

  大雨倾盆,窦祖茂大声喊道:“大人,前面有两艘漕船,刚起锚,是不是叫人到码头吆喝一声?”

  赵白鱼站在高处眺望,果然见江面有两艘吉州来的官粮船,当即扬手:“去叫停。”

  窦祖茂立刻扬起手臂示意衙役去岸口大喊,接二连三去了四人,声音大得穿过雨幕落到赵白鱼耳里,而他所在的位置也能看见漕船上的人明显听到,但做出的反应是转舵加速。

  不到一炷香时间,两艘漕船已经蹿到天际线,只剩一个灰蒙蒙的点。

  窦祖茂恼怒:“报了漕司名号,竟敢充耳不闻,简直胆大包天!绝对有问题!大人,咱们要不要派兵追上去?或者通知底下人提前到下个渡口堵船?”

  赵白鱼:“本官手里有兵吗?”

  “这……”窦祖茂迟疑一瞬回道:“可派人禀告帅使,派兵协助。”

  赵白鱼:“无凭无据,帅使凭什么出兵?”

  窦祖茂做出急切的姿态:“那就派人去下个关口堵船——这两艘漕船公然违抗漕司例行搜查的命令,问题肯定不小,说不准真在官粮船里混了私盐!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大人,咱们不能放过这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赵白鱼气笑了,“既然你这么踊跃争先,接下来一个月的渡口巡查就交给你,确保每艘运载官粮的漕船除了米粮就没有别的不该出现的东西!窦判官,本官这是被你的精神、你的态度感动了,千万别让本官失望。”

  窦祖茂愣住,踊跃急切的表情瞬间退去,变成苦恼,等赵白鱼一走就连连拍打嘴巴:“叫你得意!叫你表现积极!这回可好了,自找麻烦。”

  赵白鱼一转身,表情立刻阴沉下来,他意识到问题所在。

  先不论赣西商帮和昌平公主、洪州知府的关系,可以肯定商帮已和发运司勾结,关系紧密。而他一个转运使既管不到漕运,又无权调兵,兵力不足,一切空谈。

  像今天的情况,两艘漕船不管有没有问题都告诉他一个事实,他们有恃无恐,根本不怕漕司。

  本是来探个路,吓吓躲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反倒暴露己身问题——

  他孤立无援。

  ***

  东南六路发运司。

  水宏朗急急问:“当真灰溜溜地走了?”

  回来报备的差役点头:“当时一排衙役在岸口连吼带骂的,咱们漕船一打舵,顺着风向一溜烟到了江尽头。窦判官嚷嚷带兵去追,那赵白鱼气急败坏地说‘没有证据怎么调兵’!”

  水宏朗哈哈大笑:“我看他是黔驴技穷了。当日突发意外,谁也料不到会被发现官船偷运私盐,但纪兴邦借此插手漕运事务好歹师出有名,而现在赵白鱼连官船都上不去,何来名目调查?”

  田英卓瞟了他一眼,提出建议:“到广州和泉州的货压了得有一个月,通知商帮,让他们尽快出手。”

  水宏朗收敛笑容,一致对外时能纡尊降贵听田英卓的建议,其余时候可就不乐意再听教了。

  大家虽然是同一条船上的,但船上也分不同的派别。

  水宏朗没表现出心里的不满,叫人去通知陈罗乌,他在大事上拎得清。

  ***

  赣西会馆。

  平老板:“我早说赵白鱼是虚张声势,你们偏不信!他在淮南和京都出尽风头,都是因为那两个地方的官场不像咱们两江拧成一股绳!”

  方星文忍不住心动:“赵白鱼无权无人,这次的三十万石私盐证明了他是纸老虎,就算真面对满船的私盐,他也没人能用。”

  陈罗乌犹豫:“三爷叮嘱过不能小看赵白鱼。”

  方星文:“此一时彼一时,咱们有东南六路发运司做后盾,还怕一个管不到漕运的漕司使?我看三爷是被外头夸大的名声吓到了,咱们等这么久没见赵白鱼有大动静,难不成四省三十八府所有人都得等着赵白鱼出招?他不出招,大家都得饿死?”

  陈罗乌举棋不定。

  平老板紧跟着劝道:“要不再等几天?但是其他手续都提前办好,到时候只需要货上船,分批出海口就行。”

  陈罗乌:“先按你们说的做。”

  ***

  哪怕魏伯一人能顶十个人用,面对漕船南来北往的洪州渡口也是无能为力。漕司挤不出人来用,赵白鱼琢磨了会儿,故技重施,叫人去牙行雇人。

  跑遍洪州府,大小牙行一听是漕司使雇佣,当机立断拒绝,甚至邻府的牙行只听到要求去码头巡逻便二话不说拒绝。

  任凭魏伯和砚冰费尽三寸不烂之舌也说不动牙行,赵白鱼也没法用官威压迫他们,人家不愿意做他生意,又不犯法。

  魏伯从邻府的牙行回来:“没办法。我找江湖朋友问过了,江西省最大的牙商是洪州人,赣西会馆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发话不准任何牙行接漕司的雇佣。”

  赵白鱼了然:“有备而来,我的底都被他们摸清了。现在是我在明,他们在暗。”

  砚冰累得满脸通红地跑回来:“渡口、渡口很多船——得有三十条船!看方向多来自广东和福建,还有从北方来的。卸货的卸货,搬货的搬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跟咱们刚来那个月的冷清截然相反。”

  魏伯反应迅速:“有猫腻。”

  砚冰:“咱们赶紧去查?”他知道牙行雇不到人,又说:“我们可以找当地的浪荡子或是游侠?”

  没等赵白鱼回应,魏伯率先反对:“京都是天子脚下,治安最好,就算有浪荡子、游侠儿也多侠义,少有违规乱纪的,地方浪荡子说好听点是游侠儿,实际多是一群地痞流氓,和他们交好只会招惹祸患。”

  五皇子得知赵白鱼雇佣游侠儿巡逻码头时的第一反应是官吏和地痞流氓私交,并非无的放矢,不是所有游侠都讲义气,更多拉帮结派的所谓‘游侠’类似于现代的混混,他们的帮派就是□□。

  他们最擅长逞凶斗狠,以武犯禁,如果当地官吏治下不严,无法镇压,反会助长其欺压百姓、违法乱纪的嚣张气焰。

  “本地官商勾结,治安不见得有多好。洪州牙行发达,生意做到东南亚,百人里就有一个是牙商。牙商擅长和人打交道,我不认为他们没有留意到本地的游侠儿,如果需要有人处理一些腌臜事而自己不方便出面,游侠儿就是最好的人选。”

  赵白鱼点头:“魏伯说的没错。他们摸清我的底,自然早有防范。我无权调查码头,江西帅使信不信得过另说,就算信得过,擅自调兵排查码头,真查出点什么还好,要是没查出点东西,我就是下一个纪大人。不用商帮算计,就能主动落马。”

  摸着佛珠,赵白鱼想念霍惊堂了。

  无权无人,四面楚歌,孤身无援,黔驴技穷,赵白鱼此刻觉得他就在一座荒岛上,四面都是能淹死人的海水。

  海浪一波更比一波高,稍不注意就会被卷进海里。

  砚冰和魏伯互相对视,保持缄默,不敢打扰赵白鱼,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被官场上的事困扰成这模样的五郎。

  “霍惊堂到西北了吧?”赵白鱼忽然问。

  魏伯:“到了。前几天和大夏发生摩擦,打了场小胜仗。目前东北、西北都已经入冬,突厥那边恐怕会发动奇袭。”

  赵白鱼:“你们说西北的仗得打多久?”

  魏伯:“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三五年都有可能。”

  赵白鱼出神地望着佛珠,每日闲暇时便要祈祷霍惊堂的平安,而在此时,有人来报,道是两江盐铁判官求见。

  砚冰和魏伯同时反应过来:“赵二郎?他来做什么?”

  心生警惕,只觉得来者不善。

  赵白鱼印象里的赵二郎还行,依稀记得年少时为了逗赵钰铮开心,会伙同赵三郎和太子等人欺负他。

  后来长大些,许是懂了事,不像小时候那样横眉冷对,也会回应他的问候,虽还是不冷不热的,大概是真当成陌生人来相处。

  “盐铁判官……”赵白鱼咀嚼这几个字,吩咐道:“让他进来。”

  没过多久就有一道天蓝色修长的身影踏进花厅,气质儒雅内敛,样貌斯文俊秀更像谢氏,目光清冷,内秀于心,外毓于行。

  他就是赵家二郎,赵重锦。

  赵白鱼没起身,兀自摩挲佛珠:“砚冰,沏壶茶来。”

  砚冰目光不善地警告着赵二郎,听话地去沏茶。魏伯则立在赵白鱼身后,同样的眸光警惕。

  两年前见到人还会恭谨地行礼,而今再见却连个眼神也不给,按理来说天差地别的态度会让人想到小人得志,但赵二郎不觉得冒犯。

  赵二郎是三兄弟里唯一的状元郎,最聪明,活得也最清醒,知道赵白鱼被迫代替四郎嫁给男人后就知道彼此间的亲缘断了,理所当然没有立场对赵白鱼的态度指手画脚。

  他如同对待比上差那样向官大数级的赵白鱼行礼:“两江盐铁判官赵重锦见过赵大人。”

  “坐。”赵白鱼抬眼:“以你我几近于无的兄弟情分,想必不是来叙旧,所以开门见山地说,所为何事?”

  赵白鱼是聪明人,赵重锦也是聪明人,如果不是身份对立,赵重锦其实会很喜欢赵白鱼这个兄弟。

  “想把两江盐商一网打尽吗?想对赣西商帮打下雷霆一击吗?”赵重锦几句话就勾起他人兴趣:“在他们接下来的两百万石私盐转运时抓个正着就行!”

  “你知道他们转运私盐的时间?”

  “我跟了两年。最大的盐场在两浙,其次是两淮,最大的市场则是两江,经江西中转至周边六省,每年私盐转运至少有三百万石!”

  “两淮最高记录年产量不过三百八十万石。”

  淮盐和浙盐的年产量占全国九成九,三百万石……少说吞了年产量的一半。

  “所以两浙两江盐商暴富,也是赣西商帮的重要支柱,砍掉它等于砍断其臂膀。”

  “你跟了两年的私盐案舍得把功劳平分出去?让我一个你们赵家最不喜欢的公主之子平白抢去功劳,甘心吗?”

  “我不是没有私心。”赵重锦坦荡地说:“两江帅使和我没有私交,不能尽信。我没有调兵的权利,唯有你和我目的一致,只能找你合作。”

  “我也无权调兵。”

  “江东帅使是昌平公主的人。”

  赵白鱼一顿,随即露出笑颜:“赵重锦啊赵重锦,你比二十年前的状元郎还会算计,能不顾此前的恩怨情仇,拉下脸面找本官去求你们最恨的女人、利用她的权势……你哪来的自信肯定我会同意?赵家凭我和公主的母子关系而粗暴判定我的罪行,现在你又想利用我和公主的母子关系帮你建功立业,你说你是不是太会算计了?”

  赵重锦神色淡淡:“世上没有不可利用的东西,官场讲人情、讲利益,唯独没有私情。我在两江伏低做小,谨小慎微,面对昌平公主和两江官场投射而来的明枪暗箭,险而又险地活了下来,没道理为一点私情坏我满盘算计。”

  目光坦荡地看向赵白鱼:“我听过你的事迹,你也想解决两江官场的问题不是吗?两江官场内部不是没问题,大事上一致对外,你初来乍到就摆出擂台,已经被困住了吧。我现在主动来当你破局的帮手,你舍得拒绝?”

  “打垮盐商,断了赣西商帮的臂膀,充盈国库,造福百姓,还是受私情影响,拒绝这个机会,由你亲手选择。”

  赵白鱼面无表情,如赵重锦所说,他不会拒绝这个机会。

  赵重锦不介意利用昌平公主,他自然更不介意。

  唯一的问题是他的生养都和昌平无瓜葛,毫无情分,怎么才能让昌平帮他?

  “公主没沾私盐?”

  “沾了。份额小。”赵重锦瞬间理解赵白鱼话里的意思,主动解释:“赣西商帮近几年胃口越来越大,目中无人,多次越过公主擅作主张,比如整垮前漕司使就是私自行动。昌平公主需要一个机会打压赣西商帮,借此吞掉私盐走运这块。”

  走私行业暴利,尤其私盐,千百年来下猛力打击也打不掉,打死一个走私的盐商只会让出市场,喂饱另一个盐商。

  赵重锦说话的同时,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里头是一枝做工精良的鸾凤穿花金玉钿头钗。

  “先帝赐予昌平公主及笄之物,成亲时赠予父亲,丢在宝库里生灰,我来两江时私自带出来。江东帅使胡和宜当年爱慕昌平公主,众人皆知,所以他认得出这钿头钗。最重要的是胡和宜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拒绝不了这个天大的功劳。”

  他又摆出诚意:“如果行动出错,我一力承担责任。”

  赵重锦将钿头钗放在赵白鱼桌前:“你意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